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说新语译注1-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第44则。何仆射:何澄,字子玄,曾任尚书左仆射,为人清正。 

     ②讫:通“迄”,到。乖:指意见不合。裙:古人穿的下裳。 

      【译文】 
     王大和王恭曾经一起在左仆射何澄家作客,王恭当时任丹阳尹,王大刚 
受任荆州刺史。到他们快要闹别扭的时候,王大劝王恭喝酒,王恭不肯喝, 
王大就强迫他,越来越急迫,随即各自拿起裙带缠在手上。王恭府中有近千 
人,全都叫来何澄家中;王大的随从虽然少,也叫他们前来,双方的意思是 
想要打起来。何澄没有办法,就站起来插入两人中间坐着,才把两人分开。 
人们所说的依仗权势和财富的交往,古人认为是可耻的。 
      (8)桓南郡小几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 
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威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 
     ①                                           ② 
车骑 。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 !”问,果如之。 
      【注释】 

     ①车骑:桓冲,桓玄的叔父,曾任车骑将军。 

     ②“无所”句:桓冲不可能称自己的侄儿为南郡,这是记言疏忽。 

      【译文】 
     南郡公桓玄还是小孩时,和堂兄弟们各自养鹅来斗。桓玄因为鹅常常斗 
输了,就非常恼恨他们的鹅。于是就在夜间到鹅栏里。把堂兄弟的鹅全抓出 
来杀掉。天亮以后,家人全都被这事吓呆了,说这是妖物作怪,去告诉车骑 
将军桓冲。桓冲说:“没有可能引来怪异,定是桓玄开玩笑罢了!”追问起 
来,果然如此。 

… 页面 334…

                                    谗险第三十二 

       【题解】 
     谗险,指奸诈阴险。本篇所载,或进谗言,或用奸计,都有其阴险用心。 
例如第2则记用奸计游说,“几乱机轴”,以求宠幸。第3则记用阴险手段 
阻止皇帝召见别人,以防夫宠。第4则记因受谗言毁谤而用阴险手段离间进 
谗的人,等等。 
                                            ① 
       (1)王平子形甚散朗,内实劲侠 。 
       【注释】 

     ①劲侠:原注引邓粲 《晋纪》作“劲狭”,指刚烈、心胸狭隘。按:不管是劲侠还是劲狭,都 

很难说是谗险。 

       【译文】 
     王平子外表非常潇洒、爽朗,内心却实在刚烈、狭隘。 
                                                    ① 
       (2)袁悦有口才,能短长说,亦有精理 。始作谢玄参军,颇被礼遇。 
                                                ② 
后丁艰,服除还都,唯赍 《战国策》而已。语人曰:“少年时读《论语》 
                                                                      ③ 
 《老子》,又看《庄》《易》,此皆是病痛事,当何所益邪 !天下要物, 
                                                                           ④ 
正有《战国策》。”既下,说司马孝文王,大见亲待,几乱机轴。俄而见 
诛。 
       【注释】 

     ①袁悦:字元礼。晋孝武帝时,会稽王司马道子录尚书事,袁悦得到司马道子的宠信,且劝道 

子专揽朝政,后来,王恭把这事告诉了孝武帝。袁悦又盛赞得到司马道子宠呢的中书令王国宝忠谨。 

而孝武帝已渐不满意司马道子,因此迁怒于袁悦,便杀了他。短长说:指战国时代游说之士那种合纵 

连横的言论。 

     ②丁艰:旧时遭父母之丧叫丁艰。其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赍 (jī):携带。(战国策):主 

要是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言行录,记载了他们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汉代刘向编定。 

