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现在留着钱。下半年,到时再去父亲同事们和邻居们家里,“厚脸皮”的借点钱来。她去同学们那里借点,到时她把那一百多的私房钱拿出来就行了。合起来去买个旧房子,到时候出租也是一份额外地收入。
还细细的叮咛着,这个事情不能跟别人说。
不然到时候就没有人乐意借钱给她了。
顾曼璐心想,妇女最大的特别就是八卦,说是非,吓吓她,别让她到处说。
还有,顾曼璐不记得“九?一八”事变,具体是在哪一年了?
反正不是31年就是32年,到时会有大批东北三省的流民难民逃进上海。
他们觉得上海遍地是黄金。
二楼住着三个看起来“家室清白”的外地单身男女,至少看起来是这样子。
顾曼璐让顾太太上楼去客气地问问,是不是要在家里吃?如果在家里吃,就提前一天打招呼,告诉一下要吃什么菜?几点钟要开饭之类的问题?这样子顾太太提前去菜场买了,在家里烧好,到时间就送到别人房间去,价格就与外面的“小滩小贩”都一样吧,这样又干净又方便。
顾太太低声嘀咕几句,大概是说怕那些房客不一定乐意之类。
顾曼璐笑了,安慰顾太太说:“母亲,这样子会有生意的,量给足些,常年出门在外的人,总是想吃家常饭,就是您太辛苦,只要坚持三年多,等我毕业上班了,到时就让您享享福。等伟民结婚了,您就在家抱大胖孙子”。
她特“不要脸”的给顾太太“画了一个大饼”。
还让问是不是要顾太太帮忙整理房子、洗衣服之类的。
等这样一切上了轨道之后,就慢慢地向外围发展。
看看隔壁家的房客有没有需要?唉,让她出出主意,想想法子还行,干活嘛,还不知曼桢动作快呢。
不管如何,是全家总动员。顾曼璐不想让俩个弟弟娇养的像个少爷,顾家是没有这个条件,但也不能有这个心。
看顾老太太与顾太太那宝贝顾伟民与顾杰民的样子。她若有所思。
得给他们找个事做做,以后的周末,让他们去租界的公园去卖花吧,还是去卖报纸呢。
之前看过这样的电视情节。好像挺可行的。
等二楼房客住下了,顾曼璐就带着几个小的,在房前找空地,想要圈起来养母鸡,不过好像不成,大部分是大家公用的地方。看样子只能放在笼里养了,有空的时候放它们出来“放放风”。
不过可以弄些泥土来,种着“韭菜”、葱、辣椒等。还是种在盘里面,别人家种花,顾家人种“菜”,经济又实惠!
顾曼璐在周末时,带着两个弟弟,穿上旧衣服,全身武装。
手里还拿着棒子,准备去翻垃圾。
那里一定有旧的“花盘”这些东西,以后走远些,去租界那边找,那些一定有些好东西,不过得打听打听,说一定那里是某某什么人的地盘,去了会挨揍之类的祸事。
周末时,顾曼璐会让顾太太去菜场买些骨头,用温火炖半天,这样又营养又实惠,汤里加块豆腐,加把青菜,捞起来加点盐,就是一份菜。
后来因二楼的房客也喜欢,顾太太就天天一大早就去菜场。
还让顾太太少买米,买些番薯、芋头、马铃薯这类便宜的粮食。
大家图个饱。
看她风风火火的样子,顾曼璐若有所思。本来想给顾太太找份工作,也接触一些人,最好能让她再嫁。看她现在也挺好的。接触了一段时间,觉得顾家人,包括她本人,一定不想考虑再嫁了。
这样子过了半个月后,一切上了轨道,顾家人,各自忙碌各自的事情。
顾曼璐不忘捉紧功课,更是带着弟妹们一起用功。
顾曼璐还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知道改变贫穷!”这样子的观念给他们。
特别的伟杰,他是长子,她教育他得“撑起门户”,继承父亲的遗志。
而顾曼桢总是抽出在家大部分时间帮顾太太干家务,顾曼璐看到了,也说什么,她只是中考,还不在高考。
而且顾曼桢是书中的女主角,她有自己的命运,还是不然让自己给“蝴蝶”掉,还是让她走上命运的轨道吧,不然遇不上“男主角”沈世均,就遗憾了。
在她看来,“男主角”沈世均是个家居好男人。
不过,在南京不好,到时候一定让他们留在上海,不然不小心遇到百年难遇的“南京大屠杀”,就倒霉了。她也不记得是哪一年了。是在上海沦陷之前还是之后?!
