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辉谝环ā⒁荒钪校荒钍悄罘穑环ㄊ侨魏我桓龇拧D歉鲆荒钜膊焕猓钪匾丶盅劬褪且唬荒芏6桶颜飧龇ú粼樱涣榱恕K哉飧龉丶淖盅垡欢ㄒ宄敢荒睢埂�
  所谓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念都是一念。这就是大势至菩萨在《楞严经》里面教我们念佛的方法,他说的这八个字,「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就是一。我们平常眼往色上跑,耳往声上跑,好看的多看,好听的多听。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把眼收回来,不要看外面;耳也收回来,不要听外面,这样子你就一心。六根不接触外面境界,初学的人要用这个功夫。功夫到家了,什么叫到家?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也不受影响,那叫功夫到家。我们功夫不到家的时候会受外面境界影响,这自己要知道。如果还会被外面境界影响,那你就要远离外面境界。
  过去初学佛的人到哪里去修?道场都建筑在深山里面,佛经里面称为「阿兰若」,阿是无,兰若就是音声,就是他居住的地方听不到杂音,叫兰若。一般古来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距离农村人家三里路以上,大概距离三里路以上牛叫的声音听不到,农民家里养的牛,牛叫的声音很大,牛叫听不到,这个地方就很安静,称为兰若。在那个地方修行养道,这是初学。真的定下来了,去试验试验,走到农村里面看看干不干扰?如果还受影响,赶快回来。什么时候到农村里面去不受干扰,农村可以不受干扰再到都市看看,都市看看还会干扰,不行,考试不及格,赶快再回来。到都市、到花花世界都不动心,外不著相,内不动心,这叫一念。
  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这个本事?没有这个本事,你自己要知道方便法。现在在都市里面我们想要找个寂静地方找不到,那要福报。我们在农村找一个地方都找不到。在都市里面只好怎么样?电视不能看,肯定会干扰;收音机不要听,报纸也不要看,杂志也不要看,尽量把这个东西统统摒弃掉,关起门来好好的读经、念佛。读经,一法,学一部经;念佛,一念。真正哪一天到了一,你要晓得一是真心,二是妄心。所以念佛要一念,都摄六根,意思我们懂了。
  净念相继。净是清净,清净里面没有染污、没有夹杂;夹杂,不清净,染污,不清净。那个净,净念就是一心念佛,一心念佛到三昧现前,最低的功夫叫成片。你心里只有佛,除佛之外,什么也没有,这一念。一念这个时候就通达,《楞严经》上讲「净极光通达」。通达是什么样情形?通达是法法都通,这经上讲的「悉解无量诸法门」。世出世间法你都通,别人向你请教,没有不知道的;没有人问你的时候,你什么也不知道,真的是这个样子。为什么别人问你你都知道?这个三昧跟真心相应、跟法性相应,而宇宙之间一切诸法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能跟性识相应,哪有不明了的道理!这也是《金刚经》上所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你才晓得一心、一法之可贵,决定不能杂,杂就坏了。
  世间可以说自古至今,许多人修行修一辈子,不能说他不用功,不能说他不努力,很多勇猛精进,一生不开悟。原因是什么?学得太多,学得太杂。你看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给我们做示现,他十九岁出去学,学到三十岁,不能说学得不多,不能说学得不杂,他表现上跟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求知一样的来给我们看。学了十二年之后,他在菩提树下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弃,全部舍掉,这样就入定。如果夹杂、染污,你就入不了定。可见得他统统放下他才得定,清净心现前,夜睹明星,大彻大悟,他成佛了,放下就成佛。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这个示现用意非常之深,教给我们,可不可以学?可以学;可不可以不学?也可以不学,学不学关系不大,重要是放下。
