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艺术史-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暂的繁荣,并且对欧美各国无声电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早期电影的繁荣 

    赫普沃思也是一位有名的电影艺术家和电影技术的改革家。他于 1897 

年撰写的《活动摄影术——或电影摄影入门》,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论著之 

一。他于1898年拍摄了《铁路切断中的快车》,1903年拍摄了《艾丽斯漫 

游奇境记》,1905年拍摄了《浪子救人》,分别在影片中采用分镜头剧本的 

串联、剪辑、摇拍、低角度摄影等技巧,使影片的艺术水平和技术水平都获 

得了提高。 

     早期英国电影除了纪录影片、故事影片之外,还有风景片、侦探片。风 

景片较受欢迎的是1913年潘廷格的《罗伯特·斯科特漫游南极》。皮尔逊 

根据小说《福尔摩斯探案》中的故事拍摄的《血字的研究》是英国第一部侦 

探片。而莫特肖拍摄的《抢劫邮车》、《白昼行动》则开创了英国惊险片的 

先河。 

      (3)衰落中的成功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电影事业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在此之前,美国和 

法国影片对英国电影市场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冲击,致使英国电影经过短暂的 

繁荣之后,电影生产受到影响,于1916年开始衰退。 

     1918以后,英国电影业试图恢复它过去的繁荣,作了很多努力。但由于 

美国影片在英国上映节目中占据了百分之九十的比例,英国影片的生产速度 

因之减低,到1925年英国只生产了23部故事片,而大多又是平庸或者抄袭 

之作。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颁布了法律来维护英国电影的地位,规定限额 

分配比率,使英国电影在全国影院的上映比例逐年提高。这一措施,给英国 

电影带来了繁荣。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英国电影处于衰落的阶段时,也曾出现了一些比 

较成功的影片。如赫普沃思1920年拍摄的《阿尔夫的钮扣》就颇受欢迎。 

最为杰出而商业上也获得成功的影片当推卡茨的《女人对女人》,这是一部 

制片人、导演、剧作家和女明星通力合作的影片。另外,希区柯克在 1926 

年拍的《房客》也是当时非常精彩的无声侦探片。希区柯克本人也因《房客》 

和《快乐的花园》而成名。 


… Page 63…

                             3。意大利电影 



      (1)短暂的辉煌 

     意大利早期电影界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发展。  1905年,意大利罗纳斯 

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有群众大场面的故事片是《攻陷罗马》。在意大利,早期 

电影最兴盛的时期是以《庞培城的末日》为标志的。这是由卡塞利尼在1913 

年导演的。这一年,意大利电影年产量达497部,而且在国外很有市场。当 

时在国外最获成功的三部影片除《庞培城的末日》以外,还有格左尼导演的 

 《你往何处去?》、帕斯特隆纳导演的《卡比利亚》。其中,《卡比利亚》 

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影片,被认为是当时电影艺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卡比利亚》一片的故事情节非常复杂,镜头剪辑极为巧妙,它那种使 

