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人不愿意看到中华帝国百万陆军在印度境内纵横的场面,为此甚至做好了让中华帝国狮子大开口的准备。
不过一切都必须与中华帝国马上展开停战谈判才行,等中华帝国百万陆军精锐进入印度之后,对于英国人来说,可就什么都晚了。
法国人现在和英国人几乎穿一条裤子,英国人蹦高的要结束这场战争,法国人当然不会继续坚持把这场战争打下去,十分明确的表示,愿意和英国共进退。
英国和法国知道了美国人结束战争的积极态度之后,马上就联系了美国,向中华帝国表明要结束这场战争的意愿。
很快英法美3国就得到了中华帝国的回复,可以谈一谈,于是英法美3国的谈判代表,很快就通过各种途径,抵达了中华帝国的首都北京城。(未完待续。)
PS:有月票的兄弟姐妹,给俺投一投啊……不想要月票的作者,不是一个好厨子
第七百三十七章 英法美3国退出战争
1909年3月14日,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在日本横滨港口取得大胜的第5天,英国、法国和美国关于这场战争停战谈判的代表,就来到了北京城。
这3个国家的代表是从澳门直接来到北京城的,澳门目前依然被葡萄牙统治着,可以说中华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土地,只有这个澳门还没有被林大鑫给收回来。
葡萄牙人在1553年从明朝的手里,取得了澳门的居住权,逐步将澳门扩展为殖民地,并且在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满清政府签订了有效期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澳门名正言顺的成为了葡萄牙的殖民地。
林大鑫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在中华帝国成立之时,就已经把满清政府割让的土地,以及众多的租界都给收回来了,不过澳门这块明朝就丢掉的地方却是一个例外,最主要的是,林大鑫麾下的势力,一直没有和葡萄牙爆发冲突,林大鑫没有借口通过战争收回澳门这块土地。
不过葡萄牙人看到中华帝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加上深深对中华帝国皇帝林大鑫的贪婪感到担忧,于是葡萄牙人在中华帝国成立之后,主动找了中华帝国商谈澳门回归中华帝国的问题。
对于葡萄牙这么识时务,林大鑫也给了葡萄牙很大的面子,决定依靠谈判收回澳门这块地盘,就不动用军队了,按照葡萄牙在澳门的那么一点儿军事实力。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甚至只需要派出1个营的野战军或者近卫军,就有收复澳门的把握。
经过中华帝国和葡萄牙的磋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的有效期将缩短为23年。在1911年1月1日,葡萄牙将会结束其在澳门几百年的殖民统治,将澳门归还给中华帝国,也就是说还有1年多的时间,澳门将会重新回归中华民族的怀抱。
英国、法国和美国这3国的代表,全部都是3个国家驻澳门的领事,虽然相对来说级别有些低。不过现在因为有无线电台,通讯非常方便,英法美3国的代表只需要把中华帝国同意停战的条件。传回英法美3国的国内,最后与中华帝国的停战条件,还是由英法美3国的高层来最终决定,这3个国家驻澳门的领事。最重要的任务是完成传话筒的作用。
这也是英法美3国急于和中华帝国展开停战谈判。在中华帝国地盘的周边,寻找了一大圈,发现派遣驻澳门的3国领事,是最快能抵达中华帝国北京城的。
英法美3国代表抵达北京城之后,被安排在了城内接待外宾的北京城国宾馆,随后双方还没有正式开始谈判,中华帝国就把自己停战的条件给了英法美3国代表。
对于英法美3国主动的求和,林大鑫还是喜闻乐见的。如果英法美3国退出了9国的联盟,剩下的6个国家。可就好对付了很多。
中华帝国给英国的停战条件主要有5条,第一条需要英国对于发起这场战争向中华帝国正式公开道歉。
第二条英国需要把目前中华帝国实际占领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尼泊尔、不丹和缅甸,割让给中华帝国。
