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声大师-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文岐也旁边一站,把桌子里面的位置空出来,杨三站了进去,对着观众一鞠躬。

    何向东笑着介绍杨三,几次的演出经历让这孩子成长的很快,台风很稳很潇洒,他道:“给大伙儿笼罩介绍介绍我身边这位先生。”

    方文岐捧道:“是得介绍介绍。”

    杨三倒是没说话,只是侧着身子笑眯眯地看着何向东。

    何向东继续道:“这位先生叫杨三,是个老天津人了。”

    杨三也应道:“土生土长的。”

    何向东对杨三说道:“在旧社会,您家里开了一个曲艺园子,在里面唱戏说相声,唱大鼓的都有,是吧。”

    杨三点头道:“是有这事。”

    何向东又道:“您跟我师父认识有年头了吧,您二位当年还一起说过相声。”

    杨三道:“说过一段时间。”

    何向东道:“听说你们当初关系也不怎么样,后来才成为朋友的。”

    杨三道:“都得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这时候,方文岐也搭茬了:“最初我是不喜欢杨三这人的,后来我看他媳妇挺漂亮的,我才决定和他交朋友的。”

    杨三转过去,张嘴就喷:“去。”

    何向东这蔫坏的家伙也道:“哇,师父你真是舍己为人啊。”

    杨三也转过来喷:“一边玩去。”

    观众都笑不停了。

    何向东也在笑,然后等观众声音下去,他才道:“我这杨三叔当年是说相声的,只是后来解放后,您就不干相声这行了。”

    杨三道:“是,不干了。”

    何向东道:“后来您就蹬三轮,还有给人摇煤球去了,是吧。”

    杨三道:“也没别的手艺就干点苦力活呗。”

    何向东对观众说:“要说我这三叔敬业呢,人家蹬三轮就蹬了几十年了,我们是刚昨天才找到我三叔的,请他来说相声的,你们都不知道我三叔摇煤球把自己弄得又多黑,那身上都是煤灰,我们一进家门,只见一口牙在那里动。”

    杨三不乐意道:“有那么黑吗?”

    何向东道:“有,不信你问我师父。”

    杨三转头看方文岐。

    方文岐点头道:“有这事,三儿啊,你都不知道你当时有多黑,就跟从茅坑里面爬出来似得。”

    杨三急着争辩道:“茅坑出来臭不是黑。”

    方文岐也解释道:“这不有那黑屎嘛。”

    何向东也搭茬:“这是发酵的,发黑了,所我杨三叔身上不臭。”

    方文岐却道:“那到不一定,人屎和猪屎还是臭的。”

    何向东争道:“那还是猪屎臭一点,我三叔粘的肯定不是猪屎。”

    “不是,人屎发酵后还是臭的,所以三儿也不是人屎。”

    “猪屎也一样。”

    这两个屎学专家聊起来就没完了,观众都快乐疯了,这一老一少太有意思了。

    杨三却是急了,跳起脚来怒喝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什么屎,这就没有的事儿,我身上就是煤灰,摇煤球的那煤灰。”

    何向东这才明白过来,连道:“哦哦哦,煤灰,哦,煤灰啊。”

    杨三确认道:“是啊。”

    何向东又道:“像煤灰一样的屎,师父,这是哪一种。”

    方文岐认真琢磨道:“肯定不是人的,也不是猪的,有可能……”

    这一句话没说完,杨三暴动了,一人一下推开了嘴上没个把门的师徒,何向东和方文岐也露出了缺德的笑容。

    “吁……”观众倒是起哄声不断。

    何向东回来站好,笑道:“这都是玩笑话,我杨三叔身上真的是煤灰,我保证,我保证,保证啊。”

    杨三没好气道:“要你保证啊?”

    何向东继续道:“不保证了,这我们去请三叔重新出山说相声了,废了好一番口舌,我三叔才答应的,这不准备出门的时候我三叔还说要洗个澡。”

    杨三道:“身上脏,都是煤灰。”

    何向东道:“是啊,这一洗就洗了一个多小时,那大木桶里面的水都是漆黑的,跟墨汁似的,都能映出人影子来。”

    杨三道:“哪有那么黑啊。”

    何向东道:“那不能再黑了,等到我们要出门的时候,我三叔却不肯走了。”

    杨三自己还好奇:“我怎么就不肯走了。”

    “您盯着那漆黑一片的那大木桶,说了一句话。”

    杨三问道:“说什么了?”