观众越过时间、空间,恍如置身其中的电影艺术的表现方法,对整个电影事 

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应用今日被称为“移动摄影”的艺术 

方法上,意大利人要早于任何国家。 

     为了拍摄《卡比利亚》,帕斯特隆纳建造了一些巨大的布景,布景的庞 

大和群众演员人数的众多带来了拍摄方法的变化。于是,把摄影机放在一辆 

车上,对着布景平行地移动摄影,这种摄影方法以它所产生的浮雕感,使人 

更感到布景的突出。这种“移动摄影”后来被广泛采用。这部取材于古罗马 

与迦太基的战争的影片在战争场面的描绘上也有许多动人心魄的镜头。 

      《迷失在黑暗中》也是一部极为重要的影片。它是马尔托里奥在1914 

年根据布拉乔的原作改编导演的。影片为了描写显贵和贫民生活的天壤之 

别,充分运用了对比蒙太奇。故事是在华伦扎公爵的富丽堂皇的府第和乞丐 

与穷人所聚居的那不勒斯贫民窟里同时展开的。对比蒙太奇的运用使影片主 

题得到了深刻的揭示。这部影片是许多电影大师们心中的经典。直到现在, 

它在摄影艺术上的现代性仍叫人钦佩。这部影片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诞 

生,具有不可缺少的意义和影响。 

    从1914年起,意大利电影发展出现两个特点,一个是浮华剧的发展超 

过了大型历史片;另一个是女明星时代的开始。由于大规模的宣传使意大利 

电影明星的声名广为传播,特别是女明星。女明星则成了保证电影成功的重 

要因素。身价颇高的女明星们一般只在一家电影公司里拍戏,她们有自己的 

编剧和导演。然而,粗制滥造的影片加速了意大利电影的衰退。 

     意大利电影的辉煌时期是比较短暂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电 

影便进入衰落时期。在衰落过程中,只有描写历险的分集影片还在一定程度 

上保持着它的声誉,其中最著名的导演和作品是电影明星兼导演的古奥内的 

 《灰鼠》。古奥内另外还导演并主演了组片《为了死》、《穿蓝衣的伯爵夫 

人》和《金钟面》等等。 

     战争使意大利电影愈加陷入困境。1921年以后,意大利的影院上演的主 


… Page 64…

要是美国电影。 



                           4。俄国 (苏联)电影 



      (1)普洛塔占诺夫和俄国电影 

     电影艺术问世之后的1896年,法国卢米埃尔的电影在莫斯科和彼得堡 

某地开始放映,不少俄国的电影爱好者也做了一些拍摄电影的尝试,但真正 

开始生产影片,是在20世纪初1908年俄国制片商德朗科夫根据冈察洛夫的 

剧本拍摄了一部故事片 《斯捷潘·拉辛》。这是俄国的第一部故事片。以后 

他又拍摄了一系列的影片,开始是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吸取题材,后来则从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吸取题材。 

     20世纪初,俄国电影明显受到丹麦电影的影响,在拍摄题材上有时直接 

采用于北欧影片公司。北欧影片公司是1906年在哥本哈根成立的,如《九 

个手指》、《四个魔鬼》等都是北欧影片公司的题材。同时,俄国电影的另 

一重要趋势是表现本国的传统和文化,这些影片大都取材于俄国历史和名 

著。 

     1908—1916年的8年时间,俄国共拍摄了1376部长短故事片,其中有 

表现历史和名著改编的影片,也包括一些浮华剧和侦探故事片,但大多艺术 

水平不高。水平比较高的导演,并在俄国电影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 

首推普洛塔占诺夫(1881—1945年)。 

     普洛塔占诺夫于1907年开始从事电影编剧和导演工作。他的影片《电 

话机旁的戏剧》(1914年)被认为是电影蒙太奇结构的早期试验之一。他于 

1916年根据普希金作品改编的《黑桃皇后》被公认为是水平较高的影片,还 

有《安德烈·科如霍夫》(1917年)。他的历史片《第四十一》(1927年) 

在表现时代面貌与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真实可信。1937年拍摄的《没有陪嫁的 

女人》是改编古典剧作的优秀影片之一。他对俄国电影以致苏联电影的贡献 

都是比较突出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外国影片输入俄国中断。俄国自身影片产量则大为 