唉,反正书上也没有说“男主角”沈世均家里遭遇了“南京大屠杀”,那说明他们已经离开了南京。
那是多年之后的事情,顾曼璐把那么“乱七八糟”的思绪挤出了脑子,抛到脑后去了。
第六章 豫瑾来信
那是多年之后的事情,顾曼璐把那么“乱七八糟”的思绪挤出了脑子,抛到脑后去了。
又过去了几天。
这天从学校到家时。
就看到顾杰民飞速的奔跑过来,最后“蹦”下,投入顾曼璐的怀里。
曼璐无奈地笑了,这家伙挺重的,但还是用力的抱起他,亲了亲他,问道:“你这样热情,干嘛啊,小家伙?”
杰民悄悄把嘴触近她的耳边,气喘吁吁的小声道:“瑾哥哥来信了,信在母亲那里。”
顾曼璐听了,愣了下,笑了笑,再用力的亲了他的脸蛋,说道:“谢谢你,亲爱的!今天的功课完成了吗?”为了给他打基础,每天有作业。
就这样与他“滴滴咕咕”“叽叽喳喳”的聊了起来。
顾家的孩子个个长得挺好的,这段时间带着他们在空地上“蹦蹦跳跳”的运动一番,个个吃饭多,睡觉香,杰民看起来挺精神的。现在顾家有计划的“开源节流”之后,学费是有了。那九月份还是让杰民去上小学吧,小孩子也需要小朋友,不然不利身心健康。
顾曼璐觉得特别喜欢杰民,他这个年龄当曼璐的儿子差不多。
他,特别可爱有趣。
晚饭之后,几个姐弟一起做功课,中场休息时,让顾曼桢带着大家一起“做运、动”,伸伸脚,伸伸手……
而顾曼璐看了张豫瑾的信,内容大概整理下,是这样子的:说学校里大家在干什么什么,这个月很忙很忙的,所以没有去看看你,安慰你;不过,下周就有空闲了,下周末去看看你之类的话。
没有看到来信,顾曼璐还想不起这个传说中的“未婚夫”。
顾曼璐仔细考虑下,回了信。
她的回信内容,大概是这样子的:瑾哥哥啊,你以学业为重,大家都很心慰之类的,特别是你母亲,你是她唯一的希望。不过,上次回六安,看到你母亲瘦了,大概是担心你吧,我觉得你让她一个人在老乡,这样子做的实在不对之类的话;还说“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样的憾事真不希望发现在你的身上;你还是让她把家里的地啊、房啊快快处理掉,来上海顾家附近买个旧房子,像顾家一样出租几间,这样子,你也可以常常来看她。如果她还舍不得老家,你就跟她讲道理,“父死从子”的道理。
还很仔细的把家里的情况向他讲了一遍,让他有些参与感,大家当兄妹的处着。以后有好的女孩子喜欢他,好好劝劝他把握住。
别的条件先不讲,对他有个寡母的家庭,顾曼璐是“敬而远之”。麻烦西麻烦地。
而且他还年龄这样小,虽然有“姐弟恋”,但心理年龄差太多了哦。
顾曼璐想啊,至少要找一个三十岁以上的男人。这样不会有“老牛吃嫩草”的感觉。
顾曼璐觉得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可能一下子是改不过来的。
一封信是不可以完成这样子的任务。
下周他本人来的时候,就再与他讲道理、摆事实。
唉,她为了顾家,有个免费的未来的家庭医生,也是投资了不少心思和情感。
第七章 学校募捐
