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庆东自然是想跟吴振山搞好关系,也只有跟吴振山搞好了关系,以后开展起来工作才会更加顺利。
但是,陈庆东又深知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的关系向来非常微妙,在任何一个单位估计都无法避免!
而吴振山在陈桥镇工作了这么多年,镇上也已经做了好几年,前几个月,他又在主持着陈桥镇的全盘工作,要说他对镇委书记的位子没有向往,那绝对是骗人的。
从资历,以及对陈桥镇的了解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吴振山似乎也更有资格接替镇委书记的位子!
那么,自己这么一个资历尚浅的年轻人几乎是毫无征兆的突然空降到陈桥镇,做了党委书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己算是占了吴振山的位子,也挡住了吴振山的一次上升通道。
虽然镇委书记和镇长都是正科级干部,但是其含金量,却绝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另外,陈庆东也认为,对于自己来陈桥镇掌舵的事,吴振山绝对心里不服!将心比心,如果把陈庆东跟吴振山换一换位置,陈庆东也会认为自己肯定心里不服!
因为这个原因,陈庆东从一开始就没有对吴振山抱太大的幻想,他甚至认为,在他来陈桥镇工作之初,只要吴振山能跟他表面上做好配合,不至于公开跟他作对,那这种局面就不算是太糟。
但是从吴振山之前在老李家火锅店跟他初次见面,还费心的弄来了一摊子很有来历的老酒,到县委集体谈话会上,吴振山主动坐在他身边,以及自己来到陈桥镇以后,吴振山处处都很给面子来看,吴振山确实是拿出了一副向自己示好,全力拥护自己的态度!
这甚至都有些不合常理了。
陈庆东是一个不相信奇迹的人,他相信的是现实冷暖,是事出非常必有妖,所以他认为吴振山这么对自己示好,要么就是陈桥镇的工作十分难做,他从一开始就这么拥护自己,不排除他以后要把棘手的问题丢给自己,甚至是挖坑给自己跳的嫌疑。要么,就是吴振山这个人的城府极深,他欺负自己年轻没经验,要给自己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那一套鬼把戏!
至于一个最“正面”的原因,那就是吴振山认为自己是徐明磊看重的人,他因为畏惧徐明磊,也想通过自己这条线跟徐明磊搭上关系,以寻求自己的进步。
这一点倒也可以解释吴振山向自己示好的做法,但是陈庆东还是觉得,对于自己“挡了”他前途,县委对他不够信任的事,吴振山应该不会这么心甘情愿的就和解!
总之,陈庆东不相信吴振山真的对自己这么好心,不是他不愿意相信,而是他不敢相信。
但是不管怎么样,既然吴振山拿出来了这个态度,陈庆东都是同样以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吴振山的,至于真实情况如何,那就要以时间来检验了。
想到这儿,陈庆东不禁又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吴振山。
掌声落下之后,吴振山又接着侃侃而谈,一直说了二十多分钟才结束,无非又说了很多“以陈书记为核心,大家要紧紧团结在陈书记身边,把社会主义工作干好”之类的话。
吴振山的讲话结束之后,热烈的掌声又响了起来!
在掌声中,吴振山又凑近了陈庆东,一副非常亲切的像是多年老朋友的样子,以只有陈庆东能听见的声音问道:“陈书记,我刚才说的还行吧?”
陈庆东微笑着点头道:“吴镇长,你说的太好了!”
第六百九十三章 恩威并施
吴振山发完言之后,人大主任吕世静接着做了发言。
相较于吴振山刚才在发言中对陈庆东几乎不吝赞美的推崇备至,吕世静的发言可以说是中规中矩,该说的套话一点没漏,但是“掏心窝子”的表态话也几乎一句没有,最后他甚至还偏离主题的给自己表了一摊子功,谈到了自己对陈桥镇这些年发展的贡献,很有点倚老卖老的意思。
而且,对于县委对他的这种安排,他似乎也颇有些不满,在讲话的过程中,有好几次都显得火气很大!好像今天这个会议是他给大家召开的“训话会”,简直就没有把陈庆东怎么放在眼里!
