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超乎常态地关心政治,故而大选时投票率极高,可是整个社会非常紧张。回来再看到美
国大选,尽管投票率低,他反而感叹美国人是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平稳的社会中。这也不
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今年大选,民众没有什么激奋的心情,没有觉得他们要奋力去改
变什么。没有一定要把什么人拉下马,也没有一定要把什么人推上台。甚至连四年前经
济黯淡的刺激都没有。
在总统大选结果出来的同时,国会的选举结果也已经出来了。共和党仍占微弱多数。
正好在这个选举年步入五十岁的克林顿总统,与他四年前获胜时那种兴高采烈的表现截
然不同。通过四年的总统经历,相信他对于这个职位,对于权力的含义,对于宪法,对
于他所领导的行政分支和政府其它两个分支之间的关系,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克林顿沉稳地对大家说,在面对一个仍然以共和党为多数的国会,他深知自己仍然
面临艰难前景。他说,美国人民再次选出这样一个两党差距微小的国会,是向我们发出
一个信息,要我们共同合作,面对挑战。
克林顿总统对着数以千计支持他的民众,请他们一起向他的竞选对手杜尔致敬,并
要大家一起为这位“毕生为这个国家服务”的前参院领袖鼓掌。克林顿告诉大家,他已
经在当天晚上和杜尔通过电话,在电话里,他感谢杜尔对美国的热爱,并且对杜尔勇敢
奋战到底的竞选精神表示赞叹。“我对我们为促进美国目标的共同努力,向他道谢。”
克林顿对着支持他的民众说,“我祝福他,也希望上天保佑他。”
大选之后竞选对手的互相致贺和致意,在这儿是一种起码的礼貌行为。但是,很少
会有人怀疑杜尔和克林顿他们这种表达的诚意。首先,这是公开的公平的竞争,双方都
遵从一定的游戏规则,并没有什么宫闱阴谋。不论是出发点还是目标,他们都有很多共
同之处,从来也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在克林顿总统就任的那个星期,他邀请杜尔的一家来到白宫。向他的竞选对手杜尔,
颁发了象征美国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奖章,表彰他多年来为美国公众的服务。行政
分支的内阁官员和参议员都参加了这个仪式。杜尔走上讲台,擦去一滴泪水,声音激动
沙哑地开始有意地念起了“总统就职誓词”,念了半句,他马上说,对不起,我念错了
演讲词。克林顿和在座所有的人,都爆发出一片笑声。杜尔又说,“我有一个梦,就是
在这个历史性的一个星期里,得到总统给我的一样东西,可是,我原来以为,那会是一
把白宫的前门钥匙”。这番话引起了又一场哄堂大笑。杜尔不愧是以说话机智幽默出名
的老牌政治家,他在开过玩笑之后,庄重地感谢总统,呼吁美国人以信念,勇气和品格,
面对时代的挑战,并且呼吁总统和国会的团结。
克林顿第二任的就职典礼在首都华盛顿举行时,完全是一派欢庆景象。许多人从遥
远的外地赶来,仅仅是为了让自己体会一下“成为历史的一部分”的感觉。他们并不都
是支持民主党的,有许多人宣称自己是共和党的,但是他们照样兴高采烈,因为选出来
的总统是大家的。在美国,基本上是有党派无“党派性”的。因为除了极少数的极端分
子,大量的民众都没有什么“派性”之类的概念。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已
经在竞选阶段,在投票时充分表达了他们的意见,现在,依照宪法程序,美国已经作出
了选择,大家于是放下一切,欢庆这样一个历史阶段的选择。
这和美国人已经习惯了对于宪法的绝对尊重也有很大关系。只要是依照宪法选出来
的总统,一般人不会在结果出来之后表示异议。即使事后证明大家是看错人了,选出的
总统显得平庸无能,美国人依然会表现出极大的容忍,因为他具有符合宪法的合法地位。
人们所能够做的,就是耐心等待下一次选举,以选票表示大家对他的否定。
就其个人风格来说,克林顿确实还是有很多美国人喜欢他的。他已经有足够的总统
风度,同时又有十分自然流露的平民作风。在美国比较宽松的政治气氛下,在多数场合
他都不必刻意故作姿态,尽可以保持自己的本色。比起杜尔,他的风格使他与民众的亲
