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说新语译注1-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郭象:字子玄,是西晋时代重要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被认为是王弼第 

     ③定点:点定;改正。 

       【译文】 
     起初,注 《庄子》的有几十家,可是没有一家能探索到它的要领。向秀 
推开旧注,另求新解,精到的分析,美妙的意趣,使 《庄子》玄奥的意旨大 
为畅达。其中只有《秋水》《至乐》两篇的注还没有完成,向秀就死了。向 
秀的儿子还很小,不能完成父业,这两篇的注释便脱落了,可是还留有一个 
副本。郭象这个人,为人品行不好,却是才智出众。他看到向秀所释新义在 
当时没有流传开,便偷来当做自己的注。于是自己注释了《秋水》《至乐》 
两篇,又改换了《马蹄》一篇的注,其余各篇的注,有的只是改正一下文句 
罢了。后来向秀释义的副本发现了,所以现在有向秀、郭象两本《庄子注》, 
其中的内容是一样的。 

… 页面 70…

                             ①                                                    ② 
       (18)阮宣子有令闻 ,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 
                   ③                                ④ 
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椽 。世谓“三语椽”。卫懿嘲之 
曰:“一言可辟,何假于三!”宣子曰:“苟是天下人望,亦可无言而辟, 
复何假一!”遂相与为友。 
       【注释】 

     ①阮宣子:阮脩,字宣子,喜欢 《老子》《周易》,能谈玄理。按:《晋书·阮瞻传》载,这 

一则所记之事出于阮瞻和司徒王戎。 

     ②圣教:圣人的教化;儒学。按:这一句是问老庄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异同。 

     ③将无同:恐怕没有什么两样吧。将无,恐怕,别是。 

     ④善:认为好。辟:征召;调用。椽 (yuàn):属官。下文的“三语椽”,即三个字属官。 

       【译文】 
      阮宣子很有名望,太尉王夷甫见到他时间道:“老子、庄子和儒家有什 
么异同?”阮宣子回答说:“将无同。”太尉很赞赏他的回答,调他来做下 
属。世人称他为“三语椽”。卫玠嘲讽他说:“只说一个字就可以调用,何 
必要借助三个字!”宣子说:”如果是天下所仰望的人,也可以不说话就能 
调用,又何必要惜助一个字呢!”于是两人就结为朋友。 
                                   ① 
       (19)裴散骑娶王太尉女 。婚后三日,诸婿大会,当时名士,王、裴 
                                                                               ② 
子弟悉集。郭子玄在坐,挑与裴谈。子玄才甚丰赡,始数交,未快 。郭陈 
                                      ③ 
张甚盛;裴徐理前语,理致甚微 ,四坐咨嗟称快。王亦以为奇,谓诸人曰: 
                                      ④ 
 “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 
       【注释】 

     ①裴散骑:裴遐,字叔道,任散骑郎。他善谈名理,且谈吐风雅。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说:” 

晋、宋人清谈,不惟善言名理,其音响轻重疾徐,皆自有一种风韵。”裴遐就是这样。 

     ②丰赡:富足;这里指才识渊博。 

     ③陈张:铺陈、理致:义理情致。 

     ④寡人:王侯的谦称。王夷甫居宰辅之重,也自称寡人。 

       【译文】 
     散骑郎裴逻娶太尉王夷甫的女儿为妻。婚后三天,王家邀请诸女婿聚会, 
当时的名士和王、裴两家子弟齐集王家。郭子玄也在座,他领头和裴遐谈玄。 
子玄才识很渊博,刚交锋几个回合,还觉得不痛快。郭子玄把玄理铺陈得很 
充分;裴遐却慢条斯理地梳理前面的议论、义理情趣都很精微,满座的大部 
赞叹不已,表示痛快。王夷甫也以为新奇罕见,于是对大家说:“你们不要 
再辩论了,不然就要被我女婿困住了。” 
                                          ①                                ② 
       (20)卫玠始度江,见王大将军 。因夜坐,大将军命谢幼舆 。玠见谢, 
                                                            ③ 
甚说之、都不复顾王,遂达旦微言,王永夕不得豫 。玠体素赢,恒为母所 
禁;尔夕忽极,于此病笃,遂不起。 
       【注释】 

