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算品三国-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太守刘琦率兵一万余人前来,于是共同到了夏口。
易书说关羽在江陵,大约是对《三国志·先主传》和《关羽传》的记载解读错了。《先主传》的原文是:
“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
《关羽传》说:
“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城将南渡江(汉江,即汉水),别谴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二传所说的“使会江陵”、“会江陵”,是说派关羽率水军沿汉水(沔水)前进,目的地是江陵,刘备计划与关羽在江陵会师;并不能理解为关羽已经到了江陵。但刘备遇见鲁肃后,改变了计划,不向江陵进发,而是“斜趋汉津”,向夏口的方向退走。“适与羽相会”(《先主传》),“适与羽船相值”(《关羽传》),是说刘备走到汉津,恰恰遇到了关羽的船只。这时关羽正走在路上,便与刘备相会了。于是关羽便不再向江陵前进,率水军与刘备、刘琦等共同到了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北侧)。
由此可见,开始时关羽率水军想要去江陵,但在汉津遇到刘备后,便改变了方向。易书说:“和前来接应的关羽会合”,是说关羽到了江陵,又回来接应,岂不是瞎折腾一气!事实是:关羽在去江陵的路上,就随着刘备急转弯了,何曾到了江陵?
标题: 1 面目全非(1)
内容: ——古文翻译纠误之一
1.“刘氏种不足复遗”
“董卓打算废少帝(即刘辩),立陈留王(即刘协)时,曾经找袁绍来商量,并且说:‘刘氏种不足复遗’。也就是要彻底颠覆大汉王朝,结果当场遭到袁绍反对。”(《品三国》43页)
这件事见《三国志·袁绍传》。董卓所说的“刘氏种不足复遗”,不能翻译成“要彻底颠覆大汉王朝”,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
遗,在这里音“位”,是交付、给予、赠与的意思。刘氏种,指皇帝的刘氏宗族,“刘氏种不足复遗”,意思是:在他们老刘家这一族人当中,只有刘协还好一些,不能把帝位再给予其他人了。
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说:
“卓欲废帝,谓绍曰:‘皇帝冲闇(暗),非万乘之主。陈留王犹胜,今欲立之。”
这条资料可以做上述文字的注脚。“皇帝冲闇”,是说少帝刘辩年幼愚昧,因而在“刘氏种”中“陈留王犹胜”(陈留王刘协还好一些),可见其他人就“不足复遗”(不配给予帝位)了。
这时董卓入京不久,他虽然要废立皇帝,人选还只能在“刘氏种”中选择,怎么会说出“要彻底颠覆大汉王朝”的话来呢!
2。“车驾旋轸,东京榛芜”
建安元年(公元196),曹操决定迎奉天子,许多人有疑虑,荀彧和程昱坚决支持。《三国志·荀彧传》记载了荀彧的话,其中有“车驾旋轸,东京榛芜”的句子,易中天翻译为:“天子在颠簸,洛阳一片破败“(《品三国》73页),这译文是错误的。
车驾,是皇帝外出所乘之车,引申为外出的皇帝,或皇帝的代称。轸,车后横木,也代指车;旋轸,掉转车头返回。榛,是一种落叶的小乔木,果实就是榛子;榛芜,是草木丛生,一片荒芜。“车驾旋轸”,并不是“天子正在颠簸”的意思,而是说:天子的车驾已经回到了洛阳;“东京榛芜”是说洛阳一片荒芜,并不是一片破败的意思。杂草丛生是荒芜,满目断瓦残垣是破败,二者有所不同。尽管当时洛阳是既荒芜,又破败;而从原来的词意来说,应该是荒芜。
这年7月,16岁的汉献帝在军阀杨奉、韩暹的护送下由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回到了一片荒芜残破的洛阳,处境仍然非常困难,所以曹操有奉迎天子的想法,与手下的谋士商谈此事。如果天子还在军阀的控制下在外面颠簸,曹操才不去淌那汪浑水呢!
