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艺术史-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

                                  内容提要 



     19世纪末以来,人本主义美学成为西方现代美学的主潮。同时,由于科 

学技术的进步,并与艺术相结合,使人类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19世 

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世界艺术,是人类艺术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异变更新 

的时代。本书主要从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勾 

勒世界艺术在主要国家和民族中的发展轮廓,并对主要艺术思潮、艺术流 

派、艺术大师、杰出艺术品给以简要的介绍,展现本时期生气勃勃的艺术世 

界。 


… Page 3…

世界现代前期艺术史 


… Page 4…

                                 一、概述 



     19世纪末到20世纪,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最辉煌壮丽的时代,人们从 

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眼花缭乱的艺术流派和这么多五颜六色的艺术家,以及 

这么多让人惊叹不已,甚至迷惑不解的艺术作品。于是,人们终于相信,神 

的时代已经过去,英雄的时代也已宣告结束,现在正在经历的是人的时代, 

这个时代,人人面对的都是一个需要自己去理解的未知世界,艺术家也不例 

外。他们要用艺术去进行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毫无疑问,这种理解必然是独 

特的,既不是对神的崇拜,也不是对英雄的模仿。这种情况促使人类的创造 

力获得了空前的高涨与迸发。 

     纵观19世纪末到20世纪世界艺术的发展过程,我们会明显发现,承前 

启后、异变更新是这一过程的突出特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决定了 19 

世纪末到20世纪是艺术上承前启后、异变更新的时代呢? 

     人本主义美学成为西方现代美学主潮是19世纪到20世纪人类艺术空前 

发展的重要原因。 

     人本主义思潮在西方源远流长。到了现代,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首创表 

现主义美学,即人本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从而使世界艺术开始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克罗齐美学的中心概念是“直觉”。在他看来,直觉是概念的 

基础;直觉创造出意象来表现人的主观情感,赋予无形式的感受、自然等以 

形式;直觉即表现,即抒情的表现,也就是艺术。克罗齐的这一理论对人类 

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正象吉尔伯特和库恩在《美学史》中所说:“在19 

世纪到20世纪的交替时期,和此后至少25年中,克罗齐关于艺术是抒情的 

直觉的理论,在美学界居统治地位。”显而易见,一切事物对每一个不同的 

艺术家都表现出不同的形象,每一个艺术家又都以他的个人经历、心理素 

质、价值观念等等去直接理解世界,从而创造出他直觉抒情的艺术作品。于 

是,现代艺术便呈现出五光十色、千差万别的状态。毕加索在《镜子前的少 

女》一画中,通过对人物的正面和侧面、着衣和赤裸的身躯和如同X光线显 

示的透明的和不透明的部分,创作了艺术家直觉的形象。马约尔对女人体的 

雕塑则不同于罗丹,他的作品表现出的特征是丰满的形态和古典而宁静的意 

境。 

     另外,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与艺术相结合,也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人 

