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算品三国-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衅涿窦湫蜗蟆6宋锏拿窦湫蜗螅颐侵两窕顾跎佟?赡苁且蛭度菀濉返挠跋焯盍耍岩郧暗拿窦湫蜗蟾宓恕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三种形象呢?目的应该是:
第一,恢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提高人民的历史知识水平,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创造新生活的借鉴。
第二,从纯学术的角度来看,为历史学、文学史、戏剧史、俗文学史、民俗学等提供素材。
第三,对当今历史小说、历史剧的写作提供素材和借鉴。我心目中的历史题材的新的文艺作品,不应该是三种形象的异化,而是三种形象的和谐统一。就是说:文艺形象不能歪曲历史形象,而应该使历史形象更充实、更丰满、更具有感染力。至于民间形象,随着历史普及工作的深入开展,应该基本符合历史形象。三种形象和谐统一局面的出现,也就是我们民族历史知识水平,文化素质提高的具体表现。
标题: 3 历史的三种读法
内容: 易中天说:“其实,正如历史有三种形象,历史也有三种读法。一种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就是钱穆先生所谓‘历史意见’;一种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就是钱穆先生所谓‘时代意见’;还有一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就是‘个人意见’。任何人讲历史,都不可能不涉及这三种意见。”
但究竟怎样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怎样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历史?怎样站在个人的立场上看历史?易中天没有解释,恐怕钱穆先生提出的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就说“历史意见”吧,古人多矣,立场并不相同,究竟岳飞的意见算“历史意见”,还是秦桧的意见算“历史意见”?至于曹操、诸葛亮、孙权、司马懿等人,他们的观点也不可能一致。就说历史学家吧,陈寿以魏为正统,习凿齿以蜀为正统,意见也是大相径庭,谁的意见算是“历史意见”?
但是仔细考虑一下,似乎又不能这样认识问题。今人有个人意见,历史人物也是有个人意见的。岳飞、秦桧、诸葛亮等人的意见,谁也不能代表“历史意见”,而只能算是“历史人物的个人意见”。现代人的不同意见,则只能算是“时人的个人意见”。
那么,什么是“历史意见”呢?我认为可以分两方面:
第一,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考虑问题,而不是把今人的观念强加于古人。例如:诸葛亮才华横溢、德高望重。刘备死后,他没有篡位,而是扶保懦主阿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用现代观念来看,他是“奴才哲学” 、“顽固的保皇派”;而用当时的道德观、价值观来衡量,却是高风亮节、是忠臣的典范,而为人所景仰。
第二,用当时通行的历史观点来看历史。例如:易书中常常征引的陈寿、裴松之、孙盛、傅玄等史学家的观点,便可以代表当时的“历史意见”。尽管他们的观点互有出入,毕竟还有许多共同的地方。这些意见在今天看来未免陈腐,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却是为人们所接受的主流意识,是符合当时的价值观念的。
但我们用“历史意见”来看待历史,只是为了正确认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活动的理念,了解历史现象存在的合理性;而科学地认识历史,还得站在时代的高度,来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这就需要“时代意见”。具体地说: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过去的历史。而在历史观点方面,我们今天不宜太强调“个人意见”,而应将个人意见统一于唯物史观中,不然岂不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中国人有一种传统的史观,可以易书所征引的张升的词为代表:“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三国演义》卷头词:“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也是这个意思。这大约就是中国的“无是非史观”,也可称之为“闲话史观”,“笑谈史观”,既然历史成为“闲话”,“笑谈”,还有什么凝重、严肃的品格?还有什么启发借鉴作用?