3。“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初平元年(公元190),渤海太守袁绍和冀州牧韩馥等人,要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曹操表示反对。易书写道:
“曹操悲愤地说:‘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也就是说:‘你们到幽州去朝拜新皇帝去吧,我自己一个人西进长安,到那里保卫当今皇上去!’”(《品三国》74页)
这件事见于《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魏书》。原文说是“太祖答绍曰”,是口头回答还是书面回答,不详。易书写为:“曹操悲愤地说”,而“悲愤”之意,为原文所无。这件事,只是一个基于本集团利益的口水之争,曹操并不是与现任皇帝有什么真情实感,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勤王”,有什么可以“悲愤”的?易中天添加一些情绪上的东西,往往会失去历史的真正韵味。而最主要的是:对“诸君北面,我自西向”的翻译是错误的。北向,是面向北方,尊奉那个幽州的皇帝刘虞;西向,是面向西方,尊奉长安那个皇帝刘协;并没有让袁绍等人到幽州去朝拜新君,曹操本人西进长安去保卫现任皇帝的意思。说的是“北面”和“西向”,并不是“北上”和“西进”。
据《三国志·袁绍传》裴注引《先贤行状》的记载:建安九年(公元204),曹操攻克邺城,袁氏的守将审配被俘,曹操有意不杀他,而他始终没有说一句服软的话。临刑时,面向北方而死,说是“我君(袁尚)在北。”说明古代的忠臣义士,以国君或主公所在的方向为贵,有大事时要向那个方向祷告或跪拜,临死时也要朝着那个方向死去。我们看史书,这种例子很多,可以作为“北面”和“西向”的注脚。
标题: 1 面目全非(2)
内容: 4.“分野”与“奔北”
官渡之战,袁绍惨败北逃,沮授被俘。易书说:
“沮授也是曹操的老朋友,曹操就迎上前去说:天翻地覆,沧海桑田,没想到我们在这里见面。沮授说:袁公失误,穷途末路(冀州失策,以取奔北)。沮授的力量和智慧都用完了,活该做你的俘虏。”(《品三国》98页)
这件事见《三国志·袁绍传》裴注引《献帝传》。原文是:
“太祖与之有旧,逆谓授曰:‘分野殊异,遂用圮絕,不图今日乃相禽(擒)也!’授对曰:‘冀州失策,以取奔北。授智力俱困,宜其见禽(擒)耳。’”
易书对这段文字的翻译,主要有两处错误:
第一. “分野殊异,遂用圮絕”,易书翻译成“天翻地覆,沧海桑田”,是错误的。分野,本指古代分封诸侯的疆域,后来与星象家的观念相结合,把天上星象的位置与地上诸侯国的政区相对应。圮,音癖,毁坏破裂之意。圮绝,意为分裂隔绝。“分野殊异,遂用圮绝”的意思是:我们由于处在不同的政治阵营中,因而造成了分裂与隔绝。
第二.易书把“以取奔北”翻译成“穷途末路”也是错误的。北字的本义是二人相背,军队打败仗要背向敌人逃跑,所以称为“败北”。而“奔北”是临阵脱逃的意思。袁绍在官渡溃败后,与儿子袁谭单骑渡河逃走,所以说他临阵脱逃。
5.掇、辍有别
易书在第十二集《天下归心》中,介绍了曹操的《短歌行》。其中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翻译成“明明的是那天上的玉轮,不知何时才中断他的运行。”(《品三国》117页)把掇翻译成“中断”,是和“辍”的意思混淆了。掇,音多,不音绰(chuo四声),是拿、拾取的意思,而不是终止、中断的意思。这句诗应改译为:“你的明亮好像那天上的玉轮,我什么时候才能把你捧在手心?”
《短歌行》全诗抒发了曹操渴望招纳人才的情怀,把人才比作天上的明月,恨不得一下子把他抓在手心中,他怎么会希望那美丽的玉轮停止运行呢!
