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海贼-第7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恩典,给他们伏波军了一个正名地机会,现在看来,这个赐官,倒成了一种讽刺,对伏波军的徐毅来说,搞不好还会产生出一种侮辱的感觉,看来人家是嫌不上呀!他开始对这次宣旨之行不再保有幻想了!

    不接就不接吧,好歹走到这儿了,也去见识一下伏波军这个徐毅大头领到底是何等威风吧,现在陈东自己都开始仰视起徐毅了。

    当到了盖州城之后,陈东一点架子都不敢摆,主动下车,站在城门处请伏波军通禀他的到来,并在城外恭候徐毅到来,然后再看了一番城内外整肃的伏波军的兵将、营盘,心中更是暗惊不已。

    他在汴梁城的时候,也从城上观望过金军和金军的大营,对于金军表现出的那种凶悍至今还心惊不已,更是对大宋的兵将拙劣地表现汗颜不已,觉得宋军败给金军也不冤枉,可是今天看到了伏波军地精锐兵马之后,他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伏波军这些精锐表现出来的杀气,一点都不比金军弱到哪儿去,更让他折服地是,这里虽然很快便要面临大批金军的反攻,可是他却一点都没有在此地的伏波军将士的脸上看到一丝紧张,而是各个脸上都带着一丝从容,一丝淡定,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这绝不是随便可以装出来的表情,而是充满了一种自信!

    这一点他陈东在宋军的脸上却从来都没有见到过,当宋军听闻金兵兵临城下的时候,脸上的那种惊慌失措、茫然、恐惧的神情,直到现在还常常再看城外到处延伸的那些沟壑壕沟,一道道绵延的壁垒,还有如蚁一般在城上城下忙碌的百姓,陈东却没有看到有伏波军将士用刀枪威逼他们做事,于是奇怪的对身边的伏波军将士问道:“这些百姓是何地人士?为何无人看管他们劳作呢?”

    陪同他的将士看了一下,淡然答道:“这些都是本地附近的一些老百姓,听说了金国大军要来攻打盖州城,都是自前来为我军修筑工事的,所以不用我军去驱使他们!”

    “哦?本地百姓应该是金人臣民,如何会帮伏波军呢?”陈东接着说出了他的疑问。

    一个小校笑答道:“这事儿简单,老百姓嘛!谁对他们好,他们自己心里面跟明镜一样,比谁都清楚,咱们伏波军从来不欺负他们,到了这儿之后,还给他们吃穿,比起女真人对他们,那简直是好到了天上了,他们不帮咱们,还能帮女真人打我们吗?现在他们生怕咱们顶不住金军,别说是让他们来帮忙了,就算是不让他们帮忙,他们都不答应!呵的叹息了一声:“徐大头领实在是个天人呀!”

    “那是当然,要不然咱们这些人能如此死心塌地的跟着咱们主公干吗?就是因为我们主公对我们这些人知冷知热,跟着他干,就算是掉脑袋都觉一个兵卒又接口过去非常自豪的说道。

    “大人您还不知道呢!我们主公早就被我们称为雷公了,我们主公可是雷公转世的人物,只要是伏波军的人,没有人不知道!”还有人接口说道。

    “雷公?”陈东有点糊涂,这个徐毅怎么会被手下的人成为雷公呢?难道他长的像雷公一般?那可就有点太丑了吧!陈东心里面自己合计,然后在脑海中自己组织起了徐毅的形象,一个身披战袍,顶盔贯甲、尖嘴猴腮的不伦不类的形象渐渐浮现了出来。

    正在陈东和这些陪同人员闲聊的时候,一队人马从南门迎了出来,为一个身穿和伏波军普通将官基本相同的黑甲,外罩一件淡青色战袍,在人群中望去毫不起眼,但是此人却散着一种奇异的气质,不怒自威,但脸上却带着一丝平和的笑容,根本就是一个很矛盾的一个集合体,走近之后,让人产生出一种即想接近,又不敢造次的感觉。

    而他四周紧随着一群目光如电的侍卫,一看就知道都是好手,这些人很是警惕,跟随在此将身边,不经意之间,便将此将严密的保护了起来。

    陪同陈东前来的伏波军将士们一看到此人,立即纷纷上前,单膝跪下叫道:“卑职参见主公!”