    何向东舔舔嘴唇,露出馋嘴的样子:“我这粪汤还没喝呢。”

    “我去你的吧。”杨三一推何向东,小段儿的底结束。

    观众叫好,演员退场,杨三是直接就下台了,何向东和方文岐开始了第三次返场,一般艺界的规矩是返场不过三,基本上三次就差不多了。

    何向东和方文岐站好。

    何向东对观众说道:“第三次返场了,我们也没有准备说什么小段儿,大家伙儿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的可以说啊?”

    台底下立马就有人问:“小孩,你多大啊?”

    何向东答道:“我九岁。”

    听到这一句,现场当时就是一片哗然,才九岁的孩子啊,就这么吃得开了,想想自家孩子还是到处调皮捣蛋字也不认识几个,人家九岁孩子都能登台表演撑起一个场子了,真是不能比啊。

    台下又有人憋着坏问:“孩子,你处对象了没。”

    何向东也笑盈盈地看着那人,道:“大哥,您家有闺女没,借我一下,明年我还您一大一小。”

    那人坏笑当时就凝在脸上了,旁边人都在起哄。

    方文岐也笑着拦何向东:“你都还没发育呢,别胡说八道啊。”

    何向东也笑。

    台下有人问:“你们以后还在这儿说相声吗?”

    说到正题了,何向东立马道:“说啊,我们以后都在这说了,明晚,还是老时间,我们还在这儿说相声,你们还来捧场吗?”

    后台白凤山和林正军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幸好,观众很给面子,齐声喊道:“还来。”

    何向东又大声问道:“带家属朋友来吗?”

    观众又齐声喊:“带。”今夜观众很热情很疯狂。

    何向东笑道:“那就说好了,可不能反悔的啊,不来那后果可严重了。”

    方文岐还问:“这有什么后果啊?”

    何向东一指他师父,对观众道:“瞧见这位老先生没有,你们明晚要是不来的话,我就弄一项圈套在我师父脖子上,后面弄一绳子就去你们家里溜……”

    还没说完,方文岐一把推开何向东,高声骂道:“去,这是遛狗呢。”

    ……

第七十一章 晚上来了多少人

    这一夜观众很疯狂,这一夜演员很疯狂,这一夜剧场很疯狂。

    一直到很晚,观众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剧场后台的演员也各自回家休息了,太累。

    第二天清晨,何向东依旧起了个大早,像这个岁数的孩子不管头一天有多累,睡一晚,第二天起床依然是精神百倍,他找了没人的空地练起了早功,功夫是越练越深的,绝对不能荒废一天。

    方文岐起的稍微晚了一点,毕竟上了岁数,身体恢复地比较慢,他也练了一会儿的早功,才和何向东吃起了早饭。

    早饭也特别简答,就是两个馒头和两碗白粥,他们也不是特别宽裕,就一切从简凑合着来了。

    上午这爷俩也没闲着,一直在练功对活,方文岐也有一把单弦,他拉弦子,何向东唱戏,京评越黄梆,爷俩一人一句对唱起来,一个嗓音老道悠然,一个清亮而沉稳的童子音,配合起来即对立又和谐,很好听。

    连他们的房东,那退休老大爷都搬个椅子过来,听着爷俩唱戏,一听二听还有些上瘾了。听说这两人在连城俱乐部说相声,他还非要晚上去看,方文岐和何向东自然也乐意,又多一观众。

    唱完戏,何向东和方文岐开始对活,有几个好活要提前对一对,一些包袱也要改,以后上台表演也要用到。

    这一对,就到下午了。下午剧场是有表演的,不过没他们说相声的事儿,是京剧班子在表演。

    这一点也是方文岐提出来的,他说在他们的名气还没建立起来的时候,只在晚上表演,一来是晚上观众是比白天多的,二来准时准点更易聚集观众,等成角立腕了,再在下午表演,把观众分流过去。

    林正军和白凤山同意了这一观点,所以他们之前的宣传都是让观众第二天晚上再来相声。

    待到快到傍晚的时候,方文岐和何向东这爷俩去了连城曲艺俱乐部,这刚一进门,林正军就赶来了。

    林正军一见这爷俩,立马就数落开来了:“哎哟喂,我说两位大爷啊,你们可是真沉得住气啊,怎么这么晚才来啊?”

