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湖风神帮-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人亦非易与之辈。
  玄清道:“小桂,此棺中阴人不信任吾之祝祷还是由你开声与他沟通,吾等将其移往天井之中,准备施法。”
  小桂点点头,遂道:“殷老哥,是我君小桂!我和小老千已经请来他的掌门师伯和师父,准备在天井里为你举行敛戾大法,助你超生。现在得先将你的棺木移向天井那边,才方便于午时施法.你如果答应,我们这就帮你移棺。”
  小桂语声方落,殷士民的棺木忽然自动腾升入空,呼地朝外面飞去。
  小桂笑道:“看来,殷老哥是答应了!”
  玄清道长心中一动,暗自付道:“此子秉其重诺守信之赤诚,竟连的戾百年的僵尸亦能感动,如此一念之仁,来日定可为他化消宿世杀劫。”
  玄清虽然看出小桂命中原多凶险之灾劫,已因帮助殷氏一门人士超生,种不善因,得已消弥不少、却也不去点破,只是出来招呼小桂、客途二人紧随棺木之后,回到天井。
  殷士民之棺木自行飞到回廊下,即轻消落地,稳当地停于阳光直射不到的阴影处。
  玄启抬头而望,不见棺木上有黄符,正感惊异,玄清和小桂他们已自厅内行出。
  玄启朝自己的师兄投以询问之眼神,玄清笑道:“吾之法力尚不及小桂一言,这位殷施主原本拒绝移格,却在听了小桂解释之后,自行出来。”
  玄启闻言,亦感意外.不由得多看了小桂两眼,径自在心中暗道:“看此子头角岭峰,来日定非他中之物。千儿能与之相识,亦属奇缘。”
  客途环顾一匝,发觉只这须臾时光,小千已和玄启道长将阵势布成。
  他不由得在心中暗自好笑:“这两位道长嘴里虽说不担心小鬼偷法,心里多少还是提防着呐!否则,动作又何必如此之快?”
  小桂虽也看出布阵已成,但因自己本就无心学习这些茅山术法,故而对眼前之举不以为意,亦未置眼。
  玄清抬眼视天,估量时后将至,送叫四人各自手持一面八卦铜镜,于阵势之中分东、西、南、北四方站定、并向小千取回先前叫秀玉送来的辟邪紫玉,立于阵首,与其他四人组成五角星芒之阵势方位
  玄清道长右手持工,左手结印、默颂咒语之后,扬动手中紫玉照向天空烈日。忽而紫玉反射,在五角星芒之中,投下一圈直径俞三尺有余的太极图形之光影。
  “小桂!”玄清庄容道:“请殷施主停棺于太极圈中。”
  这回,不需再由小桂转述,殷士民之棺木已然呼地腾空而起,飞落太极光影之内。
  “起阵!”玄清喝道:“施法!”
  玄启立刻转动手中的铜钱引来日光,射向小千手中铜镜,于是——
  日光忽然自动于四面铜镜之间折射飞绕,汇成一股地臂粗的金光,投向太极光影中的棺木之上。
  登时,一缕黑雾自棺内逸出。
  随着铜镜金光之照射,黑雾越来越浓,且无风自动,但不论黑雾如何冲腾飘荡,始终不离太极光影之范围。
  如此,经过约有一柱香的时间,黑雾开始化薄转谈,再过片刻,终于完全消失无踪。
  直至此时,玄清道长方始吸声道:“收阵!”
  玄启低领咒语;轻喝一声,铜镜投射出之光柱立即消散。
  “好了吗?”
  小桂好奇的问着,瞥目所及,赫然发现二位道长俱皆汗透衣衫,神态疲累,显然刚才之施法,二人耗力甚巨。
  小千收了铜镜,急忙探问二位尊长之情况,玄清和玄启俱道无妨,但二人却就地盘坐,径自调息起来,片刻之后方始起身。
  小桂和客途忙问为何如此?
  玄清笑道:“旋展此法,即其以吾等本身真元敛化棺中阴人之戾气,此次如此耗力。乃是因为对方为百年僵尸,戾气深聚,较不易化消之故。”
  小千瞪目道:“这僵尸既是如此厉害,为何却会被小鬼和客途所惊定?莫非小鬼他们的本事,竟比僵尸厉害?”
  “这倒未必!”玄清道长含蓄一笑:“不过,基于阳阴相克之理推断,小桂师兄弟二人所修习之武学,应届纯阳之功。不知然否?”
  “然也!”小桂和客途拼命点头。
  小桂更是嘻嘻捉笑:“不只是纯阳,而且保证百分之百为童子之功,否则效果就得大打折扣了!”