第三条英国需要把大洋洲众多英国所属的群岛,全部割让给中华帝国。
第四条英国需要把印度的克什米尔地区割让给中华帝国。
第五条英国需要支付给中华帝国战争赔款10亿英镑。
英国人看到了中华帝国给出的停战条件,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来中华帝国对于停战还是有诚意的,前面2条,英国政府对此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中华帝国目前占领的那些英国殖民地以及英联邦国家,英国政府为了保住印度,已然准备全部放弃了。
不过后面的3条英国准备与中华帝国好好谈一谈,英国在大洋洲拥有众多的群岛,现在这些群岛依然控制在英**队的手中,虽然这些群岛英国全部的兵力加起来还不足3000人,不过英国也不愿意轻易放弃这么多在大洋洲的群岛。
其实如果英法美3国不来求和,林大鑫已经让国防部做出了攻占大洋洲全部群岛的作战计划,包括英国和法国所属的全部岛屿。
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度一个重要的粮仓,面积高达22万平方公里以上,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畜牧业也十分发达,英国人可不愿意就这么把克什米尔地区放弃了,英国人希望通过谈判,中华帝国能放弃第三条和第四条。
另外10亿英镑对于英国来说绝对是拿不出来的,英国人相信中华帝国也只是漫天要价,通过谈判,英国应该可以落地还钱的。
中华帝国给美国的停战条件主要也有5条,第一条也是美国需要对于发动这场战争向中华帝国正式公开道歉。
第二条美国需要把目前中华帝国实际占领的阿拉斯加割让给中华帝国。
第三条美国需要把夏威夷群岛割让给中华帝国。
第四条美国需要把在开战之后,没收中华帝国皇帝林大鑫在美国的产业,全部归还给林大鑫,并且赔偿在此期间造成的经济损失10亿美元。
第五条美国需要支付给中华帝国战争赔款40亿美元。
美国人对于中华帝国提出来的几条,除了第一条之外,都不愿意同意,不过谈判嘛,关键在于谈,美国人希望借助于谈判,能用最小的代价,就和中华帝国达成停战协议,让美国从这场糟糕的战争当中脱身。
中华帝国给法国制定的停战条件有3条,第一条同样需要法国对于发动这场战争向中华帝国正式公开道歉。
第二条是法国需要把大洋洲众多所属法国的群岛,全部割让给中华帝国。
第三条是法国需要支付给中华帝国战争赔款。折合成英镑大约需要5个亿。
这一次中华帝国想要法国在大洋洲全部的殖民地,法国人捏着鼻子也许同意把大洋洲的这些群岛都给了中华帝国,不过高达5亿英镑的战争赔款。法国人真心的拿不出来,只能希望在谈判中,能尽量减小战争赔款的金额。
在紫禁城乾清宫内,内阁总理大臣对林大鑫问道:“皇上,我们制定的停战条件,虽然对于英法美3国来说,并不算过分。不过英法美3国也不会全盘接受的,特别是战争赔款的金额,英法美3国绝对拿不出来。就是让他们分期付款,他们3个国家也不会同意的,毕竟数额确实太大了。”
林大鑫嘴角微微上挑,露出了一丝微笑说道:“朕也没有想要英法美3国全部同意这些停战条件。你们只要记住朕的底线就可以了。英国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尼泊尔、不丹和缅甸,以及美国的阿拉斯加,这些我们已经占领的地盘,一定要全部拿下,朕在美国的那些企业、油田和矿产也必须都要回来,英国和法国在大洋洲的那些群岛,能拿下尽量拿下,至于战争赔款。适当的要一些就可以了。”
王岩点了点头说道:“是,皇上。臣明白应该让我们中华帝国的谈判代表怎么谈了。”
林大鑫说道:“英法美3国的工业实力还是非常强悍的,如果这3个国家继续陪着德俄等6个国家,和我们中华帝国一直死磕下去,我们中华帝国就是取得最后的胜利,付出的代价也会非常之大,所以现在既然英法美3国想从这场战争当中脱身,我们不需要太为难他们,德国、俄国那几个欧洲国家,需要我们集中力量再狠狠的教训一次。”
王岩点头说道:“如果我们在乌拉尔山脉一线再一次击败德国、俄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联军,相信这5个欧洲国家也得来找我们求和,然后就剩下一个日本,也就随我们中华帝国拿捏了!”