    陈东马上便知道此人正是是伏波军的正主徐毅,于是赶紧掸了一下袍袖上的灰尘,紧走几步上前来到了徐毅面前,别人可以叫徐毅主公,但是陈东却不能这么叫了,因为他的主子现在是赵栩这个大宋的皇上,于是只能口称将军。

    “陈东见过徐将军!”陈东现在经过一路走来之后,再也不敢在徐毅面前托大,主动上前对徐毅施礼问候道。

    徐毅跳下马,赶紧还礼道:“我乃布衣之人,岂能受大人之礼呢?陈大人客气

    陈东看到徐毅虽然麾下精兵数万,但是却丝毫没有在自己面前摆架子,也没有一点居功自傲,盛气凌人的感觉,于是对徐毅更平添了几分好感,于是赶紧接着说道:“陈某早已听闻将军威名,今日一见,将军果真不凡,能在此见到将军,实乃陈某三生有幸呀!”

    徐毅看陈东这个人年纪不算大,说话很是客气,而且从脸上看,此人一脸正气,不似是个奸诈之徒,于是对陈东也颇有一些好感,于是连说客气,将陈东请入盖州城中的临时帅府款待。( )

第六百四十七章 学生领袖

    陈东待到落座之后,和徐毅寒暄了一番,将徐毅率军直取金国腹地的壮举好一顿称赞,徐毅被他几乎捧得有些薰薰然了,然后这才提出了此行的目的,说是奉了皇上之命,特来对徐毅宣旨,希望徐毅能接受朝廷的赐官。

    徐毅先是连说谬赞,但听到了陈东提起了宣旨一事,马上便拦住了陈东,徐毅态度十分坚决的说道:“多谢陈大人!圣上的好意草民心领了,但是在下不过一介布衣之人,之所以揭竿而起,前来征讨金国,为的只是能为大宋百姓尽一点绵薄之力,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加官进爵,绝无求得富贵荣华之心,而徐某也自知才疏学浅,不足以担此大任,现如今我们在此和金国激战,只为能为朝廷争取一些时间,使当今圣上得以重振朝纲,为大宋揽狂澜于为难之中,只要圣上率大宋军民,击退金国,到时候徐某就会解甲归田,至于圣上的美意徐某实在承受不起,还请陈大人将圣旨带回,禀明圣上,以后万莫再给徐某什么赐官了!”

    陈东听了之后,知道徐毅心意已决,但是却又看不出徐毅对皇上封他的这个都指挥使有什么不满,也不敢过于坚决,只是又劝了徐毅一番,但是都被徐毅再三婉拒,于是知道怀里面的这个圣旨,看来是交不给徐毅了,只好作罢。

    徐毅看到陈东一脸沮丧的神情,又说了一些客气话,令人设宴款待陈东。招来了杨再兴、高俊等人坐陪,席间陈东看到偌大一个帅府。酒宴很是简单,更无美女献舞之类的节目。显得十分节俭,毫无奢华之感,和大宋官员之间举行地酒宴一比,简直堪称寒酸,于是便更对伏波军刮目相看了几分。

    宴罢之后。徐毅和陈东又谈及了一些东京汴梁的情况,得知赵栩即位之后,十分勤政,而且也确认了赵栩确实抗金之心十分坚决,颇有一代明君地风范,也就放心了下来。他就怕自己拼死拼活在这个地方和金人猛干一场,赵栩登基之后,却又步了赵构的后尘。又当了一个逃跑皇帝,那他就算是彻底白忙活了。那他付出地所有努力也就彻底付之东流了,但是现在看来。他不用再为这个事情担心了,只要赵栩不是个笨蛋。假以时日,大宋中兴倒也不见得就是个虚幻,于是随口也说了一些对朝廷施政的建议。

    其中包涵了不少有关大宋政令方面的不少弊政,还有徐毅自己提出的不少相关解决办法,听了徐毅的这些话之后,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陈东被徐毅地见识大大的给震撼了,因为徐毅凭借着后世诸多知识提出的这些解决办法,对于陈东这个古人来说,实在是太过于新奇了,于是陈东立即彻底丢下了宣旨一事,和徐毅长谈了起来,一番攀谈,徐毅的见识更是令他折服不已,暗道如此一位高才之人,却偏偏落海为盗,而没有为朝廷所用,实在是大宋的遗憾!

