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这回真不是有人故意害他了,谁能请的动这尊神啊,江一生不行,主流相声界的人也不行。
可是他们干嘛来听相声啊,倒不是何向东妄自菲薄,可关键他们也听不懂啊,来瞎乐吗?
何向东一摊手,无奈道:“得,计划全得改。”
何向东差遣老二出去打听了一圈才知道其中原委,原来何向东的那些柳活儿视频被留学生们剪辑了一下放上网去,然后就火了。
美国人民也挺喜欢何向东唱的东西的,然后又知道何向东来百老汇演出了,于是,他们也买票来看了。
保不齐他们还以为何向东唱传统曲子的歌手呢。
这不蛋疼吗,相声从来都是以说为主的,你就单纯听个唱,在网络上听听不就好了嘛,来剧场干嘛,还勾搭来一个副市长。
第九百九十六章 柳活儿
在何向东看来,只要是买了票的,那就是他们向文社的观众。人家观众只要进场了,你就一定要好好演出,要对得起人家的票钱。
现在来了这么多外国观众,何向东自然也不能不认真对待啊,他总不能把人家给赶出去吧,人家也是花了钱买了票的,这就是衣食父母啊。
何向东现在想想,就有些琢磨过味儿来了,他估摸着有好多美国观众以为他就是专门唱曲儿的呢,就像那些专门的戏曲演员或者大鼓演员,他们也是奔着这个来的。
可何向东是个相声演员啊,他是来说相声的,又不是来唱戏的,他唱的东西他们能听,可他说的东西他们听不懂啊。
这不是蛋疼吗。
可是何向东也没辙啊,人家来都来了,自己也要对他们负责啊,无奈之下,何向东只能把今晚的节目全都改了。
原本第一个上场的是高刚龙和管洪,他们合说一段《对春联》,现在也只能改了,改成《卖估衣》。
何向东的薛果的第二场也换成了《杂谈地方戏》,第三场陶方白和李耕,他们则是换成了《学叫卖》。
第四场还是何向东和薛果,他们把节目换成了《洪洋洞》,第五场是郭庆和老二,他们今晚上说《绕口令》。
最后攒底的相声是何向东和薛果的,他们来一段《八大改行》,这是个大活儿,攒底是够了。
今晚上的节目基本上都是柳活儿节目,要不就是以说贯口绕口令为主的。
这种节目才能最大可能满足全场观众的观看需求,至于观众听不懂中国话,那何向东是真的没办法了,谁让他们买票了,凑合着听吧。
这一场上去的,也就只有老二和陶方白懂外语,他们还能跟台下交代两句,其他人只会说个哈喽,他们能怎么办,他们也很绝望啊。
这六个节目,何向东是尽可能满足观众了,但是对他来说,他可得累疯了啊。
全都是大活儿啊,一晚上演三场大柳活儿,这可是超高强度工作啊。
别以为唱戏简单,唱戏比唱歌难,也比唱歌费嗓子多了。尤其是何向东今晚上还要涉及到各大戏种,这些转换也累啊。
何向东已经不年轻了,往上倒个五年,他还觉得无所谓。现在就会觉得有点吃力了,毕竟身体状态已经不在巅峰了。
何向东还让徒弟们给他寻摸一点冰水和香梨,还让人给他拿了一瓶香油,他要开嗓和润嗓。
香油和香梨是润嗓子的,这跟给发动机加机油是一个道理。冰水则是刺激一下嗓子,好让嗓子能更利索一点,等会儿能翻上高腔。
早年间,何向东都不喝这种冰水的,太刺激嗓子了。现在嗓子早就定型了,也无所谓了。
今晚上大活儿又多,他到后面,嗓子肯定会吃不消的,肯定是需要冰水刺激一下的。
这就是七伤拳了,未伤敌先伤己。
何向东吃了几只香梨,然后又喝了一点香油润了润。
自从知道有外国人买票过来看演出,何向东就让票房的人帮忙盯着了,让人统计一下到底有多少外国人过来看演出。
现在观众基本上已经全部进场了,票房的统计结果也已经出来了,这一场一共有一百二十个外国人来看演出。
这剧场坐满了是四千多个人,一百多个人在这四千多人里面自然是少数群体,可他们却扎眼的很呐。
上场前,何向东带着向文社众人祭拜祖师爷,还有方文岐和张文海。
何向东心中也是苦笑不止,纵观整个相声史,也没哪个相声演员是给外国人说相声的吧。
那自己这是给相声长脸了,还是让相声尴尬了?
