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大家都听得懂刚才凤姐儿说话的真正含义,但大太太这样认真教训,还是让凤姐儿很没脸面。一下子,屋子里就静了下来。几个识趣的下人都退了出去。
凤姐儿当下就烧得脸皮子通红。心中直叫失策,她原想着私下里给老太太说,老太太不一定能允,这样当中说了,老太太总要给几分脸面的。再说了,不管老太太允与不允,当着那么多人她卖了珠儿媳妇的好,以后相处起来,这珠儿媳妇还能不看着这情分?她还能不拿捏着这新媳妇?只是没想到着大太太越发的不管不顾了,竟然抢了老太太的话,还当着那么多人让她下不来台。看来,是该想想法子了,光面上敬着她,倒让她以为自己真是什么阿物了。
子肜本来就不把当家看作是什么大好事,但也知道这时候当家对妇人意味着什么。听了凤姐儿的话,知道是对珠儿媳妇好,但是心里还是在盘算,要不要应这个茬。说实话,贾府人多口杂的,人都有私心,这么多人,事情怎么会少呢?就算她当家那会儿立了很多规矩,但是也有不省心的时候。再说了,那是她身份压得住,现在,府里一辈一辈的人多了,按照这个时代,上人房里的猫儿狗儿都要敬着的理,那些几辈子得脸的老人,就是凤姐儿都要笑脸下相对,所以她不想儿媳妇操这份子心。但是想着早晚他们都是要分府另过的,虽然还不知道是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但总没人到时候还是自己管家的理,现在不让这二媳妇练练手,那以后怎么办?只是她还没打定主意,大太太就说出这么些话来,又把李纨给拉了出来,这话倒是很不好接。她自己虽不在乎和大太太翻脸,但是到怕几个小辈以后关系弄得僵了。
李纨原本还在听着热闹,忽然不妨头被大太太提了头,就有点子忐忑。想着大太太的说法,心中倒是有点子的喜欢,她一个正正经经的长房嫡孙的媳妇,每日里都缩在一边,整日里指望别人过日子,多少有些憋屈,况且,私下里那些下人嚼舌根子的话,她多多少少有点耳闻的,每次想起都有点委屈。这回子大太太的话当然让她心动。
(晚上还有,只是要很晚,等不及的明天看吧)
正文 156 别扭
156 别扭
贾珍就真的自己拿了主意。等到亲事定了下来。不光老太太叹气,就连贾赦也只叹气。先别说什么门当户对的,只说这贾珍还担着族长的担子,这蓉哥儿的媳妇出身怎么也得压得住吧?只是现在已经放了定,再退就不好了,更何况,这还是东府里的事,他们手也不能伸得太长了。
这事虽来得突然,贾政夫妻倒是早就料到了。贾政倒是不在乎什么门第的,只是想着某大批红楼,说这秦可卿的身份很神秘,有着很多的政治背景。自从他知道真的有着一个营缮郎秦家,有这样一个女儿,就跟子肜嘀咕过,子肜对书中这人的印象谈不上好坏,只是有些好奇这人到底是怎么去的,到底是政治原因,还是真的是什么什么天香楼?不过,这都是上辈子的事,这辈子虽然和贾蓉没有亲到拿他当自己儿子的分上,但好歹也是看着长大的。自然不想他那么可悲,就揣多贾政去查查这个秦可卿的身世。
本来,子肜不说,贾政也是要去做的。如果真的背后水很深,贾政就要出手的,说什么也不会让贾字与她沾边,毕竟,伴君如伴虎,皇帝,一向是小心眼又多疑的。只是查了半天,也查不出什么,就是个被丢在育养堂的女婴,生父生母不可考。贾政既然查不出,也就算了,真能藏得这样深,也就不怕别人查了。他们夫妻也没那么多事,要花大力气去摆布个小女孩子,让她一定去嫁给别人。顶多以后好好敲打贾珍就完事了。
后来事多,夫妻俩更是把这事给丢到了脑后。现在他们倒是有些好奇,贾珍到底这么就给贾蓉定了这么亲事。他们好奇,老太太和贾赦有点子生气,当然也要把贾珍叫过来问问清楚。
只是贾珍这事也办的糊涂,其实这事贾珍自己也是后悔的,只是人要脸树要皮,贾珍顾及脸面,有些话不能说。原来,那日里贾珍和两个关系极好的酒肉朋友喝酒。喝着喝着。大家就有点喝高了,说起了不三不四的不合礼法的话,说着说着就议论起京中的闺秀来。一个个说下来,其中一位就赞起那位秦氏大姑娘,从容貌到性子,把她赞了个天上少有,地下无双的。喝多了,嘴上就没把门的了,说着姑娘好,就连贾府的怕是也及不上。这贾珍一听就怒了,说自己家的姑娘当然是最好的,不然,怎么就能给天家看中了。
这一来二去的就争执上了,另一位看着好玩,也大着舌头添乱,说这样争执没意思,不如就打个赌,如果这秦姑娘果然好,就让贾珍娶她做二房。前头一位跟那个秦家拐弯抹角有着亲戚关系,自己刚才对这个姑娘有大加赞赏,就说打赌就打赌。只是配给贾珍做二房太亏了,不如给他儿子贾蓉作正妻。贾珍喝昏头了,又被人架了秧子下不来台,也就同意了,不过也加了一句,若这姑娘不好,这一位就认贾珍作爷爷。