     ①度:通渡。王大将军:王敦,字处仲,善谈名理,历任侍中、大将军、扬州牧。 

     ②命:召;叫来。谢幼舆:谢鲲,字幼舆,在王敦手下任长史,后出任豫章太守,好玄学,擅 

长音乐。 

     ③微言:精微之言;玄谈。永夕:长夜;整夜。豫:通:“与”,参加。 

       【译文】 
     卫玠避乱渡江之初,去拜见大将军王敦。由于夜坐清谈,大将军便邀来 
谢幼舆。卫玠见到谢幼舆,非常喜欢他,再也不理会王敦,两人便一直清谈 

… 页面 71…

到第二天早晨,王敦整夜也插不上嘴。卫玠向来体质虚弱,常常被他母亲管 
束住,不让他多谈论;这一夜突然感到疲乏,从此病情加重,终于去世。 
                                                                                      ① 
       (21)旧云,王丞相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 。 
                           ② 
然宛转关生,无所不入 。 
       【注释】 

     ①声无哀乐:嵇康著有 《声无哀乐论》,略谓音声无常,随人的感情而分哀乐,其本身并不具 

有哀乐的表情意义。按:“声无哀乐”中关于“声”的释义,各有不同的理解。养生:嵇康著有《养 

生论》,论养生之道,要求修身养性,顺应自然,自足于怀,不逆天性,言尽意:晋代欧阳建著有《言 

尽意论》,反对玄学所主张的“言不尽意”的不可知论。认为语言能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认识,能交流思想感情。 

     ②宛转:曲折。 

       【译文】 
     过去有种说法,说丞相王导到江南以后,也只是谈论声无哀乐、养生和 
言尽意这三方面的道理而已,可是这已间接关系到人的一生,是能渗透到每 
一个方面的。 
       (22)殷中军为庾公长史,下都,王丞相为之集,桓公、王长史、王蓝 
                   ① 
田、谢镇西并在 。丞相自起解帐带麈尾,语殷曰:“身今日当与君共谈析 
                                                                                  ② 
理。”既共清言,遂达三更。丞相与殷共相往反,其余诸贤略无所关 。既 
彼我相尽,丞相乃叹曰:“向来语,乃竟未知理源所归。至于辞喻不相负, 
                         ③ 
正始之音,正当尔耳 !”明旦,桓宣武语人曰:“昨夜听殷、王清言,甚 
                                                                               ④ 
佳。仁祖亦不寂寞,我亦时复造心;顾看两王椽,辄翣如生母狗馨 。” 
       【注释】 

     ①殷中军:殷浩,参看 《言语》第80则注②。庾公:庾亮,参看《德行》第31则注①。下都: 

到京都去。按:庾亮曾领江、荆、豫三州刺史,镇守武昌,地处长江上游,殷浩从武昌赴京,所以叫 

下都。桓公:桓温,参看《言语》第56则注①。王长史:王濛,参看《言语》第54则注②。王蓝田: 

王述,字怀祖,袭蓝田侯。谢镇西:谢尚,字仁祖,参看《言语》第46则注①。 

     ②共相往反:指来回辩难。 

     ③正始之音:正始年间谈玄的风尚。也就是糅合儒家经义,高谈老、庄,辨名析理,故作狂放。 

正始,三国时魏齐王曹芳的年号。其时名士风流,盛于国都,王弼、何晏等人,开始迷醉玄理。 

     ④造心:进到心里,指心有所得:两王掾:指王濛和王述,两人都是王导的属官。翣 (shà): 

