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对这一页历史的理解,来自越南战争期间直接的国土防空心得。可以说,美国飞机之所
以不越过 17 度线,即使屡屡吃亏也不进行军事报复,主要是中国装备着以歼…6 为主、性能
毫不落后的庞大防空机群。
但从 1989 年 F…117 参战,标志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美、苏的空中均势开始被打破,当
2005 年底 F…22A〃猛禽〃来到, 实际上标志着双方的差距已经拉大到一代以上——俄罗斯其实
没有一种能够与 F…117 抗衡的隐形战机问世。在可以预料的时间内,甚至世界在研制的战斗
机中,也没有一种可以与 F…22A 的全面性能相媲美,不对称的态势还在急剧倾斜着。
美国不仅赢得了政治层面上的冷战,还赢得了一场发生在实验室里的世界级的〃大空战
〃。
由于这一空中军事态势的〃失衡〃,原有的总体安全与和平效应将化为乌有。美国自海湾
战争以来树立起来的军事信心,将空前膨胀为技术迷信,一些右翼鹰派政客,将更加倾向于
使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如果说以前美国是延续大英帝国的〃炮舰外交〃,以后它将推行自己
升级版的〃空袭外交〃。美国近 20 年来从亚洲到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再到亚洲,轻率发动
一系列战争并取得精彩的军事胜利,已经为 21 世纪的强力外交手段进行了成功的实践。随
着隐形空军让美军的实力再上新台阶,美国鹰的翅膀更加强劲, 美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将更
趋霸权化,一如它在现代史上曾经有过的那样。
第十部分 3。中国将面临自核讹诈之后最重大的…
如此一来,那些处于空中力量弱势一端的国家,将要生活在倾斜或垂直的军事威胁下,
一如当年没有核武器的大国生活在核垄断的乌云下。
美国除了〃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高悬在头顶的常规军事威慑之外,还有隐形战机等〃黑〃
武器和核武器结合成最锋利〃手术刀〃的威胁。随着技术的进步,干净型核武器和小当量核武
器的问世,使核门槛越来越低,而这一趋势又使隐形战机和核武器的结合越来越成为可能、
甚至是必然。 由于这种合乎政治和军事逻辑的推理, 即使是现在拥有核武器但只有常规投送
力量的大国,也将再次处于由隐形空军带来的核威胁之下。2006 年初美国国防部《四年防
务评估报告》将中国、俄罗斯、印度列为走到〃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警惕、戒备之情溢于
言表;2002 年 3 月 9 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防务政策分析家威廉·阿尔肯的文章,
说美国国防部 1 月 8 日递交给国会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中,已认定新世纪的潜在核打击对
象名单, 布什政府已下令美国军队准备紧急方案, 以便在必要情况下对至少 7 个国家准备采
取核攻击。这 7 个国家是俄罗斯、伊拉克、朝鲜、伊朗、利比亚、叙利亚和中国。文章还说,
美国核战略的重点已经由防范大规模核大战转移到防范地区冲突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
美国军事行动所带来的挑战和威胁。
现在,人们不能再把美国总统的话当做戏言了。
由于隐形战机和隐形空军的进攻性,其与核武器的结合构成的新型〃核危险〃,远比美国
大肆宣扬的 NMD、TMD 和 CMD 对一个大国核力量体系的威胁要大得多。
因此,率先拥有隐形空军的美国,实际上等于握有一张独有的〃隐形讹诈〃的政治和外交
〃黑〃王牌。
东亚将首先面临美国隐形空军的战略压力。20 年前〃猛禽〃设计时,原是为了清除欧洲
上空的苏联战机的。但当它还在〃孵化〃阶段时苏联便已解体。美国随之将战略重点转向亚洲,
之后更具体和明目张胆地指定中国为下一个挑战者。 在一系列扫荡苏联势力范围, 收获冷战
