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茨懿渭踊戏ɑ幔空飧鑫颐且谩�
  许多法身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在《华严经》上讲,初住以上到等觉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应化在十法界,应化在六道,甚至於应化在鬼道里面,地狱道里面作鬼王,实际上他们是法身菩萨。所以《华严经》的对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是对凡夫说的,也不是对阿罗汉说的,甚至於权教菩萨都没有分。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有这些人,数量很多,你就晓得,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虽然是众生的身、鬼王身,山神、树神,是这种身,实际上他们是法身菩萨,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有这个能力,能参与释迦牟尼佛自性大定当中的法会。
  这部经讲什么?世尊成佛之后,他所见到的法界完全是真实的,不是虚幻的。十法界六道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真的,一真法界,不思议解脱境界,给我们讲这些。佛出定之后,这个法会圆满出定之后,看看地球上这些众生的根性,没有这种智慧、没有能力接受这个大法,这个大法是佛境界。怎么办?看看这些众生,办学!从哪里办起?从幼稚园办起,办小学、办中学、办大学,到最后办研究所,研究所里面的学生才能学《华严》。
  所以第二个大单元阿含,阿含是小学;第三个单元方等,方等好比是中学;第四个单元般若,般若好比是大学,而般若的时间最长,讲了二十二年。诸位要晓得,佛当年住世讲经一共是四十九年,般若讲了二十二年,等於说他老人家住世讲经占一半的时间。我们就知道,般若是世尊一生教化的重点。般若是什么?般若就是方东美先生所讲的佛经哲学。其实佛经哲学是部部经典都有哲学,般若是纯粹的哲学,真的是讲智慧,自性里头本具的智慧。第五个单元法华、涅盘,那是研究所。所以《法华经》的境界跟《华严》是通的。世尊用这个方法帮助不同根性的众生,一生当中都能有成就。这是讲五时说法,五个阶段。
  我们了解这些都叫做善巧方便,他给我们开了这个例子,给我们这些启示。我们在现前这个社会,你要懂得怎么样去活学活用,才真正能够利益当前社会大众,让他们生欢喜心,让他们喜爱。佛没有定法可说,佛也没有一定的形相可以示现,千变万化。这个我们在《华严》看得太多了,这首偈子说「种种无量皆殊好」,方式无量无边。但是它的目标是一个,方向是一个,那就是要帮助世间人回归自性,这是佛陀教育。自性是什么?就是佛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都有!现在迷失了。帮助你回过头来,把你自性里面种种无量的智慧德相全部恢复出来,佛陀的教育就圆满了。可是恢复是你自己,佛帮不上忙;佛要帮得上忙,那我们就不必学习了,佛帮我们。帮不上,是你自己迷,还要自己觉悟,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佛能对我们帮助的,前面一段讲,开示,这是佛帮上忙的,就是教学。后面那是自己的事情,悟入,我听了佛的教诲要觉悟,觉悟佛没法子帮你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觉悟,觉悟之后你要契入,什么叫契入?你真正把它做到。
  大乘教里面,你看用四大菩萨表法,地藏、观音、文殊、普贤。给诸位说,这四大菩萨不是四个人,你把他认为是四个人你就看错了,那就搞成宗教、搞成迷信了,它是四个科目。地藏菩萨所代表的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伦理道德,就这个科目。这个科目里头中心课题是「孝亲尊师」,所以《地藏经》是佛门孝经。大乘佛法从哪里学起?从《地藏》学起。我在过去这么多年里面,凡是新的道场建立,请我讲经,我都讲《地藏经》,为什么?因为你有地,你有道场了,用《地藏经》来祝贺你。
