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释】
①裴叔则:裴楷,字叔则,曾任屯骑校尉、太子少师。按:公元290年晋武帝死,晋惠帝立,
太傅杨骏辅政,第二年皇后贾氏杀杨骏,裴楷和杨骏是儿女亲家,也被逮捕。
②仪同三司:仪仗同于太尉、司徒、司空。这三个官职号称三公,又称三司,三公以下有”位
从公”之名,仪同三司的都是位从公,即非三公却给以和三公同等的待遇。
【译文】
裴叔则被逮捕时,神态不变,举动如常。要来纸笔写信给亲朋故旧,信
发出后,营救他的人很多,才得以免罪。后来位至仪同三司。
① ②
(8)王夷甫尝属族人事,经时未行 。遇于一处饮燕 ,因语之曰:“近
③
属尊事,那得不行?”族人大怒,便举傫掷其面 。夷甫都无言,盥洗毕,
牵王丞相臂,与共载去。在车中照镜,语丞相曰:“汝看我眼光,乃出牛背
④
上 。”
【注释】
①王夷甫:王衍,字夷甫,官至太尉。属 (zhū):嘱托。
③饮燕:同“饮宴”。
③傫 (lěi):食盒。
④“汝看”句:牛背是挨鞭子打的地方,王夷甫自以为风采神韵优美出众,眼光也高人一头,
不屑计较刚才发生的事。
【译文】
王夷甫曾经托族人办事,过了一段时间还没办。后来两人碰到一起吃喝,
王夷甫便问那位族人:“原先托您办的事,怎么还不去办呢?”族人非常生
气,就举起食盒扔到他脸上。王夷甫一言不发,洗干净后,挽着丞相王导的
手,和他一起坐牛车走了。在车里照着镜子,对王导说:“你看我的眼光,
竟然超出牛背之上。”
① ②
(9)裴遐在周馥所,馥设主人 。遐与人围棋,馥司马行酒 。遇正戏,
不时为饮,司马恚,因曳遐坠地。遐还坐,举止如常,颜色不变,复戏如故。
王夷甫问遐:“当时何得颜色不异?”答曰:“直是暗当故耳!”
【注释】
… 22…
①设主人:以主人身分备办酒食。
②馥司马:周馥手下的司马。周馥任平东将军,将军府下有司马,管一府之事。行酒:在宴会
上主持行酒令、斟酒劝饮等事。
【译文】
裴遐在周馥家,周馥以主人身分宴请大家。裴遐和人下围棋,周馥的司
马负责劝酒。裴遐正在下棋,时时要酒喝,司马很生气,便把他拽倒在地上。
裴遐爬起来回到座位上,举动如常,脸色不变,照样下棋。后来王夷甫问他:
“当时怎么能做到面不改色呢?”他回答说:“只不过是暗地忍受着罢了!”
(10)刘庆孙在太傅府,于时人士多为所构,唯庾子嵩纵心书外,无迹
① ②
可间 。后以其性俭家富,说太傅令换千万,冀其有吝,于此可乘 。太傅于
③
众坐中问鹿,庾时颓然已醉,帻堕几上,以头就穿取 ,徐答云:“下官家
④
故可有两娑千万,随公所取 。”于是乃服。后有人向庾道此,庾曰:“可
谓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注释】
①刘庆孙:刘舆,字庆孙,在太傅司马越的官府中任长史。构:罗织罪状陷害人。纵心:放开
心思,不关心事情。间 (jiàn):插在中间;乘间。
②俭:吝啬。换:借。
③颓然: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帻 (zé):头巾。几:坐时靠着或放物品的小桌子。
④两娑:两三。
【译文】
刘庆孙在太傅府任职,在这期间,名人多被他构陷,只有庾子嵩不把心
思放在世事上,使他没有空子可钻。后来就抓住庾子嵩生性吝啬而家境富裕
这点,怂恿太傅向庾子嵩借千万钱,希望他表现得吝啬不肯借,然后在这里
找到可乘之机。于是太傅就在大庭广众中间庾子嵩借钱,这时庾子嵩已经醉
醺醺的了,头巾颠落在小桌上,他把头伸进头巾里戴上,慢吞吞地回答说:
“下官家原来大约有两三千万,随您取多少。”刘庆孙这才佩服了。后来有
人向庾子嵩谈起这件事,庾子嵩说:“这可以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①
(11)王夷甫与裴景声志好不同,景声恶欲取之,卒不能回 。乃故诣
②
王,肆言极骂,要王答己,欲以分谤 。王不为动色,徐曰:“白眼儿遂作。”
【注释】
①裴景声:裴邈,字景声。历太傅从事中郎、左司马,监东海王军事。恶:讨厌。回:改变。
②肆言:肆无忌惮地说。要:要挟;强迫。
【译文】
王夷甫和裴景声两人志趣、爱好不同,景声讨厌王夷甫想任用自己,可
是始终没法改变王夷甫的主意。于是就故意到王夷甫那里,肆意攻击,痛骂
一番,迫使王夷甫回骂自己,想用这种办法使王夷甫分担别人的指责。王夷
甫却始终不动声色,从容地说:“白眼儿终于发作了。”
①
(12)王夷甫长裴成公四岁,不与相知 。时共集一处,皆当时名士,
② ③
谓王曰:“裴令令望何足计 !”王便卿裴 ,裴曰:“自可全君雅志。”
【注释】