6。益众、自实
易书第十六章《三顾茅庐》,引用了《魏略》的诸葛亮自荐说。诸葛亮自己去见刘备后,和刘备有一番对话。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易书写道:
“诸葛亮说:将军度量一下,刘镇南(指刘表)和曹公相比怎么样?刘备说:比不上。诸葛亮又问:将军自己呢?刘备说:也比不上。诸葛亮说:都比不上,就等着人家来宰割吗?刘备说:我也发愁,那你说怎么办?诸葛亮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让刘备建议刘表鼓励游民自力更生,并登记在册,这样就可以增加荆州的实力了。”(《品三国》149页)
这段译述与原文的意思大有出入。我们且把《魏略》的有关原文抄在下面,然后加以辨析纠正。
“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耶?’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
两相对照之下,易书的译述有两处关键性的错误。
第一.    诸葛亮向刘备献策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扩充兵力问题,而在易书的译述中,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却不见了。为什么呢?因为有三个“众”字(这里的“众”是兵的意思)没有翻译出来,把这个最关键的字漏掉了。原文一则曰:“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二则曰:“益众”(增加兵力),三则曰:“众遂强”(兵力便强大起来了)。易中天的译述只泛泛地谈到“增加荆州的实力”,而一语未及“兵”,“兵力”的问题。虽然“实力”也包括“兵力”在内,但人家强调的毕竟是“兵力”,而不是泛言实力。原文中几次谈到“众”,即兵、兵力的地方都被忽略过去,不能不说这种译述既不“信”,也不“达”。若说易中天不懂得这里的“众”字作何解,那可能会冤枉了他;但对这个几次出现的关键字竟视而不见,一滑而过,就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了。
标题: 1 面目全非(3)
内容: 第二.    “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易中天翻译成:“让刘备建议刘表鼓励游民自力更生,并登记在册,这样可以增加荆州的实力了。”这是把“自实”翻译成“自力更生”,把“录”翻译成“登记在册”,把“益众”译成“增加荆州的实力”了。除了“录”的翻译之外,其他都不正确。
自实,是让游民自己申报户口,不是鼓励游民自力更生。“益众”是增加兵力,前面已经讲过;而且诸葛亮给刘备出主意,是想办法增加刘备自己的兵力,而不是“增加荆州的实力”,那是刘表的事,刘备和诸葛亮才不操那个心呢!
总之,《魏略》原文的意思是:诸葛亮鉴于刘备兵力单薄,建议他设法增加兵力。当时荆州人口很多,但多属游民,正式在籍的太少,如果从在籍户中征兵,已经无兵可征,会引起在籍户的不满。让刘备向刘表建议,命游户自己申报户口,然后从中征发士兵。刘备照办,果然兵力大增。但由于易中天忽略了三个“众”字,又把“自实”解释错了,所以他的译述变成一塌糊涂,看不出来有上述那些意思。
标题: 2 似是而非(1)
内容: ——古文翻译纠误之二
1.    田丰的说辞
在官渡之战以前,袁绍的谋士田丰,反对袁绍去和曹操打这场战争。易书写道:
“据《三国志·袁绍传》:田丰曾对袁绍说:‘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因此他提出,应该打持久战和游击战。首先,应该发展壮大自己。一是要站稳脚跟(据山河之固),二是要扩大地盘(拥四州之地),三是要建立统一战线(外结英雄),四是要加紧扩建备战(内修农战)。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品三国》92页)
易书对田丰说辞的翻译,是似是而非的。“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地”,并不是“要站稳脚跟,扩大地盘”的意思,而是说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块很大的根据地,据有冀、幽、青、并四州,山河险固,易守难攻;在此基础上,要“外结英雄,内修农战”,与曹操相周旋。易中天把“内修农战”,翻译成“加紧扩建(军)备战”,是不妥善的,因为只翻译出一个“战”字,却丢掉了“农”字。应该翻译为“在内部发展农业,加强军事建设”。古代的兵家、法家,常常把“农战”二字并称,因为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军事应该以经济为后盾,特别是军粮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军粮的供应,都要通过发展农业来解决。如果丢掉了“农”字,“战”字又如何说起?
