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淮南子-内篇-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静淡漠,是阴阳二神的住宅;虚静无为,是道的居留之所。因此,有些人在外追求,却会在内部失去;有些人注重内在的坚守,却会在外失去。好比树的根和梢的关系,动摇树根,千枝万叶没有不随着动的。精神,是从上天得来的;形体,是从大地得来的。所以说:“道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产生中和之气,中和之气产生万物。万物都背着阴抱着阳,阴阳互相作用而产生中和之气。”所以人的生命孕育过程,第一个月成膏脂状态,第二个月变成肿块状态,第三个月成胎形,第四个月长出肌肉,第五个月生筋络,第六个月长骨头,第七个月成人形,第八个月胎儿可以蠕动,第九个月胎儿开始躁动,第十个月呱呱落地。形体长成以后,五脏才能形成。所以肺主管目,脾主管舌,肾主管鼻,胆主管口,肝主管耳。外部的五官是表,内在的五脏是里,五官的开合张闭,各有一定的规律。所以人的脑袋是圆形象天穹,脚是方形象大地。天有四季、五行、九野、一年三百六十六天,人也有四肢、五脏、九窃、三百六十六条经络。天有风雨寒暑,人有取予喜怒。所以五脏中胆配去,肺配气,肝配风,肾配雨,脾配雷,以此和天地相配合,而心脏是五脏之主。人的耳目就像天上的日月,人的血气就像天上的风雨。日中有三只脚的鸟,月中有只蛤蟆。日月失去运行轨道,就会被咬蚀而失去光辉;风雨来得不合季节,就会毁折树木和庄稼,造成灾害;五星不按规律运行,州郡国家就会遭殃。
  天地之道,十分深远广大,尚且还要节制它们的光明,爱惜它们的精神,人的耳目怎能长久忧劳而不休息呢?精神又怎能长久驰骋而不耗尽呢?所以说血气是人体的精华,五脏是人体的精粹。血气能专一运行在五脏内部而不外泄,内脏就因充实而减少嗜欲。内脏充实,嗜欲减少,耳目就清晰、明亮,视听就会畅达。耳目清新,视听畅达,这就叫明。五脏能听任心的主宰而不违逆,那么旺盛之气占上风,行为不至于邪僻。旺盛之气占上风,行为不邪僻,人的精神就会旺盛,精气不会散失。精神五万精气不散失,生命的运动就有条理,有条理就心气平和,心气平和就畅达无阻,畅达无阻主涌掌握自然规律,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视无不见,听无不闻,没有什么事不可以成功。因此忧愁祸患便不会降临,邪气也不会入侵。所以有些事情到四海之外去追求而不能得到,死守内心也不能发现。所以贪求多得的人反而所获很少,看得大的人反而所知很少。
  人体的孔窍,是精神的门户,而气脉是五脏的使者和卫士。耳目沉湎于声色,五脏就动摇不定。五脏动摇不定,血气主溘荡不已。血气动荡不已,精神就奔驰在形骸之外不能内守,当灾祸来临,即使大得像山丘,你也没法识别。耳目清明通畅,不受外界的诱惑,血脉虚静,除去嗜欲,五脏安宁充实,血气不外泄,精神附于形骸不散失,那么,就可以看清过去的往事和未来的事,这些事还不值得去做,何况只是倾刻之间发生的灾祸呢!所以说:“精神外出得越远,知道得就越少。”这是说精神不能让它外泄散失。所以五色迷乱眼睛,使两眼昏花不明,五声扰乱耳朵,使两耳听觉不灵;五味混乱口舌,使口味受到伤害;追逐名利惑乱心智,使人行为邪僻。这四种东西,是人们用来养生的,却成为人生的累赘。所以说,贪欲使人真气泄散,爱憎使人心力劳损,如果不赶快去掉它们,就会使人气血日益亏虚。有些人之所以不能享尽天年而死于刑杀,这是为什么?就是这种人用来养生的东西太优厚了。只有那些清心 欲、无求于世的人,才能够长生不老。
  天地运行有相通的规律,万物生存统一于道。懂得道,天下万事万物就无所不通;不懂得道,天下万事万物就什么也不通。比如人类处在天地之间,也是万物中的一类。那么天下万物是为人类准备的呢,还是没有人类时万物就已齐备了呢?可见人类也是物,其他事物也是物。人类之物和其他之物,为什么要把对方看成“物”,而以为自己不是“物”呢?虽然这样说,造化生出人类,是要增加什么吗?造化杀灭人类,是要减少什么吗?显然都不是。造化已经把我们靠成人的形体,我们不必违背造化的意图。我怎么知道用针炙治疗使人生存下来不是一种失误,又怎么能够断定自缢而结束生命不是一种幸福呢?也许人的生存就是服劳役,而死亡才是休息。天地茫茫,谁能够知道这些道理呢?造化生成了我,不必勉强去阻止,好好活道就是了;造化让我死去,也不必勉强去阻止,死去好了。企盼不死,这没有错,只是不必为活命而费尽心机;畏惧死亡,这是人之常情,但不必逃避死神;人家认为你卑贱,你不必怀恨在心;别人奉承抬举你,也不必沾沾自喜。顺随天意和时运,处之泰然,不要过于费心劳神。我生有七尺之躯,死后占有一具棺材大小之地。活着与有形之物相并列,就如同死后进入到无形之物的行列一样。虽然如此,我活着,万物不因此而更多,我死了,土地也不因此而增厚,我又怎么知道哪些值得高兴、哪些值得憎恶?哪些有利、有些有害呢?
