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来。真是太感谢了。”
艾米的笑容更大了:“如果有什么事情的话,你可以来国际学生办公室。工作时间表贝伦应该有给你一份。哦,对了。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的手机号码。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地方,请不要顾忌,直接给我打个电话。”
本来艾米并没有想过要将私人电话给绿萍的,这也是临时起意。这次见面,她想她可以理解为什么唐(Don,唐纳德的简称)会这么推崇这个残疾了的女孩子。听说这个女孩是几个月前才遭遇的车祸,她开始还有些担心这么大的落差会给这个女孩带去很沉重的打击。可一见面,除了坐在轮椅上,绿萍和一般的学生并无两样,甚至更优秀更成熟。言谈举止间,除了良好的家教,她也能看出绿萍发自内心的自信和由内而外的温柔。
这样坚强又温柔的女孩的确很讨人喜欢,那么她也不会介意一些私人的交往。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她就觉得可以信任绿萍——她不会用滥用他人的好意。突然想到了什么,艾米问道,“你办了手机吗?”
“暂时还没有。不过现在的手机可以国际漫游。”比了比手中的生活指南,绿萍再次提到艾米的帮助是多么贴心和有用,“而且艾米你也提供了好建议,我想这两天就能办好吧!办好了,我就告诉你号码。”
“那就好,我可就等你的电话了。希望你一切顺利。”起身,艾米将母女俩送出自己的办公室。彼时贝伦正在接待另一个国际学生,于是绿萍没有出声,只是在两人视线相交的时候笑了笑,比了比口型,就离开了。
离开了Pratt School,舜娟很是感慨:“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绿萍,你可要好好记住他们对你的帮助。”
“是呢,妈妈。我会感恩的。”沐浴在阳光里,绿萍的心情很好,从心到身,都暖暖的。
作者有话要说:①这个是之前说过的那个来过台大的美国教授,见33章《通知书》。这人是金手指的一部分。我想没有这么个人在周旋,绿萍的事情也没可能这么顺。
☆、找房记
有了艾米的指南,再加上李萍这个作弊利器,这一天绝对是极其有效率的一天。
拿着新手机走出某家电信公司的门店,天空已经是很漂亮的深橘色了。母女俩就随便挑了家顺眼的餐馆,进去吃了些东西就回到了酒店。
舜娟和绿萍都有些累,但是心情很轻松。回来聊了聊,又给汪展鹏打了个电话说了说这一天的收获,就都洗洗睡了。绿萍一到意识空间,就看到李萍正盘腿坐着,单手撑着下巴,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感觉如何?”
“很好!”自从那次深谈以后,绿萍在李萍面前表达起感情越来越直接、也越来越自然,“真的很轻松。虽然有很多事要做,不过心里真的很轻松。我能感觉到他们的真诚,而且也没有任何人对我投来同情的目光。”不得不承认,美国人所谓的自扫门前雪的冷漠在这个时候反倒让绿萍觉得舒服、没有压力——就算表面上看得再开,绿萍也并不是那种可以完全将其他人的眼光当成浮云的人。而且美国在残疾人设施方面已经很普及了,公交、参观、图书馆……更不用说学校这种地方,几乎每个公共空间都会有残疾人通道之类的设施存在。这种便利无疑极大地减少了两人的运动量,也使得舜娟对绿萍未来在美国独自生活有了更多的信心。
绿萍亮晶晶的双眼昭示了她的好心情,李萍也被那样的情绪感染了,咧开了嘴:这样的眼神,真的很萌啊。
咳了两声,李萍的视线漂了漂,转移了话题:“不过这次没能见到那位狐狸教授真是挺遗憾。”今天从国际学生办公室到商学院,她算是很清楚那金手指是谁帮忙开的了,“没有那位教授,我们还真没法走得这么顺。”
绿萍点点头:“不过你居然叫人家狐狸教授,也太不尊重他了吧?”说归说,她也清楚这是李萍私下里表示尊敬的一种亲昵的方式。不过她也没有想到当时一周的交往就得到了这样的帮助。她们写那封邮件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要知道美国人在这方面很是谨慎,做这样的事情也等于将自己的信誉压在了绿萍身上。更不用说那位教授还特地为绿萍跑腿周旋。
耸耸肩:“小绿萍,这样的信任你可不要辜负啊。”李萍说得有些痞气,但是话里认真的意味绿萍听得分明。
点点头,绿萍走过去,在李萍面前坐了下来,眼露希冀地看向对面的人:“那我的信任,你要怎么回应?”
