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艺术和艺人从来都是要为观众服务的,你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来满足观众,哪有能指望观众主动关心传统艺术的道理。
难道你唱的跟狗屎一样,也要指望观众为了保护传统而捏着鼻子花钱听你那破玩意儿吗?
这叫道德绑架。
曲艺行包括相声行嚷着要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口号喊了很多年了,但是成绩却是一点不见。
这里面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之一必然有上述所说的东西。
复兴一门传统艺术,所需要的助力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艺人自身的,要是艺人自身不给力,那就真的徒呼奈何了。
……
何向东唱罢之后,又和张秋生畅聊起来。经过这事儿之后,张秋生整个人明显开朗了许多,状态也更加放松了,段子手的本色也显露了出来,很逗。
何向东自然就不必说了,和张秋生频繁逗闷子,笑果不断。
现场观众有好些人笑得肚子都疼了。
张秋生也在谈话中展示了一下他作为歌手的能耐,何向东也露了几手戏曲演员的基本功,交相辉映,煞是精彩,这也给这档节目增添了观看深度。
现场观众的反馈非常良好。
赵导看的都有些激动起来了,他在电视圈打拼了很多年了,有着常人没有的敏锐感。
这一期节目录了一半了,他就已经对收视率相当看好了,这节目比起现在的娱乐节目确实要好上许多,全程都有许多逗乐的地方,但是又不是单纯的在搞笑逗乐。
它还包含了许多曲艺和歌曲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何向东展露出来的那些东西,既有曲艺的历史沉淀味道,又有广泛的普适性,还有非常好观赏性。
真的是太棒了,说不得这档节目要收视口碑双丰收啊。
赵导很开心,他心中也隐隐有期待,或许在半年内超越半日谈真的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啊。
……
前半段录制完成,后半段的茶馆相声要开始了,舞台就在旁边,《万象归春》是把一号演播大厅分成了两半,一半是家庭式的采访场所,还有一半就是老式茶馆了,用来说相声的。
家庭版的那半边,大灯已经熄灭了。茶馆灯亮,演员还有摄制组都移动了过去。
大屏幕上出现了茶馆的画面,一块老式木匾上写着“万象归春”四个大字,这是茶馆的名字。
左上角放着的是柜台,相声表演的桌子放在正中间,旁边还有四张八仙桌摆放着,桌子上也坐着穿着老式打扮的人,这些人也是演员。
灯光一亮,郭庆就出现在柜台旁边,他穿着金丝纹绣大褂,头上戴着一顶小帽子,完全是一副茶馆掌柜的打扮。
郭庆迈步而出,脸上全是笑容,热情洋溢对现场观众说道:“诸位诸位,本人郭庆,是我们万象归春茶馆的掌柜,今天是我们茶馆开业的第一天。诸位老少爷们,咱们南跑一百北走一千,全靠朋友帮衬,以后还得请您诸位多捧场啊。”
“好……”桌子上的那些演员率先开始鼓掌,台下观众也响起了掌声,他们都觉得这种模式挺有意思的。
开场词说完了之后,郭庆继续道:“您诸位都认识我了,我是茶馆的掌柜,我姓郭我叫郭庆。那么郭庆是谁呢,是咱们茶馆的掌柜,也就是我本人。对了,您诸位可能会问了,这人怎么一直站在那儿,因为我是茶馆掌柜啊,我姓郭……”
郭庆来回倒腾这几句话,观众都被逗了。
“嘿,嘿,郭掌柜,您不招待客人,在这儿瞎聊什么呢。”娇俏声音响起,从旁边迈步出来一人,一身旗袍打扮,正是苏沫。不得不说,换上旗袍的苏沫,美的很有气质。
台下观众立马就激动起来了,狼嚎阵阵。
郭庆脸上立马露出谄媚的笑容,弯下半腰,笑道:“哟,东家,您来了。”
苏沫脸上带着点高傲的味道,说道:“我要是不来啊,你都不知道要怎么招待客人了。”
郭庆笑道:“瞧您这话说的,哪能啊。”
说罢之后,郭庆又扭头跟观众解释:“诸位,这就是我们茶馆的老板娘,也是我的东家,你们要问我是谁呢,哎……”
他还没说出来呢,观众就开始笑了。
苏沫翻翻白眼嗔怒道:“闭嘴,你还没完了啊,客人还招待不招待了?”