  佛示现学了十二年,放下了;六祖惠能在中国示现,没有学过,放下。学了,放下,跟没有学,放下,境界相同,没有两样,这我们要懂得。所以一法一心,这是通一切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念佛法门都不例外,这是总的指导原则,总的指导纲领。佛说得很清楚,信的人不多,还是要广学多闻,有没有道理?也有道理,为什么有道理?他没有办法做到一心一法,他只好广学多闻,多学一点佛学常识,为什么?开不了悟。所以唯有上上根人他能接受,上上根人他能相信,他不怀疑,他遵照佛陀的指示,他的路就走通了。
  「如是真实教诲,遍见大乘诸经」。佛这个开示,大乘教里头我们常常看到。从这里面我们体会到,佛念众生、众生念佛,「佛念众生,真慈无尽,於兹可见」。你能体会到这个地方,你才晓得佛恩的广大,佛对於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私心、没有偏爱,普遍的加持,无时无处而不加持,我们众生不知道,完全没有觉察到,这叫什么?这叫迷。
  三宝怎么念法?我们利用这个时间为同学们略说,「念三宝大意,亦以此供养现前十方大众」。先说佛,「本自清净
  本不生灭
  佛是本觉、本善、法性、自性」,这个佛也称如来。这什么意思?是本觉的意思,是本善的意思,是法性的意思,是自性的意思,所以佛不是外人,是自己。你看《华严经》里面世尊明白的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拥有本觉,你拥有本善;中国童蒙教学《三字经》上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是佛,本性本觉是佛,在《华严经》里面称法性,一般大乘经里面佛常常讲的自性。
  六祖惠能开悟了,什么开悟?妄想、分别、执著一刹那之间全放下了,全放下就成佛。给诸位说,全放下了,十法界就没有了。我们看他住在十法界里面,他不是,他在一真法界,境界完全不相同,他就转十法界为一真法界。我们一念不觉就变成凡夫,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所以境随心转,这是真实的,是事实真相,决定不是虚妄的,外面境界是随心转。如果你能够把执著放下,你就成阿罗汉。这个阿罗汉是自性罗汉,你本来是罗汉。阿罗汉的境界是四圣法界,六道没有了。虽然阿罗汉跟我们住在一起,我们排排坐、手牵手,他在四圣法界,我在六道轮回,不一样,两个境界。我们跟六祖在一起、跟世尊在一起,他住一真法界,我们住六道。我们看佛也是像凡夫一样,佛看我们是真佛,这绝对不相同。佛看一切众生各个都是佛,所以你要问你什么时候成佛?你什么时候成菩萨?不要问别人,哪一天发现你看所有一切众生都是菩萨,那恭喜你,你成菩萨了。菩萨眼睛里面看都是菩萨,凡夫看到佛菩萨也是凡夫,境随心转。
  说到这个地方,我们要明白现前的一桩大事,今天我们这个世界严重染污,佛在经教里常讲五浊恶世,现在可以说浊恶到了极处,到了饱和点。有没有法子挽救?你要晓得境随心转,你就懂得挽救之道,只要人心一回头;人心都能够回归到清净,这个世界马上就变成极乐世界,马上就变成四圣法界,这决不是假的。我们看到现在灾难这么严重,我们不能帮助别人转,至少自己要会转。你学佛真管用,你这个佛法真的得利益了。不能说这是众生的共业,我跟他们有共业,共业里面有不共业,外面共业,里面不共业,外面决定受里面的影响,里面是能转,外面是所转。
  所以个人修清净心,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比什么都重要。说的是什么?就是这个,这个东西是什么?这个东西就是本觉、就是本善。本觉本善是自己的真心,迷失了真心就变成妄心,妄心怎么样?妄心不觉不善。不觉不善是假的,不是真的;是暂时的,不是永恒的,叫一念不觉。所以你要肯定自己,这在佛法里面叫信心。信心头一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本来是佛,你才能修成佛;不相信自己是佛,怎么修也成不了佛。而且修怎么样?怎么样修,功夫不得力。所以首先要肯定我本来是佛,我这个功夫才能得力。
