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编辑后发表在《it经理世界》2000年第17期)
现代工业发源于欧洲,繁荣于美国。美国还奇迹般地造就了影响全球的信息产业。百年以来,它固然有其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而且与我们相比…美国很多人自己也承认,它确实没有〃文化〃,没有〃历史〃。但是如果不承认其社会基础包括文化和价值观对其百年繁荣强盛所起的核心支撑作用,那几乎便近于自欺欺人。现代经济是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基础而存在的。评价文化的优劣,实在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但是,当我们必须面对现代经济带来的国际化竞争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不考虑我们是否具有了现代经济成长所必需的那一部分文化和价值观。在这一点上我们可能没有选择,也不能以国情等理由来回避和拖延…那样做惟一的作用便是耽误我们自己发展的时间。
第一次惊吓
管理入门之一告别空谈
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项目总体上在按预期向前推进。因为没有一个十分周全的项目计划,为了保证大家的工作能够有效配合,我们每天早上都要开碰头会,检查进度,布置任务,协调工作,然后再分头做自己的事情。由于我们身在异国他乡,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便每天工作到晚上10点。在大学我是学雷达的,对电视可以说一窍不通,因此我便承担了微控制器编程的任务。这对我来说倒是轻车熟路。
尽管没有大问题出现,但是由于从来没有面对过这样紧张的任务,而且系统核心芯片的设计,是trw的人员在其公司内部进行的,我们无法随时看到进展。其实即使我们能了解,由于我们任何人都没有设计芯片的经验,也是不知深浅。所以我们依然忧心忡忡,看不出来我们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依据在哪里。
1月底,中间的一系列测试都显示样机的功能没有问题,周博士便预订了2月4日去北京的机票,准备兑现其对客户的承诺。当时我们的项目计划在时间安排上没有一点余地。
在他和pete将要启程的前四天早上,最后的核心图像处理芯片才完成,我们高兴地把价格昂贵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装在了机器上。接通信号后,大家全都呆住了。图像加密后看上去没有问题,可解密后的图像尽管上下部分质量不错,但是在中间却莫名其妙地有一道粗粗的黑影,应该出现的图像却不见了。〃天啊,怎么会是这样?〃mitch叫道,他是芯片设计的负责人。瘦小的项目技术总负责人greg站在一旁,右手撑着下巴,一如既往的一脸深沉,双眼凝视屏幕,一言不发。尽管大家忙了个满头大汗,可是直到下午,那道黑影依然固执地出现在屏幕上。
这时谭自强把我叫到另外一个房间。〃我给你解释一下这道黑影是怎么来的。我想我应该没有猜错。〃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对电视技术多少有了一些认识,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电视信号,要远比看似神秘的雷达信号复杂。有了这点可怜的基础,我费了一些时间,听明白了谭自强对问题原因的解释。我感觉他的判断是对的。
晚饭后,周博士到了工作现场,召集所有的相关人员开会讨论。空气凝重而压抑。因为我的英语要好一些,所以我替谭自强详细解释了黑影产生的机理。大家各抒己见,场面倒是相当的民主,只是周博士一直一言不发。最后,除了一位年轻的trw工程师外,所有的人都接受了谭自强的解释。时间已到了凌晨三点,大家疲惫不堪,睡眼蒙。周博士准备收场:〃我听不太懂你们每个人说的道理,搞不清楚谁对谁错(这句话我怀疑是他自谦)。不过既然现在只有一个人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就按谭自强的建议,明天一早马上修改设计。如果确实还是不行,我一个人去北京,给客户下跪,告诉他们我们没有能够实现承诺,请他们原谅,再宽限我们几天。我来承担这个责任,但是希望大家竭尽全力。〃
这便是周博士的典型性格,关键时刻敢于拍板,也敢于承担后果。他第一次进大陆之前,是在香港出差。当时他面临一个影响他一生的选择:如果踏上大陆的土地,他将被美国政府终身取消在美国从事国防机密研究的资格;如果不进大陆,自己开创一番新事业的梦想将无从开始。在香港犹豫了两天,他登上了去北京的航班,开始了他自己一生中一个最重要的转折。
2月2日下午,新的芯片编程完毕,送到了我们的实验室。大家这次可真的紧张了,万一不成,绝不是谁承担责任的事情,而是关系到这个项目命运的问题。当信号接通后,解密后的图像清晰稳定地出现在了电视屏幕上。顿时,实验室里一片欢腾。马上有人出去买酒,其他人立即开始了系统的全面测试。测试表明系统实现了所有预计的功能,我们终于取得了双方合作开始以来第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完成了我们自己都无法相信能够完成的任务。大家在实验室举杯相庆。
当周博士和pete把样机展示给北京广电部的客户时,他们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说,1993年11月听周博士承诺,他会在1994年2月初完成样机研制的时候,他们认为周博士是在和他们开玩笑,甚至有人怀疑周博士是一个国际骗子。
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本来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经过周博士的推动,在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混乱〃状态下,竟然像变魔术一样完成了!这一切给了我从来没有过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难以用语言来准确描述的。世界上的事情,竟然可以这样做,我大开了眼界,也对周博士产生了由衷的敬意。这个项目立项时,他便多方游说,统一了双方的意见;在项目进行中,他坚定的信念,使得我们尽管心存疑虑,却依然在无形的压力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周博士就好像一个功率强大的推土机,只要是他认准的事情,只要是他决定做的事情,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会一往无前,冲破一切困难和障碍。在此之前,我的信念是,越复杂的事情事先越要周密的策划,只有近乎滴水不漏以后,我才会开始行动…事实上常常是没有行动。而这段经历,使我猛然发现,做成一件事情其过程竟然和我的想像相去甚远。