2.    “赋役方殷”
据《三国志·袁绍传》裴注引《献帝传》:在袁绍将要南征时,他的谋士沮授和田丰进谏说:
“师出历年,百姓疲弊,仓庾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
其中,“赋役方殷”一句,易书翻译为“税费有增无减”(《品三国》95页),不够确切。赋役,不单纯是“税费”,而是包括“赋”和“役”两方面,赋是赋税,译成“税费”尚属勉强(古之赋税与今之税费有很大区别);但役呢?怎么丢掉了?古代人民所承担的役,包括兵役和徭役(劳役),比赋税的负担还要沉重。“赋役方殷”,是说频繁地征收赋税和征发兵役和劳役,不单纯是“税费有加无减”而已。
3.    “怆然”与流泪
据《三国志·文聘传》:刘表的大将文聘投降曹操时,“欷殻Вㄒ粝P椋┝魈椋嫖肴弧!币资榉胛骸拔钠竿纯蘖魈椋懿僖哺帕骼帷保ā镀啡109页)
按:怆然,是悲伤的意思,怆然泪下,是悲伤而又流泪;光说怆然,并没有流泪的意思。文聘是个忠义之士,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降了曹操,感到对不起故主,所以才痛哭流涕。曹操不过是被他的情绪所感染,也感到悲伤而已(或者是在作秀),他哭个什么劲儿!
4.    “矫情任算”
“《三国志》在评价曹操用人之道时,说了十六个字:‘官方授才,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就是上一集讲到的‘招降纳叛,尽释前嫌’。”(《品三国》112页)
在这段文字中,“不念旧恶”和“尽释前嫌”的意思差不多,可以勉强通过;但“矫情任算”怎么可以翻译成“招降纳叛”呢?如果“招降纳叛,尽释前嫌”捆绑在一起,都是翻译“不念旧恶”的,那么“矫情任算”的译文何在?总之,无论怎么看,“矫情任算”的意思让易中天弄丢了。
矫情,是克制感情。《现代汉语词典》说:“故意违反常情,表示高超或与众不同。”这正符合曹操的心境,看来这个词的涵义,古今是一致的。任算,是充分运用心计、谋略。也就是说:矫情是一种权谋,一种策略。有些人,比如降而又叛的张绣,他所指挥的军队,在战场上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和爱将典韦,曹操在感情上是憎恨他的;但从策略的层面上看,接受张绣的再投降,既可以使这个武将和谋士贾诩为自己所用,又可以使自己得到一个宽宏大量的名声,特别是当时正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张绣来降割断了他与刘表的结合,免得腹背受敌,作用非同小可,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对曹操都非常有利。所以才克制了感情,破瞋为笑,接受了张绣的投降。矫情是为了“任算”(充分达到策略上的目的),这是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过人之处。但不容置疑的是:这里面有虚伪的一面,而且是大奸大伪。
标题: 2 似是而非(2)
内容: 5.    “遂用猖蹶”、“志犹未已”
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二人在草庐中谈论天下大事,刘备的开场白是: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其中,“遂用猖蹶”,易中天翻译成“我现在情况不好”;“志犹未已”翻译成“人还在,心不死。”(《品三国》157页)
猖蹶,跌倒、倾覆之意,引申为失败、挫折,“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应该翻译为“一直到现在都在受挫折”。易书翻译成“我现在情况不好”,虽说有那么一点意思,但与原文并不贴切。至于“志犹未已”翻译成“人还在,心不死”,虽然意思差不多,但语言的情调并不对头。这种话,年纪稍大一些的人都很熟悉,是文革时期的流行词句,都是在批判某人时,说他“人还在,心不死”,寓有“贼心不死”、“死不悔改”的意思,是贬义的,不能滥用,刘备怎么能说“我人还在、心不死呢”!
6.    “西据楚关”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甘宁献策于孙权,其中有一段话,出于《三国志·甘宁传》。原文是:
“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
易书的译文是:
“黄祖一灭,就打开了一个口子,也就能乘胜西进。那时,我们的天地就广阔了,就连占领巴郡、蜀郡,囊括益州,也不是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