    何向东还一脸纳闷:“我们不是晚上才有演出么,我们来挺早的啊。”

    方文岐也有点不解地看着林正军。

    林正军都快疯了,不可思议道:“你们两人就不紧张嘛,这都快到晚上了,要是没人来看怎么办?你们……你们就一点不担心吗?”

    何向东反问道:“为什么要担心啊?”

    方文岐也道:“有什么好担心的。”

    林正军顿时对这二位高山仰止起来,是真沉得住气啊:“不是,我说你们二位就真的这么有把握啊,今天下午可也就来了十几个观众啊,跟平时一样,这晚上,这……”

    何向东突然笑了一下,这孩子挤着坏脸道:“我就一学徒,我反正又不拿份子,我是无所谓啊。”

    方文岐没好气道:“别胡说八道啊,你师父我可拿钱的。”

    “又不多。”

    方文岐点头道:“也是。”

    见这对师徒还有兴趣开玩笑,林正军也是服了,他是没这心情再跟他们扯皮了,就赶紧去前台忙活了,他得赶紧看看这到底来了多少人。

    进了后台,何向东就看见白凤山依靠在门框上抽烟,这位爷是唱戏的,为了保护嗓子平时极少抽烟喝酒的,这回也罕见的破了例了,看来他的心里还是很不平静的。

    不过白凤山倒是比林正军沉得住气,只是和方文岐师徒打了个招呼,就继续靠在门上抽烟了。

    林正军倒是忙活不停,前台后台连环跑。

    “天都黑了,还是来8个人。”

    “我的天,今晚不会要砸吧。”

    “诶,来了一家子,四个人。”

    “哈哈,又来俩。”

    “怎么又没人了,都过去十几分钟了。”

    ……

    前台后台尽是林正军碎碎念的声音,他这位经理真的是要疯了。

    最后实在被烦的不行的白凤山和方文岐强行把林正军强行摁在后台,然后让卖票的小姑娘等快开场的时候,跟他们说一下卖了多少票,他们两人也实在被林正军的实时报票给闹的不行了。

    一直到天黑了,最后一位相声演员杨三才姗姗来迟,这位大爷更沉得住气,林正军也没了心思说他。

    整个后台最重量级的演员坐在小板凳上围成了一圈,正抽烟,缭绕的烟雾把众人的表情都给淹没了,只有林正军时不时看一下手表,焦急地等待。

    后台其他人也在换装化妆忙活着,但是没人敢发出声音。

    一直到了5点50分,再有10分钟就开场了,林正军抬头道:“还有十分钟就开场了。”

    几人心头一凛,皆点点头,能不能成就看今晚来多少观众了,只要不比昨晚少,那就还有希望,要是……那就……

    白凤山和林正军相视一眼,又从方文岐、何向东、杨三身上一一扫过,他们剧场其实已经快维持不下去了,要是这三人都没法子振兴剧场的话,那么他们连城俱乐部也要到关门的时候了。

    这沉重的气氛让何向东和杨三心头都有些微微发沉,连呼吸都稍稍粗重了一些,只有方文岐依旧是双目微阖,看起来很是平心静气,也正是方文岐这种沉稳的劲儿给了众人极大的力量。

    不一会儿,门口卖票的姑娘来了。

    “林经理,白老板……林经理……”人未到声早来。

    林正军豁然起身,快步走到门口。白凤山和杨三还有何向东也坐不住了,赶紧站起来焦急地看着门口,只有方文岐依旧稳如泰山。

    小姑娘马上也冲到门口,喘着粗气道:“林……林经理,我……我……”

    林正军急忙道:“不着急,把气喘匀了说,来了多少人?”

    在场所有演员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我……”小姑娘狠狠来了几口深呼吸,气匀了才说:“来了很多。”

    林正军急了:“很多是多少啊?”

