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声大师-第2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文岐最近的状态也有些怪异,到了北京之后,他时常自己一个人坐着愣神,不知道他是想起了什么,还是在烦些什么。

    向文社的舆论是消了,可是当事人却都没开心起来。方文岐常常叹气,神色复杂,心田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师爷师爷。”小五蹦蹦跳跳跑了进来,吵醒了正在发愣的方文岐。

    方文岐惊醒过来,看着小五这孩子,露出了笑意,问道:“怎么啦,小家伙。”

    小五嘿嘿一笑,从身后拿出一个冻梨献宝似得递给了方文岐,讨好道:“师爷,我给您拿了一个冻梨。”

    方文岐摇摇头,心中好笑,这孩子也真是的,就他这身体哪里能吃的了冻梨啊,他便道:“你自己吃吧,师爷吃不了。”

    “好吧。”小五把冻梨收了起来,黑眼珠转了两圈,又道:“嘿嘿,师爷,这茶馆后厨有好多点心呢,我偷摸……不是,我去给您弄点来。”

    方文岐都给气笑了:“你小子平时就没少祸祸人家厨房吧?”

    小五挠着脑袋不好意思笑了,他平时太调皮了,每天都在惹事,何向东就没有一天不揍他的,但是这货抗揍啊,怎么揍都没用,何向东都心累了。

    方文岐在躺椅上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姿势,好整以暇地看着小五说道:“行了,你少来这一套,说吧,你到底想干嘛?”

    小五笑得特别不好意思,说道:“师爷,咱们这不马上要摆知了嘛,您看我年纪这么小,可我是第五个进门的,万一后面那些年纪大的把我顶下去怎么办。师父我那边不敢去说,我就只有来求师爷您了。”

    方文岐觉得好笑,就道:“你小子放心吧,都是按照入门早晚排的,跟年龄没关系。”

    “哦。”小五这才放下心来,想了想,又道,“师爷,您看我能不能再进一步啊,您看小四还在上学呢,他们家也就让他来学着玩,谁知道他以后干不干这一行啊,您看让我当小四好了。”

    方文岐都无语了,这混小子,他苦笑不得道:“你臭小子是蹬鼻子上脸了是吧?”

    小五笑得很谄媚:“嘿嘿嘿,师爷我就求您啦,您想吃什么我都去给您弄来,真的,我对我师父都没这么好过。师爷,求您啦,求您啦……”

    小五一个劲儿撒娇卖萌。

    方文岐就只是笑着,他很享受,虽说小五这孩子是在瞎胡闹,但是这种时刻让他感觉很温馨。

    何向东收了好几个徒弟了,这些人也管何向东叫师父,但是他们都属于口盟徒弟。

    艺人收徒是有两道工序的,学徒到先生家里去学艺,管先生叫师父,先生也认你这个徒弟,这是师徒关系,但这只是口盟,口头上的师徒。

    真正的师徒关系是要摆知的,要摆两回的,第一回是入门的时候摆,小摆几桌,请几个熟识的同行还有引保代三位老师,然后举行拜师礼。

    等徒弟学艺期满要闯荡江湖的时候,还要再摆一次,这次是大摆了,摆个十几二十桌,师父也会请同行们多多帮衬自己即将闯荡江湖的徒弟。

    所以摆知的意思就是摆下酒席让大家知道有这件事情,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先前方文岐一直在上海,没来北京,师爷不在,何向东也就没摆知收徒了,就全都是口盟徒弟。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这一回,方文岐来北京了,也趁着这次方文岐的告别演出的机会,在老爷子的见证之下,何向东就把这些徒弟当众正式收了。

    也给徒弟们一个名分,也让老爷子开心开心,自己这一支从来都是人丁不兴的,现在自己收了这么多徒弟,想来老爷子应该是蛮欣慰的吧。

    门外,何向东和陈军在铲雪,何向东现在胖的厉害,身体一胖体力就很难跟上了,这是会影响演出的,所以何向东也是会经常锻炼的。

    爷俩在门口铲着雪,不一会儿就铲出老长一条道儿了,何向东头上都冒着汗,气喘吁吁的。

    陈军也是满脸通红,嘴里吐着白气,现在的陈军是彻底张开了,变成大小伙子了,而且也自信多了,跟当年那个刚进向文社的畏畏缩缩的小少年可完全不一样了。

    陈军把一铲子雪倒路边,用铲子拍了拍,又对何向东说道:“师父,再有一会儿,门前这条道就能清出来了。”

    “是啊。”何向东应了一声,也掀起了一铲子雪,呼吸也粗重了几分。

    陈军把铲子杵在地上,转过身子道:“师父,我有些话想问你。”

    何向东没停下手上的活儿,就道:“行啊,你问吧。”

    陈军皱眉道:“就这次摆知收徒的事情,我看了老二做的表了,您要把高刚龙也算上?”

