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6)人问丞相:“周侯何如和峤?”答曰:“长舆嵯蘖。”
【注释】
①和峤:字长舆。参看 《方正》第9则注①。嵯蘖 (cuóniè):即嵯峨。形容高峻。
【译文】
有人问丞相王导:“周比和峤怎么样?”王导回答说:“长舆像高山
屹立。”
①
(17)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
② ③
僚准则,臣不如亮 ;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
【注释】
①谢鲲:是个放荡不羁的人,很有名望,舆论界把他和庾亮并提。曾任王敦的长史,知王敦将
谋反,便纵酒作乐,不管政事。他随王敦到京都,人朝,当时明帝还是太子,在东宫接见了他,作了
长时间的交谈。
②端委:礼服,这里指穿着礼服。庙堂:朝廷。
③一丘一壑:指山水胜境,比喻寄情山水,隐处岩壑。
【译文】
晋明帝问谢鲲:“您自己认为和庾亮相比,谁强些?”谢鲲回答说:说:
“用礼制整饬朝廷,使百官有个榜样,这方面,臣不如庾亮;至于寄情于山
水的志趣,自以为超过他。”
①
(18)王丞相二弟不过江,曰颖,曰敞 。时论以颖比邓伯道,敞比温
… 82…
②
忠武,议郎、祭酒者也 。
【注释】
①“王丞相”句:王导的两个弟弟年少时跟王导一样都很有名,王颖曾任议郎(掌管顾问应对),
玉敞曾被召为丞相祭酒 (三公的属官),没有到任。两人都死于晋室南渡以前。所以不过江。
②温忠武:温峤,谥忠武。
【译文】
丞相王导有两个弟弟没有到江南,一个叫王颖,一个叫王敞。当时的舆
论把王颖和邓伯道并列,把王敞和温峤并列,两人分别任议郎和祭酒。
①
(19)明帝问周侯:“论者以卿比郗鉴,云何?”周曰:“陛下不须
②
牵比 。”
【注释】
①“明帝”句:按:这一则和上文第14则可能是同一事而记载不同。
②“陛下”句:按:陛下是对君主的尊称,周死后,明帝才即位,故周不会称他为陛下。
【译文】
晋明帝问武城侯周:“评论界拿你和郗鉴并列,你认为怎么样?”周
说:“陛下不必拉着去比较。”
①
(20)王丞相云:“顷下论以我比安期、千里,亦推此二人。唯共推
②
太尉,此君特秀 。”
【注释】
①“顷下”句: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引证《太平御览》,“顷下”
作“洛下”,这是对的。洛下,指洛阳。安期,王承,字安期。千里,阮瞻,字千里。
②太尉:指王夷甫。
【译文】
丞相王导说:“洛阳的舆论把我和安期、千里相提并论,我也推重这两
个人。希望大家共同推重太尉,因为这个人才能出众。”
①
(21)宋祎曾为王大将军妾,后属谢镇西 。镇西问祎:“我何如王?”
答曰:“王比使君,田舍贵人耳。”镇西妖冶故也。
【注释】
①谢镇西:谢尚。谢尚曾为南中郎将,兼任江州刺史,后调为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再升为镇
西将军。下文称谢尚为使君,可见此事发生在他任刺史之时,因为州郡长官才称使君。其次,据余嘉
锡 《世说新语笺疏》说,宋祎属谢尚时年已老,大概是因善吹笛,故谢尚取以教歌伎。
【译文】
宋祎曾经是大将军王敦的侍妾,后来又归属镇西将军谢尚。谢尚问宋祎:
“我和王敦相比怎么样?”宋祎回答说:“王氏和使君相比,只是农家儿比
贵人罢了。”这是谢尚容貌艳丽的缘故。
①
(22)明帝问周伯仁:“卿自谓何如庾元规?”对曰:“萧条方外,
② ③
亮不如臣 ;从容廊庙,臣不如亮 。”
【注释】
①庾元规:庾亮,字元规。按:这一则和上文第17则意思差不多。
②萧条:逍遥自在。方外:世外。
③从容:指周旋应付。
【译文】
晋明帝问周伯仁:“你自认为和庾元规相比,谁强些?”周伯仁回答说:
“说到退隐山林,逍遥世外。庾亮比不上臣;至于周旋于朝廷之上,臣比不
… 83…
上庾亮。”
(23)王丞相辟王蓝田为掾,庾公问丞相:“蓝田何似?”王曰:“真
①
独简贵,不减父祖,然旷澹处故当不如尔 。”
【注释】
①独:指独特,与众不同。旷澹:旷达、不求名利。
【译文】
丞相王导聘请蓝田侯王述做属官,庾亮问王导:“蓝田这个人怎么样?”
