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说新语-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 :“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 
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 
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 。” 
      2。曹公问裴潜曰:“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 
潜曰 :“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 
方之主 。” 
      3。何晏、邓扬、夏侯玄并求傅嘏交,而嘏终不许。诸人乃 
因荀粲说合之,谓嘏曰 :“夏侯太初一时之杰士,虚心于子, 
而卿意怀不可交。合则好成,不合则致隙。二贤若穆,则国之 
休。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 。”傅曰:“夏侯太初志大心劳, 
能合虚誉,诚可谓利口覆国之人。何晏、邓扬有为而躁,博而 
寡要,外好利而内无关,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 
妒前无亲。以吾观之,此三贤者,皆败德之人尔,远之犹恐罹 
祸,况可亲之邪?”后皆如其言。 
      4。晋宣武讲武于宣武场,帝欲偃武修文,亲自临幸,悉召 
群臣。山公谓不宜尔;因与诸尚书言孙、吴用兵本意。遂究论; 
举坐无不咨嗟,皆曰 :“山少傅乃天下名言。”后诸王骄汰, 
轻遘祸难。于是寇盗处处蚁合,郡国多以无备,不能制服,遂 
渐炽盛,皆如公言。时人以谓”山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理 
会”。王夷甫亦叹云:“公暗与道合。” 
      5。王夷甫父,为平北将军,有公事,使行人论,不得。 
时夷甫在京师,命驾见仆射羊祜、尚书山涛。夷甫时总角,姿 
才秀异,叙致既快,事加有理,涛甚奇之。既退,看之不辍, 
乃叹曰 :“生儿不当如王夷甫邪?”羊祜曰:“乱天下者,必 

… 页面 56…

世说新语                                                                ·55 

此子也 !” 
      6。潘阳仲见王敦小时,谓曰 :“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 
耳。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 
      7。石勒不知书,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刻印 
将授之,大惊曰:“此法当失,云何得遂有天下?”至留侯谏; 
乃曰 :“赖有此耳!” 
      8。卫年五岁,神衿可爱。祖太保曰 :“此儿有异,顾我 
老,不见其大耳 !” 
      9。刘越石云 :“华彦夏识能不足,强果有余。” 
      10。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 
羹、鲈鱼脍,曰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 
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 
      11。诸葛道明初过江左,自名道明;名亚王、庾之下。先为 
临沂令,丞相谓曰 :“明府当为黑头公。” 
      12。王子平素不知眉子,曰:“志大其量;终当死坞壁间。” 
      13。王大将军始下,杨朗苦谏不从;遂为王致力。乘“中鸣 
云露车”迳前;曰:“听下官鼓音;一进而捷。”王先把其手曰: 
 “事克,当相用为荆州。”既而忘之。以为南郡。王败后;明帝 
收朗,欲杀之。帝寻崩,得免。后兼三公,署数十人为官属。 
此诸人当时并无名,后皆被知遇。于时称其知人。 
      14。周伯仁母冬至举酒赐三子曰:“吾本谓度江托足无所, 
尔家有相;尔等并罗列吾前;复何忧?”周嵩起,长跪而泣曰: 
 “不如阿母言。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 
弊,此非自全之道;嵩性狼抗,亦不容于世;唯阿奴碌碌,当 
在阿母目下耳 。” 
      15。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 
王舒,舒为荆州。含语应曰 :“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 

… 页面 57…

世说新语                                                                ·56 

欲归之?”应曰 :“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 
同异,此非常人所行。及睹衰厄,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 
作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沈含父子于江。彬闻 
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16。武昌孟嘉作庾太尉州从事;已知名。褚太傅有知人鉴, 
罢豫章,还过武昌,问庾曰 :“闻孟从事佳,今在此不?”庾 
曰:“卿自求之 。”褚眄睐良久,指嘉曰:“此君小异,得无 
是乎?”庾大笑曰 :“然 。”于时既叹褚之默识,又欣嘉之见 
赏。 
      17。戴安道年十余岁,在瓦官寺画。王长史见之,曰:“此 
童非徒能画,亦终当致名。恨吾老,不见其盛时耳 !” 
      18。王仲祖、谢仁祖、刘真长俱至丹阳墓所省殷扬州;殊有 
确然之志。既反,王、谢相谓曰 :“渊源不起,当如苍生何? 
 “深为忧叹。刘曰 :“卿诸人真忧渊源不起邪?” 
      19。小庾临终,自表以子园客为代。朝廷虑其不从命;未知 
所遣,乃共议用桓温。刘尹曰 :“使伊去,必能克定西楚,然 
恐不可复制 。” 
      20。桓公将伐蜀,在事诸贤咸以李势在蜀既久;承藉累叶, 
且形据上流,三峡未易可克。唯刘尹云 :“伊必能克蜀。观其 
蒲博,不必得,则不为 。” 
      21。谢公在东山畜妓,简文曰:“安石必出,既与人同乐, 
亦不得不与人同忧 。” 
      22。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 
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 
  :“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 
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 
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 页面 58…