    小姑娘道:“还差十张就卖满了。”

    “哗……”现场一片哗然,他们剧场坐满差不多能坐一百人,昨天才来四十多个,今天居然翻了一番不止,他们以前最好的时候也没卖出过这样的票。

    林正军心中一块大石头顿时落地。

    “呀。”何向东这孩子高兴地蹦起来。

    方文岐倒是沉稳起身,苍老的脸上带着淡淡笑意,掸掸袖子,把双手负在身后,淡淡说了一句:“开始表演吧。”

    随即起身走去,何向东和杨三赶紧跟上。

    白凤山和林正军望着方文岐离去的背影,那人那日的话在他们耳旁回响:“只要他们肯来,我就有把握把他们都留下。”

    他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好。

第七十二章 成角儿

    方文岐说了大半辈子相声了,对观众的状态和心理非常了解,昨晚一瞧观众疯狂的劲儿,他就知道今晚来的人肯定不比昨晚少,所以他才一直这么淡定。

    只是连他都没想到来的观众居然会翻上一番,按照他的猜测来的人应该比昨晚略多,然后才会慢慢多起来,没想到来了个大爆炸的增长。

    他们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其实在最开始的那一场相声专场的效果就非常好,基本让那八十个观众都上瘾了,只是因为昨天来的人有点少罢了。

    今晚来的那些人既有上次观众的累积,也有昨晚上的努力,可别忘了他们在台上问要不要带家属来看,那些观众可都答应的很敞亮啊,这不,今晚上全家人来听的可不少。

    这三位说相声的艺德也好,每一场演出都是必尽全力的,今晚的相声段子也是早就对过活的,都是大活好活,很卖力气。

    第一场依旧是何向东的开场小唱,他刚走出开场门,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就把他给淹没了,还有大声喊他的名字的。才演了几场,就有不少观众知道他的名字了。

    今晚的演出依旧是说相声的出主力,唱戏的只有一场,观众都是冲着听相声来的,这一点后台所有人心里都有数,也没人有异议。

    这一夜的演出很成功,观众笑得是酣畅淋漓,非常尽兴。所以第二日晚上,剧场第一次门票宣告售罄。

    林正军都快乐疯了,拉着白凤山一直在说他当初的眼光是多好多好,白凤山也很无奈,又还不能抻着他,关键人家眼光是好啊。

    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七个晚上只有一个晚上因为大雨没有卖完票,其余六个晚上全部卖完,一周后还卖加票了,就是得用小板凳坐在过道的那种。

    天津的小剧场有不少,但从来没有这么的火。方文岐、何向东、杨三这三人彻底成为连城的大角儿。

    这个年代娱乐业太不发达了,人们的选择也不多,曲艺类的还是相当吃的开的,尤其是这三位说相声的说的也相当好,何向东虽然是一孩子,但是可以用相声神童来形容,跟祖师爷私生子没两样。

    方文岐和杨三都是在解放前就在京津成名的角儿了,实力怎么差得了,这段时间杨三也很快适应了表演,昔日杨三郎君的风采彻底回归,现在每天他都会说一场单口相声,观众很爱听。

    因为相声的大火,林正军决定在下午的演出也把相声放进去,方文岐也答应了,不过下午场还是唱戏的主场,这主要是他们两老头一孩子,体力都跟不上,晚上能主场说相声就很不错了。

    剧场其他人也都没意见,就这样下午场通常是何向东和杨三负责,何向东唱一个,杨三说一个单口,然后爷俩合说一个对口相声,就结束了,其余时间都是戏班唱几出戏。

    尽管如此,每天下午来看演出的人都经常能过半,林正军甚至动起了一天开三厢的心思了。

    什么叫角儿,后台好几十号人指着你们吃饭这就叫角儿,说相声的有三个人,随便挂两个人名字出去,就能卖掉大半的票,这叫角儿,尤其是何向东这孩子特别讨观众喜欢,都爱的不行了,单挂他的名字也能卖掉一半票。

    正如林正军当初所说的,他费尽心思请方文岐过来就是为了盘活剧场的,就是为了让弟兄们的日子都好过起来的,一切都是朝着林正军当初设想的那个方向进行。

    现在天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