    思量再三之后,陈东又提及了封官一事,他干脆将朝中因为圣上要封赏徐毅官职一事,引起了纷争告知了徐毅,也表示以徐毅只能和所获战绩,只给一个都指挥使实在是有些太低了一点,并表示此次回去之后,定要禀明圣上,为徐毅求得一个合适的官职。

    徐毅先是听了黄潜善居然因为阻挠给自己封官一事,被赵栩贬出了京城,很是感到意外,这个黄潜善要说他也是听闻过地,大宋奸相之中黄潜善也算是一个,只不过没有秦桧那么出名罢了,没成想现在却因为只是阻止赵栩给自己封官,却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宰相的位子没登上,居然就被活活气死了,可叹大宋以后算是少了一个祸害,不由替大宋感到庆幸。

    可是当他听陈东说要再为自己进言,找赵栩为自己求更高地官职,于是便笑了起来,连连摇头推辞,说什么都不让陈东去为他争取这些东西,自己和赵栩是什么关系呀!陈东肯定是不知道的,自己不但和赵栩早已认识,而且相处地相当不错,更加上这次怡庆到汴梁省亲,赵栩估计很快就知道自己是他的妹夫,求官一事岂用得着陈东这个芝麻小官说话呢?这大宋地官,他还真是瞧不上眼,更不爱做,即便给他封个王爷又能如何?所以徐毅谢过了陈东的美意之后,再次婉拒了他。

    陈东实在想不通徐毅为何如此对当官不感兴趣,要知道现如今天下没几个人不想当官地,可是在徐毅眼中,大宋的官职,似乎对于他来说一点诱惑力都没有,甚至隐约中还有一点避如蛇蝎一般,搞得陈东一头雾水。

    徐毅在和陈东的交谈之中,才得知了李波在汴梁城头弄的那一出好戏,居然大逆不道的率先不顾城下的大宋朝臣还有皇室宗亲的性命,开弓放箭射杀金兵,招致那些朝臣还有皇室宗亲伤亡惨重,差点被赵栩杀掉,后来还是陈东领太学学生纠集了大批城中百姓才将李波救下,面露出一丝苦笑,这个李波自从跟了自己之后,现在还真是一点都不将大宋的官员还有那些皇亲国戚放在眼里,居然敢作出这样的事情,可见自己这些手下,现在真不当他们自己还是宋人了!这些事情李波回来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对徐毅说起来过,想必李波也不想让徐毅和当今这个大宋皇帝赵栩,因为此事产生什么不快。

    但是转念一想。也幸好是他派李波到了汴梁。保护赵栩。要不然地话。李波不率先放箭阻敌于城下地话。搞不好被金军这一弄。东京汴梁就真地要完蛋了!赵栩在城中如果也被金军给掳去地话。那大宋此时恐怕已经就到处都是军阀割据。一片大乱了。还何谈举国抗金。中兴大宋呀!看来他无意之中派李波去汴梁。又为大宋立了一功。自己还真就成了一个改变历史地关键因素了!

    徐毅对陈东连声道谢。谢他仗义执言。救下自己地属下。陈东摇头道:“此事本来就是我们这些士子应该做地。那些被俘地朝臣。说起来是食大宋俸禄。可是却在金军兵临城下之时。一味逃走。才落得一个这样地下场。怎么能怪那李校尉大逆不道呢?但不知徐将军又为何要谢我呢?难不成将军认识这个李校尉。或者是这个李校尉地朋友吗?”敢情陈东只是将这个事情随口当作饭后地谈资说来给徐毅听地。压根就不知道这个李波就是徐毅地手下大将。

    徐毅这才知道原来陈东压根不知道李波地真是身份。于是赶紧掩饰道:“哦!我只是听说了此事之后。颇为那个李校尉感到不平。陈大人仗义执言。倒是颇令在下敬佩。所以才为这个李校尉还有天下之人谢你!呵呵!”

    陈东听了徐毅地话。也不再深究了。又和徐毅说起了有关治天下地事情。特别提了有关这次他从大连港过来地时候。沿途看到地那些百姓地情况。问徐毅是如何如此快地得到了这里百姓地支持地问

    “很简单!天下地百姓什么地方地都差不多。要知道天底下最多地还是穷人。他们地愿望其实都非常低。只要有一块可以立足之地。有田种。有饭吃。有衣穿便足矣。可是这么一点需要。都难以得到满足。伏波军之中地将士们大多都是穷苦百姓出身。深知百姓地不易。我们便在到了这里之后。杀了当地地贵族还有一些无德地大户。没收了他们地田产之后。分给了当地地赤贫人家。所以很快便得到了他们地拥戴。要不然地话。但是应付当地百姓地敌视。我们这点兵马。都不足以使用了。还何谈和金国对垒呢?”徐毅倒也没有瞒陈东。这种事情当地人都知道。没隐瞒地必要。