李萍嘴角的弧度带上了些无可奈何和宠溺的意味,挪了挪,张开了双臂抱住了绿萍:这姑娘现在绝对是弄明白了自己对这样的表情很没抵抗力。
不过嘴里还是没有放弃调侃:“呐,小绿萍,老这么对我撒娇可不好哦。万一我把你扑倒怎么办?”
“荣幸之至。”靠在李萍的肩头,绿萍半开玩笑地回答。
“得了吧。有这空闲,你还是去勾引个未来的另一半,好让我有个小侄子玩玩。”李萍其实很认真,不过绿萍这个时候并没有听出来。
“好啊,到时候你可要好好帮我把关哦。”她只当李萍在说笑,毕竟李萍比任何人都清楚她心里的伤。
听到绿萍的回答,李萍暗暗叹了口气,内心有些无奈:看来还是心急了些。慢慢来吧。
因为福克斯教授正在出差,绿萍她们也就将拜访教授的行程押后。专注的结果就是,短短几天,那张长长的“官方”清单上很多项都被划去了。到了周五,除了住宿地点外,其他乱七八糟的该弄的也都弄好了。剩下的就是些需要等结果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事情了。
第二天就是周末,绿萍和舜娟商量了一下,决定不浪费时间,去艾米推荐的那几个地方去看看房子。
艾米的指南里,除了学校官方推荐的社区和校内的研究生公寓,也包括了学校附近一些租房的信息、以及校车线路附近比较安全的出租公寓社区(apartment)。因为舜娟并不想亏待自己的女儿,粗看下来可供选择的还真不少。为了减少负担,再考虑到绿萍的身体状况和之后要参与的临床研究,母女俩在酒店里细细地做了些研究,将一些高层公寓、配备不算很齐全、没有单人间的、管理评价不是很好的都划了去,才最终决定好了第二天看房的路线。
瞟了眼那些价格,李萍忍不住咂舌:果然是很火的地方,房价真高。最一般的都是上千美元,面积还不大。这么算下来,绿萍的奖学金并不如她想象的那么富余。不过省下了学费大部分医疗费,再加上绿萍的家境,要过得比较舒适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第二天睡到了自然醒——起太早了也没用,没人接待。两人在酒店用了些简单的美式早餐就再次坐车到了麻省理工的校园内。校内的研究生公寓只有一幢没有被她们排除掉——Edgerton House①。当时母女俩在网上一看到那张很有趣又显出温馨味道的“欢迎致辞”就很喜欢,于是就决定了将这个作为第一站——如果确实不错的话,她们也就不打算将接下来的行程进行到底了。
Edgerton离校园主入口并不远,是一幢五层楼高的提供给研究生及其家属的公寓。因为提前给舍监(housemaster)去了电话,一进门绿萍就看到了那对舍监夫妻还有那位还在襁褓里的婴儿舍监(baby housemaster)②。
得到了那对夫妻的热情欢迎,又和那位可爱的莉莲(Lilian)②“握了握手”,寒暄过后,绿萍和舜娟就在戴文(Devin)③和佩吉(Peggy)④的带领下参观了这幢公寓。
这对舍监比较开朗,但很有分寸,生活阅历很丰富,交谈时并不会让人觉得受冷遇却也不会过分热情。对绿萍来说,这种态度很是舒服。而且看起来,他们也事先做了些功课,带绿萍看的都是朝向比较不错、方便轮椅出入,但是又比较清静的单人间。除了一般的例行的对公共设施和Edgerton的特色的介绍,他们也向绿萍展示了一些便利设施。
