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这一情况,我们几个人分别与trw的相关人员谈话,试图劝他们同意与三星半导体合作,但是pete和mitch等人态度坚决,希望用那家小公司。整个局面僵持住了。
我便找到周博士在这个项目上的行政助手英先生,他也是台湾人,正值不惑之年。在这个项目中,他没有介入技术工作,主要是帮助周博士处理管理协调等问题。他对事情的过程还是比较清楚的,也察觉到了事情的蹊跷。〃谢耘,我知道你们的意见是对的,但是我现在帮不上忙。周博士态度非常坚决,我不敢介入此事。他在trw内部和很多相关的高层管理人员讲'谢耘是个年轻人,没有经验,说话没准'。我真的希望你们能成功,这就看你们的本事了!〃英先生的话让我有点吃惊。在美国,工作上的事情是极少涉及〃personal〃的因素的,否则会被认为职业道德有缺陷。
周博士看到我们也很强硬,便又提出一个建议:为了降低风险,我们同时选两家来做。我们再次商议,大家建议我直接去找周博士的大老板,trw太空电子的副总裁paulsasaki先生…一个日裔美国人。事到如今,也只好这样了。我打电话给paul的秘书,希望能和他有一个小时的谈话时间。
当天下午,paul来到了我们的办公室。我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阐述了我们的意见。主要内容是,像这样一个重要的项目,用一家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公司风险太大,而两家同时做并不现实,因为我们没有人力同时支持两个合作伙伴。我只字未提那个小公司的老板曾在trw工作,并且是周博士的朋友这两件事情,更没有把我们内心的猜测告诉他,我已经习惯了美国人的工作方式…在谈问题的时候,你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根据猜测作判断。否则大家会认为你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paul只是问了一些情况,说回去会在他们内部开一个会。
第二天,英先生告诉我,在他们内部的会议上所有的人都表示,分别选这两家公司,或者同时选这两家,都可以。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周博士也是如此,根据他的性格,我原来认为他是不会退让的。paul约我们公司总裁通电话,以便作最后的决定。我们赶紧和老板通报情况,〃如果trw认为几种方案均可以,那我建议选三星不就完了吗?〃总裁告诉我们。
就这样,一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冲突,以我们的建议被采纳而结束。这是我上大学以后第二次和别人发生如此大的冲突。
在这个过程中,我在精神上的消耗相当大,双方达成一致后,我病了一个星期。
就我的个性来讲,我是非常不愿意和别人发生冲突的,这次我也实在是被逼无奈,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只能倾力一战。
我不知道周博士是如何看待这次冲突的。对我而言,尽管这是发生在我和周博士之间的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但是我心中依然对周博士充满了敬意和感谢。
我们按计划完成了产品工程样机的开发和测试,在美国的半年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在美期间,我们的总工程师通过其过去的朋友,与加州tvb华语电视台签订了意向性合作协议。只要我们的产品能够按时生产出来,对方就会下订单。6月中旬,我们准备启程回国,作最后生产样机设计和生产的准备,trw则准备专用芯片的投产。
回国前,当时在加州大学一个分校学习的大学同学来看我们。闲谈期间,他和李平都劝我留在美国,原因是〃你已经不适合中国国情了〃。他们的话,在我后来进入it行业工作的时候被验证了。
第二章
从美国回来后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开始积累在企业中工作的经验。集团公司在这个项目上投入的上千万资金,成了我学习如何管理产品开发、产品生产和产品开拓市场的学费。在一个中型企业中,我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产品全过程管理的扫盲,并有机会小试锋芒;同时,公司充满亲情的管理方式,也从反面给了我深刻的教育,让我开始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理性地看待一个企业。
奠定基础
…企业工作入门
饥不择食
团队建设之二启用新人
1994年6月中的一天,我们带着对洛杉矶的留恋,也带着回到自己所熟悉的环境的轻松,来到洛杉矶国际机场。没想到,离开美国的手续竟然如此简单,航班上还播放了影片happyjoyclub。飞机经停东京,晚上到达北京国际机场,公司总裁张云峰亲自到机场接我们。
踏上自己所熟悉的土地,我才发现,尽管洛杉矶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我们也没有生活的压力,但是半年以来我内心其实一直处于一种紧张忧虑的状态,这也正反映了自己心理还远不够成熟。不过,这半年的经历,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时间。
1981年离开长春到北京上大学,我学习脱离家庭开始独立生活;在美国这半年的经历,是我离开学校面对社会的开始。行前,我在本质上还是一个学生;半年异国他乡的独立作战,我已经从本质上完成了向一个独立的、负责任的社会人的转变。这使我初步具备了面对挑战和风险时不退缩、不推诿、敢于直面危机、愿意承担风险的勇气和作风。
随后的岁月,发生了很多新的丰富多彩的事情,自己也在磨炼中不断成熟。但是,再也没有像这半年那样,命运把那么多刻骨铭心的经历浓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我品尝。幸好我没有发生严重的消化不良。
