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魂六技之无形计 by 吴玉良-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老九被杀到李掌柜和石老三被伤本就是瞬间发生的事情。
  那时,孟神通正好看到一切。
  他沉着脸看着李掌柜道:“没有我的允许,你们为何要跑的展家来。”
  李掌柜低下头道:“我们要为少爷报仇。”
  “报仇,报什么仇。事情搞清楚了吗?”
  “可石老大的兄弟亲耳听到柳倾城承认自己是凶手”
  “那铁捕头为什么要放他回来呢?”
  “展家财大气粗,可能已经贿赂的铁恨,还有那小子,和铁恨交情甚好。”李掌柜指着王凤道。
  “死的是我儿子,你们以为我不想报仇吗。铁恨是什么人,他如果是你们所说黑白不分,贪图钱财的人他会是天下第一名捕吗?”
  “谢谢,谢谢。”大门外突然又传来一个人的语声。
  进来的是两个人,铁恨铁一般的脸上居然有难的的笑意,他拍着手掌自门外踱了进来,身边的人自然是郭傲。
  孟神通能接到消息,铁恨当然也能。
  “想不到孟老爷子居然这么看得起我铁某,铁某这里多谢了。”
  “我只是说事实而已。”
  “难道孟老爷子就不想知道我又为什么将柳倾城给放了回来?”
  “我只想知道杀我儿子的真正凶手,别的我没兴趣知道。”
  铁恨看着孟神通,眼神充满了敬重,这个睿智的老人似乎比很多人都看得透,也看得清,他对柳倾城的了解并不比展重生差——一个能饶恕自己母亲情人的人会是杀人凶手吗。
  “那老九的仇怎么办。”石老三大声道。
  “你们先犯展家,然后老九又轻薄于展小姐,一切是他自己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宋朝礼法甚严,让一个女子的肌肤在众目睽睽之下裸露实在不啻于要她性命。好在展笑颜是江湖儿女,对礼法一节倒比寻常人看的开些,在场的也都是些藐视礼法的英雄豪杰,展笑颜一言不发的进入后房换衣去了。如若换成别的寻常女子的话,真可能悲愤交加做出诸如刎颈自尽之类的傻事。
  看来,孟神通还是比较讲道理的。
  石老三还挣扎着说道:“可是……。”
  孟神通没有让他说下去:“碰上衡山静仪师太,只死了个老九,已经算你们造化了。不是我来的及时,你们的几条狗命也许早就被师太取了。”
  听到静仪的名号,石老三也不敢说话了。
  原来这个天仙一般的女人就是江湖上手段最狠的静仪师太。他也知道今天是报不了这个仇了,也许一辈子都报不了这个仇了。
  孟神通的确是条是非分明的好汉子,做事绝不拖泥带水,顷刻就带着老九的尸体以及众属下走得干干净净。
  就连展重生脸上的不屑之色也不见了。
  看见静仪出尘仙子般美丽无邪的脸上透露着一副恬然安静的神态,王凤实在难以想象刚才弹指间杀人的是同一个人。
  静仪躬身告退,她还得去安慰她的宝贝徒弟。
  柳倾城兀自在那酣然大睡,却不知道刚才为了他,展府的兄弟受伤的也不少,幸好没人殒命。
  就在他们清理被打得一塌糊涂的现场时,一名捕快跑了进来,对铁恨说道:“王爷有请。”
  天又已经黑了,铁恨在推开王爷书房门的那一霎,心里不由的叹息了一句——一天又已经过去了。
  王爷并不是一个人在书房,还有一个知府模样的人正在陪他说话。
  看见铁恨进来,王爷给两人做了介绍。那人姓杨,是浙江杭州知府。
  王爷的脸在明亮的琉璃灯显得非常愤怒,他几乎咆哮着对铁恨说:“昨天他们说你抓到了凶手,今天你又把凶手给放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铁恨把今天早上和王凤他们设计的话说了一遍,果然王爷的脸色稍为好看了点:“我看柳倾城也不像是会做出那等事的人,他跟界儿一向关系不错。我只是搞不懂你们演这出戏又有何用。”
  王爷并不是昏庸的王爷,他甚至比大多数人都精明。
  铁恨心里跳了一下,他生怕王爷知道了什么。
  幸好王爷继续说道:“你破案的手法,我也不懂也不想过问,我只想知道在这十几天之内你能否找出凶手。”
  “请王爷放心。”铁恨的底气并不是十足。
  “杨知府,你的奏折我明天会带给皇上。”王爷是对在旁不作声的知府说的。
  “多谢王爷。”杨知府喜笑颜开的道。
  “那你们就先退下吧。”王爷一脸倦容的挥了挥手。
  走在王府的长廊里铁恨依然满腹心事,杨知府叫第二遍铁大人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
  “杨大人,千万不要在叫铁大人了,铁某一介武夫,官阶低微,哪里是什么大人。”
  “铁大人是京城第一名捕,本官虽然远在南边,对大人的大名亦如雷贯耳。”
  铁恨虽然官阶不高,但毕竟京城为官,亦名震天下,就连王爷也对他青睐有加,杨知府在他面前自然客气万分。
  “休要在折煞铁某,如杜大人看得起铁某,就唤句铁兄弟吧,休要再叫什么大人了。”
  “那铁兄弟也当如此,不必在杨大人杨大人的了。”
  两人相视而笑。
  “铁兄弟看来满腹心事,是否还是为了三公子的事情烦忧呢?”赵界之死,轰动天下,杨知府自然知晓。“听坊间无知妇孺传言,小王爷是被鬼魂所害?”