  观世音菩萨代表什么?代表慈悲,这是道德里面的核心。宇宙之间真的像江本胜博士的实验,他告诉我,好像整个宇宙的核心就是爱。他说爱跟感恩这个讯息,他做十几万次的实验,结晶都非常美,没有其他的讯息能够超过它。所以他说这个恐怕是宇宙的核心。我说没错。你看世出世间的圣人教化众生教什么?没有别的,就这一个字。中国五千年传统的教育教什么?父子有亲,五伦里头头一条,那是根。亲是什么?亲爱!父子亲爱是天性,不是学来的。你看小孩初生的时候,父母对他的爱护,对他的关怀照顾无微不至,什么人教他的?没有。为什么原因你要这么样子照顾他?也没有,无条件的,这是天性。佛法里面讲法尔如是,它本来就这个样子,这是自性性德的流露。圣人看出来了,就怕他长大会学坏,教就很重要,从小要教。教育的目的,就是这种亲爱如何能够永远保持而不要变质,这是教育头一个问题。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自度,自利自度。
  教育第二个目的,就是把这个爱发扬光大,能够扩展到爱家庭、爱家族、爱你的邻里乡党,我居住的这个地方,爱社会、爱国家,最后推展到爱一切众生。我们看所有中国、外国圣贤教育几乎都是这么一个目标、一个方向。我们看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古兰经》里面「真主是普慈、特慈的」,普是普遍,特就是佛法里面讲的玄妙。实在讲普慈特慈就是佛门里面讲的大慈大悲,怎么不一样!爱是你的自性,是你的性德,每个人都有。只有迷惑颠倒他把自性失掉,爱心没有了,爱变成什么?变成自私自利,错了,自私自利就造无量的罪业,变成什么?把一真法界变成六道三途,你说可不可怜!大慈大悲这是佛的境界。所以佛在经上跟我们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正确的,一点都没错。
  你有圆满的爱心,你有无边际的爱心,只要你一念觉它就现前,自私自利就变成大慈大悲,就变成普慈特慈;一念迷了,它就变成自私自利、贪瞋痴慢。众生迷得太久,迷的时间太长,自性里面虽有,他不知道。佛菩萨是已经觉悟的人,他来帮助我们,把这些事实真相告诉我们;告诉我们自己要觉悟,觉悟就回头了。觉悟,转烦恼为菩提,不觉的人,转菩提为烦恼;觉悟的人,转生死为涅盘,不觉悟的人,转涅盘为生死。所以佛给我们讲,凡圣没有差别,就是一念觉迷。迷了,苦!太苦了。所以不能再走迷惑颠倒的路子,要向觉道上去走,觉道就是成佛之道。
  我们是凡夫,业障习气很重,这个路怎么走法?所以佛教初学持戒。戒律里面有两大类,一个是叫止持,止是禁止,你不可以做的,属於什么?一切不善的心行。另外一类叫作持,你必须要做的,一切善的心行。善,你要去做,你不做就犯戒了;恶的要禁止,你不止就犯戒了,这是戒律把它归为两大类。杀生、偷盗、邪淫,这不善的,决定要禁止;布施、持戒、忍辱,这是善的,你一定要做,你要是不做那叫破戒。换句话说,戒律帮助初学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我们走成佛之道,走回归自性之道,一定要从这里做起。
  戒律条目很多,我们从哪条做起?这是因人而异,你必须要晓得,你哪个烦恼最重你就从那里做起。最重的烦恼你能把它改过来,其他的就轻而易举,就容易了。譬如你最重贪,佛就叫你修布施,布施是对治贪的。贪里面有很多,有人贪财、有人贪色、有人贪名,不一样,哪个重你就在哪里下手。如果你的贪心里头贪财,对财看得很重,你就修财布施;名利看得重,你就把名利放下。总是从自己最严重的烦恼去改起,改过。习气重、懒惰、懈怠都是严重的障碍,真正要发愤,要用方法对治自己的毛病。
  所以后来古大德建丛林,提倡在一起共修。佛陀在世没有,为什么?每个人都知道自动自爱,不需要别人督促。到后来人的毛病太重,自己一个人提不起精神,提倡什么?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互相勉励,这个方法是好。所以住,住广单,十几个人住一个大房子,早晨两点钟起来,你就不能不起来,大家起来,你一定要起来。这把你懒散的毛病改过来。一个人住一个寮房,要想成就不容易,这是真的;大众在一起,就容易多了,就是依众靠众来把我们毛病习气断除掉,从这里下手。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再接著看下一首偈,第十七首:
