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为王-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付新没有办法,他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要求四十五岁以上的老师坐卧铺。其他中青年老师和学生坐那**,几十个小时的硬座。

可就算这样。最后付新在洪城接到他们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苦笑了一把。其中有一个六十二岁的老教授,这般年纪,都放弃了卧铺待遇,跟学生们去挤了那个臭烘烘的硬座车厢,这一座,可就是三十多个小时啊。

付新心底都担心这老教授身体出问题,最后在付新的强烈要求下,给老教授把了以下脉,老教授的身体状况。非常好,完全出乎付新的意料之外,出了因为劳累,脉象有那么一点不平稳之外,其他啥事都没有!

这让他付新愧疚啊,他前世也是一个中科院院士,结果却过劳死而穿越了,那就是不注重包养好身体的后果。

从京城到洪城的普通硬座车票,单程一张也就是三十多块钱。整整一百二十一名师生,往返一趟就要八千多块钱,这在当时来说,是很大一笔数目了。但是付新眼也不眨地就这么出了!八千多块钱,对他付新来说,算得了什么?

付新此举是很有深意的。通过这样的举动,不仅可以让他得到想得到的技术。更可以让华兴实业与华清大学机械工程系之间建立更深一层的合作关系。

虽然,这些人。近乎百分之百他没有机会得到,但是不要忘了,这些老师,本来就在国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学生,将来毕业,都会分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重要部门,重要行业当中去,这样而形成的关系网,以及在将来发挥出来的作用,可是千金也难换啊!

别人目光短浅,只看到了他花钱如流水,但是谁又知道这里面有着这么多的深意呢!这个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人际关系,可是非常重要的,也许这个人,现在看起来很平常,对你来说没有一点用,可是说不定,这人将来就是你所需要仰望的!

永远,不要看扁一个人!更不要说,这些华清的学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付新前世能年纪轻轻爬到院士的位置上,可不仅仅是他能出成果,更重要的是,他深谙永远不要看遍任何一个人这个观点。这使得他这个人际关系学修得不怎样的小白,也能有着许许多多的人脉,助他上位!

产学研一体化的链条,就这么被付新给生生接通了。来自于华清大学的助力,通过郭长凡这么一个近乎文盲的退伍老兵,散发销售到了数以百计需要技术支持的中小型企业,从而产生了丰厚的利润。总设计师没说错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绝对的真理!

金川农机厂的名声,就这么在西江省的机械制造及其装备行业里,冒了出来,原本一些对这个小小的农机厂很不屑的大型企业,也开始变着相,拐着弯,装作半推半就的样子,接纳着这个小农机厂,找上郭长凡求他帮忙解决一些技术上面的难题,或者购买一些特殊要求的技术装备。

金川农机厂,现在的年产值,高达五百万,扣除材料、人工、以及支付给华清大学、燕京大学的的种种开支费用,纯利润高达两百多万,就付新一个人,也分到了近四十万,这让付新也不禁喜笑颜开。

当初,第一次拿到了高额利润,郭长凡的第一反应,自然是去报喜了。还好,这郭长凡最先报喜的对象,是付新,不然麻烦就大了。付新给他的建议,自然是买断金川农机厂的所有权。

谁也难猜公社社长到时候是什么反应,如果被收回去,那付新的一番苦心就白来了,谁晓得他们会不会倒行逆施,这里真与主角人品没有关系。

这种买断乡镇企业所有权的事情,在当时已经算是挺普遍的事儿了。这种现象都不用拿瞒上不瞒下来形容,上面对于这些情况,也是心知肚明,洞若观火的。

因为,上面懒得拿精力去计较这些乡镇企业,都是装作没看见的样子。因为在当时,没有人会觉得这些小打小闹的乡镇企业会成大气候,所有权归谁,这重要吗?