何向东摇摇头,甩掉脑子中乱七八糟的想法,鞠躬之后敬香。
然后上场。
……
开场。
这是美国巡演的最后一站,何向东弄得还是比较隆重的,他也把乐队带过来了。
舞台大灯一亮,乐队出场,坐好了,几个小家伙还往人群里面瞥,等他们看到外国人了,他们也不禁面面相觑起来了。
笙管笛箫响起。
那群外国人也挑了挑眉毛,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演员出场,何向东和薛果走在最前面,其他人跟在后面。
来到台前,何向东拱手鞠躬谢观众,观众也在叫好鼓掌。
何向东起身,回到自己位置上,看着台下稀稀落落坐着的外国人,他突然有些哭笑不得:“都来了啊,楼上楼下坐了好几万人。”
薛果笑道:“哪儿来那么多人啊。”
何向东道:“好几个姓万的人。”
薛果傻眼了:“这也算啊?”
何向东理所当然道:“那当然,人家姓伊万洛夫。”
薛果一摊手:“好嘛,还是个外国姓。”
何向东有些气急败坏道:“我能怎么办,台下坐了这么多外国人,我都不知道他们干嘛来的?”
“噫……”全场观众纷纷发出幸灾乐祸的声音,他们自然也看到这些外国人了,心里正憋着看热闹呢。
台下坐着的那个外国人则是全都懵逼了,台上那群人干嘛还不唱戏,怎么吧说半天啊,他们一句都没听懂。
台下这帮中国人还在笑,我靠,你们在笑什么?还有几个外国佬怕被人看出糗来,结果他们也跟着傻乐。
等台下观众齐声喊噫的时候,他们又懵了一下,我去,你们中国演出还能这么玩?
何向东在台上也是万般无奈,他招招手,叫道:“小陶,过来,跟台下的那些外国观众交代一下。”
陶方白出来,跟外国观众解释了一下,说他们是说相声的,相声是中国传统的语言艺术,是以语言为主的。但是今天为了照顾他们,他们这些演员也会尽量唱一些传统的东西,好让他们也能听一听。
好些外国观众这才知道,台上那人是说脱口秀的,原来不是唱歌的,他们也蛋疼了,这票买的。
当时就有好几个外国人站起来了,要往外走。
何向东见了,也没拦着。
见陶方白交代完了,何向东也想赶紧开始,就说道:“那咱们演出就要开始了,熟悉我们向文社的观众都知道,我们在做大型演出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开场小唱。”
“今天来的演员不是很多,但是乐队是跟着我们过来了。所以我们也唱一点,唱个大西厢,有会唱的跟着我们一起唱啊。来,十不闲。”
锣鼓镲声响起。
何向东把袖子翻个龙抬头,右手执扇,瞪眼凝眉,高腔唱道:“一轮明月照西厢,二八佳人莺莺红娘,三请张生来赴宴……”
何向东这一唱,结果把那些站起来要走的外国人全都给唱的站住了,他们一个个全都扭头看着何向东,脸上露出惊叹的表情。
第九百九十七章 我还得感谢你们呗?
