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镏省D芰肯”〉氖焙颍褪强占洌芰吭诩械氖焙颍突岜湎治镏剩突岵镏省U飧鑫镏实南窒螅颐强吹轿镏氏窒螅俏镏实南嗨葡嘈啵涫得挥校裁炊疾淮嬖冢笞匀坏南窒蠖疾淮嬖凇�
  所以这是个非常奥妙、非常奇妙的现象。这个现象人参不透,佛讲自性法尔如是,佛只是用这么个名词。法就是万法,宇宙之间万事万法;尔是什么?尔就是自然,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绝对没有一丝毫意思在里头,不加功用,没有一丝毫意思在里面,自然的。我们再从很粗显的地方去观察,用观察,不要思惟,为什么?你思惟不到的。像动物,动物跟人都具足有五官,眼耳鼻舌身,人有,畜生有,鸟兽有。都有眼睛、都有耳朵、有鼻子、有嘴巴,里面有心肝脾肺,谁造的?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科学没法子解释。佛经里面说的,叫法尔如是,自然就是这个样子。植物跟动物不一样,矿物跟植物不一样,虽然不一样,它有共同的东西,共同什么?性是一样的。相不一样,性是一样,所以这很奇妙。
  这个事实真相,到什么时候能明了?大概是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明心见性,法身菩萨知道了。佛在经上有说明,说明我们人体的构造,所说的绝不亚於现代的科学技术对我们身体的了解。我们今天所了解的是物理的现象,佛更明了的还有个心理的现象,心性的现象,我们人类还没有能达到这个境界。所以真正了解,我们要相信佛菩萨,他不是胡造谣言。而且佛菩萨是非常开明,他所说的,叫我们去证实,这就是开明的地方。不是说他说了就算,说了就是对的,你一定要相信,佛不是这样说的;佛说了,你去证实。所以佛法,信、解、行、证,你照著佛教你的方法去做,最后你把它证明,证明到佛讲的一点都不错。证明到整个宇宙界,整个生命界,万事万物,无心能现,现无所现,你真的把它证明了。
  到你证得的时候,那就是你自己的,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了。像惠能大师,他契入境界,他证实了,佛所说的一切是他亲证的,自他不二,自己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释迦和诸佛那种智慧、德能,他统统具足,世出世间一切法圆满通达,没有丝毫障碍。你要问他为什么?他说得非常简单,放下就对了。大乘教里佛常讲,放下对於一切人事物的执著,你就证阿罗汉;再放下对一切人事物的分别,你就成菩萨;最后再把妄想放下,你就成佛。讲得多干净、多俐落、多清楚,你肯不肯放下?放下就是!你要不肯放下,那还要搞六道轮回。为什么不肯放下?不了解事实真相。
  我们读诵大乘,听佛讲解,逐渐明白过来了。明白多少就要放下多少,你才是真的明白;听明白了,不肯放下,你是完全没有明白。哪有明白的人他做不到?这是当年章嘉大师跟我说的,佛法知难行易,放下很容易。为什么不肯放下?不知道,知太难了,知是智慧。所以,佛教我们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开了你自然放下;慧不开,那个放下是不干不净。放下的功夫若有若无,好像放下了,可是有的时候它又现行,这个没有用处,出不了六道轮回,念佛都念不好。这个在前面我都讲过。深圳黄忠昌居士,二年十个月念佛能往生,预知时至,他凭什么?没有别的,放下,真放下了。所以《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我们看到许多例子,大概念佛就是三年到五年他就成就。是不是他寿命刚好只有三年到五年?不是的,没那么巧。偶尔有几个,这是巧合,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这不是巧合。那是什么?他有寿命,不要了,到极乐世界去,看破了。
  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需要多长时间?三年足够。你不善用心,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你要善用心的话,三年足够。我这一生当中见到很多的例子,十几个,说明这桩事情真实的,一点都不假。对於这个世间不能有丝毫留恋,不能有丝毫牵挂;换句话说,控制的念头、占有的念头彻底放下,你的身心得大自在。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念兹在兹,哪有不成就的道理!这是大乘教里头最简单、最容易、最稳当、最快速的方法,遇到能信、能解、能行,不容易!真的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你能不把它抓住吗?