只是所有人都算错了,付新上辈子,也是一个农机厂,也是一个没人在意的乡镇企业,最后人家愣是发展成了一个世界知名的大型重工企业,三一重工,他们的董事长,还成为了二零一一年度的大陆新首富。

当时郭长凡买断金川农机厂的时候,金川农机厂的利润才二十来万元,所以买断的价格,不会离谱,十二万元。两万元作为土地的租借七十年的费用,十万元,才是买断金川农机厂。

以当时金川农机厂的净资产来看,这十万元的价格,确实是有点高了,但是这笔钱,郭长凡还真是非处不可,不然人家不给你一个名分,这个名分,在当时,叫做“红帽子”。

这个红帽子,可不是哈利。波特里面一种长得像妖精难缠小生物,也不是那个为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和产品和提供全球性的服务的主导开发商和提供者,更不是那全球最大的家电售后服务连锁品牌。

它是一个身份,一纸文件,也是一个保护伞。听过红顶商人没,红顶商人可不仅仅是胡雪岩和盛宣怀,他们只是清末红顶商人的代表,仅仅是清末。

在付新前世那个时代,红顶商人一词泛指本身不具官员身份,但与政府高层关系良好,能够影响政府政策的企业界人士,红色资本家就是一种。

得到红帽子的人,虽然没有红顶商人那么牛气,但是至少,你的头上,有了一个保护伞,保住你不会被攻击!

私营企业在当年是一个敏感的概念,即使你能够申请下来一家私营企业的执照,涉及到经营范围、雇工人数、利润、材料来源等问题时,头上还是有无数的紧箍咒。

付新都是借了军方的势,加上他背后有人在帮衬,不然不等他几次动乱不死,没有动乱,说不定都有眼红者把他搞死。

像金川农机厂生产的机床附件这样的产品,算是生产资料的范畴了,你私营企业进入这个领域,算不算危及国家经济安全,这就全看上级领导的心情了。万一什么时候领导心情不好,一纸禁令就可以让你关门,你连讲理的地方都找不着。

而有了乡镇企业这样一顶红帽子,你做的事情就合法了。国家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出了事也有公社帮你撑腰,其中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付新前世二十一世纪那些耳熟能详的许多民营大型企业,在当年都是扯虎皮做大旗,顶着乡镇企业的名头行事的。而事实上,在那个时候,人家企业与公社之间早就有了默契,企业的产权与公社之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说东说西,说到底,是郭长凡要来了,付新早早地,就来到了华兴实业,不用担心,人家郭长凡压根不需要坐车,要做也没地方坐去,安吉。市新干。县金川。乡到浔阳市内,坐车的话,反正付新是没有去计算过要装多次车。

现在金川农机厂怎么说也是净利润两百多万的企业了,在新干。县是龙头企业,在西江省也是小有名气,所以郭长凡也是开上了吉普车,而且他的吉普车,比付新那辆破吉普要好得多,当然,这也是付新不想换车的原因。

他这破吉普,付新是觉着不错的,什么路都走的,也没见如何如何熄过火,有点小毛病,聂红旗都给修了!比起后世的日系车来,他这破吉普,至少付新看来是好了不止十倍。

“老班长,欢迎,欢迎!”付新朝车上走下来的郭长凡,迎了过去。(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十七章华兴产业园

郭长凡跟着付新的脚步,走进了付新的办公室。。

郭长凡环顾着付新这装饰得典雅高贵简洁的办公室,不禁感叹:“小付,你这办公室,漂亮啊,中正而不失高雅,平和而不失高贵,不错,真不错!”

郭长凡现在是在努力自学,所以能说出这番话来,熟悉他的人并不怎么奇怪!

付新嘿嘿一笑,说道:“老班长,您要是羡慕的话,也不可装饰一个啊,我这也才花三万块罢了,不是很贵的。”

“三万块钱”郭长凡暗暗咂舌,说道:“这还不贵啊,不行不行,我可不能去挪用厂里账面上的钱来给自己享受。”

“老班长,我这最大的股东都没有说话,您就放心去做吧,没事的。”付新微微笑道。

自从把金川农机厂买断之后,付新的在金川农机厂的股份,就上升到了百分之五十,现在,他就是金川农机厂最大的股东。郭长凡这个厂长,也不如他,郭长凡的股份只有百分之十一。

郭长凡依然摇了摇头,说道:“不行,坚决不行,我不能被资。本主。义格调的生活给腐蚀。你不一样,你是年产值破亿的大老板,我不能学你!”

