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生活习俗史-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大为节能,因为这些玻璃墙是一块块巨型热反射玻璃。 

     由于现代城市的拥挤,人口过多,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开发地下面积以 

改善居住环境城市现状。 

     建造地下城市的理想已经提出。地下是处于恒温状态的,地下6米处的 

气温常年保持在50°F左右,这就为节能提供了条件,如果房屋建在地下, 

可以不必提供降温和加温的能量。 


… Page 66…

     中国人早就熟悉地下建筑,中国古代有地下宫殿、地下隧道,现代有地 

下发射井、地下商场、地铁等。当代世界各国人民都注意到开发地下,如果 

在地下建屋可以节约能源,同时解决了取暖问题。日本对这个问题异常重 

视,因为日本面积小,城市建在地下可以解决土地占用面积的问题。日本科 

学家已论证建造地下城的科学依据,而大西洋公司已经提出建造地下爱丽丝 

城的计划。 

     为了节约能源,解决夜间照明问题,英国某公司研制了一种“夜光油 

漆”。这种油漆白天储存太阳光或灯光,夜晚可以把储存的能放出来。他们 

建了一座公寓,把夜光油漆涂在楼梯上,晚上在没有照明的情况下,楼梯自 

动发光,如同白天一样,既节约了能源又保证了人的安全。 

    各种保健卧具的出现,是当代一大特点。 

     日本的电磁枕头。日本设计出在枕芯上安上永久电磁的枕头,它不断发 

出电磁波,按摩睡觉者的头部,可以松弛头、眼及呼吸系统。枕头结构有三 

层:第一层有许多硬凸起,可以对头部产生指压效果,松弛脑部神经;第二 

层有吸热、吸温的椰子纤维,能吸收汗水,还能使头部降温;第三层是内层, 

是弹簧,可以让头部轻松舒适。 

     美国的充水床垫,这种床垫是一种特制的塑料水袋,并有电气控温装 

置,可以根据气候及个人的要求调节水温。充水床垫不仅使人睡上去十分舒 

服,还有利于全身的血液循环,可以改变人因部分体位受压经常在夜间翻身 

的习惯。 

     日本研制出一种利于血液循环的被子,絮料是一种特殊的纤维絮片,絮 

片中混有氨基甲酸乙酯,它表面呈凸点软颗粒状,被面是涤纶,被里是棉布, 

盖上它可以促进人的血液循环。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会为自己创造出更加舒适、更加科学的居住环境 