  第二条里面讲的现相,现相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众生心变现的。前面一条是性现,自性现相,唯心所现;这个地方讲的现,是唯识所变,因为它讲随众生心,唯识所变。唯识所变就十法界,十法界是梦幻泡影,不要说六道是梦幻泡影,四圣法界也不例外,声闻、缘觉、菩萨、佛统统了不可得。我们修行过程当中,如果不是往生极乐世界,一定要通过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个法界一定通过。你现在就知道,它是如光如影,了不可得,你证得声闻、证得缘觉、证得菩萨,你都不会留恋。你知道什么?我走路,这是我的中途站,这不是我的目的地。你就很容易把它放下,不生贪恋,十法界依正庄严了不可得。
  第三,「能现所现非一,谓如来三昧,能现之智与所现之境一念圆融,十方普应不同」。这个地方每条第二句,如来三昧,这一句要记住,如来三昧就是海印三昧,就是自性本定;三昧是定,如来是自性,自性本定,它能现能变。这个东西有没有失掉?没有失掉。诸位要记住,我们虽然有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碍不碍自性本定?不碍。如果要是障碍了,就不能现,没有法子现境界;如果障碍万法,那就不能有所现。所以你要晓得那个障碍,能现、所现都不能障,所以它是虚妄的,它不是真的。我们用三种颜色做代表,就像三副眼镜一样,一个黄色的、一个蓝色的、一个红色的。三种颜色合在一起,我们戴这个眼镜看到外面就是模糊的。这三个镜片有没有伤害眼睛?没有,眼睛能见。有没有伤害外面色相?没有。只是镜片,所以它是虚妄的。
  佛就教我们,你只要把这个虚妄的拿掉,放下,就成功了,真相大白。我们凡夫这三个镜片就是不肯拿下,那就没有法子了。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凡圣迷悟示意图」,我们做成光碟,诸位同修要常常看看这片光碟,会开悟!真正明白到底这是怎么回事情,搞清楚了,你只要把它去掉。执著去掉,这个经你真听懂了。你今天听经得不到受用,为什么?不开悟。原因在哪里?没有放下,执著没放下。执著总得要淡一点,不要太过分。十分的执著你能够去掉三分,还有七分,你就能入华严境界,初入,初信位菩萨。如果你的执著有增无减,年年在增长,那个麻烦可就大了。虽然这一生学佛,用功精进努力,还是搞三途六道。不造罪业,来生在人天;如果造的有罪业的话,依旧在三途,搞六道轮回。
  执著虽然淡掉三分,还有七分,你还没有出六道;虽不出六道,你是个明白人,你不是糊涂人,在六道里头你决定不堕三途,人间天上都在修行。再希望能把执著完全断掉,完全断掉,六道就没有了,你就到四圣法界。再去破分别、破妄想,分别妄想断掉,十法界没有了,真正入华严境界。不是相似的,真的!所以,总不离自性本定,如来三昧就是自性本定,这是真的。在迷也没有失掉,在悟也没有增加,不增不减。如来究竟果位并没有比我们多一点,我们跟如来相比,并没有比他少一分,完全相同。
  能现之智,与所现之境,这个能现之智,你看跟前面讲的无心能现,怎么这里又出了个能现之智?这个智是识,识为什么叫智?能觉、能知是识,不是真智慧。真智慧里面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个里头有,就是说这个智,是我们在《华严》里面讲的后得智。错用了,带著妄想分别执著。与所现之境一念圆融,十方普应不同,众生有感,佛就有应。能现之智是法性,所现之境是法相,性相是一不是二,性相不二,但是十方普应不同,普应是众生的感不同,所以应化不一样。前面讲的,随众生心现种种相。因为众生迷悟不同,所以佛说法不一样,佛无有定法可说,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这条意思还没讲完,时间到了,我们明天继续还要学这条,这个能现之智跟所现之境一念圆融要搞清楚。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七九卷)  2006/12/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7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经文讲到第四段「无方大用」。清凉大师在没有讲经文之前为我们开导,无方大用是从「普贤德」兴起,也就是说它的基础是十大愿王,没有十愿就不能发生这样广大的作用。