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十国-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匡胤道:“诸位爱卿皆是忠良,倘若爱卿麾下将士之中,有人贪图富贵,为尔等黄袍加身,诸位哪个敢抗天命人心? ”石守信等人突感到大祸临头,众人慌忙跪倒,叩首言道:“臣等不识时务,请万岁明示。”
  赵匡胤满面笑容,搀扶众人,劝道:“朕也是替爱卿着想,不如交出兵权,诸位封地为侯,家业传袭子孙,仍不失富贵。”石守信等人见好就收,连声磕头谢。
  次日早朝,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人各自递上一本奏章,自称年老多病,恳请还乡故里。赵匡胤对诸位有功之臣连声称赞,又赏赐告老的臣子金银布帛,封候封号恭送还乡。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挑选精壮兵士,重编朝廷禁军,地方驻兵以文官管辖,使危机四伏的北宋王朝巩固稳定。
  赵匡胤皇权巩固之年,南唐中主李璟病故,太子李煜登基于金陵,加封太子妃周娥皇威皇后,延用年号建隆。宰相冯延巳已是故病,其弟冯延鲁被加封相位,成了李煜的宠臣。冯延巳、冯延鲁兄弟二人本无治国之才,皆因诗词歌赋出众受南唐皇帝赏识。李煜与皇后娥皇夫妻不宠贤能将相,偏爱冯延鲁这文学之士。又有大臣张洎(jì;),字师黯,滁州人氏,只因此人博学洒脱,文采不俗,与冯延鲁成了李煜的宠臣。
  这日,李煜、周皇后与冯延鲁、张洎四人在御花园围坐吟诗。皇后周娥皇自幼通晓音律,喜欢收集前朝乐谱。周娥皇言道:“臣妾前些日子重修唐玄宗年间《霓裳舞曲》,如今已修整十之八九,待臣妾为陛下及诸位公卿奏来。”
  “臣等洗耳恭听”冯延鲁等言道。周后弹得这首《霓裳舞曲》是婉转悠扬,冯延鲁、张洎是连声称好。忽然有太监来报:“启禀万岁,大将军林仁肇求见。”
  小太监这一禀告,正把皇后周娥皇琴兴给冲了,李煜问道:“林仁肇求见何事?”
  “林将军说有紧急军情要奏。”小太监道。
  李煜不耐烦地叹了口气,言道:“既然来了,就让他进见吧。”
  小太监去传林仁肇,时间不长,林仁肇疾步来至后花园,撩袍跪倒,高呼万岁。
  李煜道:“林爱卿平身,不知有何事要奏?”
  林仁肇道:“末将刚得荆州八百里急报,赵匡胤以讨伐张文表为名,假道伐荆,荆南王高继冲献上荆南十四州,归降北宋。”
  李煜问道:“荆南王降宋,与朕有何关系?”
  林仁肇道:“荆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西可联合蜀王,东可联合江东。眼下应当即可出兵荆州,联合蜀王阻止宋军南下。”
  后主李煜正在踌躇不决,皇后周娥皇一拨琴弦,起身边走,丞相冯延鲁赶忙劝道:“皇后娘娘为何离去,诗词还未吟出。”
  周娥皇道:“自古后宫不可干政,公卿们既有国家大事,本宫还是回避为好。”
  李煜一看皇后要走赶忙相劝:“皇后切莫离去,无关我大唐之事,朕又何须商议。”李煜留住周娥皇继续吟诗作词,却令林仁肇退下。
  李煜整日沉迷诗词歌赋,赏玩奇石异景,与周娥皇彼此自在。日子不长,皇后周娥皇便有了身孕,李煜更是欣喜不已,日夜陪伴左右。偏巧这天丞相冯延鲁求见,冯延鲁入宫拜见了皇帝皇后,上奏道:“陛下已有多日不曾上朝,北宋兵马已在荆湖、汉中屯集兵,大有讨伐西蜀之兆。”
  李煜问道:“臣中百官如何议论?”
  冯延鲁道:“朝议无非有二,或是声援蜀王,共讨北宋;或是顺承北宋,坐视不理。”
  李煜点了点头,问道:“丞相之见,宋、蜀两国谁重谁轻?”
  冯延鲁道:“蜀国相距遥远,援助不易;北宋虽可近攻,但强弱难敌。臣之见,不如送赵匡胤一个顺水人情。”
  “此话怎讲?”李煜问。
  冯延鲁道:“陛下向宋称臣,臣往荆湖大营犒劳宋军。赵匡胤见陛下对北宋忠顺,必然不疑,江南也无忧患。”正是:
  孙刘联兵可抗曹,南唐坐视蜀国糟。
  唇亡齿寒若曾记,梁断堂塌已动摇。
  冯延鲁劝李后主向宋称臣,犒劳宋军,但不知李煜是亲宋,还是亲蜀,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章:周宋统一 第八十九回:姐妹争宠李代桃僵   王侯夺爱花蕊杀宫


  
    第五章:周宋统一
  

  
  冯延鲁规劝后主李煜,与北宋修好。李煜问冯延鲁:“朕若向北宋称臣,赵匡胤果真不会与我南唐为敌?”