和力更强一些。记得他访问俄国的时候,逛商店时买了一个长面包,顺手就夹在了腋下,
使得俄国店员大吃一惊。有时候大家会说,克林顿还是“蛮可爱的”。
在总统就职庆典的电视转播中,播音员还是提到了,克林顿总统在他的第二任期,
依然还面临着许多困扰,他的诸多正在调查中的案件还没有结束,包括刚刚冒出来的
“政治捐款门”和已经纠缠很久的性骚扰案等等。在美国,电视播音员是没有什么顾忌
的。他没有什么哪一天只可以说什么和不可以说什么的概念。当克林顿出现在摄影机前,
播音员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
在民众兴致盎然,大家都举着一面小国旗的庆祝游行中,也有一名男子举着一面
“弹劾克林顿”的牌子,表达他的个人意见。除了新闻记者,几乎没有人对此引起注意。
因为在美国,这实在太正常了。大概没有哪一个场合是没有人出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在游行中,只有几个年青人受到了警察的干涉。他们是“善待动物”组织的一些成
员,想借此热闹场合,不失时机地宣传他们反对用动物毛皮制作服装的观点。平时,哪
里找得到那么多人来看他们宣传啊。他们高举着“宁可裸体也不穿皮草”,“美国无皮
草”等宣传牌。警察对他们的干涉,倒不是因为他们的宣传与今天的游行内容不切题,
而是因为他们的确在那里实践他们“宁可裸体也不穿皮草”的口号。为了引人注目,大
冷的冬天,他们不论男女,都只穿了一条裤衩。
在全美国人民面前,克林顿在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的带领下,作就职宣誓。总统的宣
誓内容是由美国宪法所规定的,誓言非常简单,事实上只有一句话,“我郑重宣誓我一
定忠诚地执行合众国总统的职务,并尽我最大的努力,维持,保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这也是美国人民对于他们选出来的总统的唯一要求,忠于职守,维护与人民的契约。宣
誓之后,首席法官给了克林顿一句祝福,就像对任何一个刚刚找到新工作的朋友,在这
里大家都会说的一句祝福:“好运气!”
事后,所有的人都认为,首席大法官的这句祝词是“恰到好处”。在克林顿的第二
个任期,他确实需要“好运气”。他还面临着一系列未完成的对白宫和对他本人的调查。
经过两百年来仅有一例的尼克松的“水门事件”之后,不仅是整个机制变得更完善了,
美国民众也处变不惊,成熟多了。对待总统和白宫已经出现和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他们
显得十分沉得住气。在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之前,他们正常地选举,正常地让整个系统
继续运作。
他们选出了克林顿,但是这就说明他们完全信赖克林顿吗?我想,他们相信的是这
个制度。相信这个制度“平衡和制约”的机制,会使这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保持正常,会
监督总统按照他对人民的许诺正常工作。他们并没有放松警惕。
拖了很久的“白水案”依然在调查之中。在克林顿任职后不久,调查“白水门”的
独立检察官曾一度宣布他将在1997年的八月辞职移交,然后去一个大学教书。顿时引起
了美国民众的强烈反应。一个星期之后,在舆论压力之下,他随即在记者会上宣布,他
决定留任,直到此一调查和任何起诉行动都已经“实质上完成”。他说,“我的承诺是
对美国民众作出的,我要追查真相。”“为了使民众继续对本案持有信心,对于我的特
别检察官的工作,设下任何中止期限的举动,都是不恰当的。”
克林顿刚刚选上,今年最高法院一开庭,立即就按原定计划对克林顿的性骚扰案,
开始听证。总统能否在任期内免于民事诉讼,在不久就会有一个结论。最高法院会怎么
判,谁也没数。
对于大选前刚刚出来的“政治捐款门”,新一届国会一开始工作,调查该案就成为
最热门国会议题,参院已经以九十票对零票,通过拨款435万美元,对“政治捐款”
问题进行调查。呼吁就此案指派独立检察官的呼声此起彼伏。
克林顿总统的第二任期的前景,谁也不能预料。因为这些事件调查的发展,谁也无
法预料。也许,我们只能象最高法院首席法官那样,对克林顿说一句,“好运气!”