用羽毛做的扇子。馨 (xīn):一样;这样。按:此句讥二王不懂却装模作样。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任庾亮属下的长史时,有一次进京,丞相王导为他把大家 
聚在一起,桓温、左长史王濛、蓝田侯王述、镇西将军谢尚都在座。丞相离 
座亲自去解下挂在帐带上的拂尘,对殷浩说:“我今天要和您一起谈论、辨 
析玄理。”两人一起清谈完后,已到三更时分。丞相和殷浩来回辩难,其他 
贤达丝毫也没有牵涉进去。彼此尽情辩论以后,丞相便叹道:“一向谈沦玄 
理,竟然还不知道玄理的本源在什么地方。至于旨趣和比喻不能互相违背, 
正始年间的清谈,正是这样的呀!”第二天早上,桓温告诉别人说:“昨夜 
听殷、王两人清谈,非常美妙。仁祖也不感到寂寞,我也时时心有所得;回 
头看那两位王属官,就活像身上插着漂亮羽毛扇的母狗一样。” 
                                                         ① 
       (23)殷中军见佛经,云:“理亦应阿堵上 。” 
       【注释】 

     ①阿堵:这。按:这句指佛经和玄学义理相符。东晋以后,玄学和佛学趋于合流。 

… 页面 72…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看了佛经,说:“玄理也应当在这里面。” 
                                                                         ① 
       (24)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 
                        ② 
即解阮语,重相咨尽 。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 
得!” 
       【注释】 

     ①阮光禄:阮裕,参 《德行》第32则注①。阮裕很擅长论证疑难的问题,白马论:战同时公孙 

龙著《白马论》,提出了白马非马这一著名命题,认为“马”这一概念是指形体,“白”这一概念是 

指颜色,所以白马非马。 

     ②咨尽:询问而求尽晓其义。 

       【译文】 
     谢安年轻时候,请光禄大夫阮裕讲解 《白马论》,阮裕写了一篇论说文 
给谢安看。当时谢安不能马上理解阮裕的话,就反复请教以求全都理解。阮 
裕于是赞叹道:“不但能够解释明白的人难得,就是寻求透彻了解的入也难 
得!” 
                                                                 ① 
       (25)诸季野语孙安国云:“北入学问,渊综广博。”孙答曰:“南 
                     ②                                              ③ 
人学问,清通简要 。”支道林闻之,曰:“圣贤固所忘言。自中人以还, 
                                                        ④ 
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踊中窥日 。” 
       【注释】 

     ①北人、南人:一说北人指黄河以北的人,南人指黄河以南的人,因为褚季野原籍在黄河以南, 

孙安国是黄河以北,两人互相推重。渊综:深厚而且融会贯通。 

     ②清通:清新通达。这两句是说北方人做学问着重渊博,南方人则着重专精。 

     ③忘言:指默识其意,无需用言语来说明。 

     ④中人:中等人,指具有中等才质的人。以还:以下。牖(yōu):窗户。按:显处视月,视野 

开阔,但不易专一;牖中窥日,视野狭窄,但能专一。 

       【译文】 
     诸季野对孙安国说:“北方人做学问,深厚广博而且融会贯通。”孙安 
国回答说:“南方人做学问,清新通达而且简明扼要。”支道林听到后,说; 
 “对圣贤,自然不用说了,从中等才质以下的人来说,北方人读书,像是在 
敞亮处看月亮;南方人做学问,像是从窗户里看太阳。” 
       (26)刘真长与殷渊源谈,刘理如小屈,殷曰:“恶卿不欲作将善云梯 
     ① 
仰攻 ?” 
       【注释】 

     ①恶 (wū):何;怎么。作将:做。云梯:长梯。 

       【译文】 
     刘真长和殷渊源谈玄,刘真长似乎有点理亏,殷渊源便说:“怎么你下 
想造一架好云梯来仰攻呢?” 
                                                   ① 
       (27)殷中军云:“廉伯未得我牙后慧。” 
       【注释】 