增加,艺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这时期较为著名的电影导演是布景师出身的 

基奥·鲍艾尔。他的作品较多而且具有优美的风格。 

      (2)库里肖夫 

     苏联电影的真正诞生是在1918年8月27日。这一天列宁签署了一项法 

令,决定将照相、电影生产及发行移交人民教育委员会领导。此后,列宁对 

电影工作做了一系列指示,特别是他发出了这样的号召:“在所有的艺术中, 

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这一号召立即成为行动纲领。其实,十月革命 

后,彼得格勒、莫斯科,后来还有乌克兰,都很快成立了电影委员会,但列 

宁号召的影响是巨大的。制片厂开始恢复生产。战前的技术家和艺术家重又 

聚集在一起,曾一度衰落的电影事业开始了复苏。这期间出现了大量反映国 


… Page 65…

内生活中的重要事件的新闻片和纪录片,以及根据古典文学改编的影片,如 

根据托尔斯泰原著改编的《谢尔盖神父》,根据赫尔岑的原著改编的《偷东 

西的喜鹊》。高尔基的《母亲》也在这一期间被搬上银幕。 

     此期间,苏联电影工作者在艺术探索上比较活跃,涌现出一批很有成就 

的导演,同时,也诞生了一些优秀的影片。 

     库里肖夫 (1899—1970年)是一位具有深厚电影艺术理论功底的导演。 

早在1916年,他就开始致力于研究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他在艺术实践和 

深入研究美国影片的基础上提出了蒙太奇理论,认为电影艺术的特性就是蒙 

太奇。他以实验的方式证明,将同一镜头与不同镜头分别组接,就可创造出 

不同的审美含义,这一实验被称为“库里肖夫效应”。他的理论对整个电影 

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主要理论著作有《电影艺术(我的经验)》、 

 《电影中的排练方法》、《电影导演实践》、《电影导演基础》、《镜头与 

蒙太奇》。 

     在电影实践方面,库里肖夫曾任美工师。1918年开始导演影片。他的第 

一部影片《工程师普赖特的方案》是在内战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摄制的一个故 

事片。1919年,他在苏联国立电影学校建立了被称为“库里肖夫集体”的教 

学工作室。除了在蒙太奇手法上进行实验外,还创立了“电影模特儿”理论。 

这种理论把演员比做操作中的机器,把导演比做设计工程师。“库里肖夫集 

体”的教学工作室培养了普多夫金等著名电影导演和霍赫洛娃等著名演员。 

     库里肖夫先后拍摄的重要影片有 《西方先生在布尔什维克国家的奇 

遇》、 《死光》、《遵守法律》、《伟大的慰问者》、《我们从乌拉尔来》 

等,这些影片反映了库里肖夫对电影艺术特性的独到见解,在电影表现手段 

方面,有许多独创的成就。 

      (3)三位较有影响的导演 

     塔拉乌别尔格 (1902— )、柯静采夫(1905—1973年)、尤特凯维奇 

 (1904—1985年)是苏联较有影响的三位导演。他们三人曾于1921年一起 

创办了奇异演员养成所,这个养成所重视舞台表现艺术,而且还把市集表 

演、马戏团和游艺场中最强烈最夸张的演技搬上舞台和银幕,同时还将各种 

特技摄影运用到电影方面,他们热情探索电影的新形式,但受西方先锋派和 

美学思想影响倾向于形式主义的实验。 

     塔拉乌别尔格和柯静采夫拍摄了《十月姑娘的奇遇》、《米施卡反对尤 

登尼奇》等影片。这些影片包含着一定的积极因素,有些在主题上也有价值, 

但过于追求形式技巧而影响了作品的深度。他们长期合作。1931年拍摄的《一 

个女性》则标志着他们在艺术创作上已经走上现实主义道路。之后,他们便 

拍出了优秀影片《马克辛三部曲》即《马克辛的青年时代》(1935年)、《马 

克辛的归来》(1937年)、《革命摇篮维堡区》(1939年),影片以高度 

的真实性、抒情色彩与史诗规模,塑造了马克辛这一家喻户晓的工人革命家 

形象。《马克辛三部曲》标志着他们在创作上的巨大成就。 


… Page 66…

     尤特凯维奇(1904—1985年)也曾是反对传统艺术的“奇异演员养成所” 

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独立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1928年的《花边》,此后又 