标题: 4 “真小人”与“伪君子”
内容: 易中天在讲到曹操杀吕伯奢一家时,根据孙盛《杂记》的记载,说他发现自己杀错了人,说了一句话:“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宁可我对不住别人,不能让别人对不住我。)”这句话由裴松之收在《三国志》注中,又由《三国演义》渲染成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于是千载以来就成为曹操的一大罪状。毛宗岗说“读书者至此,无不诟之詈之(詈,音立、骂的意思)、争欲杀之矣。”(毛宗岗:《三国演义》批语)毛宗岗接下来又说:
“不知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此口乎?至于讲道学诸公,且反其语曰:‘宁使人负我,休教我负人。’非不说得好听,然察其行事,却是步步私学孟德二语者。则孟德犹不失为心口如一之小人;而此曹之口是心非,而不如孟德之直捷痛快也。吾故曰“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
易中天也和毛宗岗的意见相同,并引申说:“他是真小人,不是伪君子。”毛宗岗和易中天的意思是:“真小人”比“伪君子”好,如果只有这两种选项,那就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易中天认为:作为“真小人”的曹操,他是蛮可爱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他不虚伪,说真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就是小人,我就是杀了吕伯奢一家,我就是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你能把我怎么的?
小人说真话也可爱,真是匪夷所思。假如在一个长途大巴上,有几个歹徒劫持了司机,把住车门,手持尖刀,对乘客说“我们是歹徒,也就是劫匪,我们要抢诸位的钱和值钱的东西,请诸位配合一下,把钱、手机、珠宝首饰都拿出来孝敬我们,隐匿不交的或者敢于反抗的,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他说的是真话吗?是。可爱吗?你说呢?
又假如: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正在发表“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言论,碰巧吕伯奢回来了。(因为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世语》:曹操杀人时,吕伯奢没在家)他看到曹操杀了自己的一家,又说出这一番话来,会觉得曹操“可爱”吗?那么,说曹操“可爱”、“过人”,恐怕不可能是“历史意见”,也不可能是“时代意见”,更不可能是吕伯奢的“个人意见”,只能算是毛宗岗和易中天的“个人意见”吧。
易中天在写曹操杀吕伯奢一家这桩公案时,实在是费尽了脑筋,又运用了咬文嚼字的技巧。据孙盛《杂记》记载:曹操发现自己因为误会错杀了吕伯奢一家,“继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凄怆,悲伤之意。易中天从这两个字里发现了曹操的“人性”,发现了曹操还有一部分“善心”,并没有为自己杀错了人而理直气壮。但我们却不明白:如果曹操还有一点“人性”,一点“善心”,那么他发现自己杀错了人,就应该有点负罪之感,起码是抱歉之感,就应该说:“我负人矣!”怎么还会说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那样霸气十足,毫无悔改之意的话来呢?易中天是这样解释的:
“(曹操的)意思是:虽然我错杀了人家,对不起人家,但现在也没有办法。我现在走投无路,也只好是宁肯我对不起人家,不要让人家对不起我了。”(《品三国》15页)
易中天不但口才好,文字功底也不错,这是大家所承认的。但在这个地方,却令人觉得文字竟是那样蹩脚,道理也讲得苍白无力,为曹操所做的辩护词,实在是太勉为其难了。
其实,孙盛《杂记》的这段文字是有问题的。用“凄怆”的语气说出那么霸道的话,总使人觉得感情和语气无法调和。我试验着表演过,总是很别扭,有点违反表演规律,就像是“难过地笑着说”、“高兴地哭着说”,你怎么表演?合理的解释似乎应该是这样:曹操发现自己错杀了人,一开始有些难过,接下来把心一横,换了一付狰狞的表情说:“错就错了,有什么大不了的!老子就是这样: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曹操有两重人格,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在一刹那间,这两重人格几乎是同时显现了,终于还是魔鬼那一面占了上风。
至于所谓“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这个命题也很蹩脚。你只提出了“真小人”和“伪君子”两个选项让人家选,这立项本身就有问题。就好像你问人家:用枪杀人的强盗和用刀杀人的强盗哪个好一些?包养二奶的贪官和到澳门豪赌的贪官哪个好一些?你叫人家怎么回答!
