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9)桓温行经王敦墓边过,望之云:“可儿!可儿 !”
【注释】
①可儿:等于可人,使人可意的人,可爱的人。所谓可儿,多从才德方面说的。按:王敦豪爽,
好清谈,口不言财利,但后来兴兵作乱,心怀残忍。桓温称赞他,只是表明自己的心迹罢了。
【译文】
桓温出行,经过王敦墓边,望着王敦的坟墓说:“可意人儿!可意人儿!”
①
(80)殷中军道王右军云:“逸少清贵人,吾于之甚至,一时无所后。”
【注释】
①清贵:清高尊贵。于:厚;亲爱。甚至:指到了顶点。所后:后来人。
指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评论右军将军王羲之说:“逸少是个清高尊贵的人,我对
他喜欢到极点,一时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的。”
①
(81)王仲祖称殷渊源:“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
【注释】
①处长:处理、对待自己的长处。
【译文】
王仲祖称赞殷渊源说:“他不但凭自己的长处胜过别人,而且在对待长
处上也胜过别人。”
①
(82)王司州与殷中军语,叹云:“己之府奥,蚤已倾写而见;殷陈
②
势浩汗,众源未可得测 。”
【注释】
①府奥:肺腑,比喻内心的话。倾写:等于“倾泻”。
②浩汗:浩瀚;广大。按:这句话比喻殷浩擅长清谈,辞锋玄理,深不可测。同时用字也语义
双关,因为殷浩,字渊源,这里就用“浩、源”二字。
【译文】
司州刺史王胡之和中军将军殷浩清谈,王胡之后来赞叹说:“我自己的
见解,早已倾吐净尽;殷浩摆开清谈的阵势浩浩荡荡,各个源头还没法估量。”
①
(83)王长史谓林公:“真长可谓金玉满堂。”林公曰:“金玉满堂,
② ③
复何为简选 ?”王曰:“非为简选,直致言处自寡耳。”
【注释】
①金玉满堂:原是以宝物满正屋来比喻极为富有,这里用来描写清谈,说刘真长的辞藻和玄理
丰富多采。
②简选:选择。按:刘真长善谈玄理,且言辞简洁,而支道林却认为他言语谨慎,经过挑选润
色。
… 63…
③“非为”句:原注“谓吉人之辞寡,非择言而出也”。
【译文】
长史王濛对支道林说:“真长的言谈可以说是金玉满堂。”支道林说:
“既然是金玉满堂,为什么又要挑选言辞?”王濛说:“不是经过挑选,只
是他应用言辞的地方本来就不多呀。”
①
(84)王长史道江道群:“人可应有,乃不必有:人可应无,己必无。”
【注释】
①可应有:指应该具备的各个方面。
【译文】
王濛评论江道群说:“人们应该有的,他却不一定有;人们应该没有的,
他自己一走没有。”
(85)会稽孔沈、魏、虞球、虞存、谢奉并是四族之俊,于时之杰。
①
孙兴公目之曰:“沈为孔家金,为魏家玉,虞为长、琳宗,谢为弘道伏 。”
【注释】
①长、琳:长指虞存,字道长;琳指虞球,字和琳。宗:尊重;推崇。弘道:谢奉,字弘道。
参看《雅量》第33则注①。伏:通“服”,敬佩。
【译文】
会稽郡孔沈、魏、虞球、虞存、谢奉五人同是四个家族的英俊之才,
当时的杰出人物。孙兴公评论你们说:“孔沈是孔家的金子,魏是魏家的
宝玉,至于虞家则应推崇道长、和琳的才识,谢家应敬佩弘道的美德。”
(86)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
① ②
真可 。”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注释】
①可:与前面第79则“可儿”的“可”同义,这里指才学可取,优良。按:殷渊源善谈玄理,
谈论精微,为人所推崇。
②云雾:比喻蒙蔽人的东西,迷离恍惚的谈论。
【译文】
王仲祖和刘真长到中军将军殷渊源家清谈,谈完了,就一起坐车走。刘
真长对王仲祖说:“渊源的言论真可意。”王仲祖说:“你原来掉进了他设
下的迷雾中。”
①
(87)刘尹每称王长史云:“性至通而自然有节。”
【注释】