郭庆立马道:“招待招待,小军出来招待客人了。”
一副伙计打扮的陈军立马小跑了出来,手上提着水壶给桌上客人加水。
现在何向东有了自己的节目了,也有资源了,他就开始捧自己家里的人了。
苏沫看了陈军一眼,对郭庆说道:“嗯,这人还不错,动作挺麻利的。我说郭掌柜啊……”
郭庆立刻应道:“哎,您说。”
苏沫道:“你说我们万象归春茶馆刚开张,你打算用什么法子让我们能把打出名气去啊,能让我们尽快把生意做好了啊?”
郭庆笑道:“东家,我从北京城给您请了两位说相声的名角儿,打算让他们在我们这儿安穴说相声。”
苏沫微微颔首:“行啊,那就让他们来试试,他们今儿打算说一什么啊?”
郭庆一伸手:“这事儿你我说了都不算,得让咱们客人说了算。”
话音刚落,伺候客人喝茶的陈军把水壶放下了,从腰后面拿出了一把大折扇,双手打开,上面写了密密麻麻的字儿,细细一看,全都是相声段子的名字。
陈菊谄笑着对客人说道:“爷,您请戳活儿。”
第六百零四章 你还真敢说啊
戳活儿这是相声行内的一个术语,意思就是让观众自己点段子,他点到什么,演员就给他说什么。
这种情况通常是发生在老茶馆里面,伙计在给客人服务的时候会问上一句,有些客人会要点活儿的,但是点活儿通畅要另外加钱的。
现在这种形式基本是没了,相声演出节目都是演员们早就在后台定好的,观众买了门票坐着等着看就好了,节目安排方面的事情他们是插不上手的。
不过就算是在旧社会,这种敢让观众戳活儿的相声演员也不多,因为这对演员的水平要求太高了。
戳活儿啊,观众戳到什么你就要演什么,万一观众戳到了一个你根本不会的呢,那时候怎么办,演员准备好死在台上了吗?
就算伙计拿给客人的扇子上写的都是演员会的段子,那也保不齐观众就爱找茬,就挑这上面没有的说。
就算观众人家老实,就按照扇子上面的点,可是万一人家点一个你不熟悉的呢。
既然演员敢让观众戳活儿,那说明他会的就不只是那么三五段,不然就那么几个字写在折扇上面,看着多牙碜啊。
观众要是点了平时不怎么说的,那给演员的压力就大了。自己安排的节目,演员都会在上台前对对活儿,熟悉了再上。但是戳活儿可就没多少时间能留给演员了,能商量一下怎么入活儿和底是什么,这时间就已经很宽裕了。
所以戳活儿这事儿,没点真本事的艺人还真不敢干。
在旧社会时期,常家大爷小蘑菇常宝先生就是此中好手,他当年在茶馆里面说相声的时候,就弄一把折扇,上面写着上百个成本大套的大段儿,然后让伙计拿给客人戳活儿,客人戳到什么,他就说什么,绝不含糊。
这是真本事。
现在何向东也来这一出了,陈军把折扇递给了观众,观众装模作样翻看了一下,说道:“这写的什么啊?”
陈军一拍手,无语道:“得,来一不识字儿的。”
陈军拿过折扇,对旁边另外一人说道:“爷,您来戳活儿吧。”
那人也一摊手道:“我也不识字啊。”
陈军无语了,环视周围众人一眼,问道:“诸位爷,你们都不认字啊?”
众人摇头。
陈军道:“得,那我还是找识字儿的人去吧。”
说着,陈军小跑两步,一个跃身就从舞台上跳了下去,跑到观众席上去了。
观众当时便惊呼了起来。
他们原本以为这也是节目的一部分,所有的东西,包括等会儿要演出的段子,这都是事先就商量好的,所谓的戳活儿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
可是他们也没想到陈军这人居然直接就跳下来了,这是准备要玩真的了?