口说无凭,这三人趁着酒兴,还立了字据。然后,又趁着酒兴,由那头一位想办法,几个人偷偷得躲起来,让那头一位的媳妇出面,把人请了来偷偷相看。那个媳妇原是守礼的,只是架不住那人酒后胡闹,又是说好话又是拔拳头的,只能依了计行事。待偷偷相看后把人送走了,几个人酒还没醒。贾珍醉酒肠子也直,在另两个的盘问下,也爽快地承认这秦姑娘长得极好,看着性子也是温柔的,说话行事也有进退。在中人看着下,写了字据,痛痛快快的认了输,说是过两日就找人上门说媒。
等到回了家,醒了酒,才想起这么回事,又在衣服里找出了字据,真是后悔不迭。只是话已说了出去。还签字认了输,上面还有抵赖是小狗这样没脸皮的浑话,贾珍只有打落牙齿和血吞了。心里安慰自己,不就是个儿媳妇吗?自己也算是相看过了,品貌什么都不错,门第差点就差点,也算不上什么。待到贾敬说不管,他才松了好大一口气。总算是没事了,也没在朋友面前丢脸。看我贾珍,言出必行!
等到老太太找人让他过去说话,他哪敢说实话,只能拿早就编好的话搪塞。说自己有一个朋友是这个女子的亲戚,造就打听过着女子如何如何的好,相貌好,性子好,知书达理,人又贤惠,怎么怎么好地说了一大堆。又说,自己想着这姑娘这么好,也派人打听相看过了,果然属实,想着娶妻娶贤,门第什么的都是次要的。就想要定下来。因听着还有别人家想要上门求娶,也就来不及同老太太及二位叔叔商量了,赶紧的定了下来。接下来请罪的话说了一大筐。
既然这事已经定下来了,而且贾珍又解释得头头是道,老太太倒是真的不好多说什么。也就嘱咐了几句就算了。贾赦贾政虽然还不太相信,只是贾珍不说,也没什么法子,这事就这样算是过去了。
贾蓉前段时日还在查府里流言的事,追查下来,怕是和尤氏脱不了干系。尤氏身边原来有个小丫头,最是喜欢到处乱窜。也听得许多人说从她嘴里听说过那些个脏话。只是后来出事时,这小丫头不知怎么了,说是生病了给打发回了尤氏娘家。还有人看到她和那个管事婆子有过交往。管事婆子死了后,她男人倒是阔绰了许多。而哪个小丫头虽被打发回了娘家,听说走的时候大包小包拿了不少的东西。
贾蓉也是有内院争斗经验的,这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就跑着去找贾蔷,把自己连日来查的东西给贾蔷说了,还拉着贾蔷要一起去和父亲说,让他父亲给蔷哥儿一个公道,好好治治那个坏女人。
哪晓得贾蔷听说了,并不路出意外的表情,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还劝蓉哥儿算了。蓉哥儿看着这情形自然起了疑,逼着贾蔷说了实话,原来贾蔷开始是茫然愤恨,等真的出了府,静下心来,从头到尾的细想了一遍又一遍,就怀疑到了尤氏头上。开始自然是气愤的,又来又想到,自己对不住人在先,再说了,事以至此,再怎么说也没用了。后来又想了,这样出府,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自己也是个男人,岂能一辈子靠着人过活的。也就把那些事给丢开了。
贾蓉这时听说贾蔷早已猜到,瞒着自己没说,现在还劝着自己放过了尤氏,心里就不乐意了。心想,自己这段时日忙前忙后的算什么?到最后枉做小人还不算,别人还不领情,还要放过仇人,一下子也就生气了,也不和贾蔷说话,一掉头就走了。
贾蔷知道贾蓉这是生气了。想了想,也体谅贾蓉的心情,就要赶着去赔礼和好。只是贾蓉老是避着贾蔷。贾蔷出了府,要找贾蓉也没往日里容易了,在学里,贾蓉有故意和别人玩笑说话,不理贾蔷,贾蔷碰了几次鼻子,也生气了。想着先放放,等过段时日他消了气,在去赔礼。只是没想到,等了一段日子,反倒传出了贾蓉定亲的事。这次,轮到贾蔷生气了,想到,原来蓉哥儿真的和自己生分了,这么大件事,也不和自己说了。既然人家都不合你好了,没的自己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
其实,贾蓉也不知道自己会突然的就定了亲。对于这事,他虽然感到突然,但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男人嘛,早晚都要娶老婆的。只是看着别人和自己说话道喜,蔷哥儿反而冷冷的,也不像前段时间追着自己说话,竟然是不理自己了。这就委屈上了,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的做事,白塔了功夫倒也算了,就这样不理了他几天,现在别人都和自己说话道喜,这人倒是不理自己了,这算是个什么事?