拍摄了表现黑海渔民工作队与富农斗争的《黑帆船》和描写青年农民成长为 

革命工人的《金山》。1932年与艾尔姆列尔合拍的《画展计划》被认为标志 

着苏联电影发展的新阶段。因为,电影目标已转向工厂的日常生活和在五年 

计划时期出现的工人阶级内部先进与落后的冲突,揭示复杂而矛盾的人物性 

别。尤特凯维奇由于在《带枪的人》中真实而又成功地塑造了列宁的形象 

而获得苏联国家奖金。1966年拍摄了《列宁在波兰》,以内心独白手法揭示 

了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哲理性思考而获全苏 

电影节大奖和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此外,尤特凯维奇1956年执导的《奥 

塞罗》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他同时也是一位电影理论家,著名的 

电影理论著作有《银幕上的人》、《电影导演对位法》、《政治电影的模式》 

以及大量有关电影美学和电影理论的文章。 

      (4)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和普多夫金的《母亲》 

     1924—1925年苏联共拍摄了70部故事片,其中有两部影片堪称苏联电 

影史的经典之作,两位导演也因此成为苏联电影史上的著名人物。这就是 

1925年由爱森斯坦导演的《战舰波将金号》和由普多夫金导演的《母亲》。 

      《战舰波将金号》一片,是爱森斯坦在敖德萨用几个星期的时间由几个 

演员及敖德萨的市民和红海军的参加下拍摄成的。在这部影片中,爱森斯坦 

按照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文化剧院”所创始的表现“群众哑剧”的方法, 

使广大人民参加了这一伟大历史剧的演出,人数达一万人之多。《战舰波将 

金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重现实况”的影片。在这部影片中, 

爱森斯坦放弃使用他的“杂耍的蒙太奇”,并且拒绝使用摄影场、化妆、布 

景、甚至专业演员。影片里只有群众是唯一的主人公,演员只不过是一种“能 

干的临时角色”,对革命领袖也只是表现一些简短的侧面形象。影片中那激 

烈而悲痛的杂耍镜头,如母亲抱着孩子的尸体;婴孩车孤零零地从台阶上滑 

下来;铁边夹鼻眼镜下面裂开的流着血的眼睛,虽有些过分和残酷,但却被 

影片中俄国人民的革命高潮及爱森斯坦真诚、激动、怜悯和他对人类的热爱 

以及对压迫者的愤怒所冲淡。 

     这部影片在苏联以外的许多国家遭禁演,这反而增强了它的威望和声 

誉。各国电影资料馆争先恐后地加以收藏,甚至反布尔什维克的纳粹头子戈 

培尔,在几年以后也不得不对这部作品表示钦佩,命令他所希特勒化的德国 

电影界给他拍摄一部类似《战舰波将金号》的影片。1958年,布鲁塞尔电影 

节上,《战舰波将金号》被评为电影问世以来12部最佳影片之首。《战舰 

波将金号》的成功,使爱森斯坦从此成为名列前茅的导演。 

     爱森斯坦 (1898—1948年)1898年出生于里加。24岁时就在《左翼艺 

术战线》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纲领性的美学宣言《杂耍蒙太奇》,对整个电 

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Page 67…

     爱森斯坦转入电影界导演的第一部影片《罢工》(1925年)被认为是“第 

一部真正无产阶级的影片。”在这部影片中,已经体现出了他的纪实风格。 

他用“杂耍蒙太奇”、群众场面、类型演员、外景拍摄代替了先前电影中一 

般的“情节”、个别主人公、明星表演和布景。 

     由于《战舰波将金号》的成功,苏联政府供给他一切资金、便利和自由 

来拍摄《旧与新》一片(又名《总战线》)。爱森斯坦企图通过这部影片来 

歌颂当时尚未大规模实现的农业集体化。尽管对于生活在城里的爱森斯坦来 

说,预测农村生活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并没有影响这部影片成为无声电影 

艺术末期的伟大成功作品之一。在这部影片里,群众已让位于几个主人公。 

他用不同的方式,拍摄真实的自然的景象,把生活真实地、赤裸裸地重现出 

来,并由此揭示生活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旧与新》这部影片是在《战 

舰波将金号》纪录式的特写基础上向前发展的一个标志。从这部影片开始, 

爱森斯坦在完美的蒙太奇及强烈的“杂耍”镜头之外,又显示出了他在造型 

上比以前更加注重,如对主题的反复表现、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