陈军一溜小跑,在观众席上找到了一个小美女,谄笑着:“爷,您给戳个活儿。”
小美女一愣,而后大笑。
摄像师扛着摄像机一直在拍近景,把两人的表情全都拍了进去。
郭庆帮着陈军托了一下:“嘿,瞎叫什么呢,这是女的,怎么能叫爷呢。”
陈军扭头就问:“叔,那我该叫什么啊?”
郭庆道:“那你就叫婶婶吧。”
全场笑喷。
那小美女更是笑得前俯后仰的。
这些人实在是太逗了。
陈军倒是也从善如流,当即就对小美女道:“婶婶,您给戳个活儿。”
小美女脸都红了,扇子翻看了几下,也没多少心思细看。
郭庆在台上又打趣道:“小军啊,要是你这位婶婶不知道选什么好,你也可以问问你其他婶婶的意见。”
全场再笑。
小美女脸当时腾红了,闭着眼睛随手一指就道:“那就这个吧。”
陈军接过来一瞧,笑了一下,朗声喊道:“我婶婶点活儿,《卖估衣》。”
郭庆把话头接过来,对苏沫道:“东家,客人点活儿了,要咱说一段卖估衣。”
苏沫道:“那还等什么,赶紧把咱们家的说相声的请出来吧。”
郭庆对观众朗声言道:“好,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何向东薛果为您诸位表演相声。”
“好……”观众掌声欢呼声都起来了,这说明何向东现在是真有名气了,想当年他在电视台录节目的时候,主持人一报他的名字,观众全是一脸懵逼的样子,现在可大不一样了。
郭庆、苏沫还有陈军也都退场了,把舞台留给了何向东和薛果,两人在观众掌声中缓步而出,见到两人,观众掌声更加激烈了。
何向东和薛果走到台中央,薛果站到了桌子里面,何向东在桌子外面,何向东双手抱拳向观众致敬。
四方而拜之后,何向东站好了,笑着说道:“人来的不少啊,刨去空座都坐满了。”
“噫……”观众全起哄了。
这环节都快变成约定俗成的规矩了,何向东开场第一句话就是这个万年不变的老包袱,他一说完,全场观众就开始起哄,配合很默契,也很和谐。
薛果也在笑。
何向东的状态非常放松,他笑着对观众说道:“今天是我们万象归春茶馆开业的第一天,我们哥俩是在这儿安穴的相声艺人,今后还得您诸位多捧场多支持。”
薛果捧着道:“您多支持。”
“好……”观众鼓掌。
何向东道:“上得台来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何向东,是相声界的一个小学生,站在我身边的这位老师。”
薛果很高兴拍拍自己:“我……”
何向东却道:“这就无所谓了。”
薛果不乐意了:“哎,怎么到我这儿就无所谓了?”
何向东解释道:“不用说,观众都知道您,你就是薛果老师嘛,名气多大呀。”
薛果客气道:“也没那么大名气。”
何向东道:“您客气了,前段时间报纸上老是能见到您。”
薛果立马笑着拦道:“别,报纸上跟人打的热火朝天的可是您啊。”
“噫……”观众起哄,北京城也不大,前段时间何向东跟那帮子相声演员掐架的事情,好些人都知道了。
何向东都笑得有点不好意思了:“都知道啦?其实啊,事情没那么严重,好多都是媒体在哪里夸大其词呢,还非说什么非主流相声演员和主流相声演员的大战啊,其实没有什么主流非主流。”
“嗯,对。”薛果点头。
何向东继续道:“其实所谓主流,无非就是体制内的演员,非主流就是我们这样的民间艺人。体制内的也有高手,民间艺人本事也不差,都是说相声的艺人嘛。”
观众都有些讶异,瞧何向东这话,他是准备服软和解了?
何向东道:“其实不必要非常分的那么细致,就像我们薛果老师之前就是体制内的演员,还拿过相声大赛的奖呢,现在不也是和我们在民间说相声嘛。”
薛果捧着说道:“没错,是这个理儿。”
何向东理所当然道:“那当然了,薛老师还拿过相声大赛一等奖呢,这就是主流相声界的奖项。”
薛果客气挥挥手:“嗨,别提那个。”
何向东拿起扇子摊开了,把扇子当做是获奖证书:“我们都瞧见过,很大的一个荣誉证书,一等奖呢,薛老师还逮谁跟谁显摆。”
薛果问道:“哦,我怎么说的?”