  【种种杂宝庄严盖。众妙缯幡共垂饰。摩尼宝铎演佛音。执持供养诸如来。】
  前面讲幢,这个地方讲到『盖』,讲到『幡』,讲到『铎』,这是上课时候摇的铃。从这两首偈我们就能够明显的体会到,佛菩萨教学的活泼,佛菩萨教学的契机。这些种种,经上讲的是『杂宝庄严』,讲的是光彩灿烂,这些形容词,有没有在形式上这些必要?有。决定不是自己需要,而是用艺术表演来接引大众。这些艺术表演展示教学的成果,这些成果能够移风转俗,这就很有必要。我们如果多想想,现代的社会为什么这么乱?你看看现代文艺表演的内容是什么?像经上讲的这光彩灿烂、众宝严饰,现在都做到了。舞台上的设计,确实非常之豪华,光彩夺目。表演的内容,是暴力、是色情,跟伦理道德恰恰是相反的,它的目的是把众生迷惑颠倒那些烦恼都引发出来。烦恼是什么?贪瞋痴慢,唯恐你没有贪瞋痴慢,把你引发出来。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天天在引诱你,把你的虚荣心不断向上提,让你感觉到唯恐追不上时代。譬如你做件衣服很时髦的,过几个月,新的款式出来,这个不时髦了,你看还没有穿几次就穿不出去,又要做新的。每天忙忙碌碌到处赚钱,赚的钱统统去供养这些魔王,那些设计师都是魔王。你的生活过得多辛苦!这就是什么?你禁不起诱惑。我遇到一些同修,我说这件衣服很好,至少可以穿十年。他笑笑,不行。为什么?过时了,穿出去人家笑死了。「这样的话,笑死是他死,你没死。」那你就可以不在乎他,你照样可以穿出去,你就不受这些物质的诱惑了。你家里东西,譬如说电器,一个电冰箱好好去用它,爱惜用它,至少也可以用十年。他想想也有道理。衣服保存得很好,十年还像是新的一样。我穿的衣服,现在所穿的差不多都是十年以上。过去我跟李老师,李老师一套中山装,是他的大礼服,他告诉我穿了三十多年,也没有人笑他。不是别人笑你,是你自己笑话你自己,这就错了。
  道场的庄严是接引大众的,美仑美奂,这是有必要的,不要认为这是浪费,有它的效果存在。譬如我们去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办的活动,活动只有三天,破费不少,有没有必要?有,它影响到整个世界。我们两个主题,确实圆满达到我们的目标,告诉全世界的人「宗教可以团结,人民可以教得好的」。在这次展览当中,真正达到告诉世界人的目的。所以小的活动,地区性的,也告诉这一个地区教学的成果。成果从哪里看?从你教学对象那边去看。你看看学生、儿童,气质有没有转变?像我们在国内汤池办的中心,我们的目标是希望用这个小镇来做和谐社会的榜样。我们办很多活动,在活动当中,让大家能看到这个小镇是不是比以往和谐?是不是比去年更和谐?成绩展览会!你说没有必要吗?其他地区要求我们去做报告、去做展览,都是好事情,把我们的教学成绩、效果逐渐扩大,希望其他的乡镇也能照这个模式去做。这个样子社会和谐、国家的和谐、世界的和谐,才能实现。
  我们再看佛经上,你看佛经上这种种描述,它对这个重视。如果讲修行,这些都没有必要,修行人的生活非常简单,非常朴实,哪里会有这些「种种杂宝庄严」?没有。我们用这个拿来供养诸如来,如来要不要?不要。告诉诸位,如来也很欢喜接受,为什么?你要多去想想,接引众生需要这个。大乘教里常讲「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这种方式是社会大众最容易接受的。所以佛教自古以来的教学著重於艺术,艺术化,世间人提出这个口号时间不长,我们佛门两千年前就落实了,就把艺术化落实了。你看寺院道场建筑得金碧辉煌,殿堂里面的一切陈设,真是像经典里面所说的灿烂、辉煌大舞台。修行人、出家人过的生活,你去看看方丈寮,住持方丈他是一个人住一个房间,多大?叫方丈,一丈见方。你才晓得,一丈见方,大概里面有一个床铺、一个桌子,就没有了,就那么一点大的地方。