  造化创造万物,就好像陶匠和泥制作陶器,从地上取来做成盆盎之后,和未离开土地时没有什么差加;已经制成的陶器破碎后散落在土地上,和盆盎也没有差别。在江边生活的百姓,用江水灌溉菜园,江水不因此怀恨;受水涝的人家,疏通积水使之流入江里,积水不因此而高兴。因为水在江中和灌园以后没有什么不同,水在洼里和在江中也没有什么不同。因此圣人顺应自然而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适应时势而乐于自己的事业。
  悲伤和快乐,是德的偏离;高兴和愤怒,是道的过错;喜好和憎恶,是心的伤害。所以说:“人活着就像天地自然运行,死去就如同物的变化;安静时和阴气一同关闭,活动时和阳气一同开启。”精神安宁永远用不尽,不随外物而散失,天下人就会自行服从你的德行。所以心是形体的主宰,而精神是心灵之宝。身体劳累不休息就会倒下,精神过度使用就会衰竭。因此圣人很注意保护身体和保养精神,不敢过分操劳。
  有人得到了夏后氏的璜玉,用匣子珍藏起来,因为璜玉是宝中之宝。精神的宝贵之处,远非夏后氏的璜玉能相比。因此圣人用虚无的精神来对付有形之物,必定深究事物的规律;用虚无去接受实物,必定穷尽节度;恬愉虚静,终了自己的一生。因此没有什么特别疏远的,也没有什么特别亲近的。只是怀抱清操德行,陶冶于中和之气,以顺应自然。和道相结合,与德紧紧相依;不去成为幸福的先导,也不成为祸灾的开始。魂魄处在形骸之中,精神守护着它的根本,无论是生还是死,都对他没有什么影响。所以说,圣人进入到了最神妙的境界。
  所谓真人,是指本性与道完全融合的人。所以他有形时又像无形,好像充实,又好像空虚。他专注于一,不知其二,致力于内在的修养而不受外物的干扰;他洁白朴素,一尘不染,虚静无为,返朴归真,遵循根本,守护精神,遨游在天地之间,徘徊在尘世之外,逍遥于混沌之中。他心胸博大,全无机诈巧饰之心。因此死和生不能使他发生变化,天塌地陷不能使他随着旋转。他审慎地对待自己无暇的本质,不和外物混杂,面对纷乱的事物,谨守着根本。就像这样,他忘掉了自己长着肝胆,也忘掉自己长着耳目,不用它们去接触外界事物,只是专注于内在的修养,让精神畅达地和道融成一体。他居外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行动时不明白要上何方,糊里糊涂地去,又恍恍忽惚地回。身体象枯木,心灵如死灰,忘记自己的五脏,抛开自己的躯壳。他不用学习就能懂得道理,不用张眼就能看见东西,不用做事就能获得成功,不用下苦功就有很好的口才。他感触到什么便自然产生反应,受到什么压制便自然产生行动,不需要意识就能前往,就像光的闪耀,像影子随着物体一样。他以道为准则,有道作依靠,所以就能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神通广大。他拥抱着道这个根本,不放纵欲望,因此外物无法迷乱他的精神。他心胸开阔,清静无为,没有杂虑。即使是燃遍大泽的烈火也不能使他感到热气,黄河、汉水即使冰冻了也不能使他觉得寒冷,雷电击毁山丘也不能使他受惊,狂风刮得天错地暗也不能使他受任何伤害。因此他把宝玉看成小石头,把至高无上的帝王的荣宠看成过眼烟云,把美丽动人的毛嫱、西施看成土作的偶人。他将死生看作一种自然变化,将万物看作一类事物而已。让精神和大道同在,遨游在漫无边际的时空。有精气而不使用,有神功而不显露,和浩大浑一的质朴紧密相连,立足在太清之中。因此,真人寝卧的时候不做梦,智慧不萌发,他的阴魄不受抑制,阳魄不飞腾。