  “市井传闻,无稽之谈,只因三公子死时,全身无任何伤痕,的确有些匪夷所思,也难怪有些无知小民以讹传讹。”
  “当真有如此奇怪,本官也想来不信鬼神之说,但凡是人死,必定留下痕迹,这倒真是令人费解。却不知仵作有没有检查仔细。”
  “仵作已检查尸体多遍,丝毫没发现端倪。”
  “真有如此怪事……。”杨知府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杨兄有话不妨直说。”铁恨自然看出杨知府的踌躇。
  “本官这次来到京城,携带了一人,此人精通验尸之法,如铁兄弟不怪本官多事,可以让此人再验一遍尸首,看是否有新的发现,只是不知王爷肯让铁兄弟开馆与否。”
  “杨兄慷慨相助,铁某自当求之不得,岂有怪罪之理。三公子虽然入土,但金中堂的尸体却依旧冰冻完好,金中堂死因和三公子如出一辙,如若杨大人能在金中堂身上找到疑点,那开馆验尸之事,王爷想必自会应允。只是,不知杨兄所荐之人真的有这等本事?”金中堂和赵界的同样轰动,杨知府当然有所耳闻。
  “就当是死马当活马医,铁兄弟姑且让此人试上一试,如法网恢恢,苍天有眼,说不定就真的让此人有所发现”
  “如此,那就有劳杨兄了。”
  灯火亮如白昼,金中堂看起来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戴宗子也好似对待一个睡着的人,正轻手轻脚,仔仔细细的再翻看他的眼睑,嘴唇,腋下,足底,甚至连他的下体也不放过。
  戴宗子就是杨知府这次从杭州带来的随从。
  戴宗子本是杭州衙门的一名殡葬易容师,也就是替死者修整仪容的人。
  在衙门的尸首多半是凶杀致死,大多尸首残缺不齐,面目全非,戴宗子就是负责将这些尸首复原和美容的。
  久而久之,他竟然无师自通的练出一身判别死者死因的本事。
  在杭州破了几件疑案后,杨知府爱惜他的才能,提携他为杭州提点刑狱公事,此次来京城,本就打算为了三公子之案举荐于他,因此,便带他同来。
  足足过了三个时辰,戴宗子也将金中堂全身仔仔细细的看了五六遍,验尸房虽然森冷,但在灯光的照耀下,铁恨还是能看见他脸上凝出的汗滴。
  看见戴宗子沉吟了半响,铁恨觉得实在有点过意不去,正想说两句安慰的话。
  “把头发剃光。”戴宗子突然叫道。
  铁恨的眼睛也有些亮了,也许伤痕真的是被头发掩盖了,所以难以发现。
  戴宗子的下属,瞬间就将金中堂的头发剃了个一干二净,他们本就跟随戴宗子多年,做事当然又快又麻利。
  可是,金中堂的头颅就像除了毛的桃子,干干净净,一个疤痕也没有。
  铁恨实在是失望极了。
  戴宗子却没有失望的意思,他依旧像老太婆绣花一样,将整个头颅仔细的看了好几遍。
  终于他说话了道:“灯来。”
  随从立即递过一盏小巧却明亮的琉璃灯。
  戴宗子将灯移至金中堂的头顶处,铁恨的心狂跳了一下。
  灯光亮出,金中堂的百汇穴上居然有一点金光闪动。
  百汇穴自然不能发出金光,闪烁的应该是金针一类的东西。
  待戴宗子用磁石将百汇穴里面的东西吸出,果然是一根极细却又极长的金针。
  难怪金中堂的身上看不到伤痕,真正致命的是这根金针。四寸长的金针从百汇穴插下,自然能致人死地。
  金针又细又长,头颅却坚硬无比,使用它的人绝对要有很强的内力。
  “其实我看他喉咙瞳孔之时,已发现他眼膜充血,只有百汇穴有硬物刺入,破坏神经,才有如此反应。”戴宗子解释说。
  “戴兄弟真是好本事,令铁某五体投地。”铁恨由衷的说道。
  “只是些雕虫小技,铁大人过奖。”
  “有戴兄弟这等本事,真是大宋之福。来日戴兄弟定可扬名天下,为刑部之典范。只希望,戴兄弟广交弟子,多著书籍,将此绝学源远流长,发扬光大,让天下犯罪之人无所遁形,造福民众。”铁恨正色道。
  “下官自不敢忘铁大人教诲,虽略懂验尸皮毛,但定当竭尽所能,尽己所知,与我辈中人共同探讨,为天下苍生伸张正义。”戴宗子诚恳道。