类艺术呈现空前繁荣的重要原因。 

     现在的时代,一切领域里的艺术家都认识到科学技术所取得的非凡成 

功,并在各自的领域里开展实验性的探索。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在写给一位朋 

友的信中称他的一些作品是他“在音响化学中的最新发现”。建于1851年 

的水晶宫,是英国建筑史,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曾是当时最有影响的 

创造,并对世界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它所采用的材料主要是金属和 

玻璃,时至今日,全世界各地举办的各种博览会的建筑物所采用的材料也多 


… Page 5…

是金属和玻璃。新型材料的问世,的确使建筑艺术获得了异乎寻常的发展。 

光物理学中所进行的实验揭开了光和色彩的奥秘,从而为画家的探索开阔了 

道路。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电影才从黑白无声发展到彩色有声,使它具 

备了作为艺术形式的多种表现元素,从而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门类。未来主 

义、构成主义等艺术流派的诞生,更是对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真实写 

照。毫不夸张地说,科学研究中许多新的发展都为不同领域的艺术创作开辟 

了新的视野。 

     通过对世界艺术史的观察和研究,我们还发现,历史相对主义为现代艺 

术家在艺术风格和创作技巧方面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广阔的选择余地。所有艺 

术家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技巧既来自过去,也来自目前,过去依然存在于生气 

勃勃的当前,当今又包含着波澜壮阔的未来。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艺术家 

是过去一切时代的继承者;同时又是新的时代的勇敢的开拓者。 

     顺便应当提一下,世界现代艺术史是人类各个国家和民族共同参与的历 

史,共同作出贡献的历史。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差异,19世纪末到20世 

纪,世界艺术史的主体在西方,即西方现代艺术是世界现代艺术的主潮。另 

外,篇幅有限,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论述世界现代艺术史的各个方面,也只能 

勾勒出一个轮廓。本书主要叙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即现代前期世界艺 

术的发展史。 


… Page 6…

                                 二、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作为欧洲音乐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潮流,其影响一直延 

续到19世纪后半叶。尽管对浪漫主义音乐看法不一,但是,把个人的命运 

和感受视为最重要的内容,使音乐几乎完全与宗教和宫廷相脱离,的确是浪 

漫主义的一大功劳。 

     到19世纪末期,出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音乐家们在艺术上已渐 

成熟。他们的创作显示出不同于浪漫派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但是又成长于 

浪漫派音乐的鼎盛时期,因此,创作上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浪漫主义音乐的基 

因。这就是19世纪末,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产生的主要原因。 

     19世纪末的世界音乐舞台除晚期浪漫主义流派以外,随着民族运动、民 

族意识的发展,或随着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发扬,音乐家们从民间吸取营养, 

采用民间素材进行创作,由此形成了民族主义音乐的运动,而且一直延续到 

20世纪。这其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家,他们为世界音乐艺术作出了 

贡献。 

     艺术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流派到达顶峰之后,总要不可避免地出 

现改变方向的新流派。因此,印象主义音乐在19世纪末的产生就不是偶然 

的了。虽然印象派音乐家的活动多属于19世纪的范畴,但是他们追求新的 

音乐语言、音乐风格所作出的努力,却意味着他们同浪漫派音乐的传统形式 

与风格的决裂。这种决裂,也为20世纪各种以“现代派”名称出现的音乐 

流派开辟了道路。所以,有人认为,印象派音乐是连接浪漫派音乐和现代派 

音乐的一条纽带,是一个音乐新时代的开端。但是,印象派音乐也有其不足, 

比如题材和内容的狭窄、缺乏深刻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等等,也局限了它发 

展的广度。 

     世界艺术史上关于流派的划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音乐流派也是这样。 



                          1。法国的印象主义音乐 



     法国的专业音乐可以追溯到公元五世纪的宗教音乐,几经发展变化,但 

是从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一直到柏辽兹以前,法国民族音乐处于衰落 

时期。在法国乐坛上起主导作用的都是外国作曲家。法国大革命使音乐的社 

会性起了根本变化,并给后来的音乐艺术带来巨大影响。19世纪30—40年 

代,法国成为欧洲音乐文化的中心。19世纪末,巴黎萌生了一种新的艺术风 

格,即:印象主义艺术。在绘画方面,印象派的特色在于它是以光和色彩为 

主角,借助光和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在 

音乐上的印象主义,是在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下发展起来 

的。印象派音乐一词是从绘画借用过来的,印象派音乐的主角是音响和音 

色。 


… Page 7…

     印象派音乐家对新的音乐语言、音乐风格所作出的努力,意味着他们同 

浪漫派音乐传统形式与风格的决裂。印象派音乐家摆脱了传统音乐的束缚之 

后,便将音响和音色作为他们的追求目标了。他们认为音乐只有暗示或者是 

提供一种意象和心境,不必去转述一则故事情节。为了突出音乐的恬淡、纤 

巧、妖媚以至略带伤感的情调,将弱奏作为音乐的力度变化基础。在和声方 

面,他们利用音乐的各种新的结合方式,创造出许多新的不协和和弦,如, 

在原七和弦的基础上,按三度关系向上继续建筑音层,形成了九和弦、十一 

和弦以至十三和弦。 

     总之,印象派音乐精致、优美的音乐语言同浪漫派音乐夸张、宏亮的音 

乐风格一样,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法国是印象派艺术的摇篮,法国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德彪西和 

