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郗嘉宾很钦佩、推崇道安和尚的道德、名望,送他千担米,并且写了一
封长长的信,情意恳切深厚。道安的回信只是说:“蒙赐米,也更加觉得有
所依靠是烦恼的。”
①
(33)谢安南免吏部尚书还东,谢太傅赴桓公司马出西,相遇破冈 。
既当远别,遂停三日共语。太傅欲慰其失官,安南辄引以它端。虽信宿中涂,
… 30…
②
竞不言及此事 。太傅深恨在心未尽,谓同舟曰:“谢奉故是奇士。”
【注释】
①谢安南:谢奉,字弘道,曾任安南将军。按:谢奉是会稽郡山阴县人。这里所说的还东,盖
指回到会稽。“谢太博”句:谢安隐居在会稽郡东山,不肯出仕,后来征两大将军桓温请他出任司马,
谢安才赴召。
②信宿:连注两夜。中涂:中途;半路。
【译文】
安南将军谢奉被免去吏部尚书的官职后回东边老家去,太博谢安因为应
召出任桓温的司马往西去,两人在破冈相遇。既然就要久别了,便停留三天
一起叙叙旧。谢安对他丢了官一事想安慰几句,谢奉总是借别的事避开这个
问题。虽然两人半路上同住了两夜,却始终没有谈到这件事。谢安因为心意
还没有表达出来,深感遗憾,就对同船的人说:“谢奉确实是个奇特的人。”
①
(34)戴公从东出,谢太傅往看之 。谢本轻戴,见,但与论琴书。戴
② ③
既无吝色,而谈琴书愈妙 。谢悠然知其量” 。
【注释】
①戴公:戴逵,字安道。居会稽郡剡县,不肯出仕,有清高之名。擅长棋琴书画。
②吝色:受辱的表情;不乐意的神色。
③悠然:闲适的样子。
【译文】
戴逵从会稽到京都,太傅谢安去看望他。谢安原来轻视他,见了面,只
是和他谈论琴法、书法。戴逵不但没有不乐意的表情,而且谈起琴法、书法
来更加高妙。谢安从这里了解到他那种闲适自得的气量。
(35)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①。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注释】
①“俄而”句: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大发兵分道南侵,企图灭晋,军队屯驻淮水、淝水间。
当时晋朝以谢安录尚书事,征讨大部督,谢安派他弟弟谢石、侄谢玄率军在淝水坚拒苻坚军,苻坚大
败,这就是淝水之战。淮上,淮水上,这里指泥水战场上。向局:面向棋局。
【译文】
谢安和客人下围棋,一会儿谢玄从泥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谢安看
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客人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
答说:“孩子们大破贼兵。”说话间,神色、举动和平时没有两样。
① ②
(36)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 。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 ;
③ ④
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 。世以此定二王神宇 。
【注释】
①王子猷、子敬: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王献之,字子敬,官至中书令。都是王羲
之的儿子。
②遽:匆忙。不惶:没有时间。惶,通“遑”,空闲。
③扶凭:搀扶。按:当时贵族的一种气派是走路要由仆人搀扶着。
④神宇:神情气宇 (气度)。
【译文】
王子猷和子敬曾经同坐在一个房间里,前面忽然起火了。子猷急忙逃避,
连木板鞋也来不及穿;子敬却神色安洋,慢悠悠地叫来随从,搀扶着再走出
去,就跟平时一样。世人从这件事上判定二王神情气度的高下。
… 31…
① ②
(37)苻坚游魂近境 ,谢太博谓子敬曰:“可将当轴,了其此处。”
【注释】
①游魂:流散的魂魄,这是对敌寇的憎称。
②当轴:朝廷中的当权人物。
【译文】
苻坚的鬼子兵逼近边境,太傅谢安对王子敬说:“可以用个执政大臣为
统帅,把他们就地消灭。”
①
(38)王僧弥,谢车骑共王小奴许集 ,僧弥举酒劝谢云:“奉使君一
②
觞。”谢曰:“可尔。”僧弥勃然起,作色曰:“汝故是吴兴溪中钩碣耳,
③ ④
何敢诪张 !”谢徐抚掌而笑曰:“卫军,僧弥殊不肃省,乃侵陵上国也。”
【注释】
①王僧弥:王珉,小名僧弥。谢车骑:谢玄,死后赠车骑将军。谢玄叔父谢安,曾任吴兴太守,
当时谢玄年少,曾随叔父住在吴兴。所以下文说到吴兴。后来谢玄任充州刺史、徐州刺史,所以下文
称他为使君。王小奴:王荟,字敬文,小名小奴,是王导的儿子,王珉的叔父。督浙江东五郡左将军,
会稽内史,进号镇军将军,死后追赠卫将军,下文谢玄以卫军称呼王荟,似误,当称镇军为是。
②勃然:盛怒的样子。
③碣 (jié):谢玄的小名。按:谢玄喜欢钓鱼,所以这里既直称他的小名,又鄙视他为垂钓的
贱民。僧弥以谢对他不礼貌而生气,当面骂谢,而谢则以玩笑对待,可称有雅量。诪 (zhōu)张:欺
骗;胡说。
④肃省:严肃明白。上国:指春秋时中原各国,这是对周围的夷狄等部族而言。这里用上国指
自己,就等于把对方说成夷狄。按:谢玄在这句里也是直呼王珉的小名。
【译文】
王僧弥和车骑将军谢玄一起到王小奴家聚会,僧弥举起酒杯向谢玄劝酒
说:“奉献使君一杯。”谢玄说:“行啊。”僧弥生气地站起来,满脸怒色
他说:“你原先不过是吴兴山溪里垂钓的碣奴罢了,怎么敢这样胡言乱语!”