祝
好!
林达
辛普森案续集
卢兄:你好!
克林顿总统宣誓就职之后,接下来最引人注意的一个大活动,就是一年一度的总统
赴国会作国情咨文报告了。之所以每年的总统报告会引起人们的兴趣,除了克林顿总统
将向国会,也是向全国发表他的施政目标之外,这也是少有的美国政府的三大分支聚集
在一起的时刻。
在整个报告期间,总统后面始终坐着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议长,由于今年的国会还是
由共和党占多数,所以,众议院的议长是共和党的金格里奇,而参院的议长我们以前介
绍过,是由副总统兼任的,所以今年的参院议长是民主党的副总统高尔。
下面醒目地坐着九名穿着黑色法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其余的,就是黑压压一片国
会议员了。共和党和民主党的议员是分开坐的。在克林顿发表他的一个个施政目标和阐
述他的观点时,下面时时响起掌声。有时候,议员们表示非常赞同,就会站起来鼓掌。
但是,非常有趣的是,这并不是表示礼貌的掌声,这只是议员们表示态度的一种方式。
首先是,大法官们几乎是从来不起身鼓掌的,他们也几乎没有表情。他们似乎完全
是带着审视的态度,对待总统的演说。而议员们只有在赞同总统观点的时候才鼓掌。这
样,就经常出现一半人起身鼓掌,而另一半人完全无动于衷的情况。克林顿总统的有些
观点是只有民主党才主张的,这时,由于两党的议席是分开的,因此,你可以非常明显
地看到,民主党的那些议席上的人和总统身后的副总统高尔,都起身鼓掌。但是,共和
党的议席上静静地坐着不动,总统身后共和党的众议院议长也纹丝不动。这时,电视机
前的民众,可以清楚地知道,他所选的那个议员对于总统谈到的这些问题,都是什么态
度。因此,与其说他们在向总统表示支持或者反对,还不如说,他们也在向民众表示他
们的态度。
每年的总统国情咨文报告都是各大电视台紧盯着国会大厦转播,其余节目统统让路
的时刻。但是,今年却出了意外的情况,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新闻几乎也在同时发生。这
使得所有的电视台都紧张万分,不知如何是好。原来,恰恰在总统即将开始报告的时候,
远在西海岸的洛杉矶附近,一个叫做圣莫尼卡的小小地方法院里,经过十四个半小时的
核议,陪审团宣布,他们对于著名的辛普森民事诉讼案,已经作出了结论。
当时,正是美国西岸时间下午四点。一般情况下,法庭在五点也就下班了。所以,
法官也完全可以决定到第二天再开庭宣布结果。可是,正是由于人们对于这个案子的关
注,法官决定当天就开庭宣布结果。
在美国,陪审团核议的时间长短是没有限制的。一个复杂的案件,陪审团会重新审
听一些法庭录音,重新审查证据,核议花个十天半月是正常的,而且他们是自己关在房
间里核议,法庭的审判大厅是空荡荡的。所以一般来说,这段时间里原告被告都不到法
庭,而是留在家里等候消息了。这时,法庭发出通知之后,就必须等候有关各方到庭。
什么时候能够到齐也不清楚,消息一宣布,只见法庭外的人群越挤越多。各大电视台的
设备林立,都处于“备战”状态。
由于美国东西两岸三小时的时差,正好使得华盛顿的总统国情咨文与之冲突。圣莫
尼卡地方法院的等候是没有一个确切时间的,宣判随时都可能开始。对于电视台来说,
这样两个尽管性质不同,但是新闻重要性几乎相同的事情可能将同时发生,真是无所适
从。最后,由于国会大厦的总统国情咨文先开始了。因此大多数电视台还是把主镜头对
准国会,但是,不停地在画面上打出字幕,通告西海岸的辛普森案大致还有多久可以开
庭宣判。有的电视台则干脆采取分割画面的办法,画面上一半是总统在作报告,另一半
则是圣莫尼卡法庭外人们等待开庭的情景。好在这番等候整整等了三个多小时,最终开