  这是佛跟其他宗教不一样的地方,其他宗教是先信他,信上帝,然后再信自己;佛法不是,先信自己,再信释迦、再信弥陀,那是在第二位,他们可以帮助我。如果头一个不信自己,帮不上,诸佛如来想帮都帮不上。所以什么叫有缘人?能够深信自己是佛的人叫有缘人。自己不相信自己是佛,佛菩萨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没有缘。没有缘,佛也不会舍弃你,总是常常旁敲侧击来帮助你觉悟过来。什么叫觉悟过来?哪一天相信我本来是佛,你就真的觉悟。诸佛菩萨欢喜,为什么?帮得上忙,你能接受了。
  本来是佛,那你一定要肯定六祖大师开悟说的几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有没有被染污?没有,现在有没有被染污?没有,那个染污是什么?染污是习性,不是本性,习性不是自己。像我们用的红、黄、蓝三种颜色做的比喻,黄色的比喻妄想,蓝色的比喻分别,红色比喻执著,这就是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佛在经上常常讲,三种烦恼统统具足,这个人叫凡夫。三种烦恼障碍著我,我看不到外面,外面人也看不到我,跟瞎子一样。你仔细再看看,这个东西,我们把我们的眼睛比喻作法性、比喻作佛性,你说它有没有障碍我?没有,有没有障碍外面境界?外面境界是法相,森罗万象,也没有障碍,你才晓得毛病就出在这个地方。
  这是我们用这个东西,有相的时候你看到;实际上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形相,它不是心法,它也不是色法。它是个什么东西?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一个错误抽象的概念。你能够一下晓得这错误,马上就放下,放下就本来是佛。释迦牟尼佛跟我们做示现,他放下;惠能大师跟我们做示现,放下了,做样子给我们看。你看学,释迦牟尼佛先学,学了,放下;惠能大师不学,不学也放下,学跟不学没关系。悉解无量诸法门,这相同。释迦牟尼佛什么法门都通达,惠能什么法门也通达,他为什么会通达?因为自性能生万法,这么个道理。所以真正用功,佛法里真正用功,不是在念多少佛号、念多少声,不是磕多少大头,也不是读多少经典,完全是放下,这真正用功。
  佛教给我们中下根人,我们不是上上根人,中下根人先把执著放下。执著没有了,还有妄想分别。这虽然遮住,就像戴太阳眼镜一样,我们对外面境界看得很清楚,加上这个确实看不见,这个拿掉,清楚多了,像戴一付墨镜,太阳眼镜,这是阿罗汉。如果再把分别放下,那就更清楚,这样几乎我们都没有障碍,外面可以看到我,我也能看到外面,这是菩萨,菩萨还隔这么一层;再放下,本来是佛。我做了这么一个道具,显示出凡圣、迷悟,你从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佛法不是别的,佛法放下而已。希望你能放下,实在不能放下,执著淡一点,一年比一年执著轻,你烦恼就轻,烦恼轻,相对的智慧就长。因为智慧是本有的,就是这个东西障碍,障碍去掉,智慧就现前,智慧不是学来的,甚至於说连常识都不是学来的。
  统统放下,你的心像一面镜子一样,遍法界虚空界,过去、现在、未来,你照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你要相信我们真心「本自清净」,这是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出来。「本不生灭」,没有生死,你不再贪生怕死,你对於生死的恐惧完全消除掉,没有生死。没有生死就是佛法讲的大般涅盘,这是什么?这是自性涅盘,这不是修来的,本来是这样的。「本自具足」,这句话里面就是佛在《华严经.出现品》里面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的智慧、如来的德能、如来的相好,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统统具足。佛说得好,这种种具足,一切具足,在佛,成佛了,没有多一点;在凡夫,甚至於堕阿鼻地狱,你也没有减少一点。
  从这比喻上你就知道是真的。在佛是什么?这东西拿掉了,对内、对外没有增减。虽然有这个障碍,於自性、於法相也没有妨碍,真的没有妨碍。所以妨碍的是错误抽象的概念,这个东西要放下。要晓得烦恼本来没有,习气本来没有,我们现在染上了,染上也不是真的。所以佛、菩萨清清楚楚,佛眼睛里看众生都是佛,菩萨眼睛里看众生都是菩萨,阿罗汉眼睛当中看众生都是阿罗汉,凡夫看一切诸佛菩萨都是凡夫。为什么?凡夫这三种统统都有,看不见,迷惑颠倒,都是凡夫。所以从示意图里头诸位细心去体会,你才晓得,慢慢的就了解事实真相,「本自具足」。