世说新语                                                                ·57 

      23。韩康伯与谢玄亦无深好。玄北征后;巷议疑其不振。康 
伯曰:“此人好名,必能战。”玄闻之甚忿,常于众中厉色曰: 
 “丈夫提千兵入死地,此事君亲故发,不得复云为名!” 
      24。褚期生少时,谢公甚知之,恒云:“褚期生若不佳者, 
仆不复相士 。” 
      25。郗超与傅瑗周旋。瑗见其二子;并总发,超观之良久, 
谓瑗曰 :“小者才名皆胜,然保卿家者,终当在兄。”即傅亮 
兄弟也。 
      26。王恭随父在会稽,王大自都来拜墓;恭暂往墓下看之。 
为人素善,遂十余日方还。父问恭:“何故多日?”对曰:“与 
阿大语,蝉连不得归 。”因语之曰:“恐阿大非尔之友,终乖 
爱好 。”果如其言。 
      27。车胤父作南平郡功曹,太守王胡之避司马无忌之难;置 
郡于酆阴。是时胤十余岁,胡之每出,尝于篱中见而异焉。谓 
胤父曰 :“此儿当致高名。”后游集,恒命之。胤长,又为桓 
宣武所知。清通于多士之世,官至选曹尚书。 
      28。王忱死,西镇未定;朝贵人人有望。时殷仲堪在门下, 
虽局机要,资名轻小,人情未以方岳相许。晋孝武欲拔亲近腹 
心,遂以殷为荆州。事定,诏未出,王问殷曰:“陕西何故 
未有处分?”殷曰 :“已有人。”王历问公卿,咸云:“非。 
 “王自计才地,必应任己。复问 :“非我邪?”殷曰:“亦似 
非 。”其夜,诏出用殷。王语所亲曰 :“岂有黄门郎而受如此 
任!仲堪此举,乃是国之亡徵 。” 

… 页面 59…

世说新语                                                                ·58 

                         ●赏誉第八 

      1。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者器。譬诸宝剑; 
则世之干将 。” 
      2。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 。” 
      3。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曰 :“平舆之渊,有二龙焉。” 
见许子政弱冠之时,叹曰 :“若许子政者,有干国之器。正色 
忠謇,则陈仲举之匹;伐恶退不肖,范孟博之风 。” 
      4。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5。锺士季目王安丰 :“阿戎了了解人意。”谓裴公之谈, 
经日不竭。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锺会,会曰:“裴楷清通, 
王戎简要,皆其选也”于是用裴。 
      6。王浚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锺士季,须臾去,后客问 
锺曰 :“向二童何如?”锺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 
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 。” 
      7。谚曰 :“后来领袖有裴秀。” 
      8。裴令公目夏侯太初 :“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 
敬 。”一曰:“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见锺士季,如观 
武库,但睹矛戟。见傅兰硕;江(广啬)靡所不有。见山巨源; 
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 。” 
      9。羊公还洛,郭奕为野王令。羊至界,遣人要之。郭便自 
往。既见,叹曰 。”羊叔子何必减郭太业 !”复往羊许,小悉 
还,又叹曰 :“羊叔子去人远矣!”羊既去,郭送之弥日,一 
举数百里,遂以出境免官。复叹曰 :“羊叔子何必减颜子 !” 
      10。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 
器 。” 

… 页面 60…

世说新语                                                                ·59 

      11。羊长和父繇与太傅祜同堂相善;仕至车骑掾。早卒。长 
和兄弟五人,幼孤 。祜来哭,见长和哀容举止,宛若成人;乃 
叹曰 :“从兄不亡矣!” 
      12。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 
也 。” 
      13。王戎目阮文业 :“清伦有鉴识,汉元以来未有此人。” 
      14。武元夏目裴、王曰 :“戎尚约,揩清通。” 
      15。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有节目,施之 
大厦,有栋梁之用 。” 
      16。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 
物 。” 
      17。王汝南既除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 
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 
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精微。济先略 
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 
 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 :“家有名士三十 
年而不知 !”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 
者。济聊问叔 :“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 
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 
非复一事。既还,浑问济 :“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 
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 
 “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 
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 :“臣 
叔不痴 。”称其实美。帝曰 :“谁比?”济曰:“山涛以下, 
魏舒以上 。”于是显名,年二十八始宦。 
      18。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 
      19。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 

