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相映生辉-外国文学与艺术-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当了他的仆役。随后,他又结识了许多贵族,于是演奏活动也日见频繁。贝多芬的演奏技艺高超,别具一格;他的音乐语言,时而如惊涛拍浪,时而似流水浮云,极为自然流畅。听众听他演奏,好象心头被投进了一团火,不由得为之感奋激动,拍案叫绝。贝多芬尽管才气横溢、声名大噪,可是屈辱的仆役身份和处境,却是令他难以忍受的,他曾因不愿装模作样地给贵族行礼而被一个名叫鲁道夫的公爵痛骂一顿,还有些贵族公然剽窃他的作品。更使他气愤的是,他所钟爱的朱丽叶·琪查尔迪小姐的父亲嫌他出身低贱,硬把女儿许配给一个伯爵。这些侮辱、嘲弄和打击,几乎把贝多芬逼疯了。他的性情变得很粗暴,身体越来越坏。更大的不幸又接踵而至:他的听力逐渐衰退了。他虽然竭力医治挽救,可是都没有效果,经医生检查,确诊他患的是当时无法治愈的神经性耳聋症。他曾以极其悲观的心情给弟弟写了一封“遗书”,表示了他濒于绝望的心情。这时他才三十一岁。

  可是,为音乐而献身的信念,又燃起了他生活的烈火。弹琴不方便了,他就转而专门从事创作。1804年,贝多芬的第一个创作丰收年来到了。这一年,他接连完成了三部作品:《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和歌剧《菲台里奥》。《英雄交响曲》就是《第三交响曲》。这是一部贝多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的颂歌,形式新颖,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已经超出了前辈大师所达到的高度,突出地显示了贝多芬的作曲才能。他本打算把这部乐曲献给曾在法国大革命中扮演了英雄角色的拿破仑,可是当他听到拿破仑加冕称帝的消息以后,怒不可遏地涂去了原来的献词,把纸张都划破了。

  1808年,贝多芬写成了一生中最好的作品之一《命运交响曲》(即《第五交响曲》)。这也是一首英雄的颂歌,但这首颂歌里的英雄却是欧洲人民解放战争中涌现出来的集体英雄。这部交响曲规模宏大,结构紧凑简练,显示了他成熟的浪漫主义风格。后世许多浪漫主义音乐作品都曾接受过这部作品的直接影响。写完《命运交响曲》之后他又写成了《田园交响曲》即《第六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最后的、也是最著名的一部交响乐。因为这部交响乐的第四乐章中用席勒的诗《欢乐颂》写了一部合唱,所以又叫《合唱交响曲》。这部交响乐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一种深沉而荒漠的意境,好似黑暗笼罩着一切。那些坚持“共和理想”的人们,在欧洲出现封建复辟的形势下感到迷惘、苦闷,没有出路。第二乐章:新的音乐形象出现了,人们毅然奋起,力图摆脱苦难与绝望,追求幸福与欢乐。然而这时还是一种茫然的追求,人们并不知道幸福与欢乐隐藏在哪里。第三乐章:人们继续在梦幻、沉思与期望中摸索前进。最后,仿佛历尽了艰辛与苦难,欢乐的主题终于在第四乐章出现了。

  1827年3月26日,维也纳上空乌云翻滚,暴雨倾泻,五十六岁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就在这雷电交加的时刻溘然长逝了。作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通过自已的音乐语言,倾诉了欧洲人民在封建专制桎梏下的苦难境遇,讴歌了广大民众反抗专制统治和抵制外敌的渴望。他的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对自由和光明的执着追求,对正义斗争的热情赞颂。鲜明的民主主义精神,犹如作品的灵魂,渗透在了音乐形象之中。

  启蒙领袖伏尔泰和雕刻艺术家乌敦

  伏尔泰 (1694——1778)原名弗朗索亚·玛丽·阿卢埃,是十八世纪声望最高的启蒙作家。他在法国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和占有的地位无疑是一个领袖和导师。他登上历史舞台早于百科全书派和卢梭,而且活动时间很长,横亘了整个十八世纪的四分之三;他活动的领域也非常广泛。他参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斗争,他是哲学家、历史学家、政论家;他的文学创作也是多方面的,不论悲剧、喜剧、史诗,还是哲理小说,都很多产,博马舍编辑出版的第一个伏尔泰全集,就有七十卷之多;他在当时的影响很大,整个欧洲都倾听他的声音,被视为当时思想界的泰斗。但是他一生主要的精力是从事悲剧的写作,他自己还亲自参加演出。在他十五个悲剧剧本中,最著名的是《俄狄浦斯王》、《布鲁特》、《查伊尔》、《凯撒之死》等。