  后来,戴宗子果然广收门徒,悉心教诲,倾囊相授。虽自己一生并没名震天下,但所授弟子中,却有一人青出于蓝,为后人所敬仰,为法医之典范的仵作之鼻祖,并著有流传百世的不世奇书《洗冤录》的作者,大宋提点刑狱司的宋慈。
  ------题外话-----…
  看。

  
        第二十一节 两枚金针
  十月十七日,仍然是个晴天,山上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点缀在枯萎的草木之中,在枯色的草木中倍觉刺眼,更显意境萧索。
  赵三公子的棺木已被起出,他的尸体保存完好,没有受到半点腐蚀。棺木本就是上好的檀香木所做,即使在夏天也不易被虫蚁咬坏钻入,更不要说的虫蚁绝迹的严冬。
  剃光赵三公子的头发后,果然在他的百汇穴找出了一根金针。
  金针长而细,和金中堂头上发现的那根一模一样,现在铁恨已完全能断定杀死赵三公子和金中堂的凶手是同一个人,虽然以前铁恨也猜测凶手为同一个人,但那毕竟是猜测,现在却有了真凭实据。
  铁恨像收藏自己心上人的信物一样,小心的将两根金针用手帕包好,放入怀中。
  凶器找到了,下一步当然要查出凶器的来源。
  {老凤祥}是京城资质最老,最有权威的金铺。
  陈师傅就是不仅是{老凤祥}的权威,也是京城金界中的权威。他从金铺伙计做起,入这行已经四十几年了,随便什么金子,只要他一看,不仅能分辨出成色,重量。甚至连产地和年份他都能说的毫厘不差。
  所以,陈师傅一看过两枚金针后就立即指出:“这是成色相当好的砂金,是由湘南西面燕水之地开采的砂金石提炼而成的,因燕水一带,金源丰富,连绵数百里,尽是淘金场地。早在东周时期,就被开采,属于开采黄金较早的区域,因此当地冶金之术也比其它地方纯熟精湛,提炼出来的熟金,无论成色,光泽,硬度方面都区别于其它地方的金子。”陈师傅说的非常详细。
  “那像我们这边的金器一般由哪些地方的金矿提供。”铁恨问道。
  “长江以北,黄金主要来源于河北的承德,张家口和唐山,以及山东的烟台,临沂,和山西的恒山,狐堰山,中条山,还有就是陕西的小柔岭,恒口。另外,也有些是来自辽东一带的昭乌达盟处。”陈师傅果然知识渊博,如数家珍的将这些黄金的产地说了出来。
  “也就是说,北边的黄金基本是北方的地方出产的,南方那边的黄金应该不会流传到这里来吧?”铁恨道。
  “就单以利润来看,由南方贩运过来的黄金因路途遥远,加上山路崎岖,比之山西,山西,河北的黄金自然成本要高上许多,就是辽东过来的黄金,也价格比之略低。因此,生意人是绝对不会贩卖南方的黄金。虽然南方的黄金一般不会出现在北方市场,但也不是绝对没有,只是少数。历来湘南一带的进贡多以金器为主,所以这当是南方黄金在北方市场主要的流通渠道。当然也不能排除还有一些迁徙过来的南方人携带过来的,但数量不是太多。”
  “那这两枚金针,陈师傅能否看出是出自哪家宝号手艺。”
  “这两枚金针,虽然细微,却非工艺品,但制作之法却极为粗糙,就连一般刚入门的金匠做出的活也比它漂亮。所以老朽可以断定,它绝不是行内人制作的,倒像江湖人士自治的暗器一类的物事。”
  听了陈师傅的讲解,铁恨最起码知道了一件事,凶手很可能是南方人。
  虽然{老凤祥}的掌柜一再挽留铁恨留下喝几杯,但铁恨还是婉言谢绝了,既然有了新的进展,就应该将郭傲和王凤叫来,大喝一顿。当然,还要叫上杨知府与戴宗子,铁恨此时对戴宗子可以说是十分的崇拜了。
  依旧是明月楼,仍然是天字号雅阁。
  王凤和郭傲听完铁恨述说戴宗子验尸的经过后,都抢着要敬戴宗子三杯。
  看见戴宗子豪爽的喝下六杯酒后,王凤和郭傲对他的好感起码又增加了十分。
  “好在杨兄知人善用,此番大力举荐戴兄,才让我等结识了一位这么本事的兄弟,来,杨兄我敬你一杯。”王凤对杨知府也大有好感,毫不避讳的称兄道弟起来。
  待杨知府喝下一杯后,王凤继续问道:“不知此番,杨兄不远千里来到京城,是有何公干?”