     ③病痛:毛病,比喻小事。 

     ④司马孝文王:即会稽王司马道子。 《晋书》作文孝王。机轴:指重要部门或职位。 

       【译文】 
     袁悦有口才,擅长游说,道理也很精辟。最初任谢玄的参军。得到颇为 
隆重的待遇。后来,遇到父母的丧事,在家守孝,除服后回到京都,只带着 
一部《战国策》罢了。他告诉别人说:“年轻时读《论语)《老子》,又看 
 《庄子》《周易》,拄些都是讲的小事,会增加什么好处呢!天下重要的书 
籍,只有《战国策)。”到了京都以后,去游说会稽王司马道子,受到了特 
别亲切的款待,几乎扰乱了朝政。不久就被杀了。 
                                         ① 
       (3)孝武甚亲敬王国宝、王雅 。雅荐王珣于帝,帝欲见之。尝夜与国 
宝、雅相对,帝微有酒色,令唤珣。垂至,已闻卒传声,国宝自知才出珣下, 
             ② 
恐倾夺要宠 ,因曰:“王珣当今名流,陛下不宜有酒色见之,自可别诏也。” 
帝然其言,心以为忠,遂不见珣。 
       【注释】 

     ①王国家,晋孝武帝时任中书令,后任尚书左仆射,善于谄媚,总揽大权。晋安帝时,兖州刺 

史王恭以讨伐王国宝为名起兵,晋室恐惧,杀国宝。玉雅:字茂建,因得到宠幸而任太子少傅。 

     ②倾夺:争夺。要宠:显要职务和宠幸。一本作“其宠”,绽是。 

       【译文】 
     晋孝武帝很亲近并且尊重王国室和王雅。王雅向孝武帝推荐王珣,孝武 

… 页面 335…

帝想要召见他。有一夜,孝武帝和王国宝、王雅对坐喝酒,孝武帝脸上略带 
点酒色,便下令召见王珣。王珣将到,已经听到了吏卒传话的声音,王国宝 
知道自己的才能在王珣之下,恐怕王珣会争夺显职和宠幸,就对孝武帝说: 
 “王珣是当代的著名人土,陛下不宜带着酒色召见他,本来可以另外召见 
的。”孝武帝认为他的话说得对,心里认为他是忠心,终于没有召见王珣。 
                                                                  ① 
      (4)王绪数谗殷荆州于王国宝,殷甚患之,求术于王东亭 。曰:“卿 
但数诣王绪,往辄屏人,因论它事;如此,则二王之好离矣。”殷从之。国 
宝见王绪,”问曰:“比与仲堪屏人何所道?”绪云:“故是常往来,无它 
所论。”国宝谓绪于己有隐,果情好日疏,谗言以息。 
      【注释】 

     ①王绪:是王国宝的堂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心腹,任从事中郎,会谄媚。 

      【译文】 
     王绪屡次茬王自宝面前说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坏话,殷仲堪对这事很担 
忧,向东亭侯王珣讨教对付他的办法。王珣说:“你只要一次又一次地去拜 
访王绪,一去就叫手下的人退出去,于是谈别的事情;这样,二王的交情就 
疏远了。”殷仲堪照他所说的做去。后来王国宝见到王绪,问道:“你近来 
和殷仲堪在一起,赶走随从,都说些什么呢?”王绪回答说:“只不过是一 
般往来,没看谈别的什么事。”王国宝认为王绪对自己有隐瞒,果然两人的 
感情日渐疏远了,谗言这才平息下来。 

… 页面 336…

                                  尤悔第三十三 

      【题解】 
     尤悔,指罪过和悔恨。本篇所记,多涉及政治上的斗争,少数是生活上 
的事情。有的条目侧重记述言行上的错误、坏事,有的侧重于悔恨,有的同 
时述及错误和悔恨。那些牵涉政治斗争的条目记载着为了争权夺位,置对手 
于死地的事实,可以看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残酷性。第1则记魏文帝为了 
保住帝位,残忍杀害亲兄弟,这是罪行;第3则记陆机因受诬陷而被杀的时 
候慨叹:“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这是悔恨当初进入仕途;第6则记 
因为王导三缄其口,王敦才杀了周侯,事后王导知错而悔恨。 
     有的条目所载的不仅仅是悔,而是愧恨,是感到羞愧,心里自恨不该如 
此。例如第15则记“简文见田稻,不识,问是何草,左右答是稻。筒文还, 
三日不出。”身为皇帝而连稻苗也不认得,是应该羞愧得无地自容了。 
                                       ① 
      (1)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骁壮。 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啖枣,文帝以 
                                    ② 
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 ;王弗悟,遂杂进之。既中毒,太后索水 
救之;帝预敕左右毁瓶罐,太后徒跳趋井,无以汲,须臾遂卒。复欲害东阿 
③,太后曰:“汝已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 

