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黄家体系只要肯钻研就会得到支持,无论是院校出身的技术员还是草根出身的徒工,只要能够取得成功都会得到不菲的赏赐,还会得到文官品级成为士大夫阶层光宗耀祖。

    十几年长足发展,特别近几年,成千上万科学家、大工匠苦心钻研刻苦攻关,诸多技术难题被一一解决,太多新材料横空出世,以蒸汽机为热动力驱动的全钢战舰技术已经成熟并且开始量产。

    “华夏海军”的铁甲巡洋舰已经拥有有六艘,全长达到五十步,排水量两千五百吨,航速达十九节。

    钢铁战列舰已经下水三艘,全长六十步,排水量四千吨,航速达十五节。排水量在一千二百至一千五百吨的全钢驱逐舰已经有九艘在服役。

    有了坚船利炮,有了无与伦比的航速,本来就称霸四大洋的“华夏海军”更加如虎添翼,西夷诸国已经不敢正视,按章纳税已经变成了自觉自愿。

    “南明”政府的税收节节攀升,有钱好办事,良性循环已然形成,马上会有更多铁甲舰下水,强者恒强更加会导致对手望而怯步。

    如今“华夏发展”已经拥有了十几个海外领地,南非、马达加斯加、巴西、古巴等等靠海城市都有“华夏发展”的城堡,城堡不仅仅起到防御作用,也是仓储基地、“华夏大钱庄”所在地。

    “华夏发展”的城堡在一个地区落地生根会带动周边商业繁荣,汉人管理的城市干净卫生治安良好,引得太多西夷商贾和土著富人来置业。

第七百六十七章:印度洋海盗猖獗

    高高飘扬着龙旗的海外殖民地城堡和周边的地皮大多数是“华夏发展”跟早先殖民者购买,有些国中之国的味道。

    海外殖民地的面积都不小,相当于满清给洋人的租界,唯一的不同就是“华夏发展”不需要承租地皮,而是购买了土地拥有永久产权。

    这就意味着哪怕出售地皮的政权不存在了,“华夏发展”的产权都会永远有效,因为这不取决于当地政权,而是取决于“华夏发展”是否足够强大。

    “华夏发展”是具有国家职能,向世界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贸易的武装商业集团,十几年膨胀式发展拥有职员三十几万,商业网点遍布全世界。

    “南明”太多退役战士不安于归乡成为了“华夏发展”员工,“华夏发展”已经以靠海殖民地为依托逐步往欧、非、美洲内陆延伸。

    “华夏发展”的固定资产不但包括港口、码头和仓库,还拥有十几座海外城堡,每个城堡都有装备精良的军队驻守,拥有的火炮不仅多而且口径足够大。

    这样的实力已经不是哪个殖民地政权能够撼动,连欧洲殖民帝国也要畏惧三分。

    政权更替频繁的殖民地,新一届殖民地政府如果敢不承认“华夏发展”的既得利益和主权,这个新政府保证会夭折在襁褓。

    “华夏发展”控制区执行“南明”法律,没有哪一个殖民地政府能够在这里行使职权,诸多被推翻的前统治者或者王公贵族流亡到这里寻求庇护。

    诸多害怕兵祸波及的富贾豪商来到这里安家落户,渐渐地汉人殖民地的繁华远超当地,更加导致大量资金、人才流入,强者恒强谁敢觊觎?

    “南明”拥有了热动力军舰,只要不遇上极端天气,全天候航行日夜兼程成为了可能。

    如果“华夏发展”的海外城堡被谁包围攻打,只要坚持住一两个月,救援舰队就会赶到把胆敢犯我强汉者斩尽杀绝。

    以海外殖民地驻军的实力跟有可能翻脸的当地土著武装对比,没有哪一座城池、城堡扛不住土著军队一年以上的围攻。

    汉人殖民地的权益被侵犯了当然要补偿回来,“南明”军队会干脆以此为借口**裸进行侵略战争,把挑衅的土著军队消灭,把青壮抓捕送到“南明”保甲劳动十年以上,从而彻彻底底吃下这片领地。

    军舰速度升级,效率当然提高了,黄胜率领中军从“新杭州湾”出发来到黄家湾岛航行距离三千三百海里左右,耗时半个月至多二十天足以。

    闷头在南洋发展的海盗郑一官现在日子过得滋润,他自诩麾下水师天下第二。

    郑一官总是被“华夏海军”庇护,因为他一直带着海盗祸害印度洋,还不失时机上岸劫掠,抢了阿三国度不少财富,不差钱的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实力不容小觑。