随即英法美3国代表与中华帝国派遣的代表,在之后的3天内,经过了激烈的争辩,最终确定出来一份双方基本算是认同的停战协议。
在英国伦敦唐宁街10号的英国首相官邸,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文,把英国代表争取的最终停战协议拿给了英国陆军大臣亨利威利、海军大臣费舍尔和外交部部长兰斯多恩侯爵,3位英国重臣看完了中华帝国的停战条件都没有说话。
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文组建的内阁,等签了这份停战协议之后,必定是倒台了,现在这3位英国重臣的精力并不在什么停战协议的上面,他们最近在利用自己的关系,在不断的做着工作,希望他们能在下一任内阁当中,继续担任现在的职务。
这个时候还是少说话为好,有什么黑锅还是让这位即将离职的首相大人来背吧!
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文也知道眼前这3位自己曾经的心腹,现在正努力和新老板进行联系,自己这个首相的位置,在签订了这份停战协议之后,是一定保不住了,不过眼前这3位,凭借他们的影响,应该还能保住他们现在的地位。
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文又看了看英国代表从北京城传来的停战协议,中华帝国原来停战条件的前面3条都没有改变,英国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尼泊尔、不丹、缅甸,以及大洋洲英国所属的全部岛屿,都割让给了中华帝国。
停战条件的第四条经过英国的据理力争,终于让中华帝国放弃了让英国割让印度克什米尔地区的妄想,另外战争赔款经过谈判大幅度降低,最后协商定为1亿英镑,并且将会分为5年付清,停战协议签订之后,英国首付2000万英镑,剩下的每年支付2000万给中华帝国,英国人不需要再额外支付利息。
“大家对这份停战协议有什么意见?”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文对3位英国重臣询问道。
英国陆军大臣亨利威利、海军大臣费舍尔和外交部部长兰斯多恩侯爵互相看了看,还是面无表情选择了沉默。
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文苦笑了一下说道:“好吧,现在这份停战协议已经是我们能争取到最好的了,我作为大英帝国的首相,为大英帝国最后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同意签订这份丧权辱国的停战协议!保住了我们大英帝国的印度,也就保住了我们大英帝国重新成为世界霸主的希望,签订了停战协议之后,我会主动向国会提出辞职,解散内阁,几位也跟随了我很多年,希望你们能在下一任内阁当中继续担任重要的职位,我们大英帝国重新崛起,还需要你们多出力的。”
美国与中华帝国最终达成的停战协议规定,除了美国需要对于发动这场战争向中华帝国正式公开道歉之外,美国的阿拉斯加被割让给了中华帝国,林大鑫在美国的产业,美国政府也全部归还给林大鑫,并且赔偿了林大鑫1。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分3年付清,美国最终支付给中华帝国战争赔款5亿美元,分5年付清。
美国政府的高层们对于这样的停战条件,还是能够接受的,阿拉斯加已经被中华帝国占领了,按照中华帝国皇帝林大鑫贪婪的性格,美国是别想要回来了,虽然加起来得给中华帝国以及林大鑫6。5亿美元,但是凭借美国深厚的经济实力,加上又是分期付款,还是能够承受的。
法国最终与中华帝国达成的停战协议当中,法国需要对于发动这场战争向中华帝国正式公开道歉,把大洋洲众多属于法国的群岛,全部割让给了中华帝国,支付给中华帝国战争赔款5000万英镑,分5年付清。
法国虽然失去了大洋洲众多的岛屿,不过这些岛屿对于法国来说没有多少经济价值,赔偿给中华帝国5000万英镑的战争赔款,法国人也还可以承担起。
在1909年3月18日,中华帝国就与英国、法国、美国,正式签订了停战协议,英法美3国随即对外宣布,退出战争。(未完待续。)
PS:感谢兄弟们的打赏和月票,有月票的兄弟姐妹,继续给俺投一张呗
第七百三十八章 继续增兵乌拉尔山脉一线
对于英法美3个国家退出战争,以德国、俄国、日本为首的其他6个参战国家,都对英法美3国的做法,表示了强烈的谴责。
不是说好了要共进退的吗?当初在九国会议上,英法美3国说的多么正气凛然,要与中华帝国战斗到底,结果现在距离九国会议才多久,英法美3个国家,就在其他国家没有同意的情况下,与中华帝国签订了停战协议,把其他6个盟友甩在了一边,与中华帝国媾和了。
在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的冬宫内,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愤怒异常的对着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和陆军大臣高尔罗斯基喊道:“混蛋!全部都是混蛋!这群狗娘养的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他们竟然真的和中华帝国签订了停战协议,宣战!宣战!按照九国会议的约定,如果有国家私自与中华帝国谈判结束战争,将会视为对其他国家宣战!英法美3国这样做,等于是对我们俄罗斯帝国以及其他5个国家宣战了!”
