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圆荒芏粤ⅰ>龆ú荒苡锌刂频哪钔贰6粤⑹鞘綮段廾鳎刂剖鞘綮冻旧郴螅褪恰痘暇飞辖驳姆直穑加惺侵粗馐歉∥廾鞯母直鸬母加械母飧龈荒苡校阉蔚簟l睹爬⒉粕乘龆挥姓加械哪钔罚坏挥姓加校刂贫疾豢梢杂校悴拍艹纸洹U饬礁瞿钔访挥邪蔚簦啤⑽褰淠憔妥霾坏健�
  所以祖师大德教我们要放下。放下什么?放下对一切人事物支配的念头,放下对一切人事物占有的念头,心就清净了。心要一清净,十善、五戒自然具足,为什么?自性里头的性德,本有的!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自性里本有的。只要你把,妄想暂时不谈,就是把分别执著放下,就没有了,统统具足。惠能大师二十四岁开悟,五祖衣钵传给他,他受了戒没有?连三皈都没有受过,一次经没听过。黄梅住了八个月是做苦工!那个时候,古时候规矩是这样的,进入佛门,你要想剃度出家,先跟常住做义工五年,修福。你不修福,剃头之后就去享受,你有多大的福报?
  我没有出家之前,到寺院里面去做义工,去服务,服务五年,我修福。我服务大众,照顾大众五年,然后我出家,才有资格接受别人对我服务,你看这个多公平,这才合理。自己什么奉献都没有,一下就想别人来供养,释迦牟尼佛都不是这样示现的。为什么?你那个完全违背自性,违背性德,那就是自私自利,错了。这种错误的思想、见解、行为就是你修行的障碍,业障!怎么消业障?服务。
  我在没有出家之前,在家学佛,是受了三皈,没受五戒,只受了三皈,在章嘉大师那里受三皈。我三十岁把工作辞掉,到埔里印弘茅蓬跟忏云老法师学习,忏老法师分配给我的工作,就是茅蓬里面的义工。茅蓬很小,连我自己住了五个人,三位出家人,忏云法师,达宗法师,菩妙法师;居士,我三十岁,还有位七十岁的老居士,朱镜宙老居士。你想想看,所以茅蓬里所有的工作我一个人做,茅蓬的清洁、卫生,一个人做。我还要去砍柴,水不要挑,山上有泉水,我们用竹子,把竹子劈开,里面的节打掉,竹子一根接一根,把水引下来,从山上引下来,所以水就不要挑了。我烧饭,做厨房,我在山上住半年就做半年,洗衣服、挑粪,一个人干,一家就一个人。
  山上没有电灯,晚上点小蜡烛,所以睡得很早,八点钟就睡觉,两点钟起床。起床的时候,拜佛,做早课,早课做完之后,我就开始煮早餐。忏云法师早晨的稀饭他要加豆浆,所以我就学会自己磨。晚上晚课做完,就是八点钟之前,把黄豆、花生泡起来,泡一小碗,到早晨时候拿来磨豆浆。那豆浆里面是黄豆跟花生在一起,很香,煮在稀饭里面,非常营养。所以我还能做十几个菜,有些信徒上山,接待,厨房我是大厨,什么都能做。你不培福,福报从哪来?
