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世界求生存+3番外 作者:钱多多3974(jjvip2013-12-22正文完结)-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睿和姚家的表兄弟、年龄相差无几的侄儿,到是会经常见面,也通过他们认识了一些世家公子哥,但目前说到真正交好的除了在扬州就认识的江南通政司通政使许振的儿子,其它还真没有。林睿二辈子加起来也有二十几岁了,和他目前年龄差不多大的,不说他和别人不太能谈到一块处,本身这种不到10岁的公子哥因为年龄太小,就很少出门。比他年龄大些了,别人也不一定愿意和一个孩子在一起。
  到了这年底,林黛玉和很多主持中馈的大家主母一样,要天天忙着过年的事宜了,与那些世家小姐的社会活动也停止了。林海和林睿父子两人,到了年底反而是闲下来了,林睿边翻看这几天外城林然那边送过的资料,边和林海说话。
  “爹,这贾家的事还真多!”
  林海手里拿着一本书,边翻看边随口问林睿,“哦,贾家又出了什么笑话了?”
  “贾琏在外面偷娶了二房,这个采买的管事都知道了,应该荣国府里有很多人知道,大概就瞒着天天在在府忙着管家事理的王熙凤。”
  “哦,就是那个尤二姐?”
  “是呀,上两个月那个秦可卿去世的时候,这个尤二姐和尤三姐进了宁国府,当时不是和贾珍父子搞在一起吗,这才多长时间呀,尤二姐竟然被贾琏作二房偷娶回去了。连这些下人都知道,尤氏姐妹和贾珍父子不清不楚的,贾琏难道不知道,还是说知道也不在乎?这尤二姐是多天仙似的人物呀?!”
  “知不知道有什么关系,你以为贾琏对这个尤二姐又有多在乎?大概也是玩玩的成份俱多。”
  “也许吧!”
  “哦,下面还有,老太太的侄孙女史湘云这次过贾府,佩戴着金麒麟,老太太说史湘云和贾宝玉是真正的青梅竹马,金玉良缘。看来就是薛家再有钱,宝二奶奶的宝座,老太太还是不想给她,前几个月的时候荣国府传出‘金玉良缘’,现在又来一个,上面说贾府的下人,现在都在私下打赌,这个宝二奶奶的宝座到底会花落谁家呢?
  爹,你说这贾宝玉除了一张脸还看得,其它有什么吗?值得这两个小美女争得死去活来的?幸好黛玉没有住在贾家。”
  “长得好看那也是资本,贾宝玉除了不爱读书,没什么担挡不能顶门立户,性格比较软弱,人比较多情,其它好像也没什么缺点吧?”
  “爹,这些还不够?”
  “……”林海想到刚自己说的,也不由觉得好笑。
  将林然送上来的资料翻看完以后,林睿想到明天要和父亲去宋先生府上,宋先生还特意让家里的下人过来交待,让林海带着林睿一起过去就有些奇怪。
  “爹,你说这次宋老先生特意让您带着我一起去看他,会有什么特别吗?”
  林海看了看儿子,不在意的说,“有什么特别?明天去了不就知道了,反正你进了腊月后,也停了课,走一趟有什么为难的。”
  “也是。”
  第二天,林海带着林睿去见自己的老师宋先生,到了宋府被小厮领着到书房拜见宋先生的时候,看到书房内还有另外一个人,感到有些奇怪。
  等到林海父子向宋先生行礼请安以后,宋先生方介绍坐在他旁边的那位大概年约五十多岁的书生,他的师弟何卓。
  林睿跟着林海见过宋先生多次,虽然宋先生不是林睿的先生,不过每次见面,都问一下林睿课业情况,近段时间学了什么的,有时还会考考他。今天也是一样,不过林睿感觉到,今天宋先生好像特别有兴致,问得比以前每次见面都要多,也要深入。
  旁边的何先生也一直在旁边听着,不时点头微笑,等了差不多有一个时辰,这个何先生才告辞离开。等何卓一走,林海就看向宋先生,“先生,今天您的兴致怎么这么好,是不是有什么事发生?”
  “我这个师弟你不知道,不过我说到他的儿子,你肯定听说过,湖广省前年在任上因为水匪而丧命的知县许琅就是他儿子。”
  “先生,你是不是有意介绍你这个师弟给睿儿作先生?”