  小千促狭道:“原来如此,这岂非和童子尿的意义相同?”
  小桂听他竟拿自己所练的武功和尿比,岂有不发肉之理。
  然而小千已知机达开,二人遂在天井中追打开来。
  玄启望着笑闹追打的二人,欣街道:“千儿的个性,变得比以前活没多了。
  ”
  身为师父的他,自然不会不知道自己爱徒因受同门欺压,个性变得抑郁之事,他虽心疼但为了培养小千忍耐的功夫,亦不得不佯做不知。
  如今,看到小千找到适合自己的朋友,个性变得活泼开朗,内心岂有不欣慰开怀之理。
  客途呵呵笑道:“认识君小鬼的人,没有变得病疯颠颠,实属万幸。变得活泼一点,实在不算什么啦!”
  玄启闻言,亦不禁呵呵失笑!
  玄清扬声道:“你们两个,事情还没办完,怎么就玩起来了!”
  小挂终于逮住小千,将他的脑袋当做木鱼敲了一阵,这才掠回。
  “不是已经收阵了嘛!”小桂嘻嘻笑道:“怎么说事情还没完?”
  玄启笑道:“敛戾大法固然已经完成,但是,难道你不将这位殷公子敛葬?
  ”
  “也对。”小桂敲敲自己脑袋,笑道:“这么说,咱们还得上殷家墓园,帮他找处好风水下葬嘤?”
  小千已悄然潜回,赏了他一记爆栗子,以为报复,口中同时笑斥道:“笨!
  眼前有个八阴奇穴,不就是最好的风水嘛!”
  “我怎么知道?”小桂好脾气的揉揉脑袋,白眼道;“我又不是你,专学那种叮铃当嘟的本事。”
  “叮铃当啷?”二位道长同感哭笑不得:“你将茅山道法当成了什么?”
  小桂吐着舌道:“对不起,我忘了还有你们二位老人家在场。我随便说说,你们假装没听到好了!”
  这下子,这二位茅山前辈开始有点感觉到小桂的顽皮了。
  客途为了不让小桂继续胡闹,岔开话题:“道长,我们真的要将殷土民老哥葬于八卦井中?”
  小桂瞄他一眼,显然已知他用意,想到还是以先解决殷士民的后事为要务,这小鬼也就不为已甚,暂时安份的听人发言。
  玄清道长额首;“八阴奇穴葬之非富即责,虽然殷家无后,但将殷士民葬于此亦可福荫其族墓园不遭宵小破坏。如此亦可为法等替殷士民一门之安葬,做一妥善之了结。”
  小桂道:“下葬殷老哥之前,我们能不能再见他一面?我很好奇,经过敛戾大法后,他会变成什么样?”
  “见见也好。”玄清道长同意道:“一来让小千了解,敛戾大法完成后的结果。二者,你们虽与殷土民照面数回,却不识认他原来面目,看一看为彼此这段缘分留个回忆也好。”
  于是,玄启道长翻手一挥,数张小纸片飞身棺木上空,忽然“嘴膨”有声的化成数把油纸伞,悬于半空,遮住正午的烈阳,今阳光不致照射于棺木和尸体。
  小桂哇然赞叹:“好厉害!这样就能变出伞来,还不用人撑.就能挡太阳哩!”
  小千得意道:“你才知道厉害!不然,你以为我师父巧手之名,如何得来?
  ”
  “得了!”玄启笑斥道:“光会饶舌捧师父有何用?师父的本事,你学到了多少?还不快去开棺!”
  小千吐了吐舌,和小桂二人合力移开棺盖。
  棺木之中、躺着一具年约三旬左右,相貌斯文端正,身着书生打扮的尸体。
  全然不是小桂他们所见有青面獠牙那个僵尸模样。
  殷士民已死百年,但经玄情和玄启二人施法之后,此时容貌并不是死人的惨白,反而面色略显红润,与一个熟睡的生人无异。
  小桂等人望着格中的殷士民,各自于心中默待一阵与之道别。
  小桂取出怀中月灵石晶珠置入棺中,叹道:“殷老哥,当你是僵尸时,无法承受此珠力量,如今既已恢复正常,我也可以物归原主、让你带着它陪葬了,希望此珠能有助于你超生投胎。”
  玄清和玄启虽觉得将此千载难读之灵珠用以陪葬甚为可惜,但对小桂如此不贪奇宝的正直心性,更是赞赏。故此,并不阻止他物归还原主,将灵珠还给殷士民陪葬。
  置妥灵珠之后,小桂暗道一声:“后会有期了。”便和小千再次合力封棺,盖妥棺盖并钉牢棺木,将之抬往八卦井旁,
  玄清道长取出朱砂笔,在棺木上画上符咒,目中喃喃祝祷:“人鬼殊途结奇缘,殷家汇里洗沉冤;今朝超渡葬奇穴,来生得享富贵全。”
  书罢符咒,玄清道长打起手印,口中喝声:“起!”