  再利用工作之余,诵经、拜佛,忏云法师要我消业障,每天规定我拜八百拜,早晨拜三百拜,晚上拜三百拜。在茅蓬里晚上不吃饭,只有早餐,中午的午餐,晚上大家都持午。中午午餐之后拜两百拜,消业障。我才住半年,拜了十几万拜。以后离开印弘茅篷,朱镜宙老居士介绍我到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学教,於是我就走上讲经教学的路子。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住在慈光图书馆,我是慈光图书馆里面的义工。那时候图书馆里面工作人员三个人,什么都能做,什么都会做。我们说我们能干,还比不上我们老师,李老师也是一流的大厨。我们只能做十几个菜,他大概能够做一百多样菜,样样内行。李老师告诉我,单单豆腐,他就可以做二十多种不同的花样,豆腐席。不但教我们佛法,教我们儒学,生活方面统统指导。我跟他的时候,老人七十岁,我好像是三十一岁,他老人家七十岁。
  所以,无论在家、出家修行,你要是不能吃苦、不能持戒,就什么都不能成就。世尊入灭之前交代后人,「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我们要知道。所以出家人独立生活过惯了,不会寂寞,一个人能活得下去。李老师他在台中,他是一个人住,住个很小的房子。他老人家住的房子,大概就是我现在在跑马地的房子差不多大,合此地讲是一千三百尺。什么都是自己料理,他不让人照顾他,消业障。学生那么多,拒绝,每天自己烧饭,自己洗衣服。到什么时候才接受别人替他做?九十五岁。九十五岁的时候,同修要求,他才点头答应,九十五岁之前都是自己料理。这个说明什么?说明身体健康,有能力做。九十五岁之后,两次食物中毒,身体一下衰下去,接受两个同学照顾他。你看以前小房子里面生活一个人干,现在两个年轻人干,两个年轻人不如一个老人。
  所以我们这个修学,成就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现在年轻人,这样的生活他过不了,他认为太苦,他还会有什么成就?愈来愈艰难,怕苦!从小没吃过苦,所以怕。我们遇到这个环境,生活在中日抗战期间当中,生活非常苦。我是从十岁开始,父母就训练我烧饭、洗衣服、做家事。为什么?战争当中,一下一个战争打下来,可能家破人亡。你一个人要能活得下去,所以要受严格的生活训练,你要自己能照顾自己。那是战争逼出来的,你要不学,谁都没法保障你,逃难的时候举目无亲,所以自己什么都要会。我们现在把这些故事讲给人听,给大家做参考。在生活环境里面培养出大慈悲心,看到众生可怜,流离失所。我们自己年轻,看到可怜的人还能够帮助他、照顾他,积点福德。从小就要学忍辱,你不能忍你就活不下去,在实际环境里面锻炼出来的。
  现在我们提倡的《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沙弥律仪》,这是儒释道的基础。你去看看,你是不是统统都能做到?跟你讲,这是性德,你自己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现在怎么样?学坏了。不是你有心学的,无意学的,为什么?环境,恶习气在薰习。你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长时间的薰习,把自己的善根、福德统统障碍住、盖覆住,智慧没有了,德能没有了,相好没有了。幸亏总是过去生中有点善根,这一生你遇到佛法;如果不遇到佛法,一直这样被恶习气薰染下去,你来生的前途是三恶道,人天没分。
  为什么?你打开《十善业道经》,中品十善,来生还能得人身;换句话说,十善业展开,你把《十善业道经》念一遍,你自己能不能做到一半?一半没把握,要做到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七十,算是中品,来生不失人身,不容易!为什么做不到?就是你没有更下面的基础,那就是《感应篇》跟《弟子规》,这是做人的基础。所以我昨天跟大家讲,学习弟子规是学做人,我们本来做人就是这样子。不学弟子规,就是不学做人,不学做人那就到三途去了,饿鬼、地狱、畜生,就三途去了。你要不要做人?你要做人,就不能不学弟子规,不能不学感应篇、十善业。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前面我们学过「无心能现」,接著我们看第二个义。第二个是「现无所现」,这句的意思深了,「谓如来三昧,随众生心,现种种相,如光如影,了不可得」。这里头最重要的一句就是随众生心,正是《楞严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所以,十法界众生心不同,自性所现的境界当然也就不一样。下面告诉我们,虽然现种种相,可是这个相如光如影,了不可得。光是什么?像我们照镜子,镜子里面所现的,这是光;影,我们人站在阳光下面,看到地上现的影子。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梦幻泡影」,了不可得,不是真的。凡夫麻烦在哪里?把这些梦幻泡影以为是真实,所以他才起分别执著。如果知道事实真相,真相是梦幻泡影,了不可得,虽现相,他决定不会起分别执著。这是什么人?这就是佛菩萨应化在十法界。
  应化在十法界里面,有相,不是没有相。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确实示现跟我们人相相彷佛,在这世间也度过八十年,他老人家八十岁入灭的。我们在佛经上所看到的,所谓八相成道,这是示现。像祖师、菩萨、罗汉应化到我们这个世间来,他们现的有相,虽现的有相,他跟我们不一样的,就是他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我们今天吃的亏,就是我们在不可得里面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我们错在这里。跟诸佛菩萨应化完全不相同!我们有烦恼、有业障、有生死、有轮回,日子过得不自在,苦不堪言。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没有生死、没有烦恼、没有业障、没有轮回,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要怎样才真正能够学得像佛菩萨?没有别的,佛在经教里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本来就是!你为什么不肯放下?