      【注释】 

     ①任城王:曹彰,字子文,卞太后第二子,封任城王。骁壮:勇猛、刚强。 

     ②卞太后:魏文帝曹丕的母亲,曹丕登位时尊为太后。 

     ③东阿:曹植,字子建,卞太后第四子,封东阿王。按:曹植封东阿王是 

曹丕死后之事。 

      【译文】 
     魏文帝曹丕猜忌他的弟弟任城王曹彰勇猛刚强。趁在卞太后的住房里一 
起下围棋并吃枣的机会,文帝先把毒药放在枣蒂里,自己挑那些没放毒的吃; 
任城王没有察觉,就把有毒、没毒的混着吃了。中毒以后,卞太后要找水来 
解救他;可是文帝事先命令手下的人把装水的瓶罐都打碎了,卞太后匆忙间 
光着脚赶到井边,却没有东西打水,不久任城王就死了。魏文帝又要害死东 
阿王,卞太后说:“你已经害死了我的任城王,不能再害我的东阿王了!” 
      (2)王浑后妻,琅邪颜氏女,王时为徐州刺史,交礼拜讫,王将答拜, 
                                                      ① 
观者咸曰:“王侯州将,新妇州民,恐无由答拜。”王乃止。武子以其父 
不答拜,不成礼,恐非夫妇,不为之拜,谓为颜妾。颜氏耻之,以其门贵, 
终不敢离。 
      【注释】 

     ①“王侯”句:王浑袭父爵为京陵侯,故称王侯。晋代,州刺史往往掌握军权,王浑是扬烈将 

军、徐州刺史,所以称州将。颜氏女是琅邪国人,琅邪属徐州管辖,所以是州民。 

      【译文】 
     王浑后房妻子,是琅邪国颜家的女儿,王浑当时任徐州刺史,颜氏行完 
交拜礼,王浑刚要答拜,旁观的人都说:“王侯是州将,新娘是本州百姓, 
恐怕没有理由答拜。”王浑于是不答拜。王武子认为自己父亲不答拜,就还 
没有成婚,恐怕不算夫妻,也就不拜后母,只称她为颜妾。颜氏认为这是耻 
辱,只是因为王浑门第高贵,终究不敢离婚。 
                                                ① 
      (3)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 。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 
          ② 
可复得乎 !” 

… 页面 337…

       【注释】 

     ①“陆平原”句:陆平原,即陆机。在西晋八王之乱中,成都王司马颖任陆机为平原内史。大 

安初年,司马颖起兵讨伐长沙王司马义,又任陆机代理河北大都督。陆机进兵洛阳,在河桥大败。于 

是被司马颖的左长史卢志诬为将要谋反,终于被杀害。 

     ②华亭鹤唳:华亭,今上海市松辽县西平原村,有华亭谷、华亭水,是陆机故居。其地出鹤, 

当地人谓之鹤窠。后来用“华亭鹤唳”表示怀念故上而感慨生平,悔入仕途。唳,鸣叫。 

       【译文】 
     平原内史陆机在河桥兵败后,受到卢志的谗害,终于被杀。临刑时叹息 
说:“想听一听故乡的鹤鸣,还能听得到吗!” 
                                            ① 
       (4)刘琨善能招延,而拙於抚御 。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 
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注释】 

     ①刘琨:刘琨在西晋永嘉元年出任并州刺史,当时并州饥荒,百姓流散,寇盗猖狂。刘琨转战 

至晋阳,那里已是一片废墟。 

       【译文】 
     刘琨擅长乡致人才,却不善于安抚和驾御。一天之内虽然有几千人前来 
投奔他,可是逃跑的也有这个数目,因此他终于没有什么建树。 
                           ①                                             ② 
        (5)王平子始下 ,丞相语大将军:“不可复使羌人东行。”平子面 
似羌。 
       【注释】 