     ①康伯:韩康伯,是殷浩的外甥,殷浩很喜欢他。牙后慧:指言外的义理情趣,殷沽善清谈, 

这里是说康们还不善谈玄。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说:“康伯还没有学到我牙缝里的一点聪明。” 
       (28)谢镇西少时,闻殷浩能清言,故往造之。殷未过有所通,为谢标 

… 页面 73…

                     ①                                                   ② 
榜诸义,作数百语 ;既有佳致,兼辞条丰蔚,甚足以动心骇听 。谢注神倾 
                      ③ 
意,不觉流汗交面 。殷徐语左右:“取手巾与谢郎拭面。” 
       【注释】 

     ①过:过分。通:陈述;阐发。标榜:提示。 

     ③佳致:风致,指谈吐举止风雅。辞条:文辞的条目,指辞藻。丰蔚:丰富华美。骇听:骇人 

听闻,使人听起来惊讶。 

     ③交面:在脸上交织。按:殷浩只比谢尚大三岁,便成名士,且谈玄能把人引入胜境,所以对 

尚不觉流汗。 

       【译文】 
     镇西将军谢尚年轻时,听说殷浩擅长清谈,特意去拜访他。殷浩没有做 
过多的阐发,只是给谢尚提示好些道理,说了几百句话;不但谈吐举止有风 
致,加以辞藻丰富多采,很能动人心弦,使入震惊。谢尚全神贯注,倾心向 
往,不觉汗流满面。殷浩从容地吩咐手下人:“拿手巾来给谢郎擦擦脸。” 
                                                      ① 
       (29)宣武集诸名胜讲《易》,日说一卦。简文欲听,闻此便还,曰: 
 “义自当有难易,其以一卦为限邪!” 
       【注释】 

     ①名胜:名流。 《易》:即《周易》,大概是殷周时逐渐成书的,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辞和对它 

的注述。 

       【译文】 
     桓温聚集许多著名人士讲解《周易》,每天解释一卦。简文帝本想去听, 
一听说是这样讲就回来了,说:“卦的内容自然是有难有易,怎么能限定每 
天讲一卦呢!” 
                                                                               ① 
       (30)有北来道入好才理,与林公相遇于瓦官寺,讲《小品》。于时 
竺法深、孙兴公悉共听。此道人语,屡设疑难,林公辩答清析,辞气俱爽, 
                                                                               ② 
此道人每辄摧屈。孙问深公:“上人当是逆风家,向来何以都不言?”深 
                                                            ③ 
公笑而不答。林公曰:“白旃檀非不馥,焉能逆凤 !”深公得此义,夷然 
     ④ 
不屑 。 
       【注释】 

     ①才理:才气和文思。 《小品》:指佛教经典《小品般若波罗密经》。这是略本,称小品。另有 

详本,是大品。 

     ②“上人”句:上人是佛教用语,称有上德的人,也用来尊称憎人。这一句指深公本不在林公 

之下。当不会甘拜下风,一定会迎风而上,做逆风家。 

     ③白旃 (zhān)檀:白檀香树。这一句说,这种树只能顺风闻香味,意指深公也不是自己的对 

手。 

     ④夷然:平静地;坦然。不屑:不顾;不理会。 

       【译文】 
     有位从北方过江来的和尚很有才思,他们支道林和尚在瓦官寺相遇,两 
人一起研讨《小品》。当时竺法深和尚、孙兴公等人都去听。这位和尚的谈 
论,屡次都设下疑难问题,支道林的答辩分析透彻,言辞气概都很爽朗。这 
位和尚总是被驳倒。孙兴公就问竺法深说:“上人应该是顶风上的人士,刚 
才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竺法深笑笑,没有回答。支道林接口说:“白檀 
香并不是不香,但逆风怎能闻到香呢!”竺法深体会到这话的含义,坦然自 
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