  殷士民的棺木依其指挥直竖而起,冉冉上升移向八卦井口。
  玄启趁机解释道:“八阴奇穴因天井取宝,灵气已被导升,因此棺木下葬必须直竖方得其效。若不知下葬方式,将棺木横道,非但不得奇穴灵气,主葬之人亦必遭殃,轻若成残,重者丧命。吾道中人,不可不谨慎习之。”
  小千连忙恭声应是。
  小桂和客途却瞪大眼睛,望着无人扶持的棺木移至井口上方后;一寸寸,一尺尺的朝井内缓缓落下。
  客途低声赞叹:“玄清道长这手功夫,简直比凌空摄物的技巧高明许多。”
  小桂亦道:“茅山法术的确管用,不止可以驭剑,还可以驭报,如果小老千也有如此本事,咱们下葬殷家族人时,就不用跑得那么辛苦。”
  “开玩笑!”小千粉个鬼脸:“你们以为掌门师伯这个本事容易学会吗?最少也得有三十年的经验和火候,才能做到如此驭棺下葬。”
  他这话刚说完,棺木已完全落下井底。
  忽然——
  一股清凉之气由共内直冲而出,继而,大地动荡,震颤不已,井底深处更似有隆隆地鸣之声传来!
  众人连忙施出千斤坠钉身于地,避此地震。
  玄启道:“此乃八阴撼地的现象,殷士民已得引穴灵气矣!
  这时,风火砖所砌的八卦矮井,竟在地震中轰隆一声崩颓,砖石尽地入井,待到地震停止,使井已被填平。
  玄清再叫小桂他们取来沙石泥土,将此坟略加修饰。并朝墓园方向立下墓碑。
  小桂问道:“为何墓碑不朝大门,反而向着墓园的方向?”
  玄启目注小千,显然要他回答。
  小千道:“碑乃一墓之眼,朝向殷家墓园,即是以此墓看护墓园之意。”
  玄清和玄启同时满意颔首。
  玄清忽道:“茅山派第一百一十七代弟子宋小千听命!”
  小千听到掌门师伯此刻以正式辈份点名,知有大事谕下,立即恭道下跑,应道:“弟子听命。”
  玄清道长自怀中取出一面紫竹雕就之令牌,高举手中,庄严道。“本派弟子宋小千自奉命高山修业.一切行仪合于鉴核,今于殷家汇协助殷氏一门超拔得还,并于二友相助之下,敛化百年加工尸,清静地方,此举深得吾道收妖伏魔,救世济民之法旨。
  吾以本派第一百一十六代掌门之身份,正式宣布:宋小千修业圆满,通过考核;即日起准予出师,独自行走江湖。广传吾道,光大本派门风。此外,特赐紫竹令牌一面,命其为戒律堂行游监察使,监督本派弟子在外言行;若遇本派弟子有违山门戒律、祖宗规矩,难状便立行事,代为薄惩。谕此,接令!”
  “谨遵守掌门谕令!”小千大喜望,伏地叩首之后,双手高举过顶,必恭必敬接了紫竹令牌。
  他才刚起身,小桂和客途已大笑着猛拍他的肩膀,直道:“恭喜你,终于出头天了。”
  二人丝毫不掩为其高兴之情,令小千甚感温噗窝心。
  玄启教徒有成,心中固然欣慰有加。但对爱徒羽翼已丰,即将独自展翅高飞,更有一份难舍的落寞。毕竟,十数年来,师徒二人情若父子,甚少分离,如今爱徒既长,将有自己的天地,难免远行他去,老人孤单,心中感触好不凄然。
  为冲淡自己心中感伤,玄启故意板起面孔,向爱徒做最后的训示和叮咛。
  他正色问道:“千儿,你可知掌门师伯为何命你执掌行游监察使之职?”
  小千了然道;“许是大师伯知道了,我近二年来修业之期,所受到的照顾,为了不让其他师兄再以辈分欺压千儿,故而投我此职。”
  “正是如此。”玄启严肃道:“你既明白大师伯用心良苦,切记不可滥用职权,循私报复过去所遭遇。否则,你与其他同门师兄并无不同,不过是心狭量小之材,终究难成大器。届时,为师定会报请掌门,撤消你的职权,懂吗?”