所以华严会上的佛菩萨没有一个不是修普贤行的,具足普贤十愿,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接著给我们说「十门三昧业用」,第一个是海印三昧,《华严》里面说了十条。第一个说明海印三昧是自性本定,也就是说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都有。我们现在这个定失掉了,所以心浮气躁。为什么失掉?那就是世尊所讲的「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你的妄念太多、分别太多、执著太多,所以你本有的圆明海印三昧不能现前。
  这个三昧现前起什么作用?第一个是宇宙的来源你知道了,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现在科学家、哲学家都在探讨这个问题,说了很多,但是没有一样能叫人心服口服。如果这个自性三昧现前,你不必要学都知道了。第一个跟我们讲「无心能现」,现的就是宇宙,整个宇宙,我们常讲遍法界虚空界,靠近一点的讲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无心是真心,能现,真心能现;有心是妄心,妄心能变。我们现在的妄心太严重,变现我们现在的环境,整个世界动乱。有些科学家提出警告,地球似乎不适合人类居住了,环境恶劣到这样的程度。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是我们自己不善的念头、不善的心所感召得来的。我们心有感,境界它就变,它能变!无心能现的,是一真法界,就是华藏世界,这里面的居民心地清净,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本来居住的环境是一真、是极乐,这个道理要懂。
  第二桩给我们讲「现无所现」,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知道现无所现,你在所现境界里面你不会起心动念,你不会分别执著,那就对了。那就跟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一样,得大自在,这是真正的解脱。我们今天不晓得这个境界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在这境界里面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途。要知道十界、六道三途本来没有,现在有没有?现在还是没有。是你的妄心,妄想分别执著变出来的境界,自己变自己受,这就叫自作自受,与人不相干,与佛菩萨也不相干。这个事实真相我们自己不知道,幸亏佛为我们说出,我们明白了,明白之后就要放下。
  所以,你只要能把自己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执著的念头放下,你就证阿罗汉果。阿罗汉没有执著,就是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是执著,就出六道了。出六道到四圣法界,四圣里面就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这是四圣。到那边去还有事情做,为什么?三大类的烦恼你才放下一个,还有两个没有放下。到四圣法界首先要把分别放下,分别要是放下,在四圣法界里面你就是菩萨;再把妄想放下,你就出离十法界,这一定要晓得。阿罗汉放下了执著,还有执著的习气;辟支佛,执著的习气放下了;菩萨放下分别,还有分别的习气。到佛法界,要把分别的习气放下,再破一品无明,他就出去了,就超越十法界,真正成就了。这个事实真相只有佛讲得清楚,别人说不出来。
  我初学佛,头一天老师就教我「看破、放下」。现无所现这个道理你明白了,叫看破。你为什么放不下?你没有看破。你要知道现无所现,就是《般若经》上所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就是现无所现。你要把这个事情真相明白、肯定、认识清楚了,再也不执著,你修学大乘教才能够听得进去,经教里头的意思你听了才能够懂得。如果你有这些障碍在,诸佛如来给你讲经说法,你没有入进去,听不懂,没听进去,问题就在此地。这就是什么?业障。遇到佛,我们自己有业障障碍了自己,没放下!为什么没有放下?没看破!佛讲经说法帮助我们看破,我们自己相对的功夫就是要放下。放下之后,你再听佛说经,就又进了一步。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又帮助你放下,相辅相成,从初发心到如来地,秘诀就在此地,不能不知道。