    何向东铲着雪还扭头看一眼,问道:“是啊,怎么了?”

    陈军摇摇头,看看眼前白茫茫一片,还有远处稀稀落落的房子,他道:“师父,我实话说,高刚龙这人真不适合说相声,您还是让他走得了,留在咱们向文社干嘛呢,他又吃不了这碗饭,趁早改行才是正经的。”

    “结果您还打算把他收归门墙,何苦呢,到时候您名下有这么一个不成器的徒弟,传出去您的名声也不好听。当然,您要是不好意思张嘴,我去跟他说。”

    何向东终于停下了手上的活儿,他也把铲子往地上一杵,双手撑着,身体的重量也靠上去了,他这是借着铲子休息呢。

    何向东满脸通红,冒着热气,这是干出力了,他看着陈军,有些气喘道:“小军呐,咱们做人不能太功利,高刚龙这孩子是咱们自己人,也是在咱们向文社一无所有的时候来的,咱们不能因为现在红了,就不要人家。”

    陈军刚想张嘴解释。

    何向东伸手拦住了他:“我知道,你是觉得小高说不了相声,想让他改行,咱们也别耽误人家。但是这话不是该咱们说的,当然人家自己不想待了,那是他的事儿,咱们不能赶人走啊。再说现在还早呢,谁知道哪片云彩有雨啊。”

    “好吧。”陈军没话了。

    何向东一挥手:“行了,赶紧铲雪吧。你小子刚才休息好一会儿了,赶紧动手。”

第六百七十八章 艺坛盛宴

    现在所有舆论都向着何向东还有向文社,再加上年后回家过年的大批人员返京,方文岐的告别演出的门票迅速被一抢而空。

    工体可是一万多人的场子啊,现在就没一张票剩下来的,完全还不够卖。

    先前何向东陷入舆论漩涡的时候,北京城的那些黄牛还有点踟蹰不前,都不敢收票,生怕的砸自己手里。

    就有些胆子比较大家伙收了一部分票,现在门票大热,那些早先屯着票的黄牛可是大赚了一笔。

    随着媒体的不断铺天盖地报道,方文岐还没上场,但是却已经打出了偌大的名气,现在北京城就没有不知道方文岐的。

    再加上他为相声做出的贡献,媒体都已经要把方文岐往神位上捧了,何向东心里也有些腻歪,这一切都是他师父应得的,他也一直在做着,可是最后成就这一切的居然还是他的那位师兄。

    “唉……”何向东长叹,情绪莫名。

    若是放在平时,早就有相声演员跳出来指责了,因为媒体已经把方文岐与老侯爷相提并论了,把他和老侯爷放在了同等的位置上了。

    老侯爷可是公认的相声大师,相声大师的名头不是按照相声艺术水平给的,这是按照对相声的贡献给的。

    老侯爷在新中国后积极改进了传统相声,让相声这门艺术保留了下来,并且将其带上了更高的舞台,真正登上了大雅之堂,让臭说相声的都变成了人民艺术家。

    这功绩得多大,所以老侯爷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被相声界公认的相声大师,其他的那些货色都是互相吹捧的,没人信服。

