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邦至,沛令后悔,拒刘邦于城外,并欲杀萧何、曹参。萧何、曹参恐惧,逾城投奔刘邦。刘邦以帛书射城上,上写:“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沛人得书,共杀其令,开门迎刘邦,欲以为沛令。刘邦推辞说:“置将不善,壹败涂地。”萧何、曹参等都是文吏,怕万一事不成,遭到灭族大祸,所以,尽让刘邦。于是立刘邦为沛公,旗帜皆赤。萧何、曹参、樊哙等收沛县子弟,得三千人,起兵反秦。
入关破奏起义不久,刘邦攻杀泗川守壮,令雍齿守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十二月,魏遣周市说雍齿降,雍齿叛归魏。刘邦引兵攻雍齿,不胜,欲借秦嘉兵,故率众从秦嘉。是时秦将章邯已屠相,至砀东,秦嘉率刘邦与秦军战于萧西,不利。二月,攻取砀,得兵六千,进而攻拔下邑。四月,项梁攻杀秦嘉,驻薛。刘邦率百余骑投奔,项梁益刘邦兵卒五千,五大夫将十人。刘邦还军攻丰,雍齿败,走魏。七月,章邯围田荣于东阿,刘邦从项梁救田荣,大破章邯军。八月,刘邦与项羽西至雍丘,大败秦军,杀三川守李由。九月,楚怀王拜刘邦为砀郡长,封武安侯。
二世三年(公元前207 年),楚怀王遣将攻关中,并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因怨恨秦杀项梁,积极请战,要求率兵攻关中。楚怀① 关于刘邦的材料,见于《史记·高祖本纪》、《汉书·高帝纪》者,不另一一作注。王嫌项羽慓悍残暴,不准。别遣刘邦收陈胜、项梁散卒,西攻关中。刘邦自砀出发,于成阳、杠里两败秦军,至昌邑遇彭越,共攻秦军。战不利。还军栗,夺取楚怀王将刚武侯军,得四千余人,西走高阳。郦食其献策,说刘邦攻取陈留,得秦积粟。刘邦纳其言。遣其弟郦商攻开封,城坚不拔,乃西攻白马、曲遇,大破秦将杨熊。杨熊走荥阳。二世遣使斩之。
刘邦攻南阳,南阳守龆齮败走宛城。刘邦欲越宛城,直取关中。张良谏曰:“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刘邦遂连夜引兵还,围攻宛城。宛守齮欲自杀,舍人陈恢逾城谏刘邦收降齮,否则以宛郡县城之坚,“足下尽日止攻,士死伤者必多。引兵去,宛必随足下后。足下前失咸阳之约,后又有强宛之患。为足下计,莫若约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与之西。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通行无所累。”齮降,封为殷侯。陈恢献策有功,封千户。于是刘邦引兵而西,“无不下者”。刘邦遣魏人宁昌使秦,未还,章邯已降项羽。赵高杀二世,遣使于刘邦,欲约分关中,刘邦不许。秦子婴杀赵高后,遣将守峣关。刘邦遣郦食其、陆贾说秦守将以利害。秦将欲从,刘邦乘其懈怠,绕峣关,逾蒉山,大破秦军于蓝田南,又破秦军于蓝田北,秦军彻底瓦解。汉元年(公元前206 年)十月,刘邦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轵道旁。秦亡。刘邦进入咸阳。
约法三章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好酒色的刘邦,当然经不起诱惑,他欲留住秦宫。樊哙谏,他不听。张良再谏,刘邦才封府库,还军霸上。这表明,刘邦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正如范增所言:“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①十一月,刘邦召集诸县父老豪杰说:“父老苦秦苛法久矣”,我“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民大喜,争献牛羊酒食飨军。刘邦以仓库粮多,不劳民破费,拒收百姓所献食物,百姓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同月,项羽兵至关门,遣英布攻破函谷关。十二月,项羽至戏,欲攻刘邦。在项伯,张良的斡旋下,刘邦到鸿门与项羽和解。正月,项羽分封诸侯,负约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① 《史记·项羽本纪》。
第二节汉王灭楚夺取关中破秦后,项羽无论威望还是实力,完全可以主宰天下。然而,他却自立为霸王,又放弃了“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②的关中,而满足于衣锦还乡,被人讥讽为“沐猴而冠”。刘邦不同于项羽,他从入关起,就想据有关中。项羽负约封他为汉王时,他很恼怒,想进攻项羽。萧何以众寡不敌,劝他先“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四月,诸侯罢戏下。刘邦率吏卒三万人,及楚与诸侯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途中,将士多逃亡。及至韩信以不被重用,也在逃亡中。萧何连夜把韩信追回,拜为大将。韩信建议,利用将士思念东归的心情,东上争天下。韩信问刘邦:“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①可见,刘邦想的是得天下,与项羽衣锦还乡的狭隘思想相比,气度大,视野宽。
汉元年(公元前206 年)八月,刘邦乘项羽征战田荣之机,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得三秦,占据关中。刘邦为了把关中建成与项羽争天下的基地,颁布了一系列得民心的措施。秦故苑囿池皆令民耕种,除蜀汉民租税二岁,关中民从军者复其一岁。又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又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繇戍。”刘邦得关中,是他与楚争天下的第一步。