  从什么地方放下?从日常生活当中放下,放下分别、放下执著。执著是什么?我想怎样怎样,我要怎样怎样,严重的执著。你有执著,就不能随缘,不能随缘,一定跟别人起矛盾、起冲突,那就造业了。所以要知道随缘,随缘就是学不执著。我的老师,两个老师,早年是章嘉大师,以后跟李老师,这两个人都不执著。我亲近他们的时间都很长,现身说法,做给我们看。很随和,什么都好,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没有一样不好。饮食很简单、很随便。我们有的时候,这个太咸了,那个太甜了,他没有这种念头。实在吃得太咸,你要去向他请教,他会跟你说,咸有咸的好处、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一笑了之。绝对不会说,你这个太咸,你那个做得不好,没有,从来没有听到他说过这些话。
  因为我常常跟李老师在一起吃饭,很多场合当中,有人请客,他都带著我,让我坐在他的旁边。碰到什么状况?饭菜坏了,特别是豆腐,豆腐馊了,味道不对了。他尝一口,他就碰碰我,不要吃这个。为什么?这是卫生。我们是凡夫,不能转境界,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会生病。李老师是个好医生,好中医,他在饮食方面只注意卫生,不注重口味,也不注重品质。只要没有变坏,统统接受,没有不接受的。别人特意送给他的,他晓得是坏了,他还要当著学生面前吃,让他生欢喜心,好心来供养的。他是北方人,喜欢吃面食,煮的面条供养他。那个面条味道也变了,可是他还是吃下去。他的医术很高明,吃完之后,回去吃解药,真的就化解了。
  那是什么面?就是市场里面买的,一把一把的面条。这个面条我们都知道里面有防腐剂,没有防腐剂它不能放那么长久。可是时间还是有期限的,中国人不讲求。譬如它的期限只有三个月,或者是五个月,这个期限之后,最好就不要吃了,过期了。大概这个学生买的面没有注意到这个,一定是过期了,所以它就有毒。老师第一次碰到这个事情,用解药解掉了。过了差不多将近半年多以后,又碰到第二次,碰到这个情形,他还是吃了,吃了回去再用解药解,来不及了,毒已经散了。这一下身体吃了大亏,病了二、三个月,到底是九十七岁的人,不像以前那样的抵抗力。他在九十岁之前,身体都非常好,我们看到他老人家,估计他至少可以活到一百二、三十岁,他自己也有这个信心。就这么两次食物中毒,抵抗力衰弱了,饮食不能不小心。
  所以在生病的时候我去看他,给我讲过二、三次,千万不要到馆子里吃东西。他知道馆子里面东西不干净,他们只懂得调味,他们不重视卫生,用调味的方法可以把那个很不卫生东西掩盖住。但是你吃了,你年轻,抵抗力强,没有关系;五、六十岁以后的人,抵抗力衰了,就很容易得病。这个说明中年之后,饮食起居的健康卫生要特别注意。这是我们说到真正有修行的老人,老一代的,他们的分别执著确实很淡,不是没有,相当的淡薄,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如果是契入境界的,证果的人,那就没有问题,为什么?他有能力转变境界。我们看金山活佛的故事,在台湾有两种版本,一个是乐观法师写的,一个是煮云法师写的。这两位法师我都很熟,两位法师的年龄都比我大,煮云法师好像大我五岁,乐观法师就大更多,大十几岁,两位法师都不在了。金山活佛他的法名叫妙善,镇江金山寺的出家人,民国初年,距离我们不算远。乐观法师跟他在一起住过,对他很了解。而煮云法师年轻,没有见过,听说,他到处把听讲的记录下来,写了一本传奇。
  乐观法师告诉我,他说他是真的,不是假的,行迹有点像《济公传》里面讲的济公一样。不修边幅,一生没洗过澡,就穿一件衣服,他没有第二件。那个衣服从来没洗过,衣服领子厚厚的一层油垢,很脏,可是不难闻,你闻闻,清香,是这么一个人。饮食一点没有拘束,什么都吃,生的、冷的、坏了的他都吃,他也不生病。他也可以很多天不吃,也可以一餐吃几十碗,有这个本事。