当我们认为无法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原因会有很多。其中有的时候是因为你看到了太多的、你不知道如何克服的困难,也有的时候是因为你对将要发生的一切无法预计而心生畏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战胜这些困难,并不意味着在无法预料的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毫无办法。未来的不确定性,应该成为我们发挥自己潜力的舞台,而不是成为我们行动的障碍。
当我们面临挑战的时候,计划的周密性永远是相对的。我们更要作好准备在实践中去学习,在困难中去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在周博士的领导下,我初步找到了一种感觉,一种如何适度地把握计划的周密性的感觉;生出了一种勇气,一种面对从未遇到过的困难,面对众多不可预知的险境,不回避,不空谈,而是去果敢行动的勇气;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是成就事业的基本规律;催生了一个新的价值观,能把一个平凡的想法变成现实,远比仅仅产生一些了不起的思想更加值得敬重。
与高手共事过招
良师益友之一榜样的力量
周博士当时年近不惑,中等身材,粗壮微胖,一副近视镜后面是一对小眯眯眼。可能由于大脑过于发达,头发已经稀少,确实给人一种充满智慧的感觉。他精力过人,当时经常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对周博士的敬意,使我自然产生了了解他的兴趣。经多方打探,知道了大概。他生于台湾,家境并不富裕。为逃避台湾的兵役制度,后去新加坡读了一段中学。中学毕业后到美国读大学。为了给家中节省费用,保证妹妹不致中断学业,他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便读完了大学本科。这是一个我至今还从未听到过其他人能够达到的纪录。博士毕业后,他便进入trw工作。中间曾和朋友创业,公司成功,但他却又回到trw。不过创业的梦想在他的心中一直挥之不去。我曾经和他经过那家他参与创建公司的办公大楼,看得出,他在望着那栋大楼的时候心中颇不平静。
在trw,他是位置比较高的华人。我好奇地问pete,作为一个华人,周博士何以在trw这样一家美国大型国防企业中脱颖而出。〃well,icannotgiveyouthedetails誧auseweareadefensepany。(我不能解释具体的细节,因为我们是国防企业)〃pete告诉我,〃buticantellthatheoncedidsomethingthatnobodybelievedit誷possible。(不过可以告诉你,他曾经做成了一件别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pete讲的周博士的这段经历,尽管略去了所有的细节,但是对我的价值观影响非常大。他让我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事实:如果你认为自己优秀,就应该敢于去做他人做不到的事情。这一信念直接导致了我后来面对各种别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时候,从来没有退缩过。而且完成这些不可能的任务,成了我工作的主要内容。
1996年的时候,在向一个朋友请教问题时,他对我讲:〃弄斧一定要去班门。〃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在还没有被自己的经验固化的时候,能够与一流的高手共事过招,我认为意义极为重大。
真正杰出的人,其所做的事情通常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尽管后面会有大量的跟随者,但是开创者与跟随者之间的本质差距,不会因为跟随者后来更为出色的表现而减小。
先行者与跟随者
1986年在ibm苏黎世实验室工作的g。bednorz及k。a。m焞ler发现镧钡铜氧化物在35k时有超导转变。两人因这项发现在198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此一发现引起铜氧化物的研究热潮。在很短的时间里,国际上许多国家也包括中国的科学家们,先后发现了新的高温超导化合物,将长期处于液氦区的超导现象,革命性地提高到了液氮区,使得超导现象终于显现出实用化的前景。
在科学界,这种个体实现的突破带来大面积跟进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一现象,还广泛地存在于其他行业中,包括企业界和体育界。
尽管大量的跟随者后续的工作,远远超过了开创者所做出的成绩。但是,第一次完成突破的人所具有的特质,可能是后来者永远也无法具备和超越的。当然这里不包括完全靠偶然机遇获得的突破。先行者的成功,并非简单地因为逞一时之勇而去吃了一口螃蟹。
先行者通常具有一种持续的顽强,对超越现实的不灭渴望和挑战〃不可能〃的勇敢。而且,突破的获得,常常脱离了现有的经验和理论,表现出先行者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着超越他人的深刻和广博。当然,操作层面的能力,也是实现突破的必不可少的基础,但是这不是区分领先者和跟随者的关键要素。
先行者的突破之所以能够引发大量成功的跟随者去完成,甚至是更好地完成,最重要的在于先行者用事实为他人提供了一种无可置疑的可能性保证,再加上一些操作层面上方向性的暗示。这些,已经足够帮助那些有着良好执行能力,但是缺少眼光、洞察力以及勇气和顽强的跟随者完成从零到一的过程。
用跟随者后来的成绩,去贬低先行者所具有和创造出的价值,只能说明自己的局限。
