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如此,固然有着见解不同的因素,但更大的原因却是张子兰对他并不信任。
在限制放水、制定应急预案上都是如此。
今天张子兰表现出来的态度,在赵长天看来,应该是非常有诚意的。
实际上,这种情况,正是他一直想要争取达到的一个目标。有了张子兰的全力支持,他才能顺利的展开一些工作。
关于张子兰的事情,只占用了赵长天片刻的的思绪。
之后,赵长天就把注意力投入到了眼前的工作当中。
上万套房屋,在一个月内建成,以昌县的实际情况来看,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首先,从资金上考量,在精打细算的情况下,尽量压低成本,一套房屋也至少需要五千元的成本,也就是说,至少需要五千万。
但实际上,以昌县目前的财政状况,在大副压缩其它各项开支的情况下,甚至连一千万都拿不出来。
省、市的资金援助加起来,估计也和这个水平差不多。
那么,也就意味着,在资金上还有一大半的缺口。
这3000多万的缺口,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一部分。但昌县毕竟是一个穷县,银行所能提供的贷款也是非常有限的,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且,如果昌县背负上这样一个沉重的包袱之后,估计今后几年的财政收入将有大部分用以支付银行贷款,将没有能力进行其它需要财政支持的项目,无疑会极大的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综合起来,从目前的资金状况看,最多可以支撑半个月的时间。
除非采用偷工减料以及其它一些不负任的做法,大副削减资金支出,才有可能支撑到重建工作完成。
但这显然是赵长天根本不会考虑的。
其次,在人力上考量。正常情况下,在农村建一套三间的平房或者瓦房,至少需要十个劳动力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才可能完成。
那么,也就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即便是考虑到流水化作业的因素,将所需人员大幅减少,也需要至少一万精壮的劳动力参与到重建中,才可能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施工任务。
而在几万受灾的群众中,精壮劳动力只有不到8000人,还有2000多人的缺口。
人员相对于资金上的困境来说,倒是比较容易解决。在付出一定的酬劳之后,能迅速的填补缺口。
仔细的思索一番之后,赵长天对眼前的形式已经非常清晰了。
钱!只要钱的问题能得到解决,其它的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
而能否解决资金紧缺的问题?就要看募捐所能取得的成绩。
虽然在这件事情上,赵长天有一定的信心,但他的信心毕竟是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至于事情能否按照他的估计发展,还是个未知数。
在忙碌的工作中,时间过得飞快。
在所有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下午两点,各个受灾地区的施工人员已经就位,加起来,总共一万一千名精壮劳动力被分配到了各个灾区。
下午两点半,所有的受灾地区开始进行重建工作的第一步,在一些专业和经验丰富人员的指挥下,开始打地基。
从各个重建现场反馈回来的信息,让赵长天很是欣慰。
晚上六点,赵长天离开了县政府,驱车返回了顺城的家中。
他已经有几天没有回家了,虽然和家里通过几次电话,但由于工作忙碌的原因,通话时间都很短暂。
他对家人有些惦念。
何况,二爷爷明天就要返回广州,于情于理,他都必须要回家看看。
进入自家的庄园之后,赵长天的车子刚停好,小妹赵盈已经跑了过来。
“大哥,我好想你,都好几天没见到你了。”
赵盈依恋的抱住了大哥的胳膊。
虽然已经十一岁了,但小丫头依然还是像小时候那样喜欢粘着赵长天。
“盈盈,大哥也想你!”;
亲昵的揉着妹妹的小脑袋,赵长天笑呵呵的说着。
这个时候,老四赵琳、老五长湖、老六长海也都小跑着迎了上来。
“大哥,你要是再不回来,我都打算和老五去昌县看你了。”
赵琳抱住了大哥的另一只胳膊。
暑假结束后,赵琳就将进入高三学习。
18岁的的赵琳已经是个大姑娘,长得亭亭玉立,遗传了母亲刘晚霞的相貌,身材高挑、容颜秀丽。
“大哥,听爸说,你担任了昌县重建总指挥,负责全县的灾后重建工作,真了不起。这几天一定很忙、很累吧。”
老五长湖的语气中充满了的自豪和关切。
大哥一直是赵长湖心目中的偶像,他最喜欢听大人们谈论与大哥有关的事情。
言谈举止间,赵长湖已经有了一些成年人的模样。
年满16岁的长湖遗传了赵家人的基因,身高已经接近一米八,长得虎背熊腰。
性格有些内向的老六长海没有和大哥说话,只是有些羞涩、腼腆的望着大哥,眼神中充满了对大哥的亲近和尊敬。
在赵长天的上一次人生中,成年之后的赵长海是赵长天手中最为锐利的一把尖刀。
可以说,性格内向的赵长海,实质上却是赵家兄弟中最为心狠手辣的一个。
在几个弟弟中,赵长天最为疼爱的也是他。
第二百五十一章 重要决定
此时,除了老二和老三因为在外地忙于工作没有回家之外,所有的弟妹都聚集在了赵长天身边。
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让赵长天心中有着暖暖的感动。
看着逐渐成长起来的弟弟、妹妹,感受着他们对自己的那种发自内心的亲热,赵长天内心十分满足。
更让他感觉欣慰的是,经过他的努力,他终于逐渐改变了家人的命运。
老二长江不会过早离开人世。
老三长河也不会年纪轻轻的就入狱服刑。
四妹赵琳也不会在长大后承受失败的婚姻。
老五长湖不会再残废。
老六长海也不会最终和自己一起走上法场。