    有了黄胜横空出世,印度不可能成为“大英帝国女王冠冕上的明珠”,因为英国属于重点防范对象,限制他们的发展是“南明”国策。

    英国的战船、商船属于“华夏海军”全力打击的目标,几年过去成效立竿见影。英国海上武力经常遭遇痛击,船舶的损失难以估计,他们的对外贸易越来越艰难。

    渐渐地,恶性循环出现了,没有足够武力就无法给远洋贸易提供保护,少了海贸的暴利,国家当然少了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更加导致国力衰退,武力值下降,最后导致无法进行远洋贸易,以后只能采取闭关自守。

    印度洋海盗猖獗,太多来自欧洲、南、北美洲的西夷商船莫名其妙失踪,来往于莫卧儿帝国的商船队只有“华夏发展”不会遭遇攻击。

    莫卧儿帝国实际上是蒙古人建立的一个涵盖印度次大陆以及中亚阿富汗等地区的超级大国,人口数量在一亿三千万到一亿八千万之间。

    如此大国人口众多当然商机无限,可惜有了大海盗郑一官出没,几条淌金流银的航线充满巨大风险,最后当然是“华夏发展”形成了垄断。

    莫卧儿帝国出口商品的定价权被汉人掌控,进口商品又全部是高价,这个国家当然被盘剥、压榨走了大量财富。

    帝国在失血,国力急转直下,这个存在尖锐宗教冲突的国家面临危机,***教和印度教徒之间摩擦不断,宗教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莫卧儿帝国统治者实际上属于外来者,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后裔巴卑尔自乌兹别克南下入侵印度建立的印度封建王朝,“莫卧儿”其实就是“蒙古”的另外一种译音。

    这个辽阔的领地上曾经有成百上千的小国家,被强权统一成为了一个国家仅仅是名义上的,抵抗的暗流从来没有停歇。

    跟“华夏发展”做生意的港口就不完全代表莫卧儿帝国,有太多联邦和公国在明目张胆购买违禁品,比如滑膛枪、滑膛炮、铠甲、强弓等等。

    由此可见各地联邦手下积攒了足够发动暴动的武器,推翻沙贾汉的大革命一触即发。

    莫卧儿帝国和伊朗萨非王朝争夺阿富汗地区的战斗一直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两个国家的攻伐从来没有间断。

    大有大的难处,莫卧儿帝国统御力一年不如一年,内忧外患集中爆发,这个国家分崩离析已是必然,“华夏发展”先保持中立,做几年军火生意后再决定如何开疆拓土。

    十年前郑一官获知“华夏海军”进行装备升级会有不少战船转为民用,他托郭怀一美言,请求买下淘汰的战船武装自己。

    十几年长足发展,郑一官海盗集团的战船居然也是风帆战列舰编队,实力还真的不是哪个西夷国家海军可以抗衡,因此志得意满的郑一官自诩天下第二。

    郑一官的业务多元化,不仅仅做海盗,还拿人家金银派遣雇佣军帮着各地苏丹或者公国国王抢地盘。

    最大的一笔买卖是插手中东战争,拿了伊朗萨非王朝黄金十五万两佣金。

第七百六十八章:军火贸易

    郑一官海盗集团不仅仅出动几十艘战舰炮击土耳其人,还派遣郑芝豹带领三千滑膛枪手登陆参与进攻巴士拉。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跟波斯人建立的萨非王朝打了上百年,如今占领了后世伊拉克全境,被从海上突如其来的攻击撕破防线打了个措手不及。

    波斯人取得了大胜士气大振,他们高歌猛进气势吓人,土耳其人防线崩溃斗志全无,留下了一两万具尸体逃往巴格达。

    郑一官的海盗雇佣军完成了协助夺取巴士拉的工作当然不会深入内陆打仗,至于波斯人能否打下巴格达他也不关心。

    但是郑一官可以肯定拿出黄金购买了大量“南明”造滑膛枪和滑膛炮的波斯人短期内一定能够占上风。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可以灵活运输的几十门“南明”造十二磅滑膛炮齐射,开花弹准确落入巴格达城头,猝不及防的土军哀鸿一片,伊军趁机夺城简直是一鼓而下。