①裴成公:裴 (wěi),字逸民,累迁尚书左仆射、侍中,死后的谥号是成。
②裴令:指裴楷,任中书令,很有名望,是裴的叔父。令望:美好的声望。
③卿裴:称裴为卿。这是把裴看成小辈的、不讲礼法的称呼。
【译文】
… 23…
王夷甫比裴大四岁,两人不相交好。有一次,两人聚会在一起,在座
的都是当时的名士,有人对王夷甫说:“裴令的名望哪里值得考虑!”王夷
甫便称呼裴为卿,裴说:“我自然可以成全您的高雅情趣。”
①
(13)有往来者云:“庾公有东下意。”或谓王公:“可潜稍严,以
②
备不虞 。”王公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
③
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 !”
【注释】
①庾公:庾亮,字元规。按:晋成帝登位 (公元325年)后,王导为司徒,录尚书事,和庾亮
等参辅朝政。后来庾亮进号征西将军,都督六州诸军事,镇守武昌,有人劝他起兵东下入首都,罢免
王导,因郗鉴不同意,才作罢。
②潜:暗中;秘密地。严:戒备。虞:预料。
③角巾:有棱角的头巾,是隐土所常戴的。这里指家居时的服饰。乌衣:建康城内的乌衣巷。
东晋时王导、谢安这些贵族都住在这里。按:这句话指弃官家居。
【译文】
有往来首都的人说:“庾公有起兵东下的意图。”有人对王导说:“应
该暗中略作戒备,以防备不测事件。”王导说:“我和元规虽然都是国家大
臣,但是本来就怀有布衣之交的情谊。如果他想来朝廷,我就径直回家当老
百姓,略作戒备做什么!”
①
(14)王丞相主簿欲检校帐下 ,公语主簿:“欲与主簿周旋,无为知
②
人几案间事 。”
【注释】
①检校:检查核对。帐下:幕府中,这里指幕僚。
②几案间事:指案犊,即官府文牍案卷之事。
【译文】
丞相王导的主簿想去查核部下,王导对他说:“我想和主簿交谈一下,
不用去了解人家文犊案卷上的事。”
①
(15)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 。同是一累,而未判其
②
得失 。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著背后,倾
③
身障之,意未能平 。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
④ ⑤
几量屐!” 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
【注释】
①祖士少:祖约,字士少,曾任豫州刺史。阮遥集:阮孚,字遥集,曾任吏部尚书、广州刺史。
屐:木板鞋,鞋底下多有二齿。经营:料理。
②累:毛病。得失:高下;优劣。按:晋人推崇超脱,旷达,所以有一种嗜好,就看成是一种
毛病。
③屏当:同“摒当”,料理;收拾。麓(lú):竹箱子。意未能平:心神还不能平静,指有点
慌张。
④蜡屐:用蜡涂在屐上,使它滑润。
⑤胜负:高下;优劣。按:这里并不从两种嗜好去品评,而从心胸开阔与否来判断高下。阮孚
“不为外物所累”,所以他胜于祖约。
【译文】
祖士少喜欢钱财,阮遥集喜欢木屐,两人经常都是亲自料理。两种嗜好
同是一种毛病,可是还不能从此判定两人的高下。有人到祖士少家,看见他
正在收拾、查点财物;客人到了,还没有收拾完,剩下两小箱,他就放在背
… 24…
后,侧身挡着,还有点心神不定的样子。又有人到阮遥集家,看见他亲自点
火给木屐打蜡;因此还叹息说:“不知这一辈子还会穿几双木屐!”说时神
态安详自在。于是两人的高下才见分晓。
(16)许侍中,顾司空俱作丞相从事,尔时已被遇,游宴集聚,略无不
①
同 。尝夜至丞相许戏,二人欢极。丞相便命使入己帐眠。顾至晓回转,不
② ③
得快熟 ;许上床便哈台大鼾 。丞相顾诸客曰:“此中亦难得眠处。”
【注释】
①许侍中:许璪 (zǎo),字思文,任从事、侍中,官至吏部侍郎。顾司空:顾和,字君孝,官
至尚书令,死后追赠司空。从事:官名,是三公和州郡长官的属官。按:王导任扬州刺史时,召许、
顾二人为从事。
②熟:指习惯。
③咍 (hái)台:打呼噜的声音。
【译文】
侍中许璪和司空顾和一起在丞相王导手下任从事,那时两人都已经得到
赏识,凡是游乐、宴饮、聚会,两人都参加,没有丝毫不同。有一次两人晚
上到王导家玩,玩得高兴极了。王导便叫他们到自己的床上睡。顾和辗转反
侧直到天亮,不能很快习惯;许璪一上床就鼾声如雷。王导回头对客人们说:
“这里也难得到个睡觉的地方。”
①
(17)庾太尉风仪伟长,不轻举止,时人皆以为假 。亮有大儿数岁,
② ③
雅重之质,便自如此,人知是天性 。温太真尝隐幔怛之,此儿神色恬然 ,