    陈东立即恍然大悟。徐毅地这一招果真够厉害。那别人地东西收买人心。一点本钱都不用。便立即得到了这里地百姓地拥护。真可谓是釜底抽薪呀!于是更对徐毅不敢有半点轻视了。

    其实徐毅也对陈东的这个名字很有点耳熟的感觉,仿佛在什么地方听说过他的名字,就是一时想不起来到底在哪儿听过或者是见过这个陈东的名字,后来他们又聊到了徽宗手下的八贼,而不是以前历史上所说的六贼的下场的时候,听说了这些人全都已经被杀或者是死于非命之后,忽然才想起来这个陈东的来历。

    徐毅有点不敢相信,今天居然又见到了一个历史上的牛人,这个陈东可不是一般的人,史上此人虽然没有官职,但是却很有名,此人别看只是一个太学学生,家境贫寒,但是却不甘人下,仗义执言而闻名遐迩,史上此人以学生身份,联络大批太学学生,在金兵攻打大宋的时候,上书钦宗为民请愿,怒斥童贯、蔡京等六贼,后来得到朝野官民的支持,硬是将六贼给扳倒在地,让钦宗诛杀了这六贼之中的三人,彻底清除了徽宗手下这几个级大奸臣的势力,给大宋赢得了一次复兴的机会,要不是徽宗后来抗金之心不坚定,保不准历史上金兵也不见得就能破了汴梁,将徽宗和钦宗二帝给抓到金国,惨死在哪儿!

    由此可见此人绝对是那种嫉恶如仇的人物,这么算来,中国历史上曾经的爱国学生运动,此人绝对堪称是开山之人,后来陈东还做过一件重要的事情,联合太学学生和民众力挺李纲为相,也获得了胜利,算得上的大宋士子之中的一个杰出代表了。

    只是徐毅技艺之中,这个陈东下场却很惨,人生几起几落,先是在钦宗在位的时候,被清算学潮运动的时候被捕下狱,后来在一些有识的大臣的强烈要求下平反昭雪,重新得以功名,被任命为什么官徐毅就不记得了,但是后来到了高宗赵构上位之后,南宋小朝廷南逃迁都临安之后,陈东见宋高宗罢免李纲,就上书请求留下李纲。罢免黄潜善、汪伯彦等,宋高宗没有答复。陈东又请求宋高宗亲征。以迎回二帝;对不图进取的将领予以治罪,来振作士气;宋高宗车驾应该回到东京。不应该到金陵去,也没有得到宋高宗的答复。黄潜善等人极力怂恿宋高宗去金陵,陈东又上述请求罢免黄潜善等人。

    这时适逢平民欧阳澈上书建议改革政治,抵抗金人,斥责黄潜善等人。黄潜善就用话来激怒高宗皇帝。说如果不赶快杀掉陈东等人,又会有鼓动众人伏阙上书地事生。宋高宗为一己之私利,决定杀掉陈东等人,就和黄潜善密谋,以除掉陈东等人。建炎元年陈东与欧阳澈一起被杀于集市上。

    陈东这个一代学生运动的杰出领袖,伟大地爱国者、民族英雄。就这样魂归天国!当想起了这个事情之后,徐毅对这个陈东也立即刮目相看,虽然这个陈东远没有岳飞、韩世忠那样大将们的威名。但是此人地德操却足以令天下人所敬仰了,于是徐毅对陈东的态度也变的更为亲切了许多。

    陈东当然不知道这些事情了。但是看到徐毅对自己的态度也变得更为亲切了许多,心中很是高兴。也不管时间了,和徐毅彻夜长谈了起来。

    两个人聊的相当投机。只有一种相见恨晚地感觉,陈东又忍不住劝徐毅,要徐毅接受圣上的赐官,以此得以正名,以后也可以更好的为朝廷办事。

    虽然和陈东谈的相当投机,但是对接受赵栩赐官一事上,徐毅却丝毫不肯退让,他说什么都不会去当大宋的官的,政治这个东西实在是肮脏地厉害,自己一旦淌到政治这池子污水里面,别看他以前和赵栩关系相当不错,也保不准什么时候,就成了政治的牺牲品,所以徐毅在这一点上毫不含糊,依旧是婉言谢绝,是哦什么都不答应。

    陈东倒是真想不通这个问题了,按照徐毅的才干,如果徐毅能到朝中为官地话,那对于大宋是何等的好事呀,而且徐毅地好多想法,一旦实施的话,大宋何愁不能中兴呢?但是他也彻底看出,徐毅是压根就不打算当这个大宋地官了,于是对徐毅如此淡泊名利,只为一心报国的品德,更是钦佩不已了起来。

    “但是徐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