  《俄狄浦斯王》完全根据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同名悲剧的题材写成。剧中的俄狄浦斯是一个勇敢高尚、富有智慧的人,他竭力逃避神的不详预言,但最后还是逃脱不了神的捉弄,犯了弑父娶母之罪。剧本对神恶意地愚弄人,造成悲剧的命运提出了抗议。《布鲁特》取材于古罗马共和派与贵族的政治斗争,主人公布鲁特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他的儿子受人引诱,与被放逐的国王勾结,背叛了罗马,共和派因为布鲁特对国家的功绩而委托他来审处自己的儿子,他大义灭亲判处了儿子的死刑。剧本贯穿了为反对专制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理想精神。《凯撒之死》是在莎士经亚的《尤里斯·凯撒》一剧的影响下写成的,描写罗马历史上布鲁特等人合谋杀死凯撒的故事。在这里,凯撒是一个专制统治者,而他的对立面则被写成是忠于共和的人物。

  《查伊尔》的故事背景是十字军东征时代东方的耶路萨冷,主人公苏丹奥洛斯马勒和女俘虏查伊尔相爱,但后来查伊尔发现自己是一个受过洗礼的基督教徒,教规不容许她嫁给伊斯兰教的苏丹,而奥洛斯马勒又怀疑她另有所爱,便出于嫉妒杀死了查伊尔。剧本通过爱情故事的叙述,对宗教偏见提出了强烈的控诉。伏尔泰的悲剧是他用来表现自己启蒙思想的工具。他这几部主要悲剧都有比较鲜明的政治色彩,表现了反对专制、反对宗教偏见的精神。他的悲剧以曲折有趣的情节和先进的政治内容吸引观众,在十八世纪起到了传播启蒙思想的重大作用。

  让·安东尼·乌敦 (1741——1828)是法国著名的雕刻艺术家。他出生在凡尔赛一个看门人的家庭,不久他们全家迁到巴黎居住。乌敦七岁时,就在他父亲工作的那座公馆开设的一所培训艺术学院优秀生的学校里经受了艺术的薰陶。学校的学生、老师,注意到了这个有才能的、常到创作室乞求粘土和作品的孩子,并时常帮助他,给他出主意。乌敦在这些好心的教授们的帮助下,很快就进入了艺术学院。十五岁的乌敦因为习作的成功而获得了银质奖章。又过了五年,他在比赛中战胜了艺术学院所有的学生,以浅浮雕《萨弗斯卡亚女王给所罗门献礼》获得了金质奖章,并且得到了七年公费学习的权利。毕业之后,他于1764年去了罗马,罗马的建筑和雕塑古迹吸引了他,受这些作品的启发,他创作了包括圣布鲁诺和洗礼者约翰在内的第一批大理石雕像。1768年底,他回到法国,很快就获得了稳固地位。次年,他被派往艺术学院,到了1777年,他被选为这个学院的院士。乌敦和德·狄德罗、其他的启蒙者以及百科全书派很要好,这对他才能的发展大有裨益,他的艺术观就是在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他把自已的创作活动看成是为杜会服务。

  乌敦那种鲜明的讲究实际的才能,有助于颂扬法国和其他国家的科学、文学和艺术界的杰出代表人物以及社会的和政治的活动家。凭借着自已的聪明才智,他力求在人类面前给他们以鲜明的社会评价,深刻地揭示他们的才能和功绩。狄德罗的雕像(1771年)展开了一幅不仅仅有他的同时代人,而且还有过去很多伟大人物的画卷,这些人物被塑造在不同的条件之下,并且有着不同的性格。比如,乌敦根据法兰西喜剧院的订货而创作出了“理想的”莫里哀半身像,也就是历史上的伟大剧作家的假想雕像;而让·雅克·卢梭的半身像,他却是以另外的一种方法制作的,当乌敦知道这个哲学家死了之后,就从死者的面部拓下了石膏模型,这在后来创作卢梭半身像时对他大有帮助,这个半身像曾在1779年的沙龙展览会上展出过,给同时代的人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雕塑家在卢梭的平静的外貌之后,把卢梭内在的气质和热忱,把这个聪明人的智慧都极巧妙地揭示出来了。