④
乃徐跪曰:“君侯何以为此?”论者谓不减亮。苏峻时遇害。或云:“见
⑤
阿恭,知元规非假 。”
【注释】
①庾太尉:庾亮,字元规,位至司空,死后追赠太尉。 《晋书·庾亮传》说他美姿容,作风严
整,动由礼节。
②雅重之质:高雅稳重的气质。
③幔 (màn):帷帐。怛(dá)之:使他害怕;惊吓他。恬然:安静、无动于衷的样子。
④君侯:对列侯和地方高级官吏的尊称。
⑤阿恭:庾亮大儿庾彬的小名。
【译文】
太尉庾亮风度仪容,奇伟出众,举止稳重,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一种假
象。庾亮有个大儿子,只有几岁,那种高雅、稳重的气质,从小就是那样,
人们才知道这是本性。温太真曾经藏在帷帐后面吓唬他,这孩子神色安详,
只是慢慢地跪下问道:“君侯为什么做这样的事?”舆论界认为他的气质不
亚于庾亮。他在苏峻叛乱时被杀害了。有人说:“看见阿恭的样子,就知道
元规不是装假。”
①
(18)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 。
②
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往 。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
③
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 。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
④
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
因遥问:“他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
⑤
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 。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
⑥
宰杀为馔具 。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
不觉。令送公至界。
… 25…
【注释】
①诸公:褚裒,字季野,河南阳翟人。在苏峻叛乱时,车骑将军郗鉴 (后进位太尉)调他为参
军。参看《德行》第34则注①。记室参军:官名,掌管文书。
②送故:长官离任或殁于任所,属吏赠钱远送或护送灵柩回故乡,这叫送故,是当时风气。钱
唐亭:钱唐县的驿亭,驿亭是供旅客留宿的公家客店。
③浙江:江名。牛屋:牛棚子。晋人多以牛驾车,所以客店也有牛棚子。
④伧父 (cāngfǔ)):骂人的话,意为粗鄙的人。吴人称中州人为伧人。
⑤承:闻知。遽 (jù):惶恐。
⑥修刺:备办名片。馔具:酒食。
【译文】
褚季野从章安县令升任太尉郗鉴的记室参军,当时名声已经很大,可是
官位低,很多人还不认识他。诸季野坐着商船往东去,和几位送旧官的属吏
到钱唐亭投宿。这时,吴兴人沈充任钱唐县令,正好要送客过浙江,客人到
来,亭吏就赶出褚季野,把他移到牛屋里。夜晚江水涨潮,沈县令起来在亭
外徘徊,问牛屋里是什么人,亭吏说:“昨天有个北方佬来亭中寄宿,因为
有尊贵客人,就姑且把他挪到这里。”县令这时已有几分酒意,便远远地问
道:“北方佬想吃饼吗?你姓什么?可以出来交谈交谈。”褚季野便拱手回
答道:“河南褚季野。”远近的人久仰褚季野的大名,县令于是大为惶恐。
又不敢起动他,便在牛屋里呈上名片拜谒他,并且另外宰杀牲畜,整治酒食。
还当着褚季野的面鞭责亭吏,想用这些做法来道歉,表示愧意。褚季野和县
令对饮,言谈、脸色没有什么异样表现,好像对这一切都没在意似的。后来
县令把他一直送到县界。
①
(19)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 。丞相语郗信:“君
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
②
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郗公云:“正此好!”访
③
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
【注释】
①郗 (xī)太傅:郗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