拉威尔。 

     德彪西(1862—1978年)是当时法国最有影响的作曲家,是印象派音乐 

全部特点的体现者,同时也是法国继柏辽兹之后的又一位世界级音乐大师。 

     德彪西出生在巴黎,父亲是一个店主。在他的家庭环境中似乎没有什么 

可以注定他要从事音乐事业的因素。然而在他8岁那年,德彪西遇到了一位 

对他一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人物,那就是他的钢琴教师弗勤维尔夫人。这位 

夫人曾经是肖邦的学生,而且是一位诗人的岳母。由此,德彪西开始接触肖 

邦的音乐,并由诗人将他引入文学乃至各种艺术新思潮的洪流之中。接触肖 

邦的音乐和各种艺术新思潮,使德彪西成为印象派大师的发展基础。在巴黎 

音乐院,德彪西接受了以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音乐为基础的、全面的、学 

院派的训练。作为象征派诗人们的知交,他也醉心于异国情调之中,希望从 

那些异国音乐当中找到未被发现的宝藏,找到进行音乐表现手法革新的途 

径。曾经有人问德彪西:“你的创作原则是什么?”对此,他的回答意味深 

长:“我的乐趣”。11岁,他在巴黎音乐院理论班上就是一个有名的捣蛋学 

生,因为他更喜欢弹奏一些令人吃惊的和弦,而不愿作传统的和声练习。 

     1890年到1910年是德彪西音乐创作成熟时期,1910年以后则是衰退时 

期。德彪西的许多传世之作都是在1890年到1910年这20年间创作的,尤 

其是管弦乐曲的创作更为明显。 

      《牧神的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第一次将个人风格充分表现并使其成为 

印象派音乐的经典之作。除《牧神的午后前奏曲》以外,还有三首《夜曲》 

即《云》、《节目》、《海妖》和《伊比利亚》最为优秀。 

     总之,德彪西是法国音乐史上最富有创造性的作曲家之一。他用自己的 

勤奋和才智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新颖的音乐天地,为现代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奠 

定了基础。对于德彪西的历史功绩,现代音乐的创始人之一斯特拉文斯基说 

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这一代音乐家,以及我本人在音乐上所取得的成就, 

很多都要归功于德彪西。” 