与高手共事过招,特别是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地去研究对方在做开创性工作时的事情起因和过程,而不仅仅停留在对结果的分析上,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许多潜意识中无形的束缚,发现我们自己的潜力,看到存在的丰富可能性。自我束缚常常是我们无法进步的最大障碍。它不只阻碍我们挖掘自己的潜力,而且障住了我们的双眼,使我们看不到这个世界给我们提供的各种可能。另外,通过与高手一起做事,我们可以学到作为一个旁观者可能永远也无法体验到的做事的真谛。毕竟隔岸观火与身临其境相比,在切身的体验以及引发的感悟上是有天壤之别的。
回首往事,我非常庆幸自己刚刚走上社会不久,便在周博士这样杰出人物的领导下工作。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周博士的风格。我回国以后,显然是受周博士影响很大,有一次李平向我抱怨:〃你怎么像周博士似的?〃
周博士无意中帮助我比较快地从一个学生的角色和心态,转变到了一个社会人的角色和心态。使我不再自我陶醉地满足于坐而论道或评头论足,而是更看重我自己能否做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学会了作为一个主人,去倾尽全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在遇到问题时满腹抱怨,似乎出错都是别人的,损失也与自己无关。从注重理论和逻辑推演,到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学习;从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来看问题,到用主人的心态,去克服一切困难,这可能是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周博士对我影响至深,后来我专门写了一篇短文。
果敢行动
近几年来,一直在it行业做技术管理工作,不止一个人问过我是否曾经学过管理。管理上的培训倒是参加过不少,亦有很多收获。但是真正可以称为〃学习〃的经历,是1994年上半年我结束学生时代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在美国洛杉矶参加与一个著名的国防公司合作开发项目过程中发生的。
那半年的时间里,我有了两个重要的改变。其一是果断行动的习惯,其二是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这实在应该归功于美方公司的项目经理…出生在台湾的周博士。他是我至今亲身见到的惟一一个我认为可以被称为天才的人。由于家境拮据,为了早日自立,他来美国上大学时,竟然只用两年的时间读完了本科。我自己感觉这要比用两年读完博士难多了。在共事的过程中,他绝顶的聪明得到了我们双方人员的一致认可。项目出现问题如果他不在场,大家心里就发慌。但是他给我最深的印象和影响,是他竟然能够将绝顶聪明和果敢行动的作风近乎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在他身上,缜密思考和敢作敢为相得益彰。在推动项目的过程中,不论发生什么样的困难,他都会想尽办法来解决,而不是唉声叹气犹豫不决;一旦谁有了好的想法,他便马上推动付诸实施。正是他的这种素质和能力,使得我们这个项目几次绝路逢生。美方的人员对我讲,他们在公司多年,从来没有做过进展如此之快的项目。出于好奇,我曾问过美方人员,周博士何以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在这样一个国防公司内得到重用。美国朋友告诉我:周博士曾经做成了一个其他人都认为不可能的项目。这使我对他更多出了几分敬意,而这敬意也是基于自己多年做学生的感受。
从小学一直到海外留学,自己都是个〃好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见识的扩大、对问题思考的深入,〃无知无畏〃的冒失确实少了许多。但随之而来的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和知难而退的毛病。遇到事情,首先是对各种可能的不好后果的盘算,还有个人得失的权衡。潜意识中对失败的恐惧常常最终导致自己放弃应该的尝试,然后用事后诸葛亮式的聪明,给自己的怯懦和自卑找一些安慰和借口。在洛杉矶的半年中,周博士带着我们再次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让我亲身感悟到了一个早就懂得的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事情是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哲学家们只是在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语)〃我明白了,许多事情如果我们真的用心去做,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样难。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固然应该深入地思考和全面地分析,但是我们不必退却,不必害怕,也不必自卑。生命的价值在于我们不断地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作为旁观者去指点江山、发表议论。这个世界上需要旷世奇才来解决的问题其实很少,我们碰到的恐怕都是我们只要倾尽全力就能解决的。即使失败了,我们依然会有有价值的收获,至少比白日做梦似的空想要有意义得多。
这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转变。从此开始,我便逐步摆脱了学生时代的〃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毛病,更蔑视我们小时候就批判了无数遍的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哪怕是天大的事情,只要需要,我就毫不犹豫地去做。尽管实在没有做出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聊以自慰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又有了许多新的体会:产生伟大的思想固然了不起,但是能够将哪怕是不那么伟大的,甚至是平凡的思想变成现实则更了不起。更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