  有一次是乐观老法师见到的。这个活佛来了,信徒们都很喜欢他,每个人盛一碗面来供养他,他都吃了,一下吃了二十多碗。乐观法师说不行,你们不可以这样,老和尚撑坏了。他若无其事。乐老就问他,怎么样,是不是吃太多了?他答覆一句话很妙,「不增不减」。真的是有神通。更奇妙的,他在街上捡到什么字纸,还有人家供养他的钱,钞票,他就把它吃掉。钞票多脏!多少人手上摸的细菌,他全吃掉;还有捡那些破铜烂铁,他都把它吃掉,这么个怪人。这是什么?我们今天在理论上懂得,他有能力转变这些物质,所以说境随心转,他有这个能力。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这是真功夫。
  我们生病了,病是什么?是细胞染上病毒,人才生病。有这种能力的人他不需要看病,他能够用他的意念把病变的细胞恢复正常。这个道理我们懂,这是说明佛经上讲的境随心转,他的心清净,他的心没有染污,就能转境界。如果我们心里面还有妄想分别执著就不行,我们被境界转。真正到清净、平等,没有分别执著,你就能转境界,什么都能转。这里面是两种人,一种是什么?是什么都能忍受得了,忍辱波罗蜜。一种是什么?一种是他吃了之后他把它转变了。太辣了,他可以把它转成不辣;太咸,他可以转成不咸,他有能力把它转变,那是要功夫。没到这个功夫,那是忍耐,修忍辱波罗蜜。好,忍辱才能得定,定就能转。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预备功夫,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所以你要是真正晓得现无所现,你就得大自在,你在境界里面就不会被境界转;不被境界转,你能转境界,那怎么会不自在!你首先要认识,我们自己的身体,跟我们生活环境里面森罗万象,统统不是真的。现在科学都证明了。我们在讲席当中做了多次报告,这个现象是什么?是相似相续,不是真的,相似相续,古大德讲的,讲得好!我们很难理解,我常常用电影,电影片,逐渐电影也会被淘汰掉,现在电视代替电影了。从前电影是用幻灯片,一张一张的幻灯片,每张不一样,没有相同的。在放映机里面快速度的,快门,快速的快门开关,让你在银幕里头看不出它是一张一张的幻灯片。一秒钟放映二十四张,就把我们的眼睛欺骗了,我们认为好像是真的一样,其实完全是假的。
  我们现实的世界,生灭的速度比电影超过一万倍都不止。《仁王经》上所讲的正是一万倍,它一秒钟是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电影是一秒钟二十四次生灭。所以,我讲这段经文的时候,我说这是世尊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说,《仁王经》上的。真实说比这个还要快,叫亿万分之一秒,你怎么能够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是如光如影,了不可得,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看出这是假的?经上也有说,八地菩萨。八地菩萨的定功可深了,甚深禅定里面,觉察到物质现象的生灭。就好像你看到底片,放电影的时候你看到放映机上的底片一样,八地菩萨看到了。
  现代的科学家我们也非常佩服,我们相信他是从数学里面推论出来的。不久,大概是四、五年之前,美国太空总署发表一篇论文,讲物质是假的,无中生有。无就是无心,生有就是能现,无心能现。可是他说速度很快,物质一生立刻就灭,速度非常快,几乎是什么?生灭同时。科学讲的这个道理,他说宇宙之间什么都没有,只有场,科学家的名词叫场,只有场存在。场是什么?现在我们所谓的能量,只有能量,没有物质。能量稀薄的时候,就是空间,能量在集中的时候,它就会变现物质,就会产生物质。这个物质的现象,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