来的这些外国观众基本上都是冲着何向东的唱曲来的,何向东唱的东西让他们觉得很很新鲜也很好听,这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艺术。
原本听了陶方白的一番解释,他们就以为何向东只是个说中文脱口秀的,他们又听不懂中国话啊,那还留在这儿干嘛,他们都起身要走了。
这才刚迈出来一步,结果那脱口秀演员就开始唱歌了,哎呀,还是那个曲子,还是那个味道。
原先他们都是在网络上听的,网络上那些视频都是观众自己录制的,效果很差,现在他们在现场听到了原版,他们顿时便眼前一亮,大为吃惊。
这才是高清无码啊。
哦,不对。
这才是完美无损版啊。
外国观众全都陶醉其中了,真的好听,原先网络上那些破视频就已经足够让他们惊艳了,现在就更加厉害了。
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在何向东身上展现地淋漓尽致,那些外国佬都惊呆了。
他们露出惊叹的神情,而后交谈两句,又屁颠颠回到座位上了,哪些刚刚站起来的家伙们也赶紧坐下了,至于那些已经走出去的就没办法了,不过还有一个刚刚走到门口的,结果也折返了。
传统艺术的魅力恐怖如斯。
何向东也微微有些讶异,他也没想到这些要走的观众居然自己又回来了,要把离开座位的观众再拉回来,这可比登天还难啊。
别看人家才走出来几步路,才几米远,可就是这几米,对演员来说却是真正的难以逾越的天堑啊。
人家既然走出来了,你就基本上不可能再把人家给拉回来了。
哪怕是何向东这种级别的艺人,他都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
当年还在跟着文工团跑演出的时候,那时候何向东向组织上申请说长篇单口,组织上害怕影响正常演出,没有答应。
但最后侯三爷帮他争取了一下,让他在所有节目演出完成之后再上去表演。他的表演不算在正常节目里面,观众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就走,随观众的便。
所以在那一场演出的时候,主持人都没有报幕何向东的节目,主持人最后还来了一句本场演出结束,惹得观众全都起身走了。
何向东在这个时候才抢来话筒,用了浑身解数才把已经离席的观众又给劝回到座位上去。
这得多难啊。
所以这些外国观众起身要走的时候,何向东也没想着去拦,他怎么拦,他也不会说外国话啊。
如果起身的是中国观众,那何向东还是会去试一试的。
可是就连何向东也没想到,他才张嘴唱了一句,这些起身走了的外国观众又都回来了。
何向东自己都吓了一跳。
我靠。
我现在已经唱的这么厉害了吗?
要是唱个大西厢就能把观众拉回来,那自己当初干嘛费那么大劲啊。
何向东有些哭笑不得,但嘴里还是没闲着,身段也有,他唱了十不闲,又唱了发四喜,还唱了金钱莲花落、太平年和照花台几个曲牌子。
唱完之后,那些外国佬们拼命鼓掌。
艾玛,太好听了。
他们本来就是冲着何向东唱的曲子来的,在知道何向东原本是说中国脱口秀的,他们就已经很失望了。
现在见何向东开始唱曲了,他们又来兴致了,能唱曲就行,至于你要说脱口秀,你就说吧,我们听曲子就行,反正票都买了,总不能浪费吧。
所以纽约这一站的演出,就出现了一副很诡异的画面。台下除了那些黑发黑眼的中国人之外,还有一群金发碧眼和乌漆抹黑的外国人。
台上几个穿着中国传统大褂的相声演员在说着中国传统相声,台下中国人时不时大笑出声,然后那些外国人也跟着傻乐。
场面滑稽。
向文社的这些演员都是在小剧场里面混出来的,经验非常丰富,虽说这次演出被这么多外国人给稍稍带偏了一点方向,但他们还是很快调整过来了,而且还主动拿这些外国人找包袱砸挂。
这些包袱都非常响,中国人都被逗得前俯后仰。外国人则是不明所以,但还是跟着傻乐了。
何向东是个有良心的相声演员,他还是照顾到了这些外国观众,今晚上演出的节目都是柳活儿居多。
这些外国观众也在一晚上领略到中国的传统曲艺戏曲艺术,今晚上演出包涵的东西太多了,京评越黄、大鼓、竹板书、小曲小调、绕口令、贯口、卖估衣,应有尽有。
相声就是这一点好,你能把任何东西塞到他的里面去,相声能包涵的东西太多了,能集生旦净丑于一身,冶万事万物于一炉。
从何向东今晚上演出的一场相声里面,你就能看到中国整个传统艺术的缩影,这就是相声艺术价值。