郭长凡不想到这个问题上计较了,于是问道:“小付,你这一趟喊我过来,是做什么啊?我现在还稀里糊涂的,你在电话里也不讲清楚,搞得我什么准备都没有。”

付新顿了顿,说道:“老班长,我这一次找你来呢,我是想进入一个对我们华兴实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机床。”

“搞机床?”郭长凡惊讶道,在他看来,华兴实业是电子行业,而这机床确实属于重工行业,两者之间,很难搞上关联啊!

于是郭长凡劝解道:“小付,这个机床,可不好搞啊!你现在在你自己的行业做得很好,为什么要去走一个陌生的领域呢?”

付新感慨地说道:“机床,就是工业母机啊,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这东西啊!这个东西,我是非搞不可的,没有这工业母机,我心里不踏实,况且,我搞这机床也不是现在闹热,就去搞的。

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我当初之所以放弃红星化肥厂的工作,来进入电子行业,这里就与这机床不无关系,我准备起步高点,直接上马数控机床,所以我才进入电子行业领域的。”

郭长凡皱了皱眉头,随即舒展开来,坚定地说道:“好吧!我听你的,你要怎么做,说吧,我豁出去了,随你疯一把!”

郭长凡生产了几年的自动换刀系统,对于机床行业,并非不了解,相反,他现在是很了解,对于机床,他心底也有着深深的怨念,这是我们国家的痛,国内的机床,大部分都是依赖进口。

不仅如此,坑爹的巴统禁运使得这些机床,有些时候,你是有钱都买不到,痛苦啊!你想买人家的机床,还得跟人家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比如说,这个击穿,只能放在这个位置,不能移动,一旦发现,你就要被合同压死。不签当然可以,可那样以来,人家压根不卖给你。

付新信心满满地说道:“一口气吃下来,那是不可能的。分步骤,一步一步来吧!首先呢,金川农机厂的业务不变,依然是主要搞机床附件,慢慢地积累资金、人脉、经验和技术。

华兴现在发展得比较平稳,我没有什么事儿,所以呢,在这上面,我会去仔细思考怎么做。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直接上马机床整机,而且我们要高,直接上马数控机床!”

郭长凡想了想,说道:“小付,我觉着吧,你要搞机床,我支持。但是呢,你不用同情我,把工作重心都放到我们金川农机厂上面来,你这个华兴实业,可是承担着国家出口创汇的大任务呢!

你们的那个聚丙烯塑料薄膜电容器和512kb_dram我都是有耳闻的,在国际上那可是享誉盛名,你应该把时间花到这上面去,争取在开发出几个拳头产品来,去为国家出口创汇。

还有,你又要拿这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了,到你拿奖的时候,也是世界知名的大科学家了,你就算不不去开发拳头产品出口创汇,也可以去靠科研,多拿几个奖回来,让我们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声望,让那些白人看看,我们黄种人,我们中国人,也是非常厉害的!

你何必把时间花到我们我们这个小小农机厂上面来啊,这完全不值得啊,我们的产品,也就在国内转转,哪比得上你那华兴实业重要。”

“等等,老班长,您不会以为我就让金川农机厂在国内威风吧?”付新有些啼笑皆非地问道。

郭长凡愣了一下,反问道:“不是吗?难道我们的产品还能出口创汇不成?”

付新笑了,说道:“老班长,您对厂里的产品就这么没有信心啊,要不然您怎么会认为机床附件就不能出口创汇呢?”

“啥?真得能出口创汇啊?”郭长凡瞪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抓住付新的肩膀问道。

“当然”付新得意地点了点头,说道:“目前,我手里已经有了十几种机床附件的生产技术了,这些技术,可都是在国际上申请了专利的。我呢,就准备以这十几种机床附件为拳头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然后,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拓展人脉,扩大地盘。”

郭长凡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小付,你的想法,是很好的,可是要实现起来,我觉得不容易。我实在是担心我们金川农机厂的水平啊!这两年,我也跑了不少地方,就那省城的机械厂,我也去参观过,说实话,我当时除了震撼,还是震撼啊!