  “我就知道你能猜到,我这个师弟,早年的二甲进士,学识渊博,但性格太过耿直,得罪了不少人,所以早早就离开官场了。许琅,也就是是他的独子,在他的教导下,也就二十多岁就中了进士,外放做了七品县令,从偏远地区的小县,一直调到到湖广的富裕地区,考评一直很不错,本来在那年的年底,就要升知州了,可惜了!
  我这个师弟前些年一直跟着儿子在外地,后来许琅去世后,才搬回京城,本来许家的境况还过得下去,不过这两年家中病的病、亡的亡,生生拖垮一家老小,现在家中就剩下许师弟两老夫妻和一个小孙子。本来我们帮着些他们一家也行,不过许师弟说长此以往总不妥当,想就在京中找一家坐馆,我就想到睿儿了。
  因为你自己的年龄,我知道你一直想给睿儿找的先生,年纪不能太大,还希望能有一定的人脉,以后也能帮着睿儿一些。你的想法没错,可是这样的人哪有这么好找,就是有,愿不愿意收徒还是一个问题。再有一个,我看着睿儿也是聪慧的,以后的同年朋友不会少,还怕什么?如果自己不上进,光有人脉也没用,我自家就看得出来,就老大稍好些,现在也才坐到从四品,我们家的人脉难道还少吗?
  我是年龄太大,不知道能教睿儿几天,不然我就亲自收睿为徒了。许师弟现在也才天命之年,教导睿儿完全没问题。如海你不妨考虑一下?”
  林海听到宋先生说了这么多,也知道宋先生的说得未偿没有道理,看了看林睿,“睿儿,你的意思呢?”
  “先生,今天许先生过来,是不是为了看看我这个人如何,才决定是否收徒?”
  “呵呵,睿儿真是聪明,许师弟虽然对你父亲有一定了解,但并没有见过你,所以希望先见你一面,再决定是否收徒。”
  “那许先生是对睿儿满意了?”林海听到宋先生这样说,也回道。
  宋先生在一旁回答,“如果不满意,我也不会说出来了。”
  林海看了看林睿没出声,目前请来的钟文宁也就只教到这个年底,明年一开春他就要准备会试,也就没办法再教林睿。再有一个,像钟文宁这样的,对于四书五经这一类的还行,其它的真教不了林睿什么,所以不管钟文宁这次的会试是否通过,林海都会照年初说过的只让他教这一年。
  “先生,不知道钟先生除了四书五经,其它方面如何?”林海关心的问道。
  “呵呵,如海这方面你不用担心,许师弟的水平不比我差。”
  林海看到林睿点头,便说:“许先生家居何方,我想登门拜访不知道是否方便?”
  “现在没几天就过年了,年后也不迟。”
  “就是暂不拜师,也是先生您的师弟,送上一份年礼也很应该!”
  “也行,到时我让身边的小厮和你府上的人一起过去。”
  林海父子告辞后回到林府,林海对于林睿很快的认同这个先生还是很好奇的,“睿儿,今天和许先生是第一次见面,怎么这么快就认同他了?是因为宋先生的话吗?”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我对这个许先生的第一影响还不错,再有,府里这个钟先生也幸亏只教我一年,不是我说,水平实在也就那样,除了八股文这方面,其它他也没什么教我的。现在既然这个许先生不错,何不就定下来?正如宋先生说的,人脉是很重要,但自己更重要,再有爹爹你手中的资源已经够了,不必因为这方面再多费心,说不定还招皇上忌讳,您说是不是?”
  林海不由摸了摸林睿的脑袋,对他说:“你确定就好!”


☆、64第六十三章

  这一年过年的时候;各家各户走亲访友;宫中各位娘娘回府省亲这个话题肯定最热的。
  虽然去年因为借钱的事,让荣国府的老太太、王夫人等人;觉得林家太不识相,为了修建娘娘省亲别院去借钱;林家竟然拒绝了!