再次回到大厅,戴文这样说道:“绿,我不能说Edgerton是最好的公寓,但是我想它会是温暖的家。这里,我们都是家人(family)。我们也很真诚地希望你能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又将目光转向舜娟,“作为父母,我们也能理解父母对孩子的担心。就像莉莲,我们也希望能给她最安全最温暖的家庭氛围。虽然我们所能做的有限,但我们愿意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对绿萍多一些照顾,尽量使您和您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
佩吉也晃了晃怀中的莉莲,得到莉莲一个灿烂的笑脸:“你看,莉莲也很喜欢你呢。”
戴文会心一笑,又看向绿萍:“当然,这决定还是需要你们自己来做。你们已经有了我们的联系方式。你们可以再去看看其他的地方,如果还是喜欢这里的话,可以直接打我的电话。”说罢,就静静地站在那里不再说话。
绿萍微微地敛下眼眸。
舜娟没有说话,虽然她有想法,但做决定的是绿萍。
“李萍,我喜欢这里。”
“那你在犹豫什么?”这里在李萍看来,也是个不错的地方:或许,她也可以有所期待。
绿萍勾起了嘴角,抬起头,用中文对舜娟说:“妈妈,我喜欢这里。”
舜娟点点头:“那么,就定下来吧。”如果说开始她还有些犹豫,希望能再多看几家,最后戴文对着莉莲的那个笑容压下了她心中的最后一根稻草。她觉得她可以信任这样的父母的承诺。而幸好,绿萍的决定也是一样。
简单的两句话,绿萍就将未来一年的住宿地给敲定了。不得不说,这是种魄力,也更是种幸运。
“那么,以后就麻烦了。”绿萍扬起笑脸。
作者有话要说:①参考MIT网站上提供的信息,这应该是唯一一幢有一室一厅一卫房型的,并且楼层不高的研究生公寓。
②③④MIT网页上公布的Edgerton的舍监是一对夫妻,在欢迎致辞上的舍监名单里还加上了他们刚刚出生的小女儿的名字。本来想直接就用这对夫妻的名字,但是考虑到这算是小说同人,还是换个名字表示与现实世界的区别。而且真直接用了也不太礼貌。但是基本设定还是会以网站上公布出的信息作为参考。
☆、不得消停
星期天,一般都干些什么呢?
如果你问李萍,她一定会皱起眉苦思,然后松开眉头耸耸肩:“我倒是记不太清以前周日干些什么了。不过出国后,星期天上午一般都会和朋友去教堂,和他们吃完午饭后回家休息。至于休息什么——你不觉得问一个有宅女属性的人这种问题很无聊吗?”
那么现在,在美国的第一个周日,绿萍母女打算干些什么呢?
答案就是——看家具。
昨天她们很干脆地挑好了房间签了合约,只不过因为在入住前那房间还需要进行一些清洁和消毒处理之类的,钥匙最快要下周二才能拿到。那个时候也就意味着绿萍可以直接入住了。
和美国大部分出租公寓一样,Edgerton的房间除了厨房有炉子冰箱,其他地方都是空的,需要租户自备家具。为了能尽快搞定这些与未来生活息息相关的“身外事”,绿萍她们自然不愿意浪费每一天。
就像她们之前做的一样,这次她们也是先做了些功课:在网上搜索,阅读艾米的生活指南,再结合那天戴文和佩吉的推荐。在睡觉前一个小时,她们计划好了第二天的行程。
“没有必要一次性备齐,而且明天也没法把家具运过去。所以明天的目的就是看,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够预定。再说了,现在网购很是发达,到时候可以回来下单让他们直接送到Edgerton。这样也比较省事。你就留意你喜欢的、还有尺寸大小合适的。这样就是要网购也不会抓瞎。”这是李萍的建议,而绿萍也换了换语气和措辞再转述给了母亲,让舜娟省去了些担心和焦躁。
第二天两人很正常的在八点左右起了床。
慢悠悠地洗漱完,又去楼下餐厅吃了早餐,然后顺便拿了份早报悠闲地看完。绿萍抬手看看:“差不多了,妈妈,我们准备出发吧?”