简单来说,吕世静的发言简直根本就没有什么营养,却有不少的抱怨,而且仗着自己的资历,缺乏对陈庆东这个新任舵手的尊重的敬畏!
听完吕世静的发言,陈庆东心里不免对吕世静多了很多负面的想法!
这个吕世静,看起来很有些自负,而且也不怎么支持自己的工作啊!至少,他在表面上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苗头!
这让陈庆东十分生气!
如果吕世静对陈庆东只是阳奉阴违,不管他心里怎么想,背地里怎么干,只要他在表面上给足了陈庆东面子,那么陈庆东或许还不会轻易动他,甚至还拉拢拉拢他!但如果吕世静竟敢在表面上就跟陈庆东过不去,那么陈庆东就绝对会把吕世静拿下!
本来,陈庆东以这么浅的资历来到陈桥镇掌舵,就怕下属们心里不服呢!如果这个时候,谁敢主动出头表示对自己的轻视,那么陈庆东对他也绝对不会手软!
不威不足以重天下!
陈庆东不经意的瞥了一眼吕世静,心里已经动了拿吕世静开刀以震慑其他人的想法。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陈庆东又往深里想了一步,如果真要以拿下吕世静而达到向其他人立威的目的,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吕世静在陈桥镇的威望很高,他既当过副镇长,又当过两届副书记,然后才得到了组织给的“安慰奖”,让他当了这个人大主任,在级别上总算是被提拔为正科级,也是陈桥镇行政级别最高的领导之一。
吕世静由于一直分管着计划生育工作,所以他在成为人大主任之后,仍然没有把这条线放下!
虽然在乡镇,人大主任分管政府这边工作的情况也算是比较普遍,但实际上,按照政策规定,人大主任是不能分管政府这一块工作的。
而吕世静之所以现在还在陈桥镇有这么高的威望,并不因为他是人大主任,而是因为他还分管着包括计划生育在内的很多口子,手上握有实权,这才让他的威望不减!要是他只做个人大主任,不分管什么口子,那他在陈桥镇的威望就要立马大打折扣!
所以,陈庆东想要拿吕世静立威,倒也并不用把他怎么样,只需要把他分管的政府这边的口子全都给他收回来,让他老老实实的去做人大的工作,那吕世静手上立马就没有了实权!
对于一个从政的人来说,手上没有了权力,也就跟宣告了“死刑”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而做到这一点,其实也是非常容易的。
吕世静分管计划生育工作虽然风光,但是这一块也极为容易出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问题,关键就在于要不要较真罢了!
陈庆东便准备从这一块开刀!
你一个人大主任,本来分管计划生育工作就名不正言不顺,现在你又弄出来了问题,那么把你拿下真的是顺理成章!
而陈庆东相信,当他把吕世静这个“威望很高”的人大主任削了权之后,必然会造成很好的震撼效果,到时候,他看谁还敢挑战自己的权威?
想到这些,陈庆东轻轻瞥了一眼左手边的吕世静,目光中已经隐含杀气!