有人说:“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好些,因为“伪君子”之所以伪,是还有一些顾虑,还考虑道德底线。但我虽然不同意易中天的“真小人”比“伪君子”好的看法,也不同意“伪君子”比“真小人”好的看法。“真小人”和“伪君子”都是小人,至于谁更坏一些,那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真小人”更坏,有时“伪君子”更坏。“真小人”由于其无所顾忌,心安理得地在做坏事,有时确实表现得更加凶恶,如董卓就是一个“真小人”,其暴行令人发指,从来就不加掩饰,又无意节制,只能坏上加坏;而“伪君子”由于其含而不露,可以精心策划出一些大罪大恶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在旧史家看来,王莽就是一个“伪君子”(尽管从现代视角来看,他还是个改革家),作出许多假象来争取人心,最后却篡夺了西汉的政权。司马懿也是一个伪君子(尽管他在历史上有一定贡献),此人外表沉静老练,实际上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有时“真小人”窃的是钩;“伪君子”窃的却是江山社稷。
当然,我们还不能说曹操是“真小人”,曹操这个人要复杂得多。是不能简单地用君子、小人的概念来加以界定的。
标题: 5 曹操好说真话吗?
内容: 易中天认为曹操的可爱之处是好说真话,“想什么就说什么”。“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品三国》20页)这里出现了悖论:奸诈怎么会是真实的、本色的?残忍、暴虐怎么能用“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来形容?这对残忍、暴虐是批判还是欣赏?古有嗜痂之癖、逐臭之夫,还没听说有欣赏残忍、暴虐的!
易中天为了说明曹操的真实、本色,举了很多例子。但那只能表明:曹操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对某些人说的是真话,而不能说明他不说假话或少说假话。下面我也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证明曹操说假话。其中的例子易中天也讲过,只是说明的问题不同罢了。
例一:据《三国志· 武帝纪》裴注引《曹瞒传》:曹操少年时放荡无度,他的叔叔经常向他父亲曹嵩打小报告,曹操当然会因此受到父亲的责难。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见叔父,装作口斜脸歪的样子,叔父问他怎么了,他说中了邪风。叔父赶紧向曹嵩报告,曹嵩唤来曹操问道:“你的叔父说你中了邪风,已经好了吗?”曹操说:“我并没有中邪风,只因失爱于叔父,所以叔父才说我的坏话。”此后,叔父再向曹嵩报告曹操的事,曹嵩便不相信了。曹操因此便更加肆意而为了。
可见曹操从小就撒谎。
例二:建安二年(公元197),张绣投降了曹操,曹操纳了张绣守寡的婶母,“绣恨之”。张绣有个贴身的卫士胡车儿,勇冠三军,曹操暗中拉拢胡车儿,送给他金子。为了这两件事,张绣降而又叛,把曹操打了个措手不及,曹操中了流矢,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和贴身的爱将典韦都战死了。事后曹操对诸将说:“张绣投降,我错在没有取他的家属作人质,以致于打了败仗。我知道为什么失败了,大家可以看到:今后我再也不能打败仗了。”(见《三国志· 武帝纪》和《张绣传》)
曹操的话是言不由衷的,他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并没有如实说出张绣降而复叛和自己打败仗的根本原因。他的“真诚”在哪里?“实话”何在?