舜娟放下报纸,折好放在了桌上,起身来到绿萍的身后:“那我们走吧。”
你要是问李萍去哪里看家具比较好,她会列举出一些耳熟能详的大型连锁商场,包括那个开遍全球、发家于瑞典的家居连锁,那个全球最大的连锁超市,当然还有美国本土的一些算经济型的零售商。不过对绿萍,她暂时也只能提供些建议而已。她需要重新做些了解,毕竟绿萍的情况和她当初很不一样——要知道她当时对床都没有需求,哦,确切的说是,不是没有需求而是不愿意花不是十分“必要”的钱。再加上她太能随遇而安,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是垫了几床从老生那拿来的被子睡在地上的。
但是只要有条件,她也不是会亏待自己的人——更何况绿萍是得好好呵护的,她自然需要更加谨慎。所以这几天,趁着母女俩各自忙碌,她把疲劳的绿萍赶进去休息,淡定地顶着绿萍的皮,对着电脑屏幕好好地研究了一番,而这当中自然也包括了家具。
其实早在出国前,李萍就把绿萍必须要添置的东西记下来,列了份清单,从大件的书桌和床到零碎的衣架垃圾桶之类,无一不足。现在只需要根据眼前的情况再完善完善,去除已经有的,再做好购买计划就可以了。李萍把这些按照“迫切”程度分成了几批,并且把能够在入住前买好的放在一起、而之后才好置办的存到了另一张清单文件里。这些看似琐碎但很必要的准备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替绿萍母女俩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
加班的后遗症就是等绿萍她们到了目的地,才听得李萍一声清醒但带着些沙哑的“早啊”。不过绿萍也见怪不怪了。这几天李萍都睡得比较晚,若是第二天早上没有什么需要出主意的事,她一般都会睡足了才起来。即使是灵魂状态,李萍也一直把“睡足八小时”努力保持了下来——而这种好习惯在她使用过绿萍的身体后更加体现出了它的必要性。
“你可算是醒了。”坐在轮椅上不用想事,绿萍倒是可以分出些心神来和李萍聊天。
“有事么?”大抵是因为刚醒,李萍说得缓慢,声音依旧有些低沉。
“没什么大事,不过正好到了家居商场,你醒了便能参考参考了。”其实是绿萍喜欢在这个时候多逗李萍说说话。李萍素来冷静自持,声音也带着股冷冷的味道——她的声音比一般女性要略微低沉,但不能说是好听的那种,很多时候甚至还硬邦邦的。兴许是和李萍呆的时间很长,也许是因为跟李萍的感情好,绿萍倒是注意到了些什么:平时还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比如说刚清醒,李萍的声音就会出现所谓的“磁性”特质。虽然偶尔绿萍也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灵魂也会有这种生理特性,但她也没有太过纠结——她自己还能哭呢。而且她更在意的是这种“生理特性”所带来的福利。自从发现了这种福利,绿萍不知不觉地就开始有些期待,只不过……
“哦,就是这事儿啊。行啊,不过我本来就没什么偏好,挑好看舒服的就行了。你家里房间的布置还挺不错。有你跟你那个品味很不错的妈在,我倒真不觉得有什么能帮忙的。”
听着李萍从第二句开始就恢复正常的语速,绿萍在心里暗暗可惜:这种机会太少了。李萍开始思考以后就会越来越清醒,声音就会马上恢复正常。逗她多说话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用处,可不这么做,李萍在刚清醒的时候也会习惯性地保持沉默——总而言之就是对于绿萍的这种期待而言,李萍下意识地保持时刻清醒和理智的习惯,实在是让人有些挫败。
不过这个时候李萍并不知道绿萍的小心思——她又怎么会想到绿萍会有心情对这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感兴趣?不过就算是她知道了,恐怕也会挑起眉自嘲:“你还是不要期待一个喜欢装X的人会有放弃维护形象的可能。”言下之意自然就是清醒是维护形象的必须。
闲话暂且不提。
绿萍和舜娟是女人这点,毋庸置疑;而绿萍和舜娟是很有品位的女人这点,更是没有什么争议。那么这样的女人,即使不会疯狂购物,对逛街这项活动的爱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