… 页面 61…

世说新语                                                                ·60 

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诸生 。”陆曰:“公未 
睹不鸣不跃者耳 !” 
      20。有问秀才:“吴旧姓如何?”答曰:“吴府君圣王之老 
成,明时之俊。朱永长理物之至德,清选之高望。严仲弼九 
皋之鸣鹤,空谷之白驹。顾彦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张 
威伯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陆士衡、士龙鸿鹄之(衮公换 
非)回,悬鼓之待槌。凡此诸君:以洪笔为鉏耒,以纸札为良 
田。以玄默为稼穑,以义理为丰年。以谈论为英华,以忠恕为 
珍宝。著文章为锦绣,蕴五经为缯帛。坐谦虚为席荐,张义让 
为帷幕。行仁义为室宇,修道德为广宅 。” 
      21。人问王夷甫 :“山巨源义理何如?是谁辈?”王曰: 
 “此人初不肯以谈自居,然不读老、庄,时闻其咏,往往与其 
旨合。” 
      22。洛中雅雅有三嘏:刘粹字纯嘏,宏字终嘏,漠字冲嘏; 
是亲兄弟,王安丰甥,并是王安丰女婿。宏,真长祖也。洛中 
铮铮冯惠卿,名荪,是播子。荪与邢乔俱司徒李胤外孙,及胤 
子顺并知名。时称”冯才清,李才明,纯粹邢 。” 
      23。卫伯玉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曰 : 
 “自昔诸人没已来,常恐微言将绝。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 !” 
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 
      24。王太尉曰:“见裴令公精明朗然;笼盖人上;非凡识也。 
若死而可作,当与之同归 。”或云王戎语。 
      25。王夷甫自叹 :“我与乐令谈,未尝不觉我言为烦。” 
      26。郭子玄有俊才,能言老庄,庾岂攵尝称之;每曰 :“郭 
子玄何必减庾子嵩 !” 
      27。王平子目太尉:“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 。”太尉答 
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 

… 页面 62…

世说新语                                                                ·61 

      28。太傅府有三才:刘庆孙长才;潘阳仲大才;裴景声清才。 
      29。林下诸贤,各有俊才子:藉子浑;器量弘旷;康子绍, 
清远雅正;涛子简,疏通高素;咸子瞻,虚夷有远志;瞻弟孚; 
爽朗多所遗;秀子纯、悌,并令淑有清流;戎子万子,有大成 
之风,苗而不秀;唯伶子无闻。凡此诸子,唯瞻为冠,绍、简 
亦见重当世。 
      30。庾子躬有废疾;甚知名;家在城西;号曰:“城西公府。” 
      31。王夷甫语乐令 :“名士无多人,故当容平子知。” 
      32。王太尉云 :“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泄水,注而不竭。” 
      33。司马太傅府多名士,一时俊异。庾文康云:“见子嵩在 
其中,常自神王 。” 
      34。太傅东海王镇许昌,以王安期为记事参军;雅相知重。 
敕世子毗曰 :“夫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 
不如式瞻仪形;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王参军人伦之表, 
汝其师之 。”或曰:“王、赵、邓三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 
之。”谓安期、邓伯道、赵穆也。袁宏作名士传;直云王参军。 
或云赵家先犹有此本。 
      35。庾太尉少为王眉子所知,庾过江;叹王曰:“庇其宇下; 
使人忘寒暑 。” 
      36。谢幼舆曰:“友人王眉子清通简畅,嵇延祖弘雅劭长, 
董仲道卓荦有致度 。” 
      37。王公目太尉 :“岩岩清峙,壁立千仞。” 
      38。庾太尉在洛下,问讯中郎,中郎留之云:“诸人当来。 
 “寻温元甫、刘王乔、裴叔则俱至,酬酢终日。庾公犹忆刘、 
裴之才俊,元甫之清中。 
      39。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在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 
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衡长七尺余,声 

… 页面 63…

世说新语                                                                ·62 

作锺声,言多慷慨。 
      40。王长史是庾子躬之外孙,丞相目子躬云:“入理泓然, 
我已上人 。” 
      41。庾太尉目于中郎 :“家从谈谈之许。” 
      42。庾公目中郎 :“神气融散,差如得上。” 
      43。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 :“少为王敦所叹。” 
      44。时人目庾中郎 :“善于托大,长于自藏。” 
      45。王平子迈世有俊才;少所推服。每闻卫言;辄叹息绝倒。 
      46。王大将军与元皇表云:“舒风概简正,允作雅人,自多 
于邃,最是臣少所知拔。中间夷甫、澄见语:‘卿知处明、茂 
弘。茂弘已有令名,真副卿清论;处明亲疏无知之者。吾常以 
卿言为意,殊未有得,恐已悔之?’臣慨然曰 :‘君以此试。 
顷来始乃有称者。’展常人正自患知之使过,不知使负实。” 
      47。周侯于荆州败绩,还,未得用。王丞相与人书曰:“雅 
流宏器,何可得遗?” 
      48。时人欲题目高坐而未能,桓廷尉以问周侯,周侯曰 : 
 “可谓卓朗。”桓公曰:“精神渊著。” 
      49。王大将军称其儿云 :“其神候似欲可。” 
      50。卞令目叔向 :“朗朗如百间屋。” 
      51。王敦为大将军,镇豫章,卫避乱;从洛投敦;相见欣然; 
谈话弥日。于时谢鲲为长史,敦谓鲲曰 :“不意永嘉之中,复 
闻正始之音。阿平若在,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