  乌敦的创作室的大门对所有那些想熟悉他的艺术的人们大开着,巴黎市民在这里可以看到雕塑家的全部作品,其中包括那些没有正式展出的作品。在这些作品里,占据中心位置的就是乌敦作品里那件最优秀、最有意义的伏尔泰雕像。

  乌敦对伏尔泰的形象刻画了好多年,创作出了一系列的雕像。1778年2月10日,伏尔泰从菲尔涅庄园意外地来到巴黎,人们为他和乌敦安排了一次热情洋溢的会见。乌敦非常激动,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创作出了一件伏尔泰的半身雕像,赠给了法兰西喜剧院。在隆重上演伏尔泰的《伊列娜》的时候,演员们当着作者和兴高采烈的观众的面用花环将这个半身像装饰起来。晚些时候,即1718年,乌敦创作了两件几乎相同的坐在圈椅里的伏尔泰的大理石雕像,其一安放在法兰西喜剧院的休息厅,另一件是叶卡捷琳娜二世订作的,于1784年被运到了俄国,而今收藏在爱尔米塔日博物馆。

  创作伏尔泰的全身雕像,对乌敦来说,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当时,伏尔泰已经年迈了,身体虚弱。他的外貌和乌敦的愿望发生了矛盾,因为乌敦想刻画他的威严性和潜在的力量。

  乌敦对于自己早些时候亲手制作的文学家伏尔泰的半身雕像他也并不完全满意。由于过分细腻地表达了他那蓬松的一绺绺的假发和强调了老年人的面孔的特征,因而他那两只聪明的眼睛和他那具有特点的微笑给人的印象就减弱了。但是,也不能把这个哲人刻画得象他在死之前的那几天的样子,就象雕塑家所看到的那付形象。从已经停止呼吸的伏尔泰的脸上拓下来的石膏模型也只能是辅助的材料。乌敦终于放弃了对伏尔泰真人形象的盲目追求。在伏尔泰实际上已经秃顶了,通常戴着假发,在他那高大额头的上方,束上了一条带子,就象古代哲学家戴假发、扎发带那样。乌敦还把伏尔泰的服装改成了古装,以此来强调他个人对全人类的“超时间的”意义。又宽又大的衣褶一直垂到雕像的台座上,这使伏尔泰的形象的魁伟,也掩饰了他那老年消瘦的身体。他的身体向前倾,而椅子背则与此相反,向后仰,这更强调了身体的前倾,显现出动态,使人更能充分地体味到他那内在的精力。这一雕像不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都是富有表现力的,它本来就是为了让人们从周围参观才这样设计的。但是,当你一步一步地围着他转的时候,当你看到雕像正面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被他那富有生气的眼神所打动。对人眼睛的刻画,还没有一个法国雕像家能做到象乌敦这样有生气、达到这样奇妙的真实程度。乌敦在这里所运用的手法,看来也并不繁杂,但是产生出来的效果证明了乌敦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雕塑家。他把眼睑刻画得和真人的一模一样,而下一步则以虹膜的宽度雕出两个凹坑,使其充满了阴影,如同黑斑一样,象是有立体感的、鼓出来的眼睛表层的一部分,而在阴影上还闪烁着光点。光点是在一块很小的、垂悬着的白色大理石的突出部上雕制成的,给人以栩栩如生的印象,一双亮晶晶的、几乎是水灵灵的眼睛就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目光刺人,带有讥讽,那是哲人的目光,为敌人所畏惧,不论是贵族阶层还是宗教人士。

  乌敦善于把观众的主要注意力不是引向人物的外部特征上,而是引向内部的实质上。深刻的心理描写使我们立即感觉到伏尔泰对世界的态度、他的积极性和批判的智能、他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他在历史上的作用。

  乌敦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雕刻作品,他不仅制作大理石制品,而且制作铜制品。与此同时,他还出色地掌握了浇铸技术,经常亲身参加铸造各种雕像,在他的作品里,占优势的主要是肖像,大约有二百件左右,他们都是学者、政治活动家、军队长官和演员。乌敦自己在表述具有启蒙特点的思想时写到:“如此困难的雕刻艺术的最美妙的特点之一,是能够在保持特征的全部真实性的情况下,把那些为祖国赢得光荣、创造了幸福的人们塑造成几乎是不朽的形象。这种思想在我的长期劳动中不断地跟随着我,鼓舞着我。”