庭的时候,克林顿总统恰好结束了他的报告。否则,相信会有很多人会离开国会大厦的
报导而把频道转向辛普森民事案的。
记得去年,我曾经详细向你介绍了辛普森刑事案的整个审理过程,我想,你一定也
会有兴趣知道一些有关该案民事审判的情况吧。
从辛普森的刑事判决出来,至今已经一年多了,尽管最后的宣判仍然吸引着民众的
注意力,但是民众的关心程度,与当初被称为“世纪大审判”的刑事判决相比,显然是
热情低得多了。当然,时间拖得太长,民事审判的法官不允许电视录象,这些都是原因,
但是,刑事与民事审判的本质不同,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两次负责审理辛普森案的法官,恰巧都是日裔。刑事审判中,是你已经非常熟悉了
的伊藤法官,他是以公正严谨而著名的。他当时在审理过程中允许电视摄影机全程陪同,
表现了一种不寻常的自信心。这等于把自己的法律专业水平,素质和公正性都摊在全国
人民和无数法律同行面前,没有两下子根本不敢如此自信。这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但是,
事后也有人对这样的全程转播提出异议。觉得这个案件被这样的转播“炒”得太热了。
这次主持民事审判的藤崎法官,则禁止一切摄影机照相机录音机入场,也表现了他
的谨慎。只是,他一谨慎,大家的好戏就看不成了。每天听着参加旁听的记者,站在法
庭门外的“二手报导”,总觉得好象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尤其是,上次的刑事案审了一
年,辛普森也没坐上证人席接受盘问,这次好不容易把他逼上了证人席,精彩细节又都
看不到了。
顺便说一下,辛普森案这样公认的重要大案,居然会两次都碰上日裔法官。你也由
此可以看到,一是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少数族裔的比例已经相当高了。二是日裔美
国人通过他们多年的努力,在这里的社会地位上升得相当快。
由于这次电视转播不得进入法庭,在最后宣判的关键时刻,电视台为了使观众能够
同步得到消息,想了不少绝招。他们派记者坐在法庭邻近窗口的地方,与外面报导的记
者约好暗号,然后把暗号写在牌子上。不同的暗号表示法庭正在进行的不同程序和判决
的不同结果。
一开庭,里面的牌子就一次次地被举上窗口。当然,窗子是关着的。站在警戒线以
外的报导记者频频回头,看一眼报一报。法庭外面挤满的人群,对这种以英语字母表达
的暗号,也多少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所以,每当牌子举上窗子,法庭外面众多等候消
息的民众,就发出一阵惊呼。我们这样守在电视机旁的观众,也几乎在法庭宣布的同时,
就立即得知了结果。这一结果你也已经知道,辛普森被判对两名受害者的死负有责任,
并因此必须付给受害人家属巨额赔款。
宣判之后的第二天,就有华人报纸以“辛案民事官司宣判,推翻刑事无罪判决”这
样的标题,来报导这场民事审判结果的。这肯定使得读者对于美国的司法制度感到非常
困惑。也许,你也会提出同样的疑问,既然是同一个案子同一个嫌疑犯给判了两次,两
次的结果又截然相反,那么,那到底怎么个算法呢?其中究竟哪一个判决算数呢?一个
法制国家的司法制度怎么可以允许在制度上发生这样的矛盾呢?
实际上,这在美国人看来是一点也不矛盾的。在美国的司法制度的设计中,刑事诉
讼和民事诉讼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也就是说,这两种诉讼
本来就是两回事,结果也就当然可以不同,它们之间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