  「本无动摇」,动摇就是妄念太多、杂念太多,这个东西消耗能量。我在早年学佛,跟李老师提到这个问题,那时候因为李老师他是日中一食,他每天吃一餐,我跟他学,我学到八个月才告诉他,我每天吃一餐,吃了八个月。他听说我吃八个月,你身体有没有什么影响?我说没有,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远保持下去。为什么?我们色身在这个世间需求很少,你一生不要求人,「人到无求品自高」。如果养生需要很多的资源来滋养,你就要有求。你一点点都够了,就不需要求人,所以李老师做到。
  在这个时候,我就提出我的一个想法,向老师请教,我跟老师说,人的肉身(色身)是个机器,这个机器的运作一定需要能量,饮食就是能量的补充、能量的来源,提供这个机器的运作。可是机器有消耗能量的,有节省能量的。能量消耗,最大的消耗是在哪里?就是妄念。所以我那时体会到,一个人劳心劳力消耗能量都不多,妄念消耗能量太多。我跟老师说我的看法,大概能量百分之九十以上消耗在妄念上。老师对我这个看法很肯定,是正确,完全对。
  所以你看看佛陀在世,阿罗汉一个星期吃一餐饭,他心清净,他世出世间执著统统放下,他比我们一般人清净,一个星期一餐,补充能量足够了。辟支佛的清净心比阿罗汉更殊胜,辟支佛是半个月出来托钵一次,就是半个月他吃一餐。我是从经上这两桩事情体会到,辟支佛吃一餐这能量可以支持半个月,阿罗汉吃一餐可以支持一个星期(七天)。所以僧团里面每天出去托钵,那是示现,那是做样子,做给大家看的。如果僧团里面那些大阿罗汉每个人都是半个月去托一次钵,没有人敢接近僧团,为什么?你们都是神不是人,我们做不到。所以他必须要把层次降低,降到最低,一般人可以接受的,你看我们能吃一餐,你也可以,敢接受。如果要是真的,是以他们那个境界的话,佛法就推不动,没有人敢学,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是从本性来讲,「本无动摇」,这叫自性本定。《楞严经》上讲的「首楞严大定」,《华严经》上讲「师子奋迅大定」,自性本定。由此可知,我们今天的动摇(妄念),妄念不是自性,自性里头没有妄念,就是真心里面没有妄念,妄心里面有妄念。妄心是迷了,迷的时候有妄念,不觉的时候有妄念。如果是真的觉悟了,就没有妄念;换句话说,你必须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这就现前。
  后面说,「能生万法」,法是法相,宇宙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是自性变现的,自性能生万法,所以万法跟自己关系太密切了,这个要知道。万法与我是一体,我们现在完全不知道,把万法跟我完全分离,分离就对立,这就错误了。真正觉悟之后是一体,决定没有对立,人跟天地万物决定没有矛盾,决定没有冲突,永远是和谐的。这个要认识、要肯定,自己要承认,丝毫疑惑都没有。一切众生,天地万物,跟我是一体。所以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真的,事实,本来是这个样子。为什么现在心量变这么小?变这么小你才天天制造六道轮回,天天制造三恶道,到里面去受尽那些苦难。这个苦难都是冤枉的,为什么?不是真的,就好像做恶梦一样,你天天在制造恶梦,天天在恶梦里面去打滚,根本就没这回事情。
  所以《证道歌》上讲,「梦里明明有六趣」,六道轮回是个梦,一场梦;「觉后空空无大千」,你真的醒过来,六道不存在,没有六道。不但没有六道,十法界也没有,只有一真法界。可是你迷了之后,十法界、六道、三途自然就现出来,迷里头的境界不是真的,也就是这个错误抽象概念里面产生的。这个理跟事都非常之深,深密。所以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你对於佛就不奇怪了,佛是什么?佛是自己,佛不是别人。最简单的解释,佛是本觉,佛是本善。
  佛懂得了,法是什么?「法是法性」,你要晓得,法性就是佛,法性前面讲,法性就是佛,佛是法性,「法尔如是之法则」。这个法尔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