成果的局部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开始了全球军事部署大调整,从政治、外交和军事上开始构
筑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
不知是不是巧合,在美国空军 2005 年 12 月 15 日宣布 F…22A〃猛禽〃正式服役,2006 年
2 月 3 日,仅仅 50 天之后,美国国防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就正式公布,其中将中国列
为〃最大潜在对手〃。 此前美国政府高官已不止一次表示, 不能让 F…15 面对中国苏…27 的威胁。
世界著名的《简氏防务周刊》预测,F…22A〃猛禽〃可能将部署于关岛这个东亚的战略制高点。
现在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已经部署有 4 架 B…2 型隐形战略轰炸机,随后将要部署另外的 6
架。下一步计划中,还要部署〃全球鹰〃无人驾驶侦察机、12 架 KC…135 空中加油机和 48 架
战斗机——这个数目正好是〃全球隐形打击先遣部队〃所需的 F…22A 的数量。美国自 2004 年
以来对全球美军进行重新部署,战略重点东移,从欧洲转向亚洲。在关岛部署最新式的〃猛
禽〃是符合美军的战略安排的。
如果〃全球隐形打击先遣部队〃进驻关岛,算上那里已经进驻的美国战略核潜艇和准备进
驻的核航母,关岛将成为举世无双的〃核基地〃和〃战略岛〃。
中国面临的巨大威胁是显而易见、不言而喻的。
第十部分 4。中国将面临自核讹诈之后最重大的…
1993 年,刚在海湾战争中抖搂一身征尘的〃夜鹰〃F…117 首次飞赴韩国,参加韩美〃协作
精神〃联合军事演习。
1996 年和 2003 年,美国空军又两次抽调 F…117 战机赴韩国参加联合军事演习。2004 年
6 月 29 日至 30 日,10 架〃夜鹰〃突然飞抵朝鲜半岛,分批降落在韩国的群山空军基地,开展
为期 4 个月的〃特别训练〃。据称,美国空军已拟定了 F…117 战机在韩国的长期部署计划。这
也是过去十几年中中国与美国隐形战机的〃最亲密接触〃。 其间,另一种美国隐形战机——B…2
型〃幽灵〃曾经在 1999 年让中国痛苦地第一次为 3 个公民举行国葬。
在 F…22A 宣布正式服役不久,美国国防部又计划从 2008 年开始,提前退役 F…117 隐形
战斗机。其原有作战任务,将由 F…22A 和 F…35 担负。
即使美国不做出〃全球隐形打击先遣部队〃进驻关岛这样极富挑衅性的战略举措, 东亚和
中国也将无法避免隐形空军的威胁。首先,美国驻亚太地区的空军主力战机,最迟在 2010
年前将全面换装 F…22A,这样,美国在韩国、日本和极有可能新开辟的空军基地自然而然地
将落满〃猛禽〃。美国国防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说,将在太平洋部署和展开 6 艘航空母
舰,而按计划,这 6 艘航母将在 2010 年后全面换装隐形联合攻击战斗机 F…35。所以,5 年
以后 10 年之内,一支美国隐形空军——空中力量,将无可置疑地出现在东亚地区。
美国现在亚太地区有 8 个空军基地,驻有空军各类战机 300 余架,其中战斗攻击机种
200 余架,算上每艘航母上的 80…100 架,美国将在亚太地区经常性地保有隐形战机 800 余
架。
美国口口声声渲染朝鲜的军事威胁,但朝鲜到底能对美国构成什么样的威胁,稍有军事
常识的人都明白,美国不过是项庄舞剑。
关岛,美国空军驻韩国、日本和其他基地以及 6 艘航空母舰的隐形飞机组成的隐形空中
力量。和这一实实在在悄无声息却真真切切的威胁比起来,美国不断炮制的中国威胁论,根
本就是贼喊捉贼的战略阴谋。
除此以外, 澳大利亚已明确表示将购买 100 余架隐形战机,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空军也表
示将换装 F…35。
美澳早有军事同盟关系,有日本媒体报道,日澳双方正在向战略结盟方向迅速前进。在
美、日、台军事同盟早已浮出水面的情形下,在朝鲜核问题持续悬而未决的不稳定态势下,