王导说:“这个人真率突出,简约尊贵,这点不比他父亲、祖父减色,可是
旷达、淡泊这方面自然还是比不上的呀。”
①
(24)卞望之云:“郗公体中有三反:方于事上,好下佞己,一反;
②
治身清贞,大修计校,二反 ;自好读书,憎人学问,三反。”
【注释】
①郗公:郗鉴。方:正直。佞:谄媚。
②治身:修身,加强身心修养。清贞:清廉、有节操。计校:计较,计算。这里指对财物斤斤
计较。
【译文】卞望之说:“郗公身上有三种矛盾现象:侍奉君主很正直,却
喜欢下级奉承自己,这是第一个矛盾;很注意加强清廉节操方面的修养,却
非常喜欢计较财物得失,这是第二个矛盾;自己喜欢读书,却讨厌别人做学
问,这是第三个矛盾。”
①
(25)世论温太真是过江第二流之高者 。时名辈共说人物,第一将尽
之间,温常失色。
【注释】
①温太真:温峤,字太真,忠诚帝室,功业显著。
【译文】世人评论温太真是从江北来的第二等人物中名列前茅的人。当
时,名士们在一起品评人物,第一等人快要举完的时候,温太真经常紧张得
脸色发白。
①
(26)王丞相云:“见谢仁祖,恒令人得上。”与何次道语,唯举手
②
指地曰:“正自尔馨。”
【注释】
①“见谢”句:余嘉锡以为“此言见谢尚之风度,令人意气超拔。”(《世说新语笺疏》518
页。)
②“正自”句:从《赏誉》第59、60则可以看出,王导一向推重何次道,对他的意见多所赞同,
所以会这样说。尔馨,这样。
【译文】
丞相王导说:“见到谢仁祖,常常使人能够意气高昂。”和何次道谈话
时,他只是用手指着他说:“正是这样。”
①
(27)何次道为宰相,人有讥其信任不得其人 。阮思旷慨然曰:“次
②
道自不至此。但布衣超居宰相之位,可恨唯此一条而已 。”
【注释】
①“何次道”句:按:《晋书·何充传)》,何充“所呢庸杂,信任不得其人。”
②“但布衣”句:何充早就历任显官,而阮思旷仍说他是布衣超居宰相,这是出于门阀观念,
因为何充不是出身名门望族。超:指超迁,越级提升。
【译文】
何次道就任宰相以后,有人指责他信任了不值得信任的人。阮思旷很感
… 84…
慨他说:“次道自然不会做到这一步。只不过是一个平民越级提到宰相的地
位,令人遗憾的只有这一条罢了。”
①
(28)王右军少时,丞相云:“逸少何缘复减万安邪 !”
【注释】
①何缘:缘何,凭什么。万安:刘绥,字万安。参看 《赏誉》第64则。
【译文】
右军将军王逸少年轻时,丞相王导说:“逸少凭什么还要次于万安呢!”
①
(29)郗司空家有伧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 。王右军向刘尹称之,
②
刘问:“何如方回?”王曰:“此正小人有意向耳,何得便比方回!”刘
曰:“若不如方回,故是常奴耳。”
【注释】
①伧奴:指奴仆是北方人。
②方回:郗愔,字方回,是司空郗鉴的儿子,纯朴沉静,历任会稽内史。徐兖二州刺史、司空。
【译文】
司空郗鉴家有个仆人,懂得文辞,对什么事都有一些见识。右军将军王
羲之对丹阳尹刘淡称赞他,刘惔问道:“和方回相比,怎么样?”王羲之说:
“这只是小人有那么点志向罢了,哪里就能和方回相比!”刘惔说:“如果
比不上方回,那仍旧是个普通的奴仆罢了。”
(30)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
①
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 。”
【注释】
①骨气:刚直的气概。 《晋书·王羲之传》称右军将军王羲之“以骨鲠称,尤善隶书。”简秀:
简约内秀。《晋书·刘惔传》说刘真长性简贵、雅善言理、为政清整。韶润:指品性华美柔润。思致:
才思和韵味。
【译文】
当时人士评论阮思旷说:“他的骨气比不上王右军,简约内秀比不上刘
真长,华美柔润比不上王仲祖,才思韵味比不上殷渊源,可是却兼有这几个
人的长处。”
①
(31)简文云:“何平叔巧累于理,嵇叔夜俊伤其道。”
【注释】
①何平叔:何晏,字平叔,是唯心主义玄学的一个代表人物。参看 《言语》第14则注①。嵇叔
夜:嵇康,字叔夜,有奇才,志趣不凡,喜好道学。参看《德行》第16则注①。
【译文】
简文帝说:“何平叔的精巧言辞连累到他所说的道理,没有很大说服力;
嵇叔夜的奇才妨害了他的主张,得不到实现。”
①
(32)时人共论晋武帝出齐王之与立惠帝,其失孰多 。多谓立惠帝为
②
重。桓温曰:“不然,使子继父业,弟承家把,有何不可 !”