逐鹿中原自从与项羽直接交手,刘邦总是吃败仗,败了再打,打了再败。汉二年(公元前205 年),刘邦率五十六万人,乘项羽攻齐,偷袭彭城成功。项羽仅以三万人回救,竟然打得刘邦溃不成军,伤亡几十万人。刘邦率数十骑突围,狼狈逃走。但是,到荥阳后,刘邦立即整组军队,阻止项羽西进。
刘邦一败再败,在极度困难时,竟让纪信扮作他,率两千多妇女出城投降。刘邦率数十骑逃出荥阳。刘邦回关中收兵,然后,重回前线继续与项羽周旋,坚持战斗。
在与项羽斗争中,刘邦以争取舆论支持,弥补实力的不足。他为义帝发丧,就是为了争取舆论支持,动员诸侯共同对付项羽。刘邦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把与项羽的争夺,变成了维护义帝的“讨逆”战争,从而,在舆论上占了主动。
楚汉战争中,虽然刘邦总吃败仗,但他总是败而不馁。靠韧劲,与项羽周旋五年,一次次的败而复振,直至汉五年(公元前202 年)十二月,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刘邦终于取得了灭楚的胜利。
善将兵和善将将刘邦转弱为强,夺得天下,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会用人。汉五① 《史记·淮阴侯列传》。
年(公元前202 年)五月,刘邦在洛阳南宫设酒宴,总结楚汉成败的原因,让大臣各抒己见。王陵认为,刘邦能与天下人共利,故得天下;项羽不能与天下人同利,故失天下。刘邦回答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的确如此。刘邦从起兵以来,几乎所有胜招,都是别人的主意。西进时回头夺取宛城,乘秦军懈怠攻取武关,是张良的主意。利用士卒思归争天下,开辟战场,是韩信的主意。徙都关中,是刘敬的主意。当然,刘邦能采纳这些建议,这本身就反映他比别人高明。刘邦欣赏自己会用人,实际上,除了王陵说的与天下人共利之外,就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付诸于行动。
韩信、英布、陈平等,本来都是项羽的部下,因为项羽对人有功当封爵者,“刻印劊滩荒苡琛雹佟K窍群笸侗剂醢睿晌醢钫绞は钣鸬牡昧θ瞬拧<偃缌醢畈荒苡胩煜氯斯怖遣唤霾换崂赐侗迹褪抢戳艘膊换徂账缆裘鲋饕狻A醢疃圆懿巍⒅懿⒎嗟日浇负跏谴蛞淮问ふ躺淮尉簟A醢钜愿咝停谷宋裘E沓前芎螅醢钗收帕迹骸拔嵊韫匾远绕捎牍补φ撸俊雹诮刖稣绞逼冢蚝拧⑴碓讲恢粒醢钤侔苡诠塘辍S谑乔彩垢嫠吆拧⑴碓剿担骸安⒘鞒3疲猿乱远岛S肫胪酰活⊙粢员敝凉瘸怯肱硐喙!雹酆拧⑴碓降玫叫砼担⒖探钣鹩谯蛳隆V档米⒁獾氖牵醢畹笔辈⑽凑嬲刂普庑┑厍匆哉庑┑厍锫耄睦坑胂钣疝彰
刘邦称帝后,曾与韩信谈论将领的才能。刘邦问:像我这样,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你能带多少人?韩信说:我带的人,越多越好。刘邦笑着说:你带的人越多越好,怎么你反让我擒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④韩信所说,很有道理。刘邦能转弱为强,自己老打败仗而能领导善战的将领,这说明他具有当时历史条件下军事领导的才能,从而取得灭楚的胜利。
① 《汉书·韩信传》。
② 《史记·留侯世家》。
③ 《史记·项羽本纪》。
④ 《史记·淮阴侯列传》。
第三节汉高祖创帝业开国规模汉五年(公元前202 年)正月,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联合上书,劝刘邦称帝。他们说:“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刘邦三让后,二月甲午即帝位。他本想久都洛阳,以娄敬、张良谏,即日起驾,西都长安。
汉六年,刘邦始剖符封功臣,封萧何、曹参等为彻侯。当刘邦在位时期,功臣封侯者一百三十七人,与外戚合计,凡一百四十三人。封爵有誓,誓约:“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后裔。”①这些得封侯的人,是汉朝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他们是地主阶级中的世家地主。
汉初功臣,多来自乡里田野。他们没有受过礼仪的约束,常饮酒争功,大呼大叫,甚至拔剑击柱。叔孙通看到刘邦有建立朝廷秩序的要求,便提出“起朝仪”。经刘邦同意,叔孙通从鲁征集三十人,加上刘邦左右的学者及其弟子百余人,参照秦仪,制订出新的朝仪。七年(公元前200 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朝贺,起用新定朝仪。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御史执法,举不加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讙失礼者。这一套朝仪,不只是一套仪式,更重要的是从而突出了尊卑不同的封建等级。于是刘邦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①封功臣和定朝仪都是刘邦开创帝业中的大事。此外,刘邦还在更多的方面创立了规模,史臣论曰:“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初顺民心,作三章之约。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定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模弘远矣。”这所说,自萧何次律令以下,基本上都属于立法工作,为后世立制垂范。章是历数的章法,程是度量衡的规定,军法是讲用兵之道,《新语》是讲历代兴衰之故。礼仪,不仅限于朝仪的内容。这样多方面的开国规模,是前代所没有的。强本弱末的战略思想强本弱末,或称强干弱枝,是刘邦采纳群言,体现在政治实践上的战略思想。