我们回国后,在北京马上开始了最终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准备。我们的总工程师回到了位于广东惠州的集团公司总部,继续抓全局工作,我成了项目的第一负责人。同时在美国,trw的工程师则在准备专用芯片的投片工作,谭自强也正式加入了我们公司。
在美国时我们的系统只有一个用于测试的客户授权管理系统,但是作为产品,我们需要有一个完善的产品化授权管理系统。开始的时候,李平利用大学的假期,从我们系的研究生中找了一个学生来帮我们开发,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随后,公司领导为我们调来在其他产品开发项目中工作的杨海平。他刚刚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李平显然对他没有信心,几次找我希望能够再找一个清华的毕业生,把杨海平换掉。但是远水不解近渴,我便找到杨海平了解情况。
由于我也没有做过类似的系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直来直去地问杨海平是否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他明确地说:〃我认为没有问题,我能做好。〃可能是我的天性比较愿意信任别人,况且他又是学计算机的,我立即告诉他这件事情就交给他了。为此,相当一段时间内,李平对我的这个决定有些看法。
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杨海平尽管不是毕业于名校,但是天资聪颖,在接受任务后,他迅速进入了角色,他的工作从来没有拖过整个项目的后腿。我对他如果说有什么帮助的话,只是支持和放权。两年以后,由于在合作中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广州新太公司的总裁亲自找他谈话,邀请他加入新太公司。
这件事情,是我逐步养成培养和启用年轻人习惯的开始,甚至后来有点乐此不疲。在启用新人的过程中,我不太关注他们的〃出处〃,而是看重具体人的能力、潜力和精神面貌。我后来的团队中,名校毕业的很少,在有出色表现的核心员工中,有几个是大专毕业生,其中一个是我后来管理的公司中事业部的总经理。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对年长的人有歧视。理论上讲,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团队成员某方面特性的单一,是有很大问题的,不利于部门长期稳定的发展。但是,我后来成功的用人经验大部分是在启用年轻人方面,这中间的缘由,不只来自年轻人所特有的可塑性强、有冲劲、比较虚心学习等优势,而且与我们整个社会与企业都还处于快速剧烈的发展转型阶段,同时我们的从业人员整体上职业化程度过低等社会原因有直接关系。如果一个人的职业化程度不高,而且又有了不少在特定工作环境下的特殊经验,从而也有了相当的〃自信〃,当他面对一个比较新的环境时,适应和生存能力通常会出现很大问题。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反复遇到了这些问题,其中的体验和感受也颇为复杂…面对现实,我有时不得不采取冷酷的手段去处理员工,有些还是我的好朋友。而这种做法,与我的天性是有直接冲突的。
当然,我后来一系列启用新人的努力,远不像第一次这样简单和轻松,也不都是这样成功。不过这些是后话。
绝地逢生
应对危机之一不得已的越权
1994年11月,我们的专用芯片第一次试流片。mitch带着芯片样品,立即赶到了惠州,我们紧张地开始了芯片的测试。
之所以紧张,一方面因为这是我们产品的核心所在,更因为我们按照一次流片成功的预计,已经和美国tvb签订了供货合同。第一批产品预计将要在1995年2月到达美国,届时tvb将在完成系统测试后,正式开通卫星电视付费频道。三天的测试很快就结束了,谭自强报告芯片一次投片成功。眼看产品经过近一年的研发,就要投放市场了,公司上下空前欢喜。mitch立即返回美国,准备正式生产投片。
没过两天,谭自强悄悄地找到我,〃谢耘,有个不好的消息,我们刚刚发现芯片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我大吃一惊:〃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开始没有发现?〃原来,当时测试时,技术人员只是注重了功能的正确性测试,没有去测试片上存储付费授权信息的存储器的电流消耗量。这部分存储器中的数据是不能丢失的,要能够用纽扣电池维持十年的时间,所以其消耗的电流要在纳安培水平上才行。mitch走了以后,他们才想起测这个指标,一测吓了一跳,电流高达毫安培量级。这意味着使用纽扣电池数据只能保持几天,而不是原来设计的十年。〃所有的频道你们都测了吗?〃我焦急地问。〃100个频道分为4组,每组我们都测过了。〃〃一定要封锁消息,不能再让更多的人知道,也不要报告给公司领导,我们赶紧商量一下。〃我第一次用命令的口气和谭自强说话。
这个消息对我来讲如同晴天霹雳。
我在心中紧张地盘算着如果芯片不能使用,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确定芯片的问题,重新修改设计再去投产,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在客户那边,由于我们是新产品,所以没有系统可靠性方面的优势。一旦芯片的问题曝光,客户采用其他厂家的系统几乎成为必然,同时我们潜在的客户也将对我们系统的可靠性产生疑问,哪怕在我们改掉缺陷之后。而且,当时公司经营情况不好,从上到下对这个项目寄予厚望,如果丢掉第一个合同,对公司将是一个沉重打击。一番盘算下来,我更加从头凉到了脚…因为我根本看不到任何能够补救这个缺陷的办法,而其导致的结果又如此严重。