接下来,便轮到了政协联络组组长孔杰发言。
孔杰由于身体不好,而且干的工作又可有可无,每年也就是开那么几个政协会,并不分管政府这边的工作,所以他在陈桥镇也就没有什么存在感,整个人也显得没有什么精神,只是简简单单的说了几句场面话就算了,连大家对他抱以的掌声也都稀稀拉拉的。
陈庆东对孔杰倒是没有任何想法,虽然他也是个正科级干部,但是真的是没有什么用,既不用拉,也不用打,就这么让他保持原样,不给自己添乱就行了。
再接下来,就轮到了常务副镇长吕长松。
其实,一般在乡镇这一级,按照组织规定,是不设“常务副镇长”这个职务的,而在组织部也根本没有表示过吕长松是常务副镇长,正规的说法,吕长松应该是排名第一的副镇长。
只不过,很多乡镇都有这么一个习惯,那就是比着县政府的摊子来套。
由于在乡镇排名第一的副镇长在乡镇的身份其实跟常务副县长在县里的身份十分相似,干的活也很相似,只不过管的摊子一个大一个小罢了,而且在副镇长前面加上“常务”两个字,好像是挺给脸上贴金一样,连级别似乎都那么升高了半格。
所以在很多乡镇中,排名第一的副镇长就喜欢说自己是常务副镇长,时间长了以后,便有很多人私下里就把乡镇中排名第一的副镇长称为“常务副镇长”了。
而实际上,常务副镇长的位子也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乡镇的党政两位一把手之间因为位置和权力的原因,关系一般都非常微妙,大部分都有着面和心不和的情况,甚至有一小部分还会直接把这种矛盾表面化。
而在这种时候,常务副镇长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筹码,如果常务副镇长跟书记贴得很近,那么镇长就绝对是处在了下风,甚至根本就没有跟书记掰一掰腕子的能力。
而如果常务副镇长倒向了镇长这一边,那么虽然一般情况下,书记肯定还是占据主动的,但是镇长却也会有了跟书记“一决高下”的机会!
毕竟,虽然书记是决策的拍板者,但是具体的工作却还是要政府这边去做,如果镇长和常务副镇长都跟书记捣蛋,根本就不按照书记的决策去执行,那么书记也就很难再推进工作。
因此陈庆东也对自己的这位常务副镇长很有些好奇。
吕长松的讲话可以说是兼备了吴振山和吕世静两个人的风格,既对陈庆东表了态、献了忠心,但也却也偏离主题的讲了很多东西,尤其是讲了很多吴振山对陈桥镇做出的很多贡献,这就显得有些奇怪了!
不过,到了吕长松的讲话最后,他又把话题转移到了主题上来,郑重的表示以后绝对会紧密围绕在陈书记的周围,坚决执行陈书记的决策,把陈桥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更好,更上一个新台阶!
听完吕长松的话,陈庆东心里也对他多了一些新的了解。
陈庆东感觉到,吕长松这个人有点鬼机灵,今天这段发言,既拍了自己的马屁,又没让吴振山心里落空,可以说把陈桥镇的两大主要领导都给兼顾到了,很有一些讨巧的意思,简直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啊!
经过陈庆东的分析,他认为吕长松对自己并没有绝对的敬畏,似乎还处于一种观望的态度。但是他跟吕世静又不一样,吕世静仗着自己的资历,倚老卖老,简直就是过了底线!这样的人,除了打压之外,似乎已经没有拉拢的必要了。而吕长松,倒还适合拉一拉。当然,这还要看他以后的表现怎么样。
陈庆东便在心里对吕长松贴上了一个可拉可打的标签。
接下来,陈桥镇的纪检书记尹祝山,组织委员陈飞等,以及另外几位副镇长卢敏、张启泰和陈露也接连发表了讲话。
相比于前面发言的几位,他们几个人的发言都可谓是中规中矩,话都没有说太多,内容也都是空话、套话的官样文章。
只有陈露在谈话的时候,除了表示忠心之外,还给陈庆东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陈庆东能够给陈桥镇弄一辆班车,方便那些家在县城的同志们交通方便。
陈露的这个要求提出来之后,立刻得到了一片欢呼声,看的出来,大家对这一点,是向往已久了!
从他们这些人的讲话里,陈庆东没有听出来什么倾向性,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提前给他们贴标签。
不过,陈庆东也知道,陈桥镇除他之外的真正核心人物,或者说,真正可以翻起些浪花的人物,也就只有吴振山、吕世静、吕长松,再加上一个在省城做手术还没有归来的张仲德这么寥寥几人罢了!
而尹祝山等党委委员其实都不过是“举手委员”罢了,而像卢敏、张启泰等人,虽然都是副镇长,但是如果没有那几个核心人物所接应的话,光凭他们几个,是翻不起来什么浪花的。
所以,最关键的就是把这个核心人物的管理好,只要能把他们的位置安排好了,让他们能够踏踏实实的为自己效力,那么陈桥镇的大局也就稳定了!