例三:建安九年(公元204),曹操攻入邺城,祭祀了袁绍的坟墓,还哭了一场。(见《三国志· 武帝纪》)晋代史学家孙盛认为曹操是在作秀。他说:“夫匿怨友人,前哲所耻;税(脱)骖旧馆,义无虚涕。苟道乖好绝,何哭之有!”(克制自己的怨恨与人家友好,是古代哲人引以为耻的;遇到故人之丧而停车吊祭,没有假哭的道理。如果走不到一起,友情破裂了,哭个什么劲儿!)(《三国志· 武帝纪》裴注引)
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如宋代学者唐庚说:“刘、项(刘邦、项羽)受命怀王,约为兄弟。而绍与操少相友善,同起事,而绍又为盟主,虽道乖好绝至于相倾,然以公义讨之,以私恩哭之,不以恩掩义(不因为私恩掩盖公义),亦不以义废恩(也不因为公义废除私恩),是古之道也,何名为失哉?(怎么算是做得不对呢?)(《四库全书》史部史评类, ·唐庚:《三国杂事》卷上)
唐庚所说,似乎也有一定道理。但曹操和袁绍虽然过去是朋友,又共同起兵讨董卓,毕竟两个人已经反目为仇,双方已经打得难解难分,还有什么友谊可言?曹操不是作秀是什么?其目的很明显,不过是演给冀州人看,以此来缓解冀州人对他的反感,消除冀州人的观望怀疑心理,以便更好地吸收冀州的官僚士大夫继续为自己干事,使冀州百姓服从自己的统治,如此而已。不久,曹操下令:免除河北(冀州)今年的赋税,禁止豪强兼并百姓土地,于是“百姓喜悦”。(《三国志· 武帝纪》)这和哭祭袁绍陵墓加在一起,是争取河北官僚士大夫和人民的一整套措施。
曹操在政治上需要作秀,哪有那么多的“真实”与“本色”!
例四:曹操在征讨袁绍之子袁谭时,河渠中的水结了冰,命百姓出劳役去凿冰。同时规定:逃亡者不许自首,抓到一律处死。后来有的逃亡百姓到曹操那里自首,曹操说:“不处分你吧,算是违令;杀了你吧,你又是自首的。赶紧回去躲起来,不要让官员抓到你。”百姓感激垂泪而去。但后来还是被官吏捕到杀死了。(《三国志· 武帝纪》)
    看来曹操只是许了一个空头人情,他放走了百姓,只是虚晃一招,百姓并没有逃脱被杀的命运。根据这件事,你说曹操是“真小人”,还是“伪君子”?
例五:建安十五年(公元210)12月,曹操让出了阳夏、柘、苦三县的食邑两万户,只留下武平县的一万户归自己享用。他为此下了一道令,公开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让县自明本志令》(简称《述志令》)。在这道令文中,他述说了自己起兵以来的经历和自己的志向。如说:有人教自己让出兵和权力回到自己的武平侯国去,这是不行的。为什么?恐怕自己交出了兵就要为人所害。为子孙着想,也为国家着想,我都不能这样做,不能“慕虚名而处实祸。”
这大约是肺腑之言。
同时他又声明自己没有“不逊之志”,也就是没有篡夺皇位之心。这是不是实话?有不少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我个人也认为这并非实话。这个令文写在赤壁之战以后,由于他统一中国的希望已成泡影,三国鼎立之势已逐渐形成,他不得不放慢了篡夺皇位的步伐。正如清人黄恩彤所说:“始知大物不能骤致(这才知道国家政权不能一下子到手),利器又不可假人(兵权又不可交给别人)。于是豪夺之计,一变而为巧偷矣。(豪夺是篡位称帝,巧偷是逐渐盗窃国家权力,为自己或儿子的篡位做准备。)(《三国志旁证》卷二引文)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也就是曹操逝世的前一年,孙权上书称臣,并“称说天命”(说曹操是天命所归,劝他称帝),曹操“以权书示外“,把孙权的书信广为宣扬,让大家都知道,目的是听一听群僚的意见。曹操说:“这小子是想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接下来,群僚果然反应强烈,侍中陈群、尚书桓阶以及大将夏侯惇纷纷劝进。(《三国志· 武帝纪》裴注引《魏略》。另据同书同纪裴注引孙盛的《魏氏春秋》记载:夏侯惇劝进之后,曹操说了几句耐人寻味的话。他说:“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有归,吾为周文王矣。”按:“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语出《论语》,是孔子的话。意思是:把我的主张落实到政治上去,就是起到了当政的作用。言外之意是:我现在虽然没有当皇帝,实际上是起了皇帝的作用。如果天命归于我曹氏,我就作周文王吧。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但还没有推翻商朝,到他儿子周武王时,才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曹操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他的子孙篡汉自立准备条件,打下基础。
用以上的资料来解读《述志令》,可以表明曹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