谢玄慢慢拍着手笑道:“卫军,你看僧弥太不庄重,太不懂事了,竟敢侵犯
欺凌上国的人呀。”
(39)王东亭为桓宣武主簿,既承藉,有美誉,公甚欲其人地为一府之
① ②
望 。初,见谢失仪,而神色自若,坐上宾客即相贬笑 。公曰:“不然,观
其情貌,必自不凡。吾当试之。”后因月朝阁下伏,公于内走马直出突之,
③ ④
左右皆宕仆,而王不动 。名价于是大重,咸云:“是公辅器也。”
【注释】
①承藉:指继承、凭借祖先的福荫。按:王东亭即王珣,封东亭侯,是王导的孙子,年轻时就
为桓温所敬重。人地:人品和门第。
②谢:问。仪:礼节。
③宕仆:摇摆跌倒。宕,同“荡”。
④名价:名声身价。公辅器:指相当于三公、辅弼大臣一类人材,后也指可以做宰相的人才。
【译文】
东亭侯王珣任桓温的主薄,既受到祖辈的福荫,名声又很好,桓温很希
望他在人品和门第上都能成为整个官府所敬仰的榜样。当初,他回答桓温问
话时,有失礼之处,可是神色自若,在座的宾客立刻贬低并且嘲笑他。桓温
说:“不是这样的,看他的神情态度,一定不平常。我要试试他。”后来趁
着初一僚属进见、王珣正在官厅里的时候,桓温就从后院骑着马直冲出来。
手下的人都给吓得跌跌撞撞,王珣却稳坐不动。于是声价大为提高,大家都
… 32…
说:“这是辅弼大臣的人材呀。”
①
(40)太元末,长星见,孝武心甚恶之 。夜,华林园中饮酒,举杯属
②
星云 :“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
【注释】
①“太元”句:太元是晋孝武帝的年号,据记载,太元二十年(公元395年)九月出现蓬星(即
这里说的长星,是彗星的一种)。按:古人的迷信说法,蓬星出现是不吉利的,多预示兵灾。这里以
为是预示帝王死,所以说没有万岁天子。见(xiàn),同“现”。
②属 (zhǔ):劝。
【译文】
太元末年,长星出现,晋孝武帝心里非常厌恶它。入夜,他在华林园里
饮酒,举杯向长星劝酒说:“长星,劝你一杯酒。从古到今,什么时候有过
万岁天子!”