    其他人就算相声艺术高到天上去了,也只是以相声泰斗或者是一代宗师相称,相声大师还是算不上的。

    按说方文岐对相声的功绩是绝对够得上相声大师的资格的,他等于说以一人之力挽救了传统相声,把这个火种保留了下来。

    也培育出了何向东这样的徒弟,再借着何向东之手吹响了相声复兴的号角,把已经日暮西山的相声重新带回到大众的视野。

    所以他也拯救了相声这门艺术,也间接让说相声的都有一口饭吃,这功绩足够做大师了。

    而事实上现在相声界也没人敢出来喊反对,他们吓得龟缩起来了。

    现在社会上就有无数人已经认可方文岐就是大师了,所以他们更想看一看方文岐舍弃生命奉献的演出。

    所以票价直接被炒翻了,最好第一排票价是1488,但是现在已经被炒到天上去了,一万一张根本都不算什么,最高的一张居然炒到了三万五,简直是吓人了。

    北京城已经因为那个已经离开许久的老人而陷入了疯狂,曲艺界还有娱乐圈所有人都傻了眼,这架势恐怕国内外任何明星过来都不可能如此吧。

    这件事情还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他们直接用“一个神奇的老人”这样的标题来报道这件事情。

    曲艺界还有梨园行众人也都艳羡不已,有了方文岐这次告别演出打底,再加上向文社的持续火爆,相声复兴应该就在眼前了。

    瞧着架势,相声是肯定要走向复兴了,可他们这些艺术呢,却还是日暮西山,他们这行怎么就不出个方文岐,不出个何向东呢。

    唉……

    其实艺人行绝大部分人都为方文岐而感动,不仅仅是因为他搜集传统相声的事情,更是因为他这次不要性命也要办告别演出,不要性命也要把相声复兴再往上推一把。

    这是一个得有多爱舞台多爱相声的人,才能干出来的事情啊。

    所以方文岐的告别演出已经已经变成艺人行内的一件盛事了,何向东就收到了不少人求票的电话。不熟的人就自己花钱买了,这里面就不乏现在正当红的大明星。

    当然了,也有很小一部分等着看方文岐出丑,毕竟他都快90了,身体都已经这个样子了,真的还能说吗?

    他要是在舞台上说不了了,那到时候乐子可就大了,相声大师说出来的相声居然是这种水平,那媒体之前的吹捧就都变成嘲讽了,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有不少人等着看热闹呢。

    何向东最近也很忙,主要是演出的事情,节目和演员是都安排的差不多了,但是想参与这场演出的人太多了。

    相声界已经有好些大腕跟他说了,里面有好些人都还帮衬过他呢,就连马老师也非说要上去凑个热闹,他都退休了还非得来这一套,何向东是哭笑不得。

    太多人想参与这场盛事了,柏强也代表大鼓门过来问需不需要帮忙,何向东都无语了,他们是说相声的,要唱大鼓干嘛。

    不只是艺人行当,还有电视台,现在已经有差不多十家电视台找过他了,他们想拿到这场演出的独家播出权。

    还有广播台,央广、京广、津广这些都来了,他们来的多,何向东数了一下,有小三十家了。

    还有发vcd的公司也找过来了,他们想把这场演出做成vcd,然后向全国发售。

    还有不少商家企业打算赞助的,有些是需要打广告的。也有纯赞助的,其中最大的有两笔,一笔二百万的款项是来自天津一家服装贸易公司,还有一笔一百万的来自广州的一家叫做三石教育的教育企业。

    那些免费赞助的都说佩服方文岐为相声做出的贡献,很佩服他的人品艺德,才愿意赞助这次演出的。

    何向东从来都是无功不受禄的,若是对方要求打广告,他倒是还可以考虑一下纯送钱的就算了,尤其是那两家送上百万的,他都不晓得人家干嘛白给这么多钱。

    这是方文岐的告别演出,但也是一场艺坛真正的盛宴。

    也幸好现在有向文社行政团队帮着忙活着,不然何向东现在肯定是要忙晕过去的。

    时间一点点过去,方文岐的告别演出的筹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方文岐是没想到他的告别演出居然闹出了这么大动静,他还直说这回可以直接说死在台上了。

    何向东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他是想把师父的告别演出弄得轰轰烈烈一点的,结果这也太轰轰烈烈了。