汉六年,田肯说刘邦曰:“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渤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悬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非亲子弟,莫可使王矣。”刘邦称善,分楚地为二国,以从兄刘贾为荆王,弟交为楚王;以子肥为齐王,王七十余城,民能齐言者,皆属齐。汉九年,刘敬从匈奴来,因言匈奴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能兴。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比近胡寇,东有六国之族宗① 《史记·高祖功臣年表》。
① 《史记·叔孙通传》。
强。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刘邦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齐楚大姓于关中,有十余万口①。把齐楚大姓西迁,以加强关中,又以刘姓子弟分王齐楚,这是从两个方面强本弱末的措施。刘邦末年还宣称:“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②强本弱末的措施,更制度化了。强本弱末,是巩固封建专制主义的必要措施,在中国封建政治史上有久远的影响。
政治局势的趋向稳定刘邦自汉五年称帝,汉十二年死,在位共八年。在这八年期间,刘邦并不能将他的汉家天下治理得太平无事,但他缓和了汉与匈奴、南越的关系,平定了内部的反叛,铲除了内部潜在的威胁,使当时的政治局势趋向稳定。匈奴在秦末,乘内地变乱的机会,扩张势力,不断南侵。刘邦于汉七年(公元前200 年)被匈奴围困于白登七天,用计得脱。汉九年(公元前198年),与匈奴结和亲之约,汉与匈奴的关系相对地缓解。
南粤赵佗,原为秦南海尉。秦既破灭,赵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刘邦使陆贾说服赵佗归顺。汉十一年,封赵佗为南粤王,令称臣,奉汉约。南粤一带始成为汉朝统治的一部分。
刘邦在位时,汉内部的反叛活动比较集中地出现在燕代地区,并多与匈奴有些联系。汉五年,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刘邦自将出击,俘臧荼。汉六年七月,韩王信以马邑降匈奴,与匈奴勾结反汉。刘邦自将击之,破其军。一直到八年冬,韩王信的残部还继续活动。汉十年八月,陈豨与匈奴勾结反汉,自立为代王。刘邦仍是亲自出击,于十一年冬败陈豨军。十二年冬,斩陈豨。
刘邦在灭楚战争中的手下将领,以韩信的功最大,威望最高,彭越、英布次之。这些在战争中的得力人物,在战争结束后,可能会成为威胁皇权的人物,这是刘邦所不放心的。刘邦在楚灭后不久,就夺取韩信的部下兵,并将原封韩信为齐王加以变动,而改封为楚王。汉六年十月,黜韩信为淮阴侯。汉十一年,以谋反的罪名杀韩信和彭越,夷三族。英布因韩信、彭越之死,起兵反汉。刘邦仍自将击之。汉十二年十月,英布败走,被追斩于鄱阳。刘邦征英布后,回长安,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诸母子弟佐酒,道旧故,为笑乐。刘邦自为歌,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乐饮十数日,乃去。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 年),刘邦死于长乐宫。年六十三①。
① 《史记·刘敬列传》。
② 《史记·吕后本纪》,又《汉兴以来诸侯年表》。
① 《史记·高祖本纪》集解,引皇甫谧说。
第四节吕后②称制吕后干政吕后,名雉,刘邦的妻子,在刘邦称帝后为皇后。生有一男一女,男名盈,是后来的汉惠帝,女是鲁元公主。刘邦为汉王时得定陶戚姬,很喜欢她,生赵王如意。戚夫人常在刘邦身边,而吕后年长,常留守,不常见到刘邦。但吕后干预汉初的政治,是在政治上有影响的人物。
吕后为人,刚毅残忍,佐刘邦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杀韩信、彭越,都是吕后的主意。刘邦对韩信虽有疑忌,但不一定要杀他。韩信死后,刘邦“且喜且怜之”。喜是喜其死,怜是不忍其死。彭越已得到刘邦的赦免,吕后却特别跟刘邦说,彭越必不可留。这两位大臣不只被杀,而且被夷三族。
在刘邦病危时,吕后考虑到未来的丞相人选,询问刘邦的意旨。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刘邦说“曹参可。”吕后问其次。刘邦说:“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辅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更问其次。刘邦说:“此后亦非尔所知也。”①刘邦死后,相位的人事安排,基本上是按刘邦所说去办的。这表明吕后对这事的关心,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吕后与戚夫人的矛盾是很尖锐的。她们都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刘邦已立盈为太子,却又喜欢如意,说如意像他,想把盈换掉,立如意为太子。在大臣们的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