     在法国音乐史上,排在德彪西后边的又一位印象派音乐大师就是拉威 


… Page 8…

尔,他和德彪西一样具有敏锐的色彩感和细腻的审美趣味。 

     拉威尔(1875—1937年)出生于法国的西南部的锡布尔,成长于巴黎。 

拉威尔11岁时开始学习钢琴与和声,14岁时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向享有“法 

国舒曼”之称的福雷等人学习作曲。在这里,他用去了16年的光阴,这为 

拉威尔日后的成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拉威尔的成长道路几乎与所有现代艺 

术运动领袖所经历过的多少有些相似。在艺术思想上,他深受象征主义诗 

人、印象派画家的影响,大胆地改变了音乐学院为他规定的艺术成长道路。 

在创作实践中,他积极摆脱许多音乐前辈和同时代大师的影响,尤其是德彪 

西的影响,但直到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和独幕喜歌剧《西班牙时刻》的 

产生,拉威尔才从德彪西的光照下走出来,并标志着他的创作步伐已踏入成 

熟时期。 

     拉威尔一生的创作经历中,早期与德彪西具有许多相似之处。1905年以 

后,拉威尔进入创作的成熟期,他以自己高超的配器技巧,扩展了多种乐器 

的演奏性能,丰富了管弦乐队整体的表现力。这一阶段的作品严谨精练、音 

响绚丽,他本人也成为世界公认的管弦乐大师之一。主要作品有钢琴组曲 

 《镜》、《夜之幽灵》,管弦曲有《圆舞曲》、《鹅妈妈》、《西班牙狂想 

曲》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拉威尔进入了创作的后期阶段。在这一期间,他 

更加重视吸收民间音乐素材并将其融为自己富于个性的音乐语言中的一部 

分,增强了旋律性,减少了色彩性,创作手法显得更加纯熟。这期间的代表 

作有钢琴曲 《库普兰之墓》、《小提琴奏鸣曲》、《大提琴奏鸣曲》,管弦 

乐曲《波莱罗》等。 

     在音乐创作上,拉威尔与德彪西的不同点也非常显著。德彪西是任凭想 

象力的自由驰骋,而拉威尔更注重形式的严谨,喜好运用民间音乐素材,尤 

其是西班牙的旋律和节奏,这就与德彪西的微弱曙光形成了对比。在配器方 

面,拉威尔较多地继承了19世纪音乐大师的传统,尤其是柏辽兹和里姆斯 

基、柯萨科夫,这使他能够运用辉煌的配器技巧来操纵浪漫派以后的庞大乐 

队,而德彪西的目标则是建立“不拥挤”的音响结构,利用少数乐器在各自 

适当的音区演奏。尽管如此,拉威尔和德彪西一样,一生的活动体现了法国 

音乐文化的优秀成果。 

     这一时期对法国音乐有所贡献的还有迪卡斯、福雷、科什兰、丹第、鲁 

塞尔、保罗·杜卡等。有人认为,保罗·杜卡是印象派音乐的第3号人物。 



                       2。19世纪末的英国音乐艺术 



     在16、17世纪,英国音乐曾有过辉煌的成就,但是到了18、19世纪, 

作曲家珀塞尔逝世后,英国的音乐几乎默默无闻。文学界出现拜伦、雪莱等 

伟大诗人,而音乐界却在200年间没有出现具有世界影响的作曲家。英国音 


… Page 9…

乐生活完全被外国音乐,特别是意大利和德国的音乐所主宰。 

     尽管音乐创作较为贫乏,但音乐教育和普及工作却有一定的发展。英国 

人喜欢合唱。当时皇家教堂的唱诗班,相当于一个颇具规模的合唱团。很多 

家庭有把家庭成员送入教堂唱诗班参加合唱的习惯。英国还是最早制定音乐 

博士学位的国家。这种学位始于1463年的剑桥大学。在音乐理论方面,早 

在1776年,伯尼和霍金斯在同一时期写了世界最早的《音乐通史》。曾任 

皇家音乐学院院长的格罗夫于1873年开始从事《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 

出版工作,后来这部书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音乐辞书。 

     在英国音乐史上几乎空白的这200年间,在本国范围内还是有不少受群 

众喜爱的作曲家,如巴尔夫和华莱士,他们都写了一些曲调优美、风格清新 

的歌剧。为什么这200年间没有出现一个有名气的作曲家,这种现象曾使很 

多研究者产生兴趣,但终未得到一致的看法。 

     直到19世纪末,英国音乐才重新登上世界舞台。在这个转折点上的先 

行者,一般认为是埃尔加。 

     埃尔加 (1857—1934年)1857年生于伍斯特,自幼随父亲学习小提琴 

和钢琴,父亲是一天主教堂管风琴师,1837年起在伍斯特合唱团乐队中拉小 

提琴、弹钢琴和从事指挥。1890年以序曲《鲁瓦萨尔》引起人们的注意,但 

真正给他带来声誉的是管弦乐 《谜语变奏曲》和清唱剧《杰龙修斯之斯》。 

这两部作品被誉为英国音乐开始复兴的标志。 

     埃尔加的音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