和生活条件。 

      (2)欧洲的民居 

     欧洲各国的现代化民居已为世界各地人民所赞赏和借鉴,但当前欧洲人 

却更偏爱乡村或近郊的住宅。 

     英国是世界上住宅比较舒适和现代化的国家,它的5500万人拥有2000 

多万幢住宅,其中传统小楼占80%。高层公寓只占20%。五六十年代英国 

修建了许多高层建筑公寓,这些高层公寓有各种配套设备,水电供应充分, 

居住舒适,还有各种社会化服务。但60年代末期水电供应紧缺,高层公寓 

显出了不便,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了传统小楼房,这种房有现代化设备,多设 

在乡村。70年代英国政府停建高层公寓,而在远离城市中心而交通又很方便 

的地区修建传统形式的现代小楼。 

     英国人乐于拥有两处住宅,一处设在城市,一处设在乡间,乡间住宅可 

以度周末和假期。但只有比较富裕的家庭才能有两套住宅,一般的家庭只拥 

有一套乡间小楼。 


… Page 67…

     英国的乡间小楼,大半都是两层楼,每层各有两间卧室,有水、电、气 

等,居住十分舒适。小楼四周围起栅栏或者矮墙,院子里种花、种树,充满 

乡间风味。 

     伦敦越来越多的人,白天在市内工作,晚上住在乡下,他们每天上班都 

进行长途行走的锻炼,对身体十分有利。 

     德国人也喜爱乡村住宅,他们厌倦城市的喧哗,把住宅选定在离城几十 

公里的乡村小镇。德国人乡村小楼都附带有花园,小楼的四围全是花草树 

木,房间里也养起各种盆花。 

     在现代化程度很高的西方民族中,人们更喜爱乡村住宅,这表现出一种 

返朴归真的愿望。这说明高度现代化虽然创造出空前富足的物质生活,但也 

带来许多负面效应。高楼林立,灯火辉煌的城市代表着人类现代化的成就, 

但人们还愿意居住在乡村,寻回那一份宁静、悠然,寻回那清新的空气和大 

自然的怀抱。 

     为了保持乡间住宅的雅趣,一些欧洲国家甚至禁止人们在户外或者显眼 

的地方晒衣服。关于防止住宅周围的噪音,各国政府也有许多规定,以确保 

他们乡居的宁静。 

     欧洲民居的内部构造比较合理,一般都设有浴室、厕所、厨房。欧洲的 

住房大都有两个浴室和厕所,其中一间浴室只有淋浴,只有联邦德国厕所和 

浴室合一,不算太方便。 

     英法住宅多无凉台,德国、荷兰和西班牙的住宅有凉台,用以摆花。西 

班牙的凉台宽大,可以放置东西,也可作为日光浴的休息场所。地下室可以 

储存东西,放酒,但有的国家地下室主要用作洗衣房,如德国。关于洗衣服 

的时间,欧洲各国多有限制,联邦德国限制在夜间,午间和星期日,比利时 

不准在夜间11点至第二天早7点之间洗衣服。晒衣服也有限制,欧洲大多 

数国家禁止在户外或明显的地方晒衣服。一般是在屋内、浴室内、盥洗间、 

地下室晾衣服。英国和德国使用干燥机,避免了晒衣服引起的杂乱。 

     公寓住房住户较多,对于如何使用公用部分有许多规定或习惯,德国规 

定不能在正门大厅内放杂物,不能在走廊和楼梯上站着闲谈,小孩不准在这 

里玩耍。为了保证居住环境的安静,法国规定从晚上8点半至第二天早7点, 

禁止小孩吵闹、游戏。比利时禁止小孩玩得太晚,不准小孩大声喧哗影响邻 

居。对于音响的开放时间,弹奏乐器的时间都有规定。 

     欧洲的租房情况。在德国和法国想找一所合适的房子住,要通过单位和 

原来住房的朋友的帮助才能顺利找到。英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找房也 

不容易。找到房屋后,新住户要根据原住户在契约中房屋财产清单进行核 

对。英国人对此事极为严格而认真,契约书中详细记载着房间的家俱数量, 

颜色、材质,凡房中的任何一物都有记载,如门把手之类都记得很清楚。新 

住户如发现有不符合记载的地方,那怕极小的问题,也会不顾情面地和户主 

交涉。 


… Page 68…

     住房的安全问题在欧洲也令人大伤脑筋,欧洲国家中房门被撬事常常发 

生,因此他们在安全上费尽苦心。有的用三层门锁,有的用二层门锁,法国 

人习惯在每栋楼、每间住房上都上锁,比利时则在公寓正门、车库和寝室等 

处加锁,荷兰人甚至在壁橱上也上锁。 

     欧洲的厨房设备不够理想,一般家庭没有装风扇,空气流通不畅,因此 

他们规定不在厨房炸鱼,不煎炸食品。一般地说英国、荷兰的洗碗池和烹饪 

台都较高,不太方便。法国的厨房十分狭小。 

     瑞士注重防污染,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空气和水及噪音的污染。有鉴于 