  贾府老太太也和王夫人等人一样;对林海这个女婿竟然如此不给自己面子,心中暗恨,但她也看出,林海现在仕途正顺;相对与目前贾家的男人就没有一个在朝堂拿得出手的情况下;还是不想让林海远离了荣国府。再加上考虑到宝玉以后出仕;虽然自己的宝贝孙子出生的时候口含灵玉,以后肯定会有大造化,更加上有宫中娘娘的支持,但能够提携宝玉的人还是不可少。
  所以林家年初一去荣国府拜年的时候,老太太还是表现的很高兴,还让黛玉和林睿在娘娘省亲的那天,过去荣国府,不过林睿姐弟没有答应。初十的时候,老太太又打发身边的婆子过来一趟,让黛玉他们上元节去贾府,让娘娘见一面,不过同样被黛玉推辞了。
  林睿在林海面前吐槽,大冷天的,站一天,就为了给个皇帝的小妾磕头请安,如果这个小妾高兴了,也愿意给你面子的话,就召你去她前面,说几句话,打赏几柄宫扇或者几个金银锞子,他又不是M体质,跑去自讨这种苦吃。
  林海提前就让人在妃嫔省亲要经过路段的酒楼,订了一个临窗的雅间,就是为了府里的几个人,说想看看省亲盛况。
  贾府这边从去年省亲旨意下达开始,一直都在忙着省亲的事宜,就是这个年也是草草了事,全府上上下下都将全部精力集中在省亲事宜上面。
  转眼上元节将至,自正月初八,内就有宫内侍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又有负责关防的禁军护卫,巡查各处,设围幕,指示荣国府人员何处出入、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荣宁两府众人一直监督省亲别院各处细节,至十四日,方才觉得院中各处装饰妥当。外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马司指挥人打扫街道,撵逐闲人,务必不让任何人冲撞到娘娘。
  本朝立国已过百年,虽经常有周边小国骚扰,但整体来说政局还算稳定,老百姓的生活也比较安定,国民生活安定了,就使得每年的上元节灯会大兴。各种各样的灯式也愈发丰富,品种日渐繁多。家家户户在上元节这天,门前都会挂上灯笼。
  林府也一样,除了早早让管事采买的灯笼,林黛玉也领着家里的大小丫鬟自己做了一些小的灯笼挂在府内花园,虽然比不得挂在门前的灯笼精美漂亮,但也别有一番趣味。
  到了上元节这天,早早用过晚膳后,林海带着林黛玉姐弟和后院的四个女人去外面观灯。
  刚开始,林海他们一行人还坐在车里,但进入酉时以后,大街上观灯的行人,是越来越多,车是没办法行走了,林海他们只好全部下车,让小厮找个巷弄将车停放妥当。
  林海和林睿走在前面,黛玉和两个贴身的丫鬟,以及四个姨娘跟着在后面,其他的大小丫鬟也在后面跟着,两边及最后面都有林府的护卫跟着,防止人多被冲散了。
  一路走去,树下廊前都挂着各种灯笼,有长形、方形、圆形、四角、六角、八角,单层、双层、多层样式,色彩鲜艳,灯画讲究,或装玻璃,或糊绫绢,美观大方,高雅庄重,有花卉、人物、禽兽,灯品之多,式样之广,精巧多姿,真是美不胜收。
  上元节灯会,除了观灯,还有重要的一环就是猜灯迷,很多商家为招徕顾客,都会在一些灯笼上写上迷面让这些人来猜。对于猜迷这一环节,林海父子都对此兴趣不大,只是站在一旁看着黛玉她们玩得高兴。
  “表叔!”
  林海听到声音,转了一下头,正好看到姚家的几个子侄辈的走了过来,这里也不是说话地方,几个人也只是相互过个招呼,林海便说:“我们在前面的太白楼订了雅间,要不要一起去坐坐。”
  姚晏看到林家表叔这边有女眷一起,就看了看其他的兄弟,还是推辞了,“表叔,我们就不过去,还想再去前面看看。”
  “那你们多小心,年龄小的两个你们多注意,别走散了!”
  观灯的人越来越多,林海看着几个女人走了这么久也有些累了,再看看时间也快到酉时了,便说:“前面就是太白楼了,我们直接过去吧!”
  终于来到太白楼的雅间,大家坐下以后都松了一口气,实在是街上的行人太多了,到了这里才算能好好的歇一下。
  林府早就有人提前过来打点好一切,林海他们一进来,茶点酒菜就端上来了。
  “老爷,这都酉时了,还一点动静都没有,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兰姨娘坐下喝了一杯茶后,才问着这这次出行最关心的问题。
  “现在才酉时,还早,应该最起码也要戌时吧?”林海还记得林睿当年看红楼梦的时候,还和自己开玩笑说,这皇宫中的人都是变态,这三更半夜的回娘家省的那门子的亲,尽折腾人。再看看现在街上,到处都还是观灯的人流,还没看到有五城兵马司的人来出来维持次序,驱逐人众,说明皇宫那边根本没有准备出发。
  “爹,今天外祖家的人从五更天就起,等到现在,可等得够呛呀!”