他一会儿来一会儿去,从哪里开头,到哪里终止,无法知道来龙去脉。他好像酣睡在漫漫的黑夜,却能清楚地看见光明的天空。他在看不出弧形的弯道休息,在没有边界的地方遨游。他居处时看不见他的形体,也看不见他的住所;他行动时不露痕迹,静止时无影无踪;他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似乎活着又好像死去;他能进入没有缝隙的地方,能役使人鬼神灵;他能进入深幽莫测的地方,也能存身十分狭窄的空隙。他以不同的形态不断地变化,开始和结束好像圆环一样转动,弄不清他的规律。这就是真人的精神能够达到道这种境界的原因。以上就是真人的行止情况。
  至于呼出吸进,吐出废气,吸进新鲜空气,像熊一样爬树,像鸟一样展翅,像野鸭戏水,像猿猴跳跃,像鹞鹰环顾四周,像老虎回头而视,这些动作,不过是养形之人的举动罢了,真人是不会为这种养形之术而动心的。他的精神如波浪激荡,也不会影响内在精气的充实,日夜阴阳的变化不能伤害,和万物一样共享春光,充满活力,这样就能合于道,在心中产生与时推移变化之心。人有形体的改变但心神无损,有生命的终止但精神永存。生癞疮的人精神正常,所以行为没有什么不正常,而疯狂病患者虽然形体完好,但精神已远离身躯。谁有兴趣去弄清他究竟在干什么呢?所以有人形体受到损伤而精神不曾变化,那么这种人就能以不变应付万物的变化,哪怕外物千变万化,没有终止,他也可以适应。人的形体死后返回到无形,而精神和天地永存。树木死后,绿色便消失了,使树木生长的,难道是树木自身吗?这就好像充满形体的东西并不等于形体本身一样。所以产生生命的东西是不会死的,而由它产生的生命却会死去;化育万物的东西是不会变化的,而它所化的万物却会变化。轻视天下的名利,精神就不会有负累;蔑视万物,心神就不会受到诱惑;把生和死看得一样,就意志坚定,无所畏惧;把变化看成没有变化,眼睛就明亮,不会昏乱。众人以为我说的全是虚妄之言,我将列举事实证明我的观点。
  人们都乐意做君王,是因为君主可以穷尽耳目的欲望,随心所欲,让身体得到满足。现在的人,对高耸的楼始亭阁,一般都认为雄伟壮丽,可以尧帝的住房用不曾砍削过的栎树作椽子,梁上的柱子也不加雕饰,没有斗拱一类的结构;现在的各种珍奇食品,一般人都以为味道佳美,可以尧帝吃的是糙米饭,喝的是野菜豆叶;鲜艳的锦帛和纯粹的狐皮,一般人都喜爱,可以尧帝穿的却是麻布衣,冬天用鹿皮挡寒。尧帝用的东西不比一般人更丰厚,却比一般人多了对国家大事的忧虑,所以尧帝把天下禅让给舜,好像放下了千斤重担一样,这并不是仅仅出于他谦认的实德,实在是君主的职位让人太累了。这就是轻视君主权势的例证。大禹到南方巡视的时候,乘船过长江,有条黄龙用背驮着船底而行,船上的人大惊失色,可大禹却乐哈哈地说:“我从上天那里接受重任,竭尽全力为百姓操劳。我活着是置身于天地之间,死了是返回大自然里去,又何必为生死而自寻烦恼呢!”大禹把黄龙看成是一条小小的蜥蜴,而不改色心不跳,那条龙终于耷拉起耳朵,摇着尾巴逃走了。大禹把庞然大物看得多么渺小呀。郑国有个神巫,给隐士壶子林看相,见他脸上有凶兆,就把这事告诉了壶子林的学生列子。列子哭着前去报告壶子林。壶子林却毫无忧色,向列子大谈了一番人的生命本来来自天地,最终要回归故土的道理,并说人类不应计较名利,死亡的威胁就像机弩被脚踏动一样猝不及防,害怕是无济无事的。壶子林把生死看得完全一样。子求五十四岁时得了伛偻病,脊椎骨高过头顶,胸的下部抵到了腮帮子,脾脏的位置有腹部上方,下体上翘朝着天。子求爬到井边照看自己的模样,说:“真伟大啊,造物主!你怎么把我变成这么奇妙的弯曲之形呀!”子求把美丑看得完全一样。所以从尧帝让位的作法,就明白君位权势是微不足道的;从大禹的气概,就明白万物是渺小的;探究壶子林的言论,就明白生死其实是一回事;看看子求的言行,就知道变和不变是同一的。