此,瑞士特别注意防止空气污染。今天瑞士国内空气清新、污染较少。这源 

于瑞士人的不烧煤,因为瑞士水力资源丰富,利用水力发电,不仅防止污染, 

价钱还便宜。另外,他们对倒垃圾有严格规定,必须把垃圾装进大塑料袋内 

将口扎好放在门口等垃圾车来装,不准乱倒乱放垃圾。瑞士十分注意清除垃 

圾的工作,清洁工人穿桔红色制服,十分惹人注目。国家还规定,城市中每 

一座建筑物都要有两条排水道,一条排污水,一条排雨水。废水要到净水厂 

去还原。此外,修理和拆除旧建筑物,必须用大块塑料布把它罩好,以免尘 

土飞扬。瑞士对吸烟也有很多限制。瑞士防止污染的各种措施,得到世界人 

民的赞赏,他们的许多做法已为各国防止污染提供了榜样,他们的经验在许 

多国家得到推广。 

     瑞典民居 

     瑞典60年代在生产力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开始解决住房问题,到现在瑞 

典民居状况已取得根本改变。现在瑞典800多万人口拥有400万套住房,人 

均住房面积近40平方米,是当今世界上住房最宽敞的国家,瑞典居住房屋 

中,别墅占44%,公寓占56%。 

     瑞典民居的现代化程度很高,设备齐全,房子里都有客厅、厨房、卫生 

间,厨房配有烤箱、电炉、案桌、不锈钢餐具、厨柜、冰箱、洗涤机等。卫 

生间80%以上都有独用的浴缸或淋浴设备。不少住房有贮藏室和车库,客厅 

和卧室中大多铺设地毯。瑞典住宅的设计灵活,除厨房浴室是固定的以外, 

其他房间的分隔墙可灵活调整,按个人需要分成二室、三室等。住宅的环境 

与大自然的景观和谐,周围有树林,水泽和山地。别墅有庭院可种树木花卉, 

公寓有阳台,可以养护盆花。瑞典人在乡下也尽可能拥有一处别墅,每逢假 

日到别墅去领略一下乡居的生活乐趣。 

     瑞典的老人公寓,住房设备齐全,服务周到,公寓中有值班护士,公寓 

内有公共活动室和食堂,附近有幼儿园,老人生活在这里生活方便,富有情 

趣。 

     东德农村的民居 

     东德农村的住宅很有特色,南方和北方不同,南方大多是灰色砖瓦建 

筑,屋脊低平,而北方绝大部分是红砖红瓦、屋脊又高又陡,有一个大斜坡, 

而且多是单门独户。因为北方冬天长,下雪多,这样高的屋脊容易减少冰雪 


… Page 69…

对房屋的压力,也易于融化冰雪,不易积存雪水。这种房屋的另一个特点是 

冬暖夏凉。这种房屋的设计和建造都很讲究,各家各户都有独到之处,每家 

都有一个小花园。这种住宅虽然没有城市住宅的高大集中,但是环境幽美, 

空气清新,居住舒适、宽敞。 

     澳大利亚的木屋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的近郊,有一种木屋,很有特色。木屋都是一排赭 

红色的住宅,在绿荫掩映下显得十分幽静。它的第一层仅仅是几根柱子,第 

二层搭在第一层的柱子上,屋外有宽敞的游廊,在容易被风雨侵蚀的地方包 

着涂红漆的铁皮。这种建筑方式是为了抵抗这里炎热的气候,第一层空着, 

便于散热通风。这种住宅一直受到当地人的偏爱,因为它实用,舒适。 

      (3)亚洲 

     ①西亚的居住习俗。西亚阿拉伯人的庭院住宅仍传承着古老的传统。在 

一个有围墙的院子中,四围是住房,院子中央建一个喷水池,院子内种上果 

树、石榴树和椰枣树,喷水池不断地给树木浇上足够的水,以免树木干旱而 

死,如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四周围山中有几条河的支流通过,人们把水 

引到城里,引到庭院,从而创造出一个个沙漠中的绿洲,使庭院中有水,有 

树,有喷泉。 

     阿拉伯人的住宅,专门辟有妇女居住的房间,这是外人不得进入的地 

方,只有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可以入内。 

     广大牧民住传统的帐篷,阿拉伯帐篷是用木桩和帆布搭起来的。边上围 

上苇席,其间要留出门来。冬天时篷布要系在触地的桩基上,四边紧挨地面, 

夏天时篷布,高高搭在木桩上,使空气流通。 

     阿拉伯帐篷内部一分为二,一半是女子住处。他们的家俱都比较轻便, 

以便于搬动和迁移。 

     阿拉伯人在长期游牧生活中形成铺地毯的习惯。地毯是他们的床、坐 

榻、餐桌,会客室、祈祷处所,地毯还可以当作行囊,摇篮、衣柜、食柜, 

在搬家时起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现代化的当代,西亚民居也正改变着面貌。比如埃属西奈半岛, 