委屈了几天,贾蓉实在是忍不住了,他的耐性一向是没贾蔷好的。这日里放学后,他就上加强家里去堵人了。上了门,看了贾蔷,贾蓉也是冷冷的,摆着脸子不说话。
贾蔷原看着贾蓉上门心里还是一喜的,想着原来他是和自己来和好的。没想到贾蓉上了门不说话,还摆脸子给自己看。贾蔷也有少年血气,当下冷哼道,“不知小蓉大爷登门又何指教?”
贾蓉从来没听贾蔷用这种声气和他说过话,心里一酸,眼眶就红了,说道:“你这算什么,我白忙活了一阵子,连发发脾气都不可以吗?你现在搬了出来,就想着和我一刀两断了?还越发和我这样说话。既然如此,我也不强要和你好,以后,我们也就各管各的吧,就当是我从来没有认识过你这个人。”说完话,转身就要走。
贾蔷听着贾蓉的话,知道两人是弄拧了意思,哪里肯真的和他就是一刀两断?当下就忙着拉住了他。
正文 157 前程
157 前程
贾蔷拉住贾蓉,放下身段解释。贾蓉也知道自己小气了,小哥俩就又和好了。只是,这下子,贾蓉不但恨上了尤氏,连自己未过门的媳妇也有点迁怒,要不是这突然出现的亲事,他和贾蔷能误会吗?差点两人就真的一刀两断了。
且不说,秦氏可卿还没过门,就因为子无虚有的事被未来的丈夫怪罪了。只说说着金陵的薛家。
那一年,薛蟠在京中跌伤了手臂,只是这家伙死也不肯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伤势稍好,还想着要到王家去,还揣度着老爷太太去拜访荣国府。后来,薛老爷京中事办得差不多了,就想着要离京回金陵。没想到,这时,这薛蟠怎么都不同意要走,还想着私自流出府。只是被薛老爷给逮住了。
在薛老爷的盘问下,薛蟠交待自己想去荣国府的念头。只是再问为何要去荣国府,这薛蟠又不肯说了,只是在薛老爷的威逼利诱下。薛蟠才哼哼唧唧的吐露实言,他想去看看这荣国府的大姑娘元春。
薛老爷大吃一惊,忙问儿子为什么要去看这个荣国府的大姑娘。薛蟠扭捏着说了,自从那日里外祖父家一见,这薛蟠就惦记上了,还经常做梦梦到人家姑娘。说到这里,薛蟠也不顾其他什么,往他老子跟前一跪,叩首言道:“还望父亲大人成全,儿子想娶那贾大姑娘为妻,望父亲给儿子去说那门婚事吧。”
这话把薛老爷砸得一愣一愣的。儿子钟情一个姑娘就是意外,这姑娘还只是一面之缘。最要命的是,这姑娘嫁的门第还是他们薛家高不可攀。他虽然和贾政沾着亲带着顾,但是自己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怎么能巴望着那样人家的姑娘?就是个庶出的,怕是也指望不上的。
只是看着儿子这样眼巴巴的望着他,眼中一股子热切,虽想狠狠地骂他昏了头,心中还是有些个不忍。只能好言好语的给儿子解释,他们两家的门第实在差得有些个远,这门亲事不妥当,荣国府决不会同意的。
薛蟠还是有股子直坳,直说去说还没说,怎见得人家就一定不肯?那日里贾珠还说了,他们家最看重那男儿的本性,只要是个男子汉,贾老爷就会另眼相看的。既然会另眼相看的。那就保不准会同意这门婚事的。
薛老爷不知是有气还是有笑,原来那日里贾珠就是这样忽悠自己这个傻乎乎的儿子的。只是看着儿子这样兴兴头,也不知道怎么让他死了这份心,想了想才说到:“既如此,那你现在算得上是个男子汉吗?”