  这个诸位要知道,中国古时候的尺,度量衡比我们现在的短。大概古时候一个方丈,相当现在四个平方米,他住那么大的房间。大众?大众住广单,通铺,至少都是二、三十个人住一个房间,生活非常简朴。那你就晓得,寺院建得那么庄严,殿堂那么样的华丽,那是接引大众的,那是舞台,演员的生活很清苦。这就是不二法门,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自己又不忘本,又不会舍弃戒定慧。所以那不是自己享受的,自己如果一享受肯定堕落。寺院里面无论是在家、出家,只要居住在寺院共同学习、修行,规矩严格,一点都不会放松。教学,教学有外面大众,主要是要接引外面大众。现在我们的教学也走上了现代化,现代最进步的教学方式是把佛法送到你的家庭,你就方便了。在这个时代所谓是分秒必争,你哪有时间到道场来学习?在家里就方便。
  照目前科技的趋势,我的估计三年,三年之后会把教学送到你的手掌心,不是在家庭。也就是网路跟电视的接收画面的小机器,就像火柴盒那么大,你可以放在身上,随时拿在手上。无论在什么场所,频道一打开你就能接收,你能看到画面,你能听到声音。资讯愈来愈发达,这些机器我都见过,已经开发出来了,现在还没有普遍流通。将来可能是一个手机,它又是电视机,又是照相机,又是通讯电话,还有什么电子信箱,统统在一个机器上,很小,随身携带。这是五十年前的人作梦都想像不到的。
  科技发展到这么进步,我们的教学要跟上,首先我们德行要跟上,智慧要跟上,善巧方便要跟上,能吗?能。为什么?这些都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只要你依照世尊的教诲去做,没有办不到的。世尊教我们好学,这个很重要,不要执著。好学如果执著,你不开智慧,你能够学到很多常识,有丰富的常识,不开智慧;如果好学能够把分别执著放下,开智慧。你会真正做到,纵然不能像古人那样一闻千悟,你至少可以做到闻一知十,闻一知百,你有这个能力。而且有能力在一切诸法当中触类旁通,这就是智慧开了,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接触统统通达,什么障碍都没有。譬如经教,你没有学过的,没有接触过的,偶然之间一接触就一点障碍都没有。佛经如是,所有一切宗教经典也如是,世间所有一切学术亦如是,这叫开悟了。如果遇到还觉得很困难,你没有开悟;开悟是一切障碍都通达了,这真正叫做「种种杂宝庄严」。
  「盖」是伞盖,它的作用是防止污染,防灰尘的,我们今天讲环保,防止污染。也是表法的,最重要的是什么?精神的污染,心理的污染。这个污染是些什么?禁不起诱惑,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就起心动念,烦恼就生起来了,这个烦恼是七情五欲、贪瞋痴慢,这个东西生起来。盖是防染、防止,那你就晓得,这个盖是什么?这个盖是戒定慧,这个盖是圣贤教诲,这个盖是文殊十波罗蜜,普贤十大愿王,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这是盖。你要有了这么多盖,「种种杂宝庄严盖」,你有了这么多,你就不会再受世间一切善或不善的染污。善尚且不为它所动,不善就更不必说了,取这个意思。
  『摩尼宝铎』,铎是铃铛,摇的铃,钟一类的。在从前,我们以前上学,上课的时候打铃、摇铃,有个工友摇铃。现在好像没有了,现在用电铃,从前摇铃,那就是铎。摇铃代表上课,『演佛音』,这就是上课。你看它有「演」,演是什么?身教。所以你要教人,这个范围非常广泛,你在家里教儿女,你在学校教学生,你在公司行号,教你的部属,教你的同事,都是在教。怎么教法?以身作则。你自己要做到,你做不到,怎么能教人?教学确实一个阶段有一个重点,我希望在今年,我们的道场、我们的同学,在电视机面前的同学,在网路上的同学,我们要很认真努力改过自新。
  过失里面最严重的是贪瞋痴,这三毒烦恼。我们要学习顺境里面不起贪恋,逆境里面不生瞋恚,这一点尤其重要。为什么?瞋恚是地狱的因,我们能学著,能忍受,一切众生做最严重的不善,我们也不会发脾气,也不生气。好处是什么?不作地狱因,这个功德就大。如果忍受不了,看到不合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