  但是,从1780年的年底起,在乌敦的创作中逐渐地出现了衰退现象。在拿破仑一世统治的年代里,乌敦曾为他制作了铜像,这个铜像本应安置在高大的圆柱上。但是拿破仑一世被推翻以后,这个臆想出来的、矫柔造作的铜像被熔化掉了,熔化后的铜料也被用在了其它的雕像上。

  音尔家创作的源泉——海涅的抒情诗

  欧洲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奥地利的舒伯特,匈牙利的李斯特,德国的门德尔松、舒曼,俄国的鲁宾斯坦、柴可夫斯基等,都为海涅的抒情诗谱写过乐曲。仅在诗人的祖国——德国,为他的诗谱的歌曲就在五千首以上;而

  《你好象一朵花》这首素朴无华的八行诗,竟有二百五十种不同的曲谱。这种现象在诗歌、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840年,当浪漫乐派领袖人物之一的罗伯特·舒曼刚刚踏进声乐抒情曲的领域时,立刻就被海涅的抒情诗吸引住了。《诗人之恋》是舒曼声乐艺术的代表作,构成这部独特的音乐心理故事的十六支歌,就是以海涅的《抒情插曲》为歌词谱写成的。在这部著名的声乐套曲里,人的感情体验的最细微、最动人之处,得到了完美而深刻的艺术体现。

  采用海涅抒情诗作为歌词的世界名曲中,还有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天鹅之歌》,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李斯特、鲁宾斯坦的《你好象一朵花》,西尔歇的《罗雷莱》等。在这里,我们看到,一方面是海涅的诗激发了音乐家的创作灵感;另一方面,优美、动人的旋律则不仅增强了海涅诗篇的艺术魅力,还为这些诗插上了音乐的翅膀,使之在世界各地广为传唱。那么,海涅的抒情诗何以如此深受各国音乐家的喜爱呢?

  海涅是继歌德之后,德国文坛上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有抒写夜莺、玫瑰,充满炽热感情的爱情诗;有描绘大海、丛林,散发浓郁气息的风景诗;有意志旺盛、富有战斗精神的政治诗等等。海涅的诗歌含义深刻、音调铿锵,描写细腻,嘲讽有力。他的笔触不仅猛烈地抨击了反动的神圣同盟和德国的封建制度,也鞭挞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他不仅讴歌了工人阶级的斗志,还谱写了体现诗人理想的“新的歌”。

  亨利希·海涅(1797——1856年)出生在莱因河畔杜塞尔多夫城一户犹太商人的家里。海涅出生的年代,正是法国人民攻下巴士底狱,把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的大革命时期,但当时的德国仍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全国分成三百多个小邦,各邦诸候庸碌无能,寡廉鲜耻,在邪恶中度日,致使国家经济萧条、田地荒芜、人口稀少。海涅家里很穷,父亲虽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但他非常勤劳,而且温和、善良。他的母亲却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和英语,又有音乐天赋,并且很重视对海涅的教育。这对海涅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海涅四岁进幼儿园,七岁上学读书,几年后又考入了一所法国式中学。1819年,海涅考入波恩大学,又先后转入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于 1825年获得民法和刑法博士学位。他在大学期间就已开始了文学创作。他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16——1830)的创作主要是抒情诗。海涅是在浪漫派诗歌的影响下开始创作的,但他对浪漫派文学中消极的倾向进行了抵制和批判。他于1827年出版了早期写的诗集《歌集》,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这部作品具有民歌风格,并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一阶段的创作除诗歌外,还有散文游记,著名的有《哈尔茨山游记》、《从慕尼黑到热那亚的旅行》等。他的游记也文字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第二阶段(1830——1848)是海涅创作的黄金时代,这一阶段的创作不仅数量多,而且水平高。因为他是犹太人,在德国深受歧视,所以从小就看到了德国现实社会的黑暗,向往爆发过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法国。1830年法国人民通过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使海涅心情振奋,于是他于翌年到巴黎定居。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有诗歌《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和《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论文《论浪漫派》和《论德国宗教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