你知道吗,他们厂里有那种的国外进口的数控机床,可高级啦!只要在机**面按几个按钮,输入一段程序,那东西就可以自动帮你加工出一个零件来,比我们工人的手还要巧,当时我都看呆了!”

付新稍微沉默了一下,然后站了起来,没有直接回答郭长凡的问题,而是说道:“口说无凭,这样吧,老班长,我带你去我们的车间看一下,看过之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如何?”

郭长凡没有拒绝,他也想看看华兴实业名下的企业是如何生产的呢,于是说道。“好吧,我也想见识一下你们华兴实业名下的工厂是如何高效率生产的。

这个问题,应该是外界所有人都好奇吧,你们的工人就么多,也没有听说你们有什么几班倒的制度,可是你们的生产效率,却是那么的高,听说是什么流水线生产把?”

“嗯,是流水线生产。”付新点头道。关于流水线生产,付新没有传授给金川农机厂,不是说付新小气,而是他传授给金川农机厂,金川农机厂也做不来,终其原因,有很多,比如技术装备等等。

因为也就两个人,也没有必要开两辆吉普了,所以,付新和郭长凡两人,共乘付新那辆破吉普,由聂红旗做司机,朝浔阳自行车厂绝尘而去。

华兴实业接收到的浔阳自行车厂,占地有一千多亩,其中五百多亩是家属区,另外五百亩是生产区。

近两年来,华兴实业赚了很多钱,社会地位大大提升,又加上付振邦、李振邦的存在,使得付新付新又把浔阳自行车厂和浔阳电子厂中间的一千多亩土地拿了下来,加上浔阳电子厂的七百多亩,形成了了一个占地三千亩,也就是两个平方公里的华兴产业园。

付新在前头带路,首先带着郭长凡去参观了浔阳自行车厂参观了华兴牌自行车的生产流程,一共四条代表着八十年代先进水平的流水装配线。

浔阳自行车厂的流水装配线,并没有如华兴电子厂那般,是付新亲自设计的。浔阳自行车厂的流水装配线,是参考了很多先进企业经验,花费了付新不少资金,才建造而成的,比起付新给华兴电子厂设计的那种流水装配线来,只强不弱。

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付新再厉害,也很难比得上集思广益设计而成的流水装配线啊,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至理。

郭长凡见识有限,之前哪里见过这种神奇又先进的流水装配线,看这个一辆辆自行车从流水装配线的尽头如变魔术一般的送出来,郭长凡的眼睛,都看直了。

“奶。奶。滴,娘希匹滴,这哪里是什么狗屁自行车流水生产线啊,这,这他。娘。的简直就是印钞机啊!”郭长凡暗暗咂舌,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在他的思想里,这一辆辆生产出来自行车,可就是一沓沓的钞票啊!

郭长凡用崇拜又火热的眼神看着付新,说道:“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大企业,什么叫做大气魄,相比之下,我那农机厂,简直就是小作坊,小家子气,乡下人没见识啊!”

付新听出了郭长凡话里的另外一层意思,付新只好解释道:“老班长,这不是我不传授给金川农机厂,实在是,金川农机厂,没有这个条件啊!一条生产线的形成,那可就意味着大量的资金,大量的技术,还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啊!”(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价值不菲的舶来品

付新说得没有错,而且,付新说得是大实话,郭长凡微微有些脸红,说道:“不好意思,是我着相了!”

付新微微一笑,说道:“呵呵,这还算不上是带、企业、大气魄呢,自行车这种产品,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生产自行车的企业,说穿了不过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当年,我们的总设计师访问ri本,与ri本国签订中ri友好条约之后,去参观他们的ri产汽车、新ri铁和松下电器的时候,那时见到的场面,才叫做震撼呢?我们国家与外国的差距,还是有啊,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赶上的!”

“哦。”郭长凡点了点头,只是他很奇怪,付新怎么对总设计师的事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