  听到王凤这么一问,杨知府却长长叹了一口气,举起酒杯接连饮了三杯,眼中露出忧虑之色沉声道:“江浙一带,自九月份以来,连降暴雨,至今一个月有余。暴雨之下,山体崩塌,水田尽淹,房舍摧毁,死伤人畜更是不计其数。江浙地方虽然较为富庶,但在这等罕见的暴雨肆虐下,也经受不起,就我杭州一带,就饥民数以万计,哀鸿遍野,惨不忍睹。我这次前来也就是和王爷商量,奏明圣上,望朝廷体恤民情,免征江浙百姓三年税赋,并为受灾百姓赈粮捐款,以助百姓抵住天灾,渡过难关。”
  “杨兄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不辞辛劳为百姓请命,此等悲天悯人之心实在另铁某佩服。天下为官者如若都像杨兄般这等情怀,那就是百姓之福,亦是大宋之福。来,铁某敬杨兄三杯。”铁恨满面萧索,举起酒杯连饮三杯,想起国家满目疮痍,禁不住长叹一声。
  “杨兄仁心宅厚,心系万民,当感动天,江浙百姓必能过此难关,朝廷上下也不会坐视一旁,定当赈灾免税,杨兄无需担忧。他日,我等还想来到杭州和杨兄戴兄在西子湖上一醉方休。”王凤出言安慰。
  “唉”杨知府又叹了口气道:“想当年西子湖畔游人如织,花红柳绿,湖面画舫扁舟,穿梭不息,一番大好风景。自上月以来,却是汪洋一片,莫说是人,就是连树木也被大水冲走。与往日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只盼如王兄弟所言,百姓平安度过,灾难过后,王兄弟等要来,自当倒履相迎,定备齐美酒与王兄弟等泛舟西湖,共赏江南秀丽山水。”
  “那就一言为定,来杨兄,戴兄,我再敬你们一杯。”王凤率先饮下一杯。
  戴宗子言语不多,却是酒到杯干。
  杨知府喝光杯中酒后道:“明日一早,我和宗子就要返回杭州,此来京城,能结交到铁,王,郭三位兄弟,当真不虚此行,今天共醉之后,却又不知哪天才能再见。今天,就让我和宗子多敬三位兄弟几杯。”
  说完,杨知府又将酒杯倒满,举杯相敬。
  “明早就走,也未免太匆忙了一些,何不多留几日,也让兄弟们尽些地主之谊。”王凤道。
  “是呀,反正还得等圣上旨意,杨兄何不多呆几天,也不枉我们相识一场。”就连话语不多的郭傲也挽留到。
  “我又何尝不想和诸位兄弟多处几日,只是心中挂牵地方百姓,寝食难安,兄弟之情只有来日再叙。好在来日方长,我等必有相逢之时,到时只怕是想撵我都撵不走了。”
  众人齐声大笑,举杯共饮,只是想着就此离别,心中却又不免有些惆怅。
  世上本无不散宴席,众人虽想多聚些时候,可是杨知府惦记着午后赶去赵王府等待奏折回应的事情,不敢再耽搁,遂和戴宗子先行告别。
  看着杨戴二人上马绝尘而去,三人在明月楼前目视良久,兀自念念不舍,他们就是这么一干视朋友如命的人。
  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