①“性至”句:(晋书·王濛传)说,王濛“克己励行”,“虚己应物,恕而后行”,“喜愠
不形于色”,这大概就是所谓至通,有节。
【译文】
丹阳尹刘真长常常称赞长史王檬说:“本性最为通达,而且自然有节制。”
①
(88)王右军道谢万石:“在林泽中,为自遒上”;叹林公:“器朗
②
神俊”;道祖士少:“风领毛骨,恐没世不复见如此人”;道刘真长:“标
③
云柯而不扶疏 ”。
【注释】
①为:而。遒 (qíu):刚劲有力。按:谢万石善自炫耀,王羲之说他有“迈往之气”(勇往直
前的气概)。
②毛骨:指容貌。没世:终生。
③标云柯:高耸入云的树枝。扶疏:枝叶茂盛。按:刘真长清高恬淡,性任自然,所以王羲之
… 64…
这样赞誉他。
【译文】
右罕将军王羲之评论谢万石说:“在山林湖泽这种隐居地里,自然会刚
劲超群”;赞叹支道林说:“胸襟开朗,精神俊逸”;评论祖士少:“风度
比容貌更动人,恐怕一辈子不会再见到这样的人”;评论刘真长:“像高耸
入云的大树,枝叶并不繁茂”。
(89)简文目庾赤玉:“省率治除”。谢仁祖云:“庾赤玉胸中无宿物
①。”
【注释】
①宿物:积物;旧物。
【译文】
简文帝评论庚赤玉:“明察,直率,有修养,洁身自好。”谢仁祖说:
“庾赤玉心里不存芥蒂。”
① ②
(90)殷中军道韩太常曰 :“康伯少自标置,居然是出群器。及其发
言遣辞,往往有情致。”
【注释】
①韩太常:韩伯,字康伯,是殷中军 (殷浩)的外甥,曾任吏部尚书。后升任太常,尚未到任
就病死了。
②标置:自视甚高。居然:显然。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称道太常韩康伯说:“康伯年轻时就自视甚高,显然是超
群出众的人才。当他发表意见时,他的言谈辞藻,处处都有情趣。”
①
(91)简文道王怀祖:“才既不长,于荣利又不淡,直以真率少许,
②
便足对人多多许 。”
【注释】
①“才既”句:《晋书·王述传》载,王述(字怀租)年轻时性沉静,人以为痴。后任宛陵县
令时,颇受赠遗,为州司所检。这大概就是这里说的内容。
②少许:一点儿。对:对当;相等。多多许:很多。
【译文】
简文帝称道王怀祖说:“才能又不突出,对名利又很热心,可是只凭着
他那一点真诚直率,就足以抵得上别人很多很多东西。”
①
(92)林公谓王右军云:“长史作数百语,无非德音,如恨不苦 。”
王曰:“长史自不欲苦物。”
【注释】
①长史:指王濛,曾任司徒左长史。擅长清谈。如:而;却。苦:是说使别人无话可说,陷入
困境。
【译文】
支道林和尚对右军将军王羲之说:“王长史说上几百句,无非是一些合
乎仁德的话,遗憾的是不能困住人家。”王羲之说:“长史本来就不想困住
人家。”
①
(93)殷中军与人书,道谢万“文理转遭,成殊不易。”
【注释】
①文理:文辞义理。 《晋书·谢万传》说他“工言论,善属文”。
【译文】
… 65…
中军将军殷浩给友人写信,称道谢万“文辞和义理变得刚劲有力了,取
得这样的成就也很不容易。”
①
(94)王长史云:“江思悛思怀所通,不翅儒域。”
【注释】
①不翅:不啻,不止,不仅。儒域:儒学的领域。按:江思悛 (quān)博览群书,综合儒学、
道学,所以这里说不翅儒域。
【译文】
长史王濛说:“江思悛思想所贯通的,不止是儒学。”
①
(95)许玄度送母,始出都,人问刘尹:“玄度定称所闻不?”刘曰:
“才情过于所闻。”
【注释】
①称 (chèn):相称。
【译文】
许玄度为送他母亲,初到京都来,有人问丹阳尹刘真长:“玄度究竟和
传闻相称不相称?”刘真长说:“他的才华超过了传闻。”
①
(96)阮光禄云:“王家有三年少:右军,安期、长2豫 。”
【注释】
①安期:王应,字安期。参看 《识鉴》第15则注①。长豫:王悦,字长豫。参看《德行》第29
则注①。按:安期、长豫和王羲之 (字逸少,曾任右军将军)是同一家族的,是诸多年少中选拔出来
称道的。
【译文】
光禄大夫阮裕说:“王家有三少年:逸少、安期、长豫。”
① ②
(97)谢公道豫章 :“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