何向东用手戳折扇,嘴里还念叨:“额……阿巴……阿巴阿巴……阿巴吧……”
薛果惊道:“啊?哑巴?”
全场观众又惊又笑,你这家伙是真敢说啊。
第六百零五章 卖估衣(恭贺哈利波特yy荣升盟主)
赵导当时就给吓了一哆嗦,脸上肥肉都狠狠颤抖了几下。
小王眼睛里面都冒小星星了,他还是头一次见着大庭广众之下说话这么刺人的艺人。
苏沫无语凝噎了,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节目组的人也是大眼瞪小眼,全都犯傻了。
后半段的相声演出,是何向东全权负责的,他们没看过本子,何向东也没让他们看过本子,事实上何向东自己也没本子。
所以何向东就在台上放飞自我了,何向东道:“那可不嘛,你们主流相声界都讲内部团结,谁都不得罪。那边那些演员为了这个一等奖都吵得要打起来了,领导一看,哟,这不行啊,算了,把奖给哑巴吧。”
薛果眼珠子都瞪大了:“何向东,你可别胡说八道啊,你自己得罪人也就算了,可别把我也带上,我小胳膊小腿可受不了。”
“噫……”观众在起哄。
何向东却道:“你们不是常说讽刺才是喜剧的本质,相声的本质也是讽刺啊,这都你们说的啊。”
薛果懵逼了,挥手道:“那我们也不能挨骂啊。”
“吁……”观众再次起哄,这场相声是真的精彩。
何向东指着薛果坏笑道:“看,把实话说出来了吧。”
“嗨。”薛果赶紧连连挥手。
许多学者认为喜剧包括相声都需要讽刺,认为讽刺才是喜剧的根本。
只是现在喜剧都不敢讽刺,讽刺谁啊,讽刺政府?谁敢?讽刺老百姓,人家还不乐意听呢?讽刺不文明现象?老调重谈的东西,早就听腻了,也讽刺不出新意来。
所以何向东始终是认为相声可以讽刺,它有讽刺的功能,但它的本质绝对不是讽刺,你不能要求所有的相声都要讽刺才行啊。
观众要的并不是整天听讽刺的东西,从更大意义上来说,讽刺只是政治宣传的需要,而非喜剧本身。
……
何向东说道:“但是话说过来,甭管是主流还是民间,只要能好好说相声就成。大家都是同行同业的,也都是一个老祖宗,说一声是自家人也不为过。大家齐心协力,把这个行业做大做好,只有把蛋糕做大了,大家才能分的更多,不然就那三瓜俩枣的,你抢块烂冬瓜过来,还高兴的跟什么似得,这就没意思了。”
薛果马上捧道:“这是真心话。”
“好。”观众叫好。
何向东接着道:“其实相声也就那么回事,大家说的都是相声,也都讲究四门功课。”
薛果把话头接过去:“哦,哪四门?”
何向东道:“说学逗唱啊。”
薛果道:“您给大伙儿介绍介绍。”
何向东便道:“说学逗唱,说最嘴里的得干净,有个大舌头结巴的可不行,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学的话,那就多了,学个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草里蹦的,这都是,包括学戏曲学曲艺学唱歌,这都叫学。”
“您诸位可能会问了,这戏曲歌曲明明都是唱的啊,怎么变成是学了。哎,这还是真是学,这叫学唱,戏曲歌曲都有他们专门的演员,我们是学他们唱,所以这叫学唱。”
好些观众都明白了。
薛果捧着问道:“那相声里面的唱是什么呢?”
何向东道:“相声里面的唱专指太平歌词,这是相声的本门唱,是相声演员必须要会的。”
薛果道:“哦?那你得来两句让我们听听。”
何向东问薛果:“来一什么呀?”
观众席上倒是有人喊话了:“劝人方。”
“太公卖面。”
稀稀落落就那两声,何向东知道这里面有向文社的常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