【注释】
①“时人”句:晋武帝和齐王都是晋文帝的儿子。武帝即位后,立皇子司马衷为太子(后来继
位为惠帝),封其弟司马攸为齐王。齐王后任司空,参与朝政,声望很高。这时武帝的宠臣荀勖、冯
紞看到太子无能,惧怕司马攸将来会继承帝位而对自己不利,就向武帝进谗言,要武帝逼令齐王离开
京都,回到自己的封国去,以确保太子的继承权。齐王忧愤成病而死。
②“使子”句:承家祀,指接续王国的祭祀,即回到王国去。家指所封的王国。按:古时诸侯
所封之地称国,大夫所封称家。桓温是东晋人,评价西晋的得失,他以为出齐王和立惠帝两事,从礼
… 85…
制上说,都是天经地义的。
【译文】
当时人士都评论晋武帝令齐王归国和确立惠帝的太子地位两件事,哪一
件事失误最大。多数认为确立惠帝一事失误最大。桓温说:“不是这样,让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让弟弟治理王国,有什么不行!”
①
(33)人问殷渊源:“当世王公以卿比裴叔道,云何?”殷曰:“故
②
当以识通暗处 。”
【注释】
①王公:王侯公卿,指显贵。
②“故当”句:殷渊源和裴叔道两人都擅长清言,这句是说明两人的共同点。
【译文】
有人问殷渊源:“当代的显贵把你和裴叔道并列,怎么样?”殷渊源说:
“这自然是因为都能用识见疏通疑义。”
①
(34)抚军问殷浩:“卿定何如裴逸民?”良久答曰:“故当胜耳。”
【注释】
①抚军:简文帝司马昱,他未登位时任抚军大将军。
【译文】
抚军问殷浩:“你和裴逸民相比,到底怎么样?”过了很久,殷浩才回
答说:“自然超过他呀。”
①
(35)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 。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
②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注释】
①殷侯:指殷浩。侯是敬称,等于“君”。
②“我与”句:《晋书·殷浩传》作“我与君周旋久,宁作我也。”殷浩并不看重桓温,既不
甘退让,又不愿和他竞争,所以这样说。
【译文】
桓温年轻时和殷浩同样有名望,所以常常有一种竞争心。桓温问殷浩:
“你和我相比,谁强些?”殷浩回答说:“我和自己长期打交道,宁愿作我。”
(36)抚军问孙兴公:“刘真长何如?”曰:“清蔚简令。”“王仲祖
①
何如?”曰:“温润恬和。”“桓温何如?”曰:“高爽迈出。”“谢仁
② ③
祖何如?”曰:“清易令达。”“阮思旷何如?”曰:“弘润通长。”“袁
④ ⑤
羊何如?”曰:“洮洮清便”“殷洪远何如?”曰:“远有致思”“卿自
谓何如?”曰:“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于斟酌时宜,笼罩当世,
亦多所不及。然以不才,时复托怀玄胜,远咏 《老》《庄》,萧条高寄,不
⑥
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也 。”
【注释】
①温润恬和:温和柔顺、恬静平和。第30则评价王仲祖为“韶润”。
②清易令达:清廉平易、善良通达。 《晋书·谢尚传)说,谢尚(字仁祖)不拘小节,不为流
俗之事,为政清简。
③弘润通长:弘润指心地宽大。品性柔润;通长指才思精深广阔。 《晋书·阮裕传》说,阮裕
(字思旷)以礼让为先,以德行知名,有归隐之志,不为宠辱动心。虽不博学,而论难甚精。许多方
面不及别人,而兼有众人之美 (参看本篇第30则)。
④洮洮:同“滔滔”,形容谈论滔滔不绝。清便(pián):清雅、能说会道。”
⑤致思:同思致,新颖的思想和情趣。殷洪远是殷浩的叔父殷融,善清言,参看 《文学》第74
… 86…
则。
⑥玄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