    巴格达城的争夺战以铁的事实教育了中东甚至世界诸国,装备很重要,武器落后就有可能败得稀里糊涂。

    中世纪的世界处在黑暗时代根本不太平,很多国家在打仗,“南明”造很快在世界军火市场打响了名头,虽然价格吓人,但是拥有“南明”造就能够拥抱胜利,已经成为各路军阀或者帝王的共识。

    “南明”进行了膨胀式扩张,在征服了中南半岛大片领地的同时还在欧、非、美洲弄了几十块殖民地开设商埠。

    “华夏发展”以低廉的价格买进原材料,卖出的产品都是高附加值,即便如此还嫌利润不丰,现在又重点推销“南明”造军火,如此贪得无厌有些像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就差买鸦片了。

    有钱好办事,“南明”在暴利的驱动下发展迅猛,经济水平甩大明几条街,在海外汉人眼里早就是汉人正统。

    郑一官亲眼瞧着“南明”一步步走向辉煌,他由衷崇拜黄胜,惊为天人。

    他其实已经不愿意当海盗,想接受“战神”招安洗白自己,争取成为“南明”将军,能够以朝廷命官的身份堂而皇之归乡祭祖。

    郑一官多次派遣郑芝豹和郑森去“新杭州”进行试探,可是南王就是不搭理这一茬。

    崇祯十五年春天,郑一官获知南王即将北伐的消息岂肯怠慢,主动出兵、出船自带给养要求参加行动。

    郑一官派出兄弟郑芝豹和三个血气方刚的儿子带领以九艘战列舰为主战船,五十几艘各式战船编组的远征船队来效力,还带上了武装商船一百余艘,可以登陆作战的海盗滑膛枪手有足三千。

    郑一官的三个儿子分别是郑森、田川七左卫门、郑渡。郑森其实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郑成功,但是历史改变了,他永远都不会得到国姓爷的称号也得不到郑成功这个名字。

    因为历史上,是大明唐王也就是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赐郑森国姓朱,更名成功。

    现在的历史,唐王朱聿键在六年前被崇祯帝废为庶人押解凤阳看押,途中遭遇献贼部截杀,他命大逃过一劫隐姓埋名跟随移民队伍来到了“南明”交趾省。

    朱聿键化名朱成功参加了“南明”公务员招考,大发展的时代不仅仅涌现许多商机,也涌现了许多升官的机会,因为“南明”国土面积飞速扩大,与此配套的守土官吏当然要跟得上。

    有能力和学识的朱成功经过三四年兢兢业业工作一级一级升迁,如今已经被提拔为七品知县。

    本来废唐王如果不一步步往上爬不可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到了七品知县的环节“南明”政审就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蒙混过关。