  那些至德之人倚靠着拔不动的柱子,行走在没有关隘的道路上;从永不枯竭的府库中享受精神财富,向长生不老的老师学习;无论到哪里都称心如意,不管到哪儿都畅通无阻;活着用不着牵肠挂肚,死去精神不会消亡;能屈能伸,能尊能卑,抱守天命而不违背规律;不论祸福利害,千变万化,也不能使他心存忧虑。像这样的人,怀抱朴素,谨守精神,如同蝉脱壳蛇脱皮一样,从尘世中解脱出来,遨游在茫茫天宇之中,他轻盈地上升,独自远去,忽然间溶入幽深昏暗之中。凤凰都不能和他相并列,便何况斥 这类平庸之鸟呢?权势爵禄又怎能使他动心呢!
  晏子和崔杼盟誓,面对死亡也不改变他的忠义,不屈从弑君犯上的崔杼。杞植和华周两位勇士攻打莒国,身陷死地,莒国君用重金收买他们,他们不为所动。所以晏子这种人可以用仁来迫使他屈服,但不能用武力压服;杞植、华周这种人可以用道义来阻止,但不能用金钱来诱惑。君子为正义而牺牲,而不能用富贵诱使他们变节;为正义而牺牲,是不能用死亡来恐吓他们的。他们只不过是为了道义才这样做,尚且不受物欲的诱惑,更何况那些清心无为的有道之人呢?尧帝不以占有天下为贵,所以把君位让给舜帝;公子季札不把国君之位看得尊贵,所以不接受长兄让给他的王位;子罕不以据有宝玉为富有,所以不接受别人送给他的宝玉;务光不因为贪生怕死而背离忠义,所以自己跳进深渊而死。由此可见,最大的尊贵不依靠爵位,最大的财富者不依靠钱财。天下无比广大,可以尧却把天下让给了别人;生命是最宝贵的,可是务光却把生命抛进了深渊。除了天下和生命,还有什么东西值得珍惜呢,而尧帝、务光能做到这一点,就叫做没有负累的人。没有负累的人,自然不以天下为宝贵。
  上观至德之人的理论,深入研究道德的意义。用它们作标准考察后世人们的所作所为,就足以令这些人害羞。所以如果能够明白许由让天下的思想,那么《金 》、《豹韬》之类的治国之典就成为废物。延陵季子不肯接受吴国的君位的行为,足以令那些为得到一点土地而争讼不息的人感到惭愧。子罕不贪图宝玉的美德,足以令那些争抢契券的人感到羞耻。务光不让天子的权力玷污自己,对比之下,那么贪利偷生的人应感到忧虑。所以不懂得大义的人,就不知道生是不值得贪求的;没听过崇高言论的人,就不知道天下是不值得图谋的。如今那穷乡僻壤的人们祭祀社神时,敲着瓦盘和水瓶,互相唱和,自以为十分快乐。如果为他们敲响大鼓,撞起大钟,他们便会不好意思,明白敲打盆罐取乐实在太丢人。收藏《诗》、《书》,修冶文学,却不懂得最高深道理的人,便是些敲打盘罐自以为乐的人。那些不把天下权力当成追逐目标的人,才是敲打大鼓的人。显赫的地位和丰厚的利禄,是一般人所贪恋的。让某人左手握着代表下天权力的版图,右手刎颈自杀,即使再蠢的人也不会这么做。由此可见,生命比权力贵重得多。
  圣人饮食只求延续生命,衣着只求遮体,适宜自己的性情而已,不贪求更多的东西。不占有天下,不会损害他的性情,占有天下,也不会增加他的快乐,占有天下和不占有天下实际上是一回事。就好比现在赐给别人一个大谷仓和一条黄河,饿了吃点谷仓的粮食,渴了喝点黄河的水,那吃进去的粮食和渴进去的水,只不过一竹篮食物、一瓢水罢了。他吃饱了肚子喝足了水,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