  冯延鲁道:“蜀主孟昶胆大妄为在蜀中自称皇帝,自古国无二君,赵匡胤自然要讨伐。陛下向北宋称臣进贡,赵匡胤得了好处便不会与南唐为敌。”
  李煜听了冯延鲁一番讲解,连连点头:“如此说来,这便使得。”传诏命丞相冯延鲁带厚礼往荆湖大营犒劳宋军。
  李煜临行,心中放不下怀有身孕的周娥皇。周娥皇见李煜儿女情长,便安慰道:“陛下尽可往荆湖犒劳宋军,臣妾可让小妹女英来伺候起居。”李煜这才放心,遂告别周皇后,与冯延鲁往荆湖大营慰问宋军。
  后主李煜与丞相冯延鲁分作两头,冯延鲁带黄金五千两,白银八万两,牛羊各一千头,犒劳荆湖大营宋军;后主李煜则亲往开封面见宋太祖赵匡胤称臣。
  单将后主李煜只带太监、护卫五百余人,前往京师。陪李煜一同赴京的还有一位大臣,名叫严续,子兴宗,此人是南唐开国谋士严可求之子,足智多谋,为人中正,官居中书侍郎。严续一路上见李煜闷闷不乐,便问道:“主公一路之上,莫非有何顾虑?”
  李煜道:“只恐见了宋天子,是有去无回。”
  严续道:“此事无须多虑,赵匡胤定不敢扣留主公。”
  “何以见得?”李煜问。
  严续道:“宋军正逢讨蜀之时,倘若冒犯我唐国,林仁肇将军即可领水军北上,反使得宋天子东西奔命,臣料此行可高枕无忧。”李煜才舒了一口长气。
  数日后,南唐后主李煜车驾来至开封,赵匡胤得知李煜要称臣,是喜出望外。赵匡胤对晋王赵匡义道:“朕正愁江东难以收复,南唐李煜入朝称臣,不如来个擒贼先擒王。”
  赵匡义摇了摇头,劝道:“李煜若是英雄,就当出兵荆襄九郡,西联蜀王,与我大宋朝南北割治。可惜李煜却无这般见识,但南唐大将林仁肇已在长江布下水军,此乃大宋之患!”
  “哦!”赵匡胤这才明白,李煜不过庸碌之辈,林仁肇才是当前大敌。
  宋太祖赵匡胤召见李煜,李煜自称唐主向宋称臣。赵匡胤与赵匡义将计就计对后主李煜是盛情款待。李煜哪里能料到赵氏兄弟的心思,对此番入京却是心满意足。正是:
  笑面猛虎暗箭多,看破才子贪快活。
  圣君先礼而后兵,欲擒庸主待后捉。
  赵匡胤对李煜亲近拉拢,李煜从开封带着太平喜讯返回金陵。来到皇宫,李煜最挂心上的便是皇后周娥皇,来到内宫,周娥皇正背靠床榻,旁边一个伺候女子赶忙站起身来,叩拜后主李煜。
  “宫娥平身。”李煜不经意的打眼一看,这行礼的宫娥从未曾见,长得娇小玲珑,婀娜迷人,且与皇后周娥皇有些相像,令李煜的看得目瞪口呆。
  “唉呦!”周娥皇挺着大肚子有些笨重,想坐正却一下子没起来。李煜这才缓过神来,赶忙过来搀扶皇后,问道:“皇后身怀六甲,行动多有不便,不必行礼。”
  周娥皇道:“陛下前往京师这些日子,幸好有小妹在此伺候,才觉不寂寞。”
  “哦,原来如此”李煜又瞅那侍奉的宫娥,暗想原来这就是小姨子周女英,跟她姐姐周娥皇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南唐后主李煜对皇后言道:“几日没能与皇后相见,甚是挂念,特为皇后做了一首词,待我写来。”
  李煜转身去往书房的桌案去写,皇后周娥皇对妹妹言道:“女英代我为你姐夫研墨。”
  周女英遵照姐姐叮嘱便跟着李煜去书房研墨。
  李煜去为皇后作词,周娥皇就在卧房等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周娥皇心中纳闷一首词因何写了这么长时间?周娥皇叫来一个小太监,命其去看看后主李煜。
  过了少时,小太监回来,周娥皇问道:“唐主可曾在书房作词?”
  小太监道:“书房里的丫鬟,送出一首陛下所作《后庭花》。”周娥皇接过诗词读道: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前。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周娥皇读了这首《后庭花》,心中又是疑惑,似乎有所寓意。皇后问道:“为何不见陛下归来?”