    军情司特工把朱聿键查了个底儿掉,介于他虽然隐藏了身份。但是在“南明”为官期间不仅勤政爱民还主动配合国家大工程建设,军情司没有动他,如何处置的奏疏送达南王裁夺。

    海纳百川的黄胜是何等胸襟,他了解情况后给予批示,大明废唐王朱聿键已死,“南明”有一位好官朱成功,是否升迁按照政府用人程序走,不能给予歧视。

    不久朱成功被提拔为新领地下寮州知州大人,管理着三个县一个散州,治下军民达到二十几万人口。

    历史上的南明隆武帝变成了“南明”正六品知州大人朱成功,当然不可能出现海盗儿子朱成功或者郑成功。

    黄胜见郑一官态度端正,主动为“南明”效力还自带粮饷,知道如果给予拒绝会导致这个大海盗寝食难安,同意带上郑家兄弟和他们的战船、战士。

    郑森一直担心“战神”瞧不上自己家的海盗队伍,这一次都是精选的好兵带来,见南王给了他参加行动搏军功的机会大喜,乐滋滋带着两个兄弟和叔叔郑芝豹等等头领磕头谢恩。

    黄胜既然决定接纳郑一官的投诚当然好言好语安抚郑森、郑芝豹等等郑氏集团将领,只不过攻击满清貌似根本不需要如此多的战船和海军。

    黄明道护送自己来到辽东地都不会把如此强大的海上力量留在辽东湾,因为这里用不着如此火力的铁甲舰,有一百艘风帆战舰已然无敌。

    黄胜安排黄明道完成护送任务后带领海军继续征服四大洋,谋划着再去英格兰进行炮火沟通,选择几个海滨城市上岸友好一回。

    指点黄明道对英伦三岛要区别对待,狠狠地打英格兰人拉拢爱尔兰人,大量出售军火给苏格兰人,承认爱尔兰人的独立,并且支持大暴动的爱尔兰人完全夺取爱尔兰岛。

    中军舰队乘风破浪往北航行,来到舟山港补给时大明南直隶文武百官和以魏国公徐宏基为首的勋贵已经在此地恭候多时。

    眼看着已经是腊月中旬,魏国公极力邀请南王去南京过年。

    辽东战局已经无关痛痒,那里只有一只待宰的羔羊而已。

    黄胜早就得知建奴开始龟缩防守,锦州之围在九月份就撤了,如今满清人人自危,八旗子弟都紧绷着神经等待末日降临。

第七百六十九章:不赶时间

    黄胜不赶时间,就是不让那只靴子落下。

    让建奴继续在高度紧张之中猜测未知的恐惧吧,让他们一个个神经崩溃才好呢!

    和大明南直隶官员拉近距离减少抵触是政治任务,黄胜当然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欣然同意去南京和大明文武欢度春节。

    就在这时从倭国赶来了一支二百多艘战船、武装商船编组的船队,飘扬的大旗上绣着一个斗大的“李”字。

    那是李国助得知南王御驾亲征,带来了队伍军前效力。

    李国助这些年打遍东洋无敌手,当然和“华夏发展”携手垄断了倭国、吕宋岛的海贸。他的领地除了经营多年的平户岛还增加了五岛列岛,实力可见一斑。

    李国助知道随着时间推移,“华夏海军”应该不会容忍海盗集团扰乱自由贸易,他准备接受“战神”改编,期望在“南明”混个一官半职。

    李国助最知道黄胜的实力,听说南王组建大军北伐就意识到整个辽东和高丽地区即将成为“南明”新领地。

    他兴冲冲带领麾下赶来见南王就是想再建功勋,他的期望值也不是很高,只想把朝鲜信海君的官职坐实,能否在朝鲜半岛南方的釜山地区也捞个游击营实授或者捞个府台老爷做做。

    故人提兵来助战,黄胜当然要好好接待,好言安抚,他特意邀请李国助来旗舰议事舱见面。

    李国助见到黄胜坦然告知自己要成为“南明”大臣,麾下也要成为“战神”军人,请求黄胜派出军官、镇抚官改造自己的部队。

    他还流露出要一块大一些的陆地发展的意图,他表态愿意让自己的部队成为攻打满清的先锋,以后会带领将士为“南明”开疆拓土。

    黄胜围歼建奴的人马足够了,实在用不着浪费太多海军和战船在辽海白白消耗,李国助的队伍海战还算过得去,登陆攻城拔寨就有些勉为其难。

    黄胜见李国助建功立业的热情高涨,实在不好拒绝他的请求,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黄胜道:“李将军不远千里赶来助战本王很高兴,将军所请合情合理本王肯定支持,只不过将军谋划的驻地应该略微变通。”

    李国助见南王同意了他要官职要地盘的请求很高兴,至于换到什么地方倒是不在乎,反正“南明”的地盘大着呢,以他和南王的私交在哪儿都不会憋屈。

    他道:“卑职谢殿下抬爱,不管殿下交予卑职驻守何地,卑职都会尽忠职守。”

    黄胜道:“将军长期在倭国贸易,精通倭国语言,麾下也有许多倭国浪人效力,为何看中高丽的地盘,难道倭国的地盘还不足以让将军发挥想象力吗?”

    李国助知道黄胜这一次是挥师北伐攻打满清,理所当然想到了朝鲜的地盘,现在黄胜提醒他考虑倭国领土,他立刻心领神会。

    李国助问道:“殿下莫不是在攻打满清的同时准备攻打倭国?两线作战咱们兵力允许吗?”

    黄胜笑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将军可以循序渐进,据本王所知倭国虾夷地德川幕府根本没有能够完全夺取,如今内忧外患导致德川幕府虚弱不堪,那里……”

    李国助两眼放光道:“殿下的意思是让卑职拿下虾夷地,哈哈,那里地盘不小啊!可惜卑职的人手有些吃紧,未必能够控制住那里!”

    “将军无需考虑人手,这是本王该考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