七妹赵盈不会在新婚之后就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哥,快点进楼吧,爸妈、爷爷和二爷爷都在厅里等着你一起吃饭呢。”
赵琳摇着大哥的胳膊。将赵长天的思绪拉了回来。
“走,我们进去。”
赵长天应了一声。在妹妹和弟弟们的簇拥下向着别墅走去。
见到几个长辈,自然是一番亲热。
对二爷爷,赵长天礼貌而又不失亲热的进行了问候。
丰盛的饭菜已经摆上了桌,一边吃着饭,众人一边愉快的聊着天。
作为饭桌上的唯一客人,赵久义心中颇有一番感慨。
赵久义在大哥家生活了一周的时间,算是对大哥的家族有了一番比较深刻的了解。
随着了解的愈发深入,赵久义对赵长天这个几乎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家族命运的侄孙子,越发的看重和喜欢。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熟闻,他决不会相信一个年轻人居然可以如此的优秀、卓越。
赵长天的诸多经历,在赵久义心中,有着太多另他赞叹的地方。
在和大哥聊天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很多话题都是围绕着赵长天。无论是他,还是大哥,都觉得乐此不疲。
在大哥家生活的这段日子,赵久义感觉分外的舒心。
大哥的身体硬朗,家族人丁兴旺,而且后辈中更是出了几个了不得的人物,其中还有令他都为之侧目的赵长天。
大哥家族的繁荣,让他由衷的感觉高兴。同时,他在心理已经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这个决定,在很大程度上,也许将关系到赵家能否达到前所未有的颠峰状态。
赵久义甚至有一种极大的期待,他期待着赵家能够真正的崛起于华夏,能够创造老祖宗曾经创造过的家族辉煌。
每当想到这里的时候,赵久义感觉自己那戎马多年、千锤百炼的心脏都忍不住砰砰跳动。
他发现,年近古稀之后,他居然有了一种如同年轻时代勇往直前、拼搏奋斗的豪情,他甚至有了一种战斗的**。
暂时,他还不打算把这个决定告诉大哥,他还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这也是他为什么着急离开大哥家里的重要原因。
赵长天不清楚二爷爷的心思,但他能明显的感觉到,二爷爷注视着他的目光中,有着一种深深的期许。二爷爷的谈话中,也有着要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尽数灌输给他的想法。
晚餐在一种非常亲热、和谐的氛围中结束了。
晚餐之后,应二爷爷和家人的要求,赵长天把最近几天的工作经历作了简单的介绍。
对于家人,赵长天没有任何隐瞒。
随着他的讲述,听众们的心情也跟着不断的转换,赵长天的经历确实让人听着都感觉捏一把汗。
当听到赵长天在常委会上提议紧急转移危险地带的群众、却没有获得多少支持时,听众们的心情都很愤怒和不平。
当听到赵长天一个人开着车冒雨去大河镇,听众们都有一些压抑。
当听到赵长天在大河镇、邻河镇几乎完全凭借着自己的巨大影响力,成功的提前转移了群众,听众们的心情跟着激动起来,他们心中为自己的亲人感觉自豪。
当听到赵长天因为几个中途返回镇里的老百姓,而毅然返回,并在大凌河决堤的时候,还依然处于危险地带时,虽然知道赵长天人好好的就待在自己身边,心还是都提了起来。
听到赵长天及时的转危为安,才各自长舒了一口气。;
同时,也为无数老百姓的家园被毁而有些黯然。
当听到省委书记王林亲自到灾区视察灾情,并对赵长天的表现高度肯定、还任命他为防汛抗洪、灾后重建总指挥时,听众们的心情陷入了喜悦之中。
当听到赵长天发出通告、请求老百姓支持,响应者云集的时候,听众们无不喜形于色。
讲到这里,赵长天听了下来,他看了看表,时间已经走到了晚上七点半。
“长海,你去开一下电视,把频道调到中央台。”
赵长天向拄着下巴正听听津津有味的弟弟说道。
赵长海虽然有些疑惑于大哥的吩咐,但还是不打折扣的紧走了几步,打开了电视。
在家人疑惑的目光中,没有等待太长时间,七点三十五分。
一副满目创痍的画面跃入大家的视线。
在画面上,无数房屋浸泡在水中,紧接着旁白响起,“八月十八日,北宁省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造成大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观众们此刻看到的,就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昌县,全县有无数房屋被洪水冲走、浸泡。”
旁白之后,画面进行了切换,出现了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儿,小女孩儿坐在不远处的一处山坡上。
女孩儿脸上都是泪痕,身上的小衣服皱巴巴的,可怜的样子令人感觉心酸,旁白适时的响起,“在这次灾难中,无数的儿童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校园。”
画面再次进行了切换,很多受灾儿童的画面一一在屏幕上闪现。
“观众朋友们,昌县是一个经济落后、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前不久刚刚遭遇了百年难遇的旱灾,造成了农作物大面积的绝收,这次特大洪涝灾害,令这个落后的地区雪上加霜。”
随着旁白的声音,画面上出现了一片片枯黄的庄稼。
“观众朋友们,为了让我们的受灾同胞有衣服穿、有食物吃,为了他们能够重建家园,为了让儿童们能够重返校园,请大家献出你们的爱心,伸出你们的援助之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受灾群众等待着大家的援助。”
随着旁白响起,画面上出现了热线电话、捐款帐户、以及捐物地址。
看完专题片,刘晚霞、赵琳、赵盈眼中已经含满了泪水。
“长天,这个办法也是你这个重建总指挥想出来的吧?能让央视播出,估计应该是下了一番功夫吧?”