一支很快就将出现的隐形空军和联合隐形空中力量,绝不是一声〃狼来了〃就能够喻示它的严
重性的。
目前非常类似于核武器最初问世时美国〃核垄断〃的情形。不同的是,当时苏联的核武器
很快问世,世界达成了恐怖的平衡;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仅在东亚、亚洲甚至整个世界,
都看不到平衡隐形空军的军事技术力量。
第十部分 5。中国将面临自核讹诈之后最重大的…
中国对〃核讹诈〃的威胁刻骨铭心,那是一种比刚刚推翻的三座大山更现实更沉重的压
力。
朝鲜战争中, 麦克阿瑟——美国的一个战区司令,竟然两次威胁对中国使用原子弹,1955
年 1 月 18 日,我军解放江山岛。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公开说:如果台湾海峡发生战争,美国
准备使用战术核武器。
1958 年 8 月 2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美国又一次举起〃核大棒〃。当时,美参
联会曾计划由驻关岛的 B…47 轰炸机, 〃向大陆沿岸地区的 5 个机场先各投一枚当量为 7000…1
万吨的小型原子弹,〃同时决定在台湾部署带核弹头的巡航导弹和航空炸弹。参联会主席还
向美国总统建议,授权第七舰队司令,〃必要时可下令向中国投掷原子弹。〃直到中国核试验
前夕,美国的核大棒还在中国的头上晃动。
苏联则更进一步。珍宝岛军事冲突时,中国的氢弹已经试验成功,苏军元帅居然仍在叫
嚣对中国进行〃核外科手术〃。
核讹诈直接导致中国〃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进行三线建设;同时整个军事战略
也因此发生重大改变。
今天隐形空军的出现,从军事威胁的分量和其中包含的战略寓意上说, 绝不亚于当年的
核武器和核垄断时代,只是因为今天中国奉行和平发展外交政策,与各大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国际环境不像当年〃高天滚滚寒流急〃;国家远离战争日久,国人没有危机意识,没有察觉这
种巨大的危险而已。
但我不能不说, 太平洋的政治天空虽然没有崩塌, 但军事意义上的天空的确已呈现出摇
摇欲坠的迹象。那些以俄罗斯战机米格…29、苏…27…30 系列和 S…300 等地空导弹系统为主战
空军装备的国家, 其空防体系从技术上说相对于隐形空军已整体失效。 对于东亚和平和世界
和平肩负重任的国家,必须要从战略的高度思考重新支撑这一地区空中军事态势失衡的办
法。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战术上必须重视敌人。不能再把宝贵的国防经费浪费在过时的体
系上,继续加固那道已被突破的〃长城〃了,要以全新的思路迎接这一全新的挑战;也不能再
在新军事变革的口号中无的放矢无所作为了。 最重要的,不能再对已经逼到眼前的威胁视而
不见了!20 世纪 40 年代中国学术界〃战国策派〃的何永佶,曾形象地将当时中国比做一条金
鱼,别国早已对它垂涎三尺,日本更张开血盆大口欲以吞噬。国家民族危在旦夕,然而,国
人尤浑噩如梦。他说:〃譬之一条金鱼:当其在金鱼缸时,'优哉游哉',以为天下是一个'信义
和平'的世界,那里面没有鲨鲸鼋鳖而只有青草白石金鱼缸,也的确是这样的世界。那条金
鱼在这安乐窝的金鱼缸里住了几千年,忽然被抛入大海,那里有海虎、海豹、海狮、……海
蛇、海蝎,各个垂涎它金色的美,……这条金鱼也许就因自己的美丽而遭不测。把'中国'二
字代替'金鱼',就可知我们的处境之危。国人犹以为现在仍是'金鱼缸'的政治,而不知早已变
为'大海洋'的政治了。〃我不知道今天的中国有没有、有多少这种〃金鱼〃似的人们。但我想说,
猛禽不仅已经凌空,而且已到门前,必须立即行动,全力应对,形势刻不容缓!
第十部分 6。百年磨一〃剑〃(1)
百年磨一〃剑〃:隐藏在 F…22A 后面的美国隐形空军计划
美国空军隐形战机的性能令人惊叹。 但更令人惊叹的是, 美国为拥有隐形飞机所进行的
持之以恒的努力: 从认识到飞机应用于战争需要解决隐形问题的 1913 年, 到计划 2010 年左
右基本实现空军的隐形 2007 年 2 月 12 日,首批 12 架 F…22A 战机抵达日本冲绳岛美军基地
化,跨度将近 100 年!