  “五更天?这么早!可是,弟弟你是怎么知道?”
  林海在旁边笑着说,“睿儿猜的吧。”
  一行人在太白楼边喝着茶水,边等着,一直等到戌初,才看到五城兵马司的人过来驱散人流,所有人都靠着两边的店铺房廊站立,不过片刻,整条街道中间就空无一人。
  又等了片刻,林睿他们方听到远处传来隐隐的鼓乐之声,林海笑着说,“要看的等会可睁大眼睛看好了,很快就通过这个地方的。”
  一对对凤翣龙旌,雉羽宫扇,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执事太监捧着香巾、绣帕、漱盂、拂尘等物。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的一顶金顶鹅黄绣凤銮舆,缓缓行来。
  黛玉、红姨娘等人打开窗户,悄悄向外看,边看还边低低的发出一声声的惊叹声。林睿也好奇走到窗边看了一下,看着缓缓行过的銮舆,回来坐到林海身边小声说,“看看这娘娘出宫的架式,也难怪有大把的女人要进宫搏一把。能写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宝姐姐,是不是应该进宫博一把,也许会更好一点。”
  “后宫和前朝一直是相联的,薛家基本可以说是败了,薛宝钗就是进宫了,也很难出头。”林海看着兰怡和几个小丫鬟还站在窗着,“早走远了吧,还有什么好看的,准备回府了。我明天要上朝需要早起,你们几个明天多睡会。”
  戌时,林海他们一家都准备回府歇息了,贾家那边,省亲的大幕才刚刚拉开。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接着下来,应该写元春省亲的情节,不过写了几次,总感觉都在原剧的场景上改来改去,写不出什么新意,所以后面有关省亲情节还是删除了,在考虑关于省亲的细节还有没有必要写下去?!


☆、65第六十四章

  两年的时间;可以发生很多事!
  对于皇上李珉来说;这两年是继续隐忍,积聚力量的两年;也是压抑、不得不得继续忍受来自自己父皇和一帮权贵老臣联手压制自己的两年。
  正如林海所言,在李岷登基的第三年上皇寿誔的前夕;因为上皇一句话;希望现在所有的儿孙,来亲自给自己祝寿,三皇子终于在圈禁了近三年后,终于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在三皇子解禁的同时;对大皇子和原太子进行了追封;其子女亦同时解禁。
  时间过去两年;林睿也迎来了这一世人生中第一场科举考试。
  林睿提着考篮和一众待考的学子等在贡院外面。这些参加考试的考生,考试前期的准备工作并不少,找人俱保、报名这些对一些寒门子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对于像林睿这样的世家子弟,只是一道必经的流程而已,实在简单得很,就是这些准备工作,也由林海全部办理妥当,林睿只要到时候提个考篮到考场即可。
  二月份的京城,春寒料峭,这些考生大清早就等在贡院外面,偏偏为了防止考生夹带抄袭,本朝从太祖开始就有规定,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不得穿着夹层的衣服。林睿虽然也是穿着单层的衣服,但因为穿着是林海特意让人抄罗来的那种很厚实的布料,所裁制的衣服,多穿几层也够保暖了。再有,林睿从小小年纪就开始练武,这么多年下来还是很多效果的,不说成为武林高手,身体绝对比常人好上不少。
  林睿看到很多等在外面的考生,应该是身上的衣服不够保暖,被早春的冷风吹着,缩着脖子,还不是搓搓手,跺跺脚,以便让身上暖和一点。这些考生当中,既有头发花白已到不惑之龄的老者,更有比林睿还要小的垂髫小儿。
  站在贡院前等了近半个时辰,贡院的门终于打开了,有负责这次考试的小吏出来开始叫号。考生听到自己的姓名、籍贯上前,将类似现代“准考证”的一张凭证交给小吏查验。这张“准考证” 上面有考生的资料,甚至包括对相貌特征的描述,这主要是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