本来尼古拉二世的另外一名心腹,海军大臣马卡洛夫因为俄国海军已经名存实亡,尼古拉二世这次并没有派人把马卡洛夫召入冬宫。
财政大臣维特马上劝道:“沙皇陛下息怒,现在不是找英法美3国麻烦的时候,虽然当初九国会议当中确实有那个约定,不过需要看对象是哪个?现在和中华帝国媾和的,是实力很强的英法美3国,相信就是德国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纠结于什么当初的约定。我们还在坚持这场战争的几个国家,当务之急是取得乌拉尔山脉一线的胜利。这样才能扳回这场战争的主动权,不然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沙皇尼古拉二世也知道对于英法美3国私自退出战争的行为。根本没有办法追究,尼古拉二世不禁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然后无奈的说道:“没有想到英国人为了保证印度,真的就这么向中华帝国屈服了,不但澳大利亚、新西兰、尼泊尔、不丹和缅甸都不要了,还把大洋洲所有的岛屿都送给了中华帝国,法国和美国也一样软蛋,法国把大洋洲所有的岛屿也给了中华帝国,这让中华帝国等于拥有了整个大洋洲。美国把阿拉斯加也让给了中华帝国,加上战争赔款,中华帝国从英法美3国身上赚大了!”
接着尼古拉二世又叹气问道:“没有了英法美3国,我们联军在乌拉尔山脉一线的兵力将会减少很多,高尔罗斯基,没有了英法美3国的陆军,在乌拉尔山脉一线的各国联军还有多少兵力?”
高尔罗斯基马上说道:“沙皇陛下放心,虽然目前在乌拉尔山脉一线的78万法国陆军精锐部队,以及8万多法国陆军的伤员。还有英国陆军的25。5万精锐部队和2。5万伤员,都已经开始向西面撤退,不过包括我们俄罗斯帝国在内的其他5个欧洲国家,都增加了派往乌拉尔山脉一线的兵力。就是少了英国和法国的100多万陆军精锐部队,以及没有抵达我们俄国境内的80万美国陆军部队,我们俄罗斯帝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集中在乌拉尔山脉一线的总兵力,也不会比九国会议当中商定的兵力少。甚至还会多出不少。”
尼古拉二世听了点了点头,要知道俄国根据九国会议的约定。已经在乌拉尔山脉一线聚集了157万陆军部队,原本在乌拉尔山脉附近养伤的22万俄国陆军伤员,也有3万多伤势不太严重的,重新归队回到了前线,使得俄国陆军在乌拉尔山脉一线的兵力可以达到160万以上。
而这160万俄国陆军部队,已经不是俄国陆军在乌拉尔山脉一线聚集的最终数字,沙皇尼古拉二世已经调集了120万新扩编的俄国陆军部队,以及从莫斯科、基辅、华沙和圣彼得堡一带抽调80万陆军精锐部队,也将会聚集到乌拉尔山脉一线,单单俄国增加的这200万陆军部队,就完全可以弥补英法美3国陆军的缺额,何况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都将会增加派往乌拉尔山脉一线的陆军兵力,使得乌拉尔山脉一线联军的兵力,将会比九国会议各国约定的总兵力不降反升。
尼古拉二世咬了咬牙对高尔罗斯基说道:“尽快把我们俄罗斯帝国的200万陆军部队运到乌拉尔山脉一线,德国、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