  小太监道:“听书房的丫鬟说道,陛下在书房临幸了娘娘的御妹周女英。”
  “啊!”周娥皇醋意大发,刚想起身,又觉腹中疼痛,只得做了下来。周娥皇气量狭窄,一怒之下,令太监、宫女紧闭寝宫,不准李煜进来。
  再说李煜趁小姨子周女英为他研墨之时,对周女英是动手动脚,调戏哄弄。周女英见了后主到也动了恻隐之心,李煜在江南是赫赫有名的风流才子,又长得儒雅别致,周女英正是求之不得。
  天色将晚,李煜带着周女英想回寝宫,怎知皇后周娥皇吃了妹妹的醋,闭门不让进。可金陵宫中,宫殿甚多,李煜便另寻一间宫室与周女英居住。
  周女英同李煜住了几日,闻听身边宫女太监传说皇后快要生产。女英便问李煜:“近来得知家姐要生,国主何不去看看。”
  李煜道:“娥皇见我又要为咱俩之事动怒,朕恐动了胎气,李煜自是与周女英同宿后宫。
  十日之后,周娥皇生下一子,虽然婴儿康健,但周娥皇却产后就不能愈。后主李煜对周女英倾心痴迷,哪里顾得病如膏肓的周娥皇,使得昨日夫妻,情缘化尽。
  两日后,周娥皇病故,后主李煜与周女英才急忙赶到,皇后宫中。周娥皇生前未有遗言,只是临终之日,反复诵读一本乐府诗集。周女英拿起这本诗集,见有一页已被姐姐揉皱,细细看来是《乐府诗集。鸡鸣篇》,诗曰: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
  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只到此时,李煜看着病故的周娥皇,才有些难过,降旨以皇后大礼,为周娥皇超度七七四十九天下葬。真是个:
  昨夜霓裳曲,唱得两分离。梦回贵妃醉,愁断娥皇女。
  有情无义郎,寒心恨无语。李树代桃僵,流传宫廷宇。
  南唐皇后周娥皇病逝,此事传到北宋宫中。宋太祖赵匡胤正在宫中和妃嫔下棋,晋王赵匡义进宫求见。
  兄弟二人,施礼对坐。赵匡义道:“唐主李煜正宫皇后病故,皇兄何不派人前去吊唁?”
  赵匡胤道:“一个皇后病死,朕何需派人吊唁?”
  赵匡义道:“吊唁周皇后是假,刺探大将林仁肇是真。只要搞到林仁肇画像,日后定能用计杀之。”
  赵匡胤听得林仁肇大名,如同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赵匡胤问道:“那朝中文武何人可为吊唁使臣?”
  赵匡义道:“论画作坊有个品画大家,名叫魏丕,此人观物过目不忘之奇才,派魏丕出使南唐,定能画出林仁肇画像。”
  宋太祖遂命赵匡义拟旨差遣魏丕出使南唐。赵匡义刚离开宫殿,有个小太监来报:“启禀万岁,蜀主孟昶被押赴京师。”赵匡胤闻听大喜,即传旨召见蜀主孟昶。
  一支笔不能同写两件事,后蜀皇帝孟昶,史上也称后主。十六岁登基,在西蜀关起门来当皇帝,一当就是三十年。孟昶年尽半百,却是老汉痴情,他有一位爱妾费氏,生得风姿秀逸,美若天仙,且擅长诗词,又通器乐,令蜀主痴迷万分,封为花蕊夫人。
  孟昶沉于女色,不理军政,使得北宋军队一月之内,连破川中关隘。一月之间北宋大军兵临城下,蜀主孟昶不得不向宋军投降。
  赵匡胤听说蜀主孟昶因迷恋花蕊夫人,而抛弃国家大事,荒废了江山社稷,遂命孟昶夫妻进见。
  太监传下旨意,殿下走来两人,是一男一女。这男人乃是孟昶,年纪不到五十岁,因贪恋女色,头发已是多半花白,身着橘黄色的王袍,走路已有些力不从心。孟昶身侧正是花蕊夫人,年纪不过三十岁,发髻高盘,眉目惹魂,摇步生芳。
  赵匡胤见了花蕊夫人,是瞠目结舌,暗自称绝。后宫佳丽三千,竟无一人美貌能能压花蕊夫人。
  孟昶夫妻二人向赵匡胤跪倒叩拜,赵匡胤对花蕊夫人起了淫心,对孟昶刁难道:“汝有今日,乃是贪色亡国。花蕊夫人定是下凡的妖精,还是早点休妻吧!”