(一)从一发步枪子弹的隐忧到〃黑计划〃
〃隐形〃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其军事技术术语即美空军官员说的〃低可探测性〃。1911 年,
意大利为夺取奥斯曼帝国北非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亚 (今利比亚首都) 于 9 月 29 日向土耳其
,
开战。10 月 23 日 16 时 19 分,意大利陆军航空队长皮亚扎上尉驾驶一架单翼机,飞到土耳
其军队光秃秃的阵地上空,这是飞机首次出现在战场。10 月 25 日,副队长莫伊佐从空中侦
察到一个很大的阿拉伯营地,当他想进一步看个究竟时,突然地面射来 3 发来复枪弹,飞机
被击伤。接着,土军就第一次萌生了空中〃隐形〃意识:1912 年 5 月 2 日,马连戈上尉首次
实施了 30 分钟的夜间侦察,不久又对土军阵地进行了一次夜间轰炸。远在战场之外的美国
人,出于对军事天生的敏感,意识到地面火力已成空中行动最直接的威胁,必须研究解决隐
蔽突防的战术要求。1913 年,美国作战部进行了几次试验,打算建造一种肉眼看不见的飞
机的可行性。1914 年, 《飞行杂志》报道类似试验时说:〃只有机体隐约可见。隐约的机体
以及马达、飞行员和乘员展现的轮廓如此之小,以至在今日飞机的飞行速度下,枪炮要精确
地瞄准,几乎变得不可能了。〃这是美国最早萌生隐形意识和针对目视侦察手段进行飞机隐
形的努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发明了雷达,夜晚再也不是飞机遁形的幕布。不过,由于这
时的防空武器是以高射炮为主,准确性和机动性差;歼击机的武器以航空机枪为主,射程近,
威力小;对于空中进攻而言,隐形相对于速度、航程和载弹量等技战术指标,还不是最重要
的。加之电子技术尚在萌芽期,化学工业和精密机械工业也不够发达,客观上也无法提供强
力的技术和物质支撑。所以,这时提高空中攻击有效性的方法,是以战役、战术的巧妙筹划
为主。尽管如此,荷兰科学家还是研制出了具有雷达吸波性能的材料,日本人也开发出了类
似的铁氧体材料——硅钢片。美国开始以雷达为主要反制对象的隐形材料和技术研究。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地空导弹问世。越南战争和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威力惊人的〃萨
姆〃导弹,像竹竿轰麻雀一样,几乎把飞机全部赶到了高空。而在高空,以凌空轰炸为主要
手段的轰炸机无法实施准确轰炸;以火炮压制为主的歼击机和攻击机也无法有效支援地面。
隐形成了迫不及待的要求。美军首先在执行高风险任务的 U…2 高空侦察机和 PLV…7 低空侦
察机上涂了吸波材料。以后又在 SR…Ⅰ型〃黑鸟〃侦察机上采用了更先进的隐形吸波涂层。在
越战中,美军还对武装直升机进行反红外改进,大幅度降低苏制 SA…7 红外制导地空导弹的
命中率。但是,对于大量的作战飞机,这时的纯隐形技术仍然无法满足战场指挥官的理想,
不过高速发展的电子技术却可以提供其他压制手段:电子干扰和雷达反辐射导弹, 空地对抗
呈现出僵持和对峙的态势。
战争永远是技术发展的推动力和催化剂。 长达 12 年的越南战争和无休无止的中东争端,
加之这些战争的主要特点是空地对抗,促使空地兵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发展起来,仅以
地空导弹论,就有雷达制导、光学制导、红外制导和综合制导。这使得飞机设计师们不得不
综合考虑利用多种技术,同时对可见光、红外、电磁、激光等实现全面隐形的问题。60 年
代中期,美国率先进行全隐形技术研究。1976 年,美国技术验证型隐形战斗机试飞成功。
美国决定正式研制真正意义上的全隐形飞机,这便是高度保密的〃黑计划〃。
第十部分 7。百年磨一〃剑〃(2)
(二)从〃夜鹰〃到〃猛禽〃:静悄悄的突飞猛进
F…117 于 1981 年试飞成功。它从外形、结构、材料等方面综合运用隐形技术,具有对
抗雷达、 红外、 激光等探测的综合性能。 该机形状从正面看就像一座金字塔,机身有棱有角,
这样的结构外形可将雷达波偏向折射。进气管在机翼的上方,进气口处覆盖雷达波吸收网。
F…117 无外挂装置,武器都装在弹舱内。经过这一切隐形处理,F…117 的雷达截面积仅为 01
平方米。F…117 的问世标志着美国在军用飞机隐形技术方面实现了整体突破,但还是不全面
的,它尚未实现防可见光。所以,它不敢在白天使用,这也是它〃夜鹰〃称呼的由来。
到了庞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