赵久义在震撼过后,注视着赵长天问道。
赵长天点点头,把和央视以及各个省台的交换条件说了出来。
接下来,应赵长天的要求,针对这部专题片,赵家人各自谈了自己的感受。
大家一致的感受是,整个专题片虽然只有两分钟,但却让人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心,尤其是那个出现在镜头上十几秒钟的小女孩儿让大家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受到了触动。
在赵家人谈论对专题片的感受时,继央视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所有的省台全都播出了关于昌县受灾的专题片。
只是相比于央视,专题片的时间要长了很多,最短的也达到了六分钟,增加了很多灾难现场的画面。
专题片播出不久,赵长天的移动电话就频繁的响起,刘常清、张子兰在和赵长天的通话中,都表示出了惊喜的情绪。
“小赵,你这种募捐方式算是在全国开了先河,我很期待募捐的结果。”
刘常清赞叹的说道。
“长天,对你,我已经找不到可以褒奖的词汇了,这样的方式你都能想出来、而且也能做到,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张子兰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
第二天一大早,赵长天返回了昌县。
县政府的领导们见到赵长天之后,纷纷聊起专题片的事情来。
言谈之间,都充满了对赵长天此举的肯定和对募捐结果的期待。
按照赵长天的要求,募捐办公室的十个年轻的接线员,一大早就严阵以待。
八点刚过,第一个电话就打了进来。
打电话的是本省的一个商人,这个商人言简意赅的表示,他看了昨天的电视报道,他打算为受灾群众捐款一万元,资金将马上打入募捐帐户。
继这个商人之后,十部热线电话就像接收到了某种指令一样,络绎不绝的响了起来。
通常一个电话刚刚接完,放下之后,又马上响了起来。
仅仅是片刻之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募捐电话让十个年轻人忙得不可开交。
一个小时的时间,意向捐款就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万。
两个小时之后,达到了二百三十万。
到达中午的时候,意向捐款达到了令人震惊的五百一十八万。
经过银行确认之后,实际到帐的款项达到了三百八十万。
中午,热线电话仍然持续着上午的势头,十个募捐办公室的年轻人根本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
第二百五十二章 英雄
事实上,他们根本就没有吃饭的心情。
那一笔笔捐款,让这些年轻人几乎红了眼睛。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每一笔款项,也许就能有一个或者数个受灾家庭得到妥善的安置。
用林玉的话来说,如果募捐情况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她宁可一天都不吃饭。
赵长天在饭店订了餐,送过来之后,这些年轻人嘴里几乎是一边含着饭菜,一边不停的接着电话。
中午,刘常清打来了电话,了解到情况之后,连声的说着好,喜悦之情难以自抑。
在重建现场主持工作的张子兰、冯长远按捺不住迫切的心情,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赵长天打电话了解募捐情况。
每一次赵长天的回复,都让这两位激动无比。
下午的时候,募捐势头更为喜人,下午三点的时候,意向捐款达到了九百万。
下午五点半,意向捐款突破了一千万,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三百五十万。
实际到帐一千一百万。
到了这个时候,虽然银行已经下班、无法转帐,但热线电话仍然响个不停。
晚上六半,电话才逐渐少了一些。
这个时候,去各地主持重建工作的县领导们都已返回了县政府。
但所有人都没有想要回家的意思,大家在募捐办公室里充当着十个年轻人的助手角色。
帮着统计资料,或是记录数据。
这样的工作,在往常的时候,领导们会感觉十分枯燥。但在此时,却没有一个人有这种感觉。
直到晚上九点,热线电话才停了下来。
十个年轻的接线员,已经筋疲力尽,但每个人都神采奕奕。这样的工作,对他们来说,哪怕是再累,也甘之如饴。
县领导们一个个都是喜笑颜开。
最终统计下来的结果,令所有人感觉到了极度的喜悦。
意向捐款达到了令人震惊的两千一百万。
这是什么概念?这几乎已经达到了昌县所需救灾款项的一半。
而这仅仅是一天时间。
“长天,你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张子兰的赞叹反映了大家的心声。
“这是大家的功劳,我只是出了一点力,尽了我的职责而已。”
赵长天适当的谦逊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