  “弟子明白。”小千苦笑道:“虽然我真的很想为近二年来的遭遇,好好出一口恶气,不过我也知道自己若是如此做了,师父你一定会对我感到失望。所以,我不会再去计较过去师兄们对我的诸般折磨。但是他们如果犯了戒,被我撞上,我铁定秉公处理,绝不法外留情。这样说可以罢,师父!”
  玄启闻言.甚是欣慰,但仍含笑训道:“秉公执法固然不错,但执法可严可宽,别忘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小桂嘻嘻一笑:“小老千,你若肯和我合作,我保证整得你那些师兄鸡飞狗跳,时常让你有机会秉公执法,如何?”
  “这笔生意可谈哦!”容途呵呵直笑:“这小鬼向来说到做到;要整人,他的鬼点子可多着呢!”
  小千当然心动,玄启看出他心意,笑斥不可,小千只得耸肩作罢,大叹可惜!
  玄清和玄启见他竟一改过去阴郁之个性,自然流露出率真的一面,内心欣慰之余,却也各自若有所思的望了小桂一眼。
  玄清淡然一笑:“小千,其实你亦不必过于怨责那些师兄们。需知.人生所遇自有因果,万般因缘不离定业。”
  小千征然反问:“师伯的意思,莫非是说我这阵子的磨难,全是命中注定的事。”
  “然也!”玄启微笑颔首。
  虽是掌门师伯亲口证言,但想起这一年多的诸般遭遇,小千仍不免有些悻悻然。
  他挑战地问道:“可是师怕究竟如何判定,到底是我命该如此?抑或是师兄他们仗势欺人?”
  玄清不以为然,含笑和玄启对望一眼,似乎在说:“你这徒儿可真倔。”
  玄启道;“孩子,当年为师带你回茅山派时,上代掌门,也就是你的师祖,便已为你摸过骨,批下终生。当时,他又是欢喜,又是感慨的说,在你这一辈弟子中,你将是最能深得吾道的传人,茅山一派之技艺,亦将因你而得振兴,但可借你命运乖僻,一生多劫,易遭小人陷害。那时,他即已交待,本派掌门大位绝对不可传你,否则于你性命不利,当你修业艺成之后,亦不能留于山门;你之定命,唯有浪迹江湖,云游四海,方得大成。”
  玄清接道;“你应当还记得,小时候师祖对你如何的严厉苛刻吧?”
  小千点点头,吐着舌道;“我还记得,当我得知师祖坐化在印的消息时,心里的感受只有用欣喜欲狂四个字才能形容。可是,后来师组临终之时单独召见我,问我恨不恨地,我本想说恨,也好顺便气死他,但是不知道这什么,我看着他,那个字就是说不出口,最后我突然明白,我永远不可能恨他老人家,因为我内心一直很清楚,他虽然严厉,却从不曾给我超过我所能忍受的磨练;他虽是苛刻,却从不做无理的要求;其实,他老人家一直以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爱着我。”
  说到后来,小千的语调充满怀念,变得低沉而感伤。
  小桂和客途互觑一眼,不约而同的心想,不知自己的师父坐化时,他们会是何等心情?悲痛?哀伤?或者平静接受?
  玄清道;“孩子,师父他老人家故意对你惩般严厉苛刻,其实是在为你化消命中之灾劫。你可知,你是他唯一亲传移剑大法秘诀的徒孙?
  虽然那时你只有七岁,但他深信,你有足够的资质,定能于十五岁之前参透此法。果然,你的确不负他所望。”
  小千愕然道;“师祖临终之前授给我的口诀,就是移剑术的秘法?”
  “怎么?”小桂好笑道;“你连自己学什么都不知道?”
  小千一个劲儿茫然的摇着头,虽然被这项事实吓到了,怎么也不敢置信。毕竟,移剑大法乃茅山镇派秘技,非掌门人绝不轻传,就连身为掌门首徒的三师兄都还没开始修练,没想到自己竟早得师祖真传,叫他如何能不大吃一惊?
  客途瞅着他诧然失神的模样,闷笑咕哝:“自己学什么都不知道,居然也有办法学成,这种本事也真是不简单。”
  玄启笑道:“千儿,如今你明白师父他老人家对你的期望了吧!其实,作此番修业之遭遇,他老人家如早有预示:同门之欺不可维护,仅此方可化消有伤你性命之一大凶劫。故而,当你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