对于陈露提出的那个要求,陈庆东由于在乡镇待过这么久,所以也非常有感触。
他知道,在陈桥镇的工作人员中,有很多人都是在县城里住的,所以他们就需要每天在县城和陈桥镇两地往返,虽然这段距离只有十五六公里,但是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尤其是女同志们来说,交通一直都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
在当今的条件下,开私车上下班是不现实的,其实,能够拥有一辆摩托车,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就已经是挺不错了,还有很多条件较差的家庭,连摩托车都买不起,便只能以自行车代步。
但是对于注意形象的女同志们来说,她家里就算是能买得起摩托车,她也不会骑的,一来是不安全,二来也是对形象有损,因为摩托车,似乎天生就是给男人骑得。
而骑自行车上下班,三十多里路,也至少需要一个小时。
如果不想开摩托车,也不想骑自行车,那就只有每天乘坐公共汽车。不过,这也有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公共汽车的发车时间不准时,总是凑够了一车人才开,有时候为了等够一车人,一个多小时才会发一辆车,这就很耽误时间。
第二个问题则是钱的问题,从县城到陈桥镇,单趟就要三块钱,如果一天来回一次,就是六块钱,一个月下来,哪怕是除去四天假期,那还需要一百多块钱!
而实际上,在行政工作,几乎是没有“星期六、星期天”的说法,“双休”更几乎是天方夜谭!
因为在乡镇,党政军民学,工作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大家几乎都是“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个休息的时间,甚至连国庆节和春节的时候,都要轮流值班!
在这种情况下,又因为大家的工资太低,一般的科员,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六七百块钱,比陈庆东刚上班那会是涨了一两百,但是物价也在以超过工资的涨幅飞涨啊!
所以,一个月一百多,甚至小两百的公共汽车费就是很多人的一个很大负担!
第六百九十四章 只争朝夕
陈庆东当初在陈桥镇工作的时候,大家在私下里聊天,很多人都对单位能有一辆班车抱有极大的憧憬!
只不过,想要拥有一辆班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由于当今的财政已经切块到了地方,干部的工资,教师的工资等等都需要自筹,另外,乡镇还承担着繁荣经济,发展农村文教卫生、水利、道路、通讯等社会公共事业,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等多方面的责任。
而这些话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是要做起来,可全都需要财政资金支撑才行!
而柳林县的乡镇经济如今普遍都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每个乡镇的财政情况都不太好,开展工作又处处都需要花钱,很多乡镇,连领导坐的小车都破破烂烂的,根本就没有钱换新的,还有的乡镇,甚至连教师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
而买一辆客车,再加上以后养车养司机的钱,这些加起来可是一大笔钱,对于捉襟见肘的乡镇财政来说,这也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不过,买车、养车得花钱,还不是买车难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如今还没有一个乡镇买了班车!
如果哪个乡镇首先买了班车,必然会成为焦点,不但这个乡镇的主要领导会遭到其他乡镇领导的嫉妒,而且这种“高调”的作法也几乎是在告诉大家,我们乡镇有钱了!
这样以来,本着统筹发展的考虑,这个乡镇以后再向县里申请资金或者项目的时候,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县里应该就要先照顾其他乡镇了,因为你们过得比人家好,怎么也得先照顾人家啊!
而且,作为主张买班车的乡镇领导,也有可能会成为“出梁的椽子”,遭到一些思想保守的领导的讨厌,进而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
而这两点,是任何一个乡镇的领导都不愿意承受的。
毕竟,不管乡镇有多困难,主要领导的小车,哪怕质量差一点,但却肯定还是能保证的!所以买不买班车,对他个人的交通问题而言,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在每个乡镇的工作人员对班车的呼声都很大的情况下,却没有任何一个乡镇配备班车的原因。
陈庆东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