    乔宇就更是乐的找不到北了,办向文社的商演还真的是风险和机遇并存,刚前几天他还急的嘴上起燎泡呢,这会儿又喜从天降了。

    办了这次演出,他们环天传媒可以绝对可以在业内打响名气了,这场演出就是他们以后接活儿的最大资本。

    乔宇咬咬牙,又从自己的票房分成里面拿出了一成的钱砸了进来,他是势必要把这次演出做到最好。

第六百七十九章 我也不想活了

    终于到了那一天,服了药的方文岐精神瞿烁,他感觉自己气力足了很多,就算在台上来几番大贯口或者唱几个大段儿都吃得消了。

    药物反应在方文岐身上特别明显,但其实何向东知道,这其实是老头儿自个儿高兴了,老头儿太想再上舞台了,已经想了十来年了,死前还能有这样的机会,他别提有多激动了。

    药物的作用反倒是其次了,老头儿的兴奋调动了身体里仅存着的潜能,这反倒变成是更重要的了

    演员们下午就到剧场后台了,何向东陪着方文岐在剧场里里外外看着,也看了舞台和观众席。

    方文岐看的是满心的感慨,直言道:“值了值了,死之前还能有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演出,值了。你到时候别拉我下来,我就打算死在台上了。”

    何向东苦笑一声:“您别顾着自己痛快啊,你要真死在台上了,人家剧场以后还做不做生意了?”

    方文岐却道:“你少来,我要死在台上了,这就是一件艺界美谈,以后这工体的身价都要跟着涨了,你信不信,到时候来这儿办演出的更多。”

    何向东苦笑不得,总不能真的让老爷子说死在台上吧。

    方文岐仰头看了看二楼的几个区,他问道:“哎,坐那边的人看的清楚吗?”

    何向东扭头看了看,说道:“没事,咱们舞台这边有一个大屏,会投影上去的,坐的远的人也能瞧得见。”

    方文岐点点头:“哦,那还好,不能让人白糟钱。”

    今天的方文岐状态已经好太多了,这会儿剧场里面都散步一圈了,也说了好些话了,可他还是非常精神,气息很稳,咬字非常清楚,这种状态就能上台了。

    只是可惜啊……

    方文岐看了一会儿,想了想,又对何向东道:“这地儿是不错,但是商演是搏名搏利的去处,小剧场才是咱们的根本,演员的本事是一定要在小剧场里面磨练出来的,你可别舍本逐末啊。”

    何向东笑着点点头:“好,我有数的。”

    方文岐也笑了:“对你,我一直都是放心的。”

    ……

    一直到了傍晚,演员们吃晚饭了,晚饭是环天传媒提供的,商演方要负责演员们的吃住行的。

    演员吃饭也是有讲究的,看你是干嘛的了,你要是上场说相声的,你顶多能吃的四五分饱,再多一点都不行了,一般人都是垫吧垫吧一点就够了。

    而那些打杂的捡场的,这些干活儿的人,还有开场的时候拿着笙管笛箫的伴乐的,这些人可以有多饱吃多饱,要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但是演员不一样,演员上场是要说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上台要说要唱,这得用气,演员说话不能光靠嗓子的,不然三分钟就得哑了。

    他得靠着丹田里面运气,把气运上来了,然后再吐字发音。丹田的位置是在肚脐眼下面,你要是吃的很饱,这气怎么运上来?肯定不得劲儿的啊。但不吃的话,容易低血糖,在台上头晕眼花可不行,所以得先吃几口。

    这一点不止说相声的是这样的,其他用嘴的艺人行当也差不多,包括明星开演唱会啊,电视台主持人录节目,还有梨园行的角儿们唱戏啊。

    尤其是梨园行,这更讲究,他们上台唱戏前要开嗓,所以他们吃的东西很讲究。

    每个角儿的习惯都不一样,比如说梅兰芳先生的公子梅葆玖先生,上场唱戏前得吃一小块牛排,然后再吃点切成小块的苹果润润嗓子,到时候上场就开了嗓好唱了。

    当然也有吃饱的,比如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先生,他是吃四十个饺子再上去唱的,他说吃的越饱越有劲儿,但这是个案,极少有人是这样的。

    再比如裘盛戎先生,越是要唱戏越是要吃荤腥的东西,就吃大鱼大肉。但袁世海先生唱戏的时候,却半点荤腥都不沾,连素油他都嫌腻。

    赵麟童先生唱戏前喜欢吃松花蛋;李万春先生是喝冰水或者喝冰啤酒;李多奎先生是来一壶二锅头;尚小云先生喜欢喝滚烫的开水。

    每个角儿的习惯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