西奈是亚洲地区,过去西奈半岛贝都因人一直过着贫困流动的生活,现在埃 

及政府专门给当地人修建了新式楼房供他们居住,周围还有学校,政府帮助 

他们过上了稳定的生活。西奈盖了许多新的平房和两三层的楼房,使过去在 

难遮风雨的简陋房屋中的西奈人,生活安定而舒适了。 

     伊朗的住宅。伊朗高原白天炎热难耐,晚上又十分寒冷,为了抵御这酷 

暑奇寒,伊朗人创造了厚壁厚顶的房屋。他们的房屋只留个极小的窗,利用 

暗室与烈日隔开。 

     房屋是用日晒砖筑造,这是阿拉伯人自古留传下来的建屋方法。在夏天 

无雨季节用水与粘土混合,加上苇草,放入木模,经过五、六天日晒后,就 

会成为长方形的砖。随后就砌墙,然后做出门窗。砌好围墙以后,屋顶要用 


… Page 70…

两根黎巴嫩的杉木,房顶只用椰枣树的叶子盖上,再涂上泥,白天遮阳晚上 

可以保温。 

     阳光下酷热难忍,躲到室内或帐篷里就很凉爽。室内放着陶制的水缸、 

水罐,水缸表面会渗出许多水滴,由于蒸发时带走许多热量,因此水缸里的 

水是冰凉的。 

     阿联酋等石油富产国由于经济腾飞,彻底改变了以前的贫穷落后面貌, 

进入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如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市(阿联酋的首府),就有 

着美丽的城市建筑。市内有几十公里的公路,有绿色如茵的草坪,有整齐的 

棕榈树,各式各样鲜花,有无数的公园,有无数喷泉,街道两旁是高楼大厦、 

餐馆和高级饭店。海滨花园有繁茂的花草树木,是人们理想的休息场所。 

     西亚地区水源短缺,产油国的富人在建筑住宅时投下大笔资金,以解决 

水的难题,为了种上树木,并使它们生长下去,必须供给大量的水,他们或 

是通过海水淡化而取得或是是通过找到地下水来解决水源,但是一个井用几 

年就干,还得再打一眼井。有钱人为了使家里有树有花有水,花了大量的资 

产。 

     ②南亚及东南亚 

     印度住宅 

     当代城市中的人住在楼房,也有人住印度式房屋,室内宽阔,有现代化 

设备。不少人家住房分上下两层,下层有客厅、方便舒适的厨房、厕所、洗 

澡间等,上层是书房、卧室。其特点是通风透光,周围有大玻璃窗,许多房 

是座西朝东,这是为了避免阳光直晒。印度房屋注意防热,每间房内都有大 

吊电扇,从4—10月一直运转不停。印度房舍不论是二层还是三层,多是平 

顶,顶上四周有矮墙,源于古时候打仗用的壁垒,房子一头有砖的梯子,供 

人上下用。 

     城里贫民住的十分筒陋,一丈多高的小窝棚,用铁皮、破布、旧纸板搭 

盖而成,没有窗户,阴暗潮湿,这种房子多在偏辟的角落或城边上。 

     乡村多是土房或砖房,一般住房中央一间开有后门,以通风凉快,屋顶 

是平的,天热时人们在屋顶睡觉。有些农村的房子建在高出地面二、三米处, 

房子用石头、竹子、木头搭成,顶上用草盖住。每家大都有三间房,前面是 

走廊,中间,后边是卧室。炉灶安在屋子中间,为了降温灶上盖着木板,上 

面放着湿柴。印度乡村的房子虽然也很宽大,但里面很暗,只有一个入口, 

没有其他门和窗户。 

     印度未婚青年十四、五岁后住到村镇的公房。 

     印度住宅特别注意避暑的措施,这与当地炎热气候相关,印度的季节分 

干季和雨季,每年三个月有雨,雨量集中,河水泛滥,而其他九个月是干季, 

天气十分炎热,为了抵御夏日的酷热,印度人造泥屋居住。先用粘土做成砖, 

经过曝晒十分坚硬。用泥砖垒成房子,墙壁都做得十分厚,而且不做窗子, 

怕阳光和热风进去,这种阴暗的房子可以挡住外界的暑气,住起来还是很舒 


… Page 71…

服的。房子盖好后,室内用牛粪水涂上一层,干了之后可以防止生虫。白天 

人们躲在房子里避暑,晚上大人小孩,都露天而睡。印度没有露水,人们都 

放心地睡在外面。 

     印度的酷暑季节,温度可达45℃,风是热风,直到太阳落山,也不降温。 

为了避暑,印度人把门窗紧紧关闭,这是为了怕夜间存留的冷空气散掉。人 

们在房屋中仍不能逃避暑气,就以沾湿的厚毛巾盖在皮肤上,再开电风扇猛 

吹,带有热气的风经过湿毛巾变成冷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