没想到这次薛蟠倒是不傻了,答道:“父亲只管去说,儿子自然会去努力的。父亲去说了,贾姨父问起来,您就说儿子正在努力,一定会成为一个男子汉的。”
薛老爷实在不忍心看薛蟠这样子,就答应了儿子,想着先把儿子哄好了,少年冲动,偶尔见一个好的,就上了心,等过段时间冷却下来,自然就忘了。再说了,如果儿子借着这个机会真是努力向上,倒也是件好事。
薛蟠见薛老爷答应了,高高兴兴的回了房,还一直琢磨着怎么样才算是个男子汉。把跟着身边伺候的小丫头都问了个遍。答案精彩纷呈。有说胆大的,有说个子高的,有说身子壮的,有说会武的,有说会打架的,还有个更好,说是要有一脸大胡子的。
薛蟠被这些搞得头昏,想着妹妹一向是个懂得多的,不会向这些小丫头般的瞎嚷嚷,就又跑过去问宝钗。这一问,当真把宝钗给问住了。想了半天,才说,“得是靠得住的,能护着家人,能让人依靠,还得有本事。”
薛蟠听着这些模糊的答案,自己就琢磨开了,有本事?那就学啊。靠得住,那长得高长得壮就能让人靠得住了,能护着家人,那就得会些武吧,再不济,能打架也算是可以保护人了吧?看来小丫头倒也没有混说。那日后自己得多吃点饭多吃点肉,这样才能长得高长得壮。还要磨着父亲给请个武教头,没事自己还要找人多打打架。
第二天,他又跑着去找薛老爷了。见了面自然先问薛老爷有没有去和荣国府贾姨父说了。薛老爷已经存了要哄他的意思,当然就顺着他的话头说话,当然说已经跟贾老爷说了,但是人家贾老爷也说了。光嘴上说得不算,日后,人家贾老爷要亲自考教的。
薛蟠一听就乐了,连声说着不怕不怕。说自己定然努力的了。还说让薛老爷教他本事,还说了要请个武师傅的话。那薛老爷听这薛蟠要学本事的话自然就乐开了。原本这薛蟠最是不上进,自己好说歹说,打了骂了,就是不肯好好学习,书读得一塌糊涂,教他生意也不很上心,现在儿子自己愿意学了,哪有不高兴的?管他是为了老婆还是为了岳父,只要肯学就好。其他的事,先拖着,时日久了,孩子懂道理了,也就会放下了。
至于武师傅的事,薛老爷心里当然不会同意的,儿子学了武,出去闯祸怎么办?自己儿子自己知道,这性子也太直,也容易暴躁,被人一挑唆。容易上头。学武,自然是万万不可。只是这话还不能直着说,也就嘴上答应了,说道庄稼把式不学也罢,要学就要学好的,所以这好的武师傅得慢慢寻摸,让儿子先学别的本事,自己给他挑好的武师傅,可能时间有点长,让儿子耐着点性子。
薛蟠见薛老爷什么都依着他,已经是很高兴了。现在薛老爷说得也很对,哪有不同意的。自然是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薛老爷有说了,这学本事哪里都一样的,况他们客居京中多有不便,让薛蟠跟着他回金陵,他待在身边好好学,等学得差不多了,再上京里来让贾老爷考教。薛蟠听着这话也有道理,也就同意了。
于是,这薛蟠被薛老爷诓回金陵了,还高高兴兴的。回了金陵后,在薛老爷的安排下,一边读着书,一边跟着他老子学做生意。
要说薛蟠不用功,那也真是冤枉了他。只是他虽努力,也不知道他**生他时是不是少了根筋。这东西总是学的丢三落四的。学写字吧,总是少了几个笔画,今日认了十个字,明日能忘了一半。学做生意吧,他总是听人面上的话。
薛老爷一边叹着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