【注释】
①豫章:指谢鲲,字幼舆,曾任豫章太守。喜好道学,不修边幅。放荡不羁。
②七贤:指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参看本篇第29则注①。把臂:拉着手,表示亲密的意思。
按:这句指谢鲲也会成为七贤一类的人。
【译文】
谢安称道豫章太守谢鲲说:“他如果遇到竹林七贤,一定会手拉手地进
入竹林。”
①
(98)王长史叹林公:“寻微之功,不减辅嗣。”
【注释】
①寻微:探索深奥微妙的玄理。辅嗣:王粥,字辅嗣。参看 《文学》第6则注②。按:支道林
是和尚,也潜心玄学,是当时的名僧。
【译文】
长史王濛赞赏支道林说:“他探索玄理的功力,不亚于王辅嗣。”
①
(99)殷渊源在墓所几十年 。于时朝野以拟管、葛,起不起,以卜江
②
左兴亡 。
【注释】
①“殷渊源”句:殷浩,字渊源,年轻时就有美名,善谈玄理。曾出任官职,后称病,隐居在
祖坟的陵园中,将近十年。几 (jī),将近。
②管、葛:管指管仲,春秋时人,辅助齐桓公成为霸主;葛指诸葛亮,两人都是古代名相。“起
不起”句:起,指出来做官。殷浩素有盛名,江左人士认为他有宰相之才,他的出仕与否,关系着东
晋的兴亡。
… 66…
【译文】
殷渊源在陵园中住了将近十年。在这期间,朝廷内外的人士都把他比做
管仲和诸葛亮,看他出仕还是退隐,来预测东晋政权的兴衰存亡。
①
(100)殷中军道右军“清鉴贵要”。
【注释】
①清鉴贵要:清鉴,指清高、有鉴识;贵要,指尊贵扼要。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称道右军将军王羲之“清高,有精辟的见解,而且尊贵,
能抓住要点。”
①
(101)谢太傅为桓公司马 。桓诣谢,值谢梳头,遍取衣帻。桓公云:
②
“何烦此!”因下共语至瞑。既去,谓左右曰:“颇曾见如此人不?”
【注释】
①“谢太傅”句:谢安四十多岁时,仍隐居会稽。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他出任司马,他才离家赴
任。
②下:指下堂到谢安梳头的地方去。
【译文】
太傅谢安出任桓温手下的司马。有一次,桓温到谢安那里去,正碰上谢
安在梳头,谢安就匆忙去取衣服、头巾来穿戴。桓温说:“何必为这事麻烦!”
便下堂去和他一直谈到晚。桓温出门后,问随从:“你们可曾见过这样的人
吗?”
①
(102)谢公作宣武司马,属门生数十人于田曹中郎赵悦子 。悦子以告
宣武,宣武云:“且为用半”。赵俄而悉用之,曰:“昔安石在东山,缙绅
②
敦逼,恐不豫人事 。况今自乡选,反违之邪?”
【注释】
①田曹中郎:掌管农事的官。
②“昔安石”句: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隐居会稽时,扬州刺史厦冰想请他任职,“累
下郡县敦逼,不得已赴召,月余告归。”缙 (jìn)绅,指官员。豫,参加。
【译文】
谢安出任桓温的司马时,把几十个门生托付给田曹中郎赵悦子安排职
位。悦子把这事告诉桓温,桓温说:“姑且用他一半人。”赵悦子不久就把
这些人全部录用了,他说:“过去安石在东山隐居时,郡县的官员敦促、逼
迫他出仕,唯恐他不过问政事。况且现在是他自己从家乡选来的人,怎么反
而不依从他呢?”
①
(103)桓宣武表云:“谢尚神怀挺率,少致民誉。”
【注释】
①神怀挺率:指胸怀正直坦率。
【译文】
桓温上奏章说:“谢尚胸怀正直坦率,年轻时就得到众人的赞誉。”
① ②
(104)世目谢尚为令达 ,阮遥集云:“清畅似达。”或云:“尚自
然令上。”
【注释】
①令达:指品德美好,心胸旷达。
②清畅:指德行高尚,通达事理。
【译文】
… 67…
世人评论谢尚是美好旷达。阮遥集说他:“高尚通达,类似旷达。”又
有人说:“谢尚是不做作、美好,优异。”
①
(105)桓大司马病,谢公往省病,从东门入 。桓公遥望,叹曰:“吾
门中久不见如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