几个人坐在一起,费尽心思,除了重新投片以外,也没有想到其他任何出路。我突然想到,除了那100个正常的付费频道外,我们在芯片上还设计了4个〃每次观看付费频道〃(payperviewchannel,简称ppv)。〃4个ppv频道你也测过吗?〃〃100个都不好用,那4个怎么可能没问题?〃谭自强显然没有信心。〃我们还是测一下看看。〃我坚持道。
我在旁边紧张地看谭自强的测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奇迹竟然在我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出现了…这4个频道的电流消耗与我们设计的完全一样!大家简直无法相信这个结果。反复的测试表明,这不是白日做梦。可是,最初的激动很快就演变成新的无助…tvb准备上4个频道。但是通过分析,由于ppv工作方式与普通频道不同,4个ppv频道只能当做两个普通付费频道使用。真好像刚爬出泥潭,又跌入深渊。
显然,我们产品就是这个样子了,出路只能从客户那边来想了。我强迫自己静下心来,排除将要发生的灾难性后果对我心理的影响,又开始了冥思苦想:从客户的商业计划分析,由于他们是第一次开通付费频道,所以尽管客户计划开通4个频道,但是开始只会先上一个,半年后再上第二个。看来我们只能在这其中找机会了。我把谭自强等找到一起,讲了我的设想:先用两个ppv频道作为一个普通付费频道用,让tvb按时开通第一套付费电视节目。随后的半年当中,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芯片的修改。然后再用新的机器,换回前期交付给客户的带有缺陷芯片的产品,当然到时候要找一个恰当的理由。这样,我们的损失最大也只有前期的供货,而得到的是第一个合同的顺利执行以及市场形象的维护。
这个主意有点出乎大家的预料。大家还探讨了肖萌提出的,通过4个ppv频道,用授权管理系统来实现多个普通付费频道的可能。肖萌也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毕业生,比我低四级,原来在公司负责卫星电视接收机的产品开发。他在电视加密收费产品准备生产的时候,加入了这个项目。
经过权衡,我们一致认为尽管我的建议风险很大,但是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带着装有缺陷芯片的产品,在客户和公司其他人员,包括总工程师和其他高层领导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我抵达了美国,开始向客户销售。三个月后,卫星转发器涨价,tvb决定暂时只开设一个付费频道。自然我们也就不用更换新的机器了,尽管当时修改后的芯片已经投产。
一场灭顶之灾,以我们没有任何损失的结果,消解得无影无踪。是命运?还是天助?只是这个过程,让肖萌提心吊胆了几个月的时间…他同第一批产品一起,被派到美国做现场技术支持。
这是我第一次作为风险的直接承担人面对严重的危机,而且主动采取了以前我自己不可能采取的方式来应对。它让我相信自己确实从周博士那里学到了一些做事的真谛,大大增强了我面对挑战时的信心,也开始习惯在工作中应对各种出乎预料的险情。
几个月后,我大学的同学甄宏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在得知这件事情的经过后,他不太赞成地说:〃谢耘,你的胆子也太大了。〃确实,从公司的管理规则来看,我是没有权力在高层不知情的情况下处理这件事情的。可是当时的具体环境使我至今确信,我的做法是惟一能够保护公司利益的选择…如果报给高层领导,由于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理解的局限,他们很可能否定我们的建议;而且,我设计的应对方案,也没有对客户不负责任。
当然,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做过这种越权的事情。不过,我的胆量确实是被这次经历给练出来了,恢复了一些我少年时代〃敢说敢干〃的性格。
邂逅死神
难忘的经历之二
1995年春节假期还没有结束,出口美国的产品便开始生产,但这时产品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问题。为了保证第一批出口产品的质量,我们采取了比较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所有的产品必须在40度的高温老化房内进行72小时测试,合格才能出厂。
这种测试是比较辛苦的,所以我和生产厂厂长老钱,带着工厂技术负责人李建平一起,在老化房内做产品的性能测试,没有安排其他的人员参与。我们三人在高温老化房内测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当我左手拿着从下一楼层的测试室引上来的电视信号线,右手去搬动下一台待测试的机器的瞬间,我的右手一阵抽搐。在电流的作用下,右手没有离开机器,反倒紧紧抓住了带电的机器,左手也把与大地相连的信号线死死地攥在了手里。
电流顺畅地从我的右手流入,通过我的身体后从左手流出。我在被电击的一刹那,大叫了一声。但是,随后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咫尺之遥的老钱,任由自己向后倒去,对身体完全失去了控制,只是大脑出奇的清醒。老钱一脸的茫然,只是下意识地去接已经砸在我身上的机器。不知道为什么,他竟然一点都没有发现机器是带电的。
我感觉两臂抽搐,并迅速变为心脏的收缩颤抖,还闻到了烧焦的气味。我想:糟了,肯定是自己的手被烧糊了。但是,当我看到站在对面的老钱漠然的表情时,才意识到现在的问题要远远比手被烧焦严重,感到这次恐怕在劫难逃了。因为当时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记忆起曾经看过介绍如何抢救遭电击伤人员的文章。其中提到,如果心脏停跳,必须现场立即抢救,恢复心脏跳动,否则必死无疑。
小李当时在我的身后作测试。听到我的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