①
(41)殷荆州有所识,作赋,是束皙慢戏之流 。殷甚以为有才,语王
②
恭:“适见新文,甚可观。”便于手巾函中出之。王读,殷笑之不自胜。
③ ④
王看竟,既不笑,亦不言好恶,但以如意帖之而已 。殷怅然自失 。
【注释】
①束皙:字广微,任尚书郎,曾作 《劝农赋》、《饼赋》等,文颇诙谐。慢戏:不庄重、开玩
笑。
③自胜:自制;克制自己。
③如意:器物名。用玉、骨等制成,可用来搔痒,也供指划、赏玩之用。帖:通“贴”,压着。
④怅 (chàng)然:失意、不痛快的样子。
【译文】
荆州刺史殷仲堪有了点见解,就写成一篇赋,是束皙那种游戏文章一类
的。殷仲堪自认为很有才华,告诉王恭说:“我刚见到一篇新作,很值得看
一看。”说着便从手中套子里拿出文章来。王恭一面读,殷仲堪一面得意地
笑个不停。王恭看完后,既不笑,也不说文章好坏,只是拿个如意压着它罢
了。殷仲堪很失望,心里觉得丢了点什么。
(42)羊绥第二子孚,少有俊才,与谢益寿相好。尝蚤往谢许,未食。
①
俄而王齐、王睹来,既先不相识,王向席有不说色,欲使羊去 。羊了不眄,
②
唯脚委几上,咏瞩自若 。谢与王叙寒温数语毕,还与羊谈赏;王方悟其奇,
乃合共语。须曳食下,二王都不得餐,唯属羊不暇。羊不大应对之,而盛进
③
食,食毕便退。遂苦相留,羊义不住,直云:“向者不得从命,中国尚虚。”
二王是孝伯两弟。
【注释】
①向席:走到座位上;入座。说:同“悦”。
②眄 (miǎn):斜看。委:放。咏瞩:吟咏、顾盼。
③中国:指腹中。按:二王原先想赶他走,后来又献殷勤,羊孚才说明所以不走是因为腹中尚
空。
【译文】
羊绥的次子羊孚,少年时就才智出众,和谢益寿很要好。有一次,他一
大早就到谢家去,还没有吃早饭。一会儿王齐、王睹也来了,他们原先不认
识羊孚,落了座,脸色就有点不高兴,想让羊孚离开。羊孚看也不看他们,
只是把脚搭在小桌子上,无拘无束地吟诗、观赏。谢益寿和二王寒暄了几句
后,回头仍旧和羊孚谈论、品评;二王方才体会出他不同一般,这才和他一
… 33…
起说话。一会儿摆上饭菜,二王一点也顾不上吃,只是不停地劝羊孚吃喝。
羊孚也不大答理他们,却大口大口地吃,吃完便告辞。二王苦苦挽留,羊孚
按道理不肯留下,只是说:“刚才我不能顺从你们的心意马上走开,是因为
肚子还是空空的。”二王是王孝伯的两个弟弟。
… 34…
识鉴第七
【题解】
识鉴指能知人论世,鉴别是非,赏识人才。魏晋时代,讲究品评人物,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涉及人物的品德才能,并由此预见这一人物未来的变化和
忧劣得失,如果这一预见终于实现,预见者就被认为有识鉴。品评也包括审
察人物的相貌和言谈举止而下断语,这类断语一旦被证实,同样认为有识鉴。
这种有知人之明的人,能够在少年儿童中识别某人将来的才干和官爵禄位,
也能够在默默无闻的人群中选拔超群的人才。
本篇主要记载识别人物的事例。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记述根据某人过去的
言谈、作为来断言他将来的成就或结局。例如第20则记从桓温过去参加博戏
的表现,断言他领乒伐蜀必能成功。有的记载很简略,没有说明作出判断的
依据。还有部分条目赞赏根据风采相貌来识别人物才能的人。例如第16则记
孟嘉成名后,原先不认识他的褚裒仅据“此君小异”而把他从众人中找了出
来。
另一些条目赞扬了对事件有洞察力的人,这些人能见微知著,预见国家
的兴亡、世事的得失。例如第4则记山涛预见天下将乱,反对“偃武修文”,
第28则记王珣从用人不当看出国家将亡。
有一些记载还是有一定启发的。第22则说郗超本来跟谢玄不和,在苻坚
大兵压境时却能推断谢玄可以御敌,为国立功。这种不以个人爱憎来褒贬人
物的品德值得肯定。
①
(1)曹公少时见乔玄 ,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
②
非君乎!然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
③
子孙相累 。”
【注释】
①乔玄:字公祖,曾任尚书令。
②治世:太平盛世。奸贼:狡诈凶残的人。
③累:牵累。这里指把子孙托付给他照顾。
【译文】
曹操年轻时去见乔玄,乔玄对他说:“天下正动乱不定,各路豪强如虎
相争,能拨乱反正的,难道不是您吗!可是您其实是乱世中的英雄,盛世中
的奸贼。遗憾的是我老了,看不到您富贵那一天,我要把子孙拜托给您照顾。”
①
(2)曹公问裴潜曰 :“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
② ③
“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冶;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
【注释】
①裴潜:字文行,曾避乱荆州,投奔刘表,刘备也曾依附刘表,曹操指的就是这事。
②居中国:占有中国,指处在京都的统治地位上。
③乘边:驾御边境,即指防守边境。方:地区。
【译文】
曹操问裴潜道:“你过去和刘备一起在荆州,你认为刘备的才干怎么
样?”裴潜说:“如果让他治理国家,会扰乱百姓,不能得到太平;如果保
卫边境,防守险要地区,就完全能够成为一个地区的首脑。”
①
(3)何晏、邓颺、夏侯玄并求傅嘏交,而嘏终不许 。诸人乃因荀粲说
合之。谓嘏曰:“夏侯太初,一时之杰士,虚心于子,而卿意怀不可;交合
… 35…
② ③ ④
则好成,不合则致隙 。二贤若穆,则国之休 。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 。”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