     ①王平子始下:王平子是王澄的字,西晋惠帝末年出任荆州刺史,东晋元帝召他为军谘祭酒, 

路过豫章,去探望堂兄弟王敦,被王敦杀害。 

     ②羌人:羌族人。羌族是古代民族,住在西北一带。这里指王平子。 

       【译文】 
     王平子刚从荆州下建康,丞相王导告诉大将军王敦说:“不可再让那个 
羌人到东边来。”因为王平子脸长得像羌人。 
                                                 ① 
       (6)王大将军起事,丞相兄弟诣阙谢 。周侯深忧诸王,始入,甚有忧 
                                     ② 
色。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卿 !”周直过不应。既入,苦相存救。既释。 
周大说,饮酒。及出,诸王故在门。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 
大系时后。”大将军至石头,问丞相曰:“周侯可为三公不?”丞相不答。 
又问:“可为尚书令不?”又不应。因云:“如此,唯当杀之耳!”复默然。 
逮周侯被害,丞相后知周侯救己,叹曰:“我不杀周侯,周侯由我而死,幽 
             ③ 
冥中负此人 !” 
       【注释】 

     ①“王大”句:大将军王敦是王导的堂兄,在东晋初年,两人共同辅佐晋元帝。永昌元年(公 

元322年),王敦在镇守地武昌起兵反,以诛刘隗为名,直下建康。当时王导任司空、录尚书事,每 

天带着同宗族的人到朝廷待罪。刘隗则劝晋元帝杀王氏。阙,皇宫门前两边的楼台,泛指皇宫、朝廷。 

     ②委:托付。按:这句指希望周侯保全其家族。 

     ③幽冥:暗昧;昏庸。 

       【译文】 
     大将军王敦起兵反,丞相王导兄弟到朝廷请罪。武城侯周特别担忧王 
氏一家,刚进宫时,表情很忧虑。王导招呼周说:“我一家百口就拜托你 
了!”周照直走过去,没有回答。进宫后,极力援救王导。事情解决以后, 
周极为高兴,喝起酒来。等到出宫,王氏一家仍然在门口。周说:“今 

… 页面 338…

年把乱臣贼子都消灭了,定会拿到像斗大的金印挂在胳膊肘上。”王敦攻陷 
石头城后,问王导说:“周侯可以做三公吗?”王导不回答。又问:“可以 
做尚书令吗?”王导又不回答。王敦就说:“这样,只该杀了他罢了!”王 
导再次默不作声。等到周被害后,王导才知道周救过自己,他叹息说: 
 “我不杀周侯,周侯却是因为我而死,我在糊涂中辜负了这个人!” 
       (7)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同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答,顷, 
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 
                ①                             ② 
族,宠树同己 ,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 。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若如 
                     ③ 
公言,祚安得长! ” 
       【注释】 

     ①“王乃”句:宣王,指司马懿,曾受魏文帝曹丕重用,后来,为了夺权,寻机把皇族曹爽和 

曹操的女婿、吏部尚书何晏杀掉,并杀太尉王凌等。还逮捕魏朝诸王公。这就是诛夷名族。与此同时, 

因太尉蒋济追随他杀曹爽等,便进封蒋济为都乡侯。这就是宠树同己。建立晋国时,追尊为宣王。 

     ②高贵乡公事:文王司马昭继其兄司马师任魏大将军后,图谋代魏,杀魏帝高贵乡公,立曹矣 

为帝,并进爵为晋王,死后谥为文王。参看《方正》第8则注①。 

     ③祚:通“阼”,帝位。 

       【译文】 
     王导和温峤一起谒见晋明帝,明帝问温峤前代统一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温峤还没有回答,一会儿,王导说:“温峤年轻,还不熟悉这一段的事,请 
允许臣为陛下说明。”王导就一一叙说晋宣王开始创业的时候,诛灭有名望 
的家族,宠幸并栽培赞成自己的人,以及文王晚年杀高贵乡公的事。晋明帝 
听后,掩面伏在坐床上,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