何向东今晚上是卖了大力气了,到最后攒底的时候,他嗓子都有些撑不住了,还是喝了冰水刺激了一下才勉强能上场。
伤的厉害。
但他的付出也不是徒劳的,现场的观众都非常满意何向东的演出,不仅仅是中国观众,就连那些外国观众也很喜欢何向东的演出,尽管他们听不懂何向东在说些什么,但是他们认为已经值回票价了,这就已经足够了。
后来中国观众在起哄鼓掌的时候,他们也跟着弄了,没多久他们也学会喊“噫”和“好”了。
现场非常火热。
乔宇也在上场门看着,他原先还在跟何向东说,来了百老汇演出之后,回国就可以做“前有梅兰芳,后有何向东”的宣传了。
结果这建议被何向东给否了。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场相声演出还真来外国观众了,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何向东居然把这些外国观众也给征服了,他是真厉害。
这就是第二个梅兰芳啊。
乔宇心里就跟猫爪子在挠似的,他是真想这么做宣传啊,可惜何向东不肯啊,哎呀呀,哎呀呀……
……
纽约站的演出还是结束了,非常成功地结束了。
结束之后,何向东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的邀请,邀请何向东去他们学校给他们做讲座,还说他们留学生里面也有一个相声爱好俱乐部,里面有好几个学生在说相声。
他们也是何向东的粉丝,平时就很喜欢听何向东的相声,现在可算是见到真人了。
至于相声俱乐部的那几个家伙,除了听,他们还荣活儿,偷了何向东的包袱段子,再表演给他们这些同学看。
荣活儿这在行内是犯忌讳的事情,但是对这帮票友,何向东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这帮留学生还兴冲冲地跟何向东说了他们把何向东唱曲的视频剪辑后放到网上帮何向东炒作的事情。
何向东听的脸都绿了。
你他娘的,我还得感谢你们呗?
第九百九十八章 这几年
消息还是传回国内了,现在互联网很发达,百老汇这事儿一出,国内人立马就知道消息了。
国内人也都惊呆了,敢情还真有外国人来听相声啊,何向东还真是神了。于是,何向东的各大社交媒体都被刷爆了。然后何向东去哥伦比亚大学讲课的事情也传回国内了,这也是一件极其长脸的事情。
美国站的演出结束了,北美一共六站。美国四站,加拿大两站,演完就结束了。1月份的时候,何向东去完成了加拿大两站的演出,这次演出也同样非常成功,依旧是万人空巷,一票难求。
回国之后都快过年了,何向东举办了向文社封箱演出,09年的演出就此告一段落。
紧接着就是10年的春节了,对艺人来说,春节还有一个节目是他们不得不去关心的,那就是春节联欢晚会。
春晚是一个有神奇魔力的舞台,09年春晚就捧红了好几个艺人,让他们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
其中之最就要数赵大叔的那个徒弟和那个变魔术的家伙了,这两人在这之前都是籍籍无名,正是因为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所以他们才能在短短十几分钟之间就立地成腕,而后更是直接跻身一线明星,名利双收,他们仅仅用了一晚上就达到了别人用几十年都不一定能有的成就。
这就是春晚的魔力。
在09年春晚的影响下,10年的春晚,艺人们的厮杀变得更激烈了,他们也希望自己变成下一个一夜而红的巨星。
当初江一生是答应帮郑大玉上今年的春晚的,这也是江一生拉拢郑大玉的代价之一。
只是这个策略注定是要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郑大玉是个相声演员,原先江一生要送郑大玉上春晚的舞台,他就必须得走曲协的路子,让曲协那帮主流相声演员出手帮他。
之前他跟主流相声界是有很密切的合作的,郑大玉又判出了向文社,想来把郑大玉送上春晚,也不太难。
可是现在一切都变了,他被高秉生阴了一把,吓得他割肉道歉。他还担心乔雄那几头猪会连累他,于是,他公开单方面停止了和主流相声界的合作,他们现在都还在打官司呢。
江一生和主流相声界彻底交恶,而且现在主流相声界又跟何向东和好了,他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