  花蕊夫人猛然抬头,对赵匡胤言道:“我夫君虽是亡国之君,但妾身未忘亡国之恨。”
  赵匡胤顿时一惊,蜀主孟昶吓得战战兢兢,这花蕊夫人却面无惧色。赵匡胤心中不由得钦佩花蕊夫人的勇气,对花蕊夫人言道:“朕久闻花蕊夫人在蜀中善于诗词,朕命你用七言写出亡国之恨。写成便罢,写不成便是妖女!”
  旁边有太监呈上笔墨,花蕊夫人执笔点墨,写下七言《口答宋太祖》,诗曰: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宋太祖赵匡胤看了此诗,感慨良深,欲痛骂后蜀朝廷无能,又赞叹花蕊夫人德才俱佳。赵匡胤对花蕊夫人颇有敬畏,便让孟昶夫妻在京城府邸居住。
  花蕊夫人走后,让赵匡胤念念不忘,日思夜伏。若是夺人之妻,身为天子有失人心;倘若孟昶死去,便可纳花蕊夫人入宫。赵匡胤暗定一计,命太监天天到孟昶府上赏赐好酒好饭。
  前几天,御用的好酒好饭孟昶夫妻吃的到也舒心,到了第七天,赵匡胤命人送来一壶御用的壮阳酒。孟昶一看是壮阳补酒,便没让花蕊夫人饮用,独自一人喝了几杯。
  过了半个时辰,孟昶双手捂腹在地上滚来复去,花蕊夫人扑到地上,急问:“方才吃酒饭时还好好的,为何此时这般痛苦?”
  孟昶握着花蕊夫人的手,呻吟道:“赵匡胤今日多赐酒饭中必下了剧毒。”只见孟昶七窍流血,死在花蕊夫人怀中。
  君逼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赵匡胤酒中下毒,害死孟昶,花蕊夫人是有冤无处诉,敢怒不敢言。为家夫守孝刚有三日,宫里的太监便传旨到来,旨曰:
  “朕闻蜀孟昶突发暴病而亡,满朝皆为哀吊。夫人费氏寡居不易,特命花蕊夫人入住后宫,颐养天年。钦此。”
  花蕊夫人听了圣旨,心中明白这是赵匡胤杀夫夺妻之计。花蕊夫人是个烈女,论到贞节之事,定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忽闻太监言道:“夫人您到是皆旨呀,入朝能面见天子,那可是天大的福分。”
  花蕊夫人闻听此言,脑海中猛然闪过一念。若能见到赵匡胤,诱而杀之,来个鱼死网破,亡国之仇、杀夫之恨,皆可报应。花蕊夫人立刻接旨谢恩。
  花蕊夫人故意浓妆艳抹,浑身香气袭人,由御撵送入宫中。
  花蕊夫人被送入一间华丽宫室之内,往四周张望了一番,除在外屋有两个丫鬟,并无他人。花蕊夫人心想弄不好今夜赵匡胤今夜就要我陪驾,正好趁此机会刺杀天子。
  花蕊夫人自幼生长在阁楼闺房,既不会使刀,也不会用剑,唯独让剪子扎破过手指,故而花蕊夫人便想找把剪子。拉开了几个抽屉也没找到剪子,花蕊夫人便问外间屋的丫鬟:“房中可有针线否?”
  一个丫鬟答道:“回禀娘娘,针线放在紫檀匣子里。”
  花蕊夫人顺着丫鬟所说,看到桌案上有个紫檀木的匣子。打开木匣细看,里面确有针线,而且有一把铁剪子。
  花蕊夫人将剪子紧握手中,自语道:“蜀主佑我,为夫报仇。”
  花蕊夫人正在思量,忽闻太监喊道:“万岁驾到!”花蕊夫人赶忙将剪子放回木匣,扣好匣子盖,仓促照了一下镜子,便出去迎接赵匡胤。
  花蕊夫人对赵匡胤躬身施礼,赵匡胤赶忙用手相掺,勾肩搭背就与花蕊夫人进了内室。
  两人相拥的梳妆台前,赵匡胤双手伸向花蕊夫人腰间凤鸾带。花蕊言道:“陛下且慢,待臣妾先点上一柱香。”花蕊夫人顺手掀开木匣,拿出铁剪转身便刺赵匡胤。正是:
  花蕊一心守节操,不耻宋祖乐逍遥。
  若有蜀主早贤能,国仇何须女子报?
  “嘶啦!”赵匡胤杏黄龙袍之上划出三尺长的口子,“唉呀不好!”赵匡胤命归何处,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章:周宋统一 第 九十 回:刘继兴失道宠媚猪  林仁肇蒙冤饮鸩毒


  
    第五章:周宋统一
  

  
  花蕊夫人虽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才华出众却脾性刚烈。赵匡胤这晚敢来调戏花蕊夫人,提前就壮好十分的胆量,欲备让花蕊大闹。没想到一见面,花蕊夫人分外热情。
  宋太祖赵匡胤毕竟不是蜀主孟昶,对花蕊夫人这异常之举有些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