  昨天我们念这个文,「谓如来三昧,随众生心,现种种相,如光如影,了不可得」。《金刚经》上有比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看破。看破就是在现相里头不再起心动念,不再分别执著,那就对了,就跟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没有两样。你没有烦恼,没有执著,你充满了智慧,以无量无边善巧方便教化众生。你没有这个能力,你没有法子教化众生,这是佛在大经上说的,「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要度人,先度自己。
  我们在这么多年来,差不多也走遍世界,国内、国外学佛的同修,在家,十善业做不到,出家,沙弥律仪做不到。所以佛教今天衰不是没有原因,你没有做到。没有做到,让社会人瞧不起。在家学佛,古人又说在家僧,这个话说得是正确的,是内行人说的,外行人说不出来。僧的意思并不是专指出家人,诸位要知道,你要说是和尚、阿闍黎、沙弥、比丘,这是专指出家人。讲僧不是专指,僧包括在家人,僧是讲僧团,四个人在一起修行,依六和敬就叫做僧,就叫僧团;如果不依六和敬,不叫僧团,这个很重要。
  我们也没有看到六和敬的僧团,两个人住个小庙还闹意见,还吵架,这就知道佛法的衰微,原因你就明白了,不和!再看看修学的环境,我们就晓得,为什么不如法?没有人教。现在道场跟从前道场不一样,从前道场里头有道,现在的道场没有道。从前道场跟学校一样,天天上课,道场里面有讲堂,首座和尚讲经说法。首座是担任教学的,维那是担任训导的,方丈住持是校长,它的组织跟现在学校没有两样。所以寺院庵堂是学校,人家不会误会,这佛陀的教育。像从前私塾,大家一听到私塾就晓得孔孟的教育。
  一个寺院可能有好几位的首座和尚,分堂说法,这个讲堂讲《华严》,那个讲堂讲《法华》,另外有讲堂讲《般若》,你喜欢学哪一门你就进哪个讲堂,他有学,像学校一样。维那是管规矩的,就是你的生活、言行,标准是戒律,你要是违规矩、犯了戒,他负责惩罚、处分这些事情。现在我们在寺院看不到!为什么从前人能做到,现在人做不到?这个我们知道了,从前的人从小就学规矩,就养成一个好习惯。所以中国五千年来重视家教。你看看中国每个家族是以姓氏,你们家有祠堂,祠堂就是家庙,供奉祖先的。祠堂里面一定有家谱,那是你家庭里面的历史,代代承传。家谱里面有家规、有家训、有家教,祖宗教导后世子孙,他有规矩!
  我们现在提倡《弟子规》,《弟子规》是中国家教的集大成,写得好!又简单、又扼要,总共三百六十句,一句三个字,总共是一千零八十个字,分做七科。那是要做的,从小就学,小孩出生下来,不会讲话,眼睛一张开他就看,他就会看、就会听,他就开始在学习。所以《弟子规》家教是谁来做的?父母。家里面大人在小孩的面前,虽然刚刚生出来,你不要以为他什么都不懂,他什么都懂,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要给他做最好的榜样。所以中国谚语讲,「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不是没有道理。他从出生到三岁,他已经学了一千天,一千天的薰习,他就有能力辨别邪正,这是对的,那是错的,三岁小孩就能辨别,就很懂事。我们现在这个教育失掉了,从小没有学过,长到这么大,染了许多不好的习气。古德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受的是社会的染污。染污太深了,染污太严重了,回头很困难!
  所以十善做不到,沙弥律仪做不到。怎么办?自己要生惭愧心,自己要知耻,赶快回头,从头开始。就从《弟子规》开始,每天用弟子规来检点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如不如法?如法的,很好,明天保持;做错了,错了要改过,明天不能犯这个过失,真干。用上一年的时间,把弟子规百分之百的落实。这一门落实了,诸位同修要记住,我常常讲四门,四门不能一起学,一起学一样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