下周他本人来的时候,就再与他仔仔细细地,讲讲道理、摆摆事实。
然后,搞定他。
唉,她为了顾家能有一个免费的、未来的家庭医生,也算是投资了,不少心思和情感了吧。
这个月里,顾曼璐没有在学校里,与同学们多交流几句,只是来去匆匆的一放学就回顾家,家里还有很多活,得整理房间啊。想方法省着点钱,又要挣点钱。
穿越人士挺危险的好不好,穿成顾曼璐,一不小心就得退学养家。
因而,这天顾曼璐一到学校,就觉得有人悄悄地指着她,窃窃私语着呢,当她猛地一回头看她们时,她们就一声不响了,不是低着头,就是仰望着天。
算了算了,大概她们在可怜她呢,有人同情是件好事情啦。跟小朋友们有什么好计较的,这样想着,就直接回了教室。
一进教室,顾曼璐就觉得同学们的眼光,也“若有似无”的漂在她身上。
今天真是奇了怪了,这是怎么了,她上下打量了自己,又摸摸头发,是不是衣服不对,还是头发不对。好像没有不对啊!
这样想着,她用手碰了下同桌,等她看过来时,就指指脸,暗示她看她的脸,是不是有点脏?
同桌摇摇头,然后就靠近她,轻轻地说了声:“顾老师在动摇全校师生给你募捐呢。”啊!
顾曼璐听了,“哦”一声,就低下头慢条斯理地拿出本书,若无其事地笑了。
顾曼璐想,来了来了,终于来了。
这段时间没有“白作秀”,说真话其实也没有在作秀,顾家是真的困难,这段时间大家留部分胃吃番薯,土豆,芋头之类的等。不过,中午这一顿,在学校吃,因此就只带这些品种。
不过在上海,像顾家这样子的家庭情况挺多的,也许还有条件更差、生活更困难的呢。
这是旧社会的普遍问题,大家帮也帮不来这样多。顾老师用这种方式帮忙,是觉得如果直接给顾曼璐钱,一是怕伤她自尊(之前的顾曼璐,也许就是这样子的人);二是怕她不收,那就达不到帮忙的目的了。
其实她觉得顾老师不必顾虑这些,她一定会收的,当然收了。
只是会给借据,三年五年还不完,那七年十年之后,慢慢的还着呗。
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顾老师大概觉得这样子宣传,这样意思意思收一点钱。然后不够不多的时候,就自己多出一些。呵呵,真是个好人啊。以后,要好好地谢谢他。
书上说起过,过个十年后,上海好像买地很挣钱的,还有就是粮食与药也是很稀少的,都被生意人囤积起来了。到时提前给他一个消息,他可以囤积一些,自己吃,送朋友啊,或许是卖啊,都成。
她也算是了了人情。
既然大家都是瞒着悄悄地进行,那顾曼璐就当自己不知道好了。
好好收下这片心意。
因此,顾曼璐如常的上学放学回家,匆匆忙忙地忙碌着。
过了大概几天吧,顾老师在她放学,把她留了下来,请她到办公室里,又让她坐下来,他自己也坐下了,然后就把桌上的那个红色募捐箱子慢慢地推到她的前面,淡淡地温和地笑着,道:“这里是学校全体老师同、同学们的一点心意,希望你好好学习,考好成绩,上个好大学,为学校争光。”
顾曼璐听到这简单、平实的一句鼓励话,真的挺感动的,这里没有一句表功地说起自己。
不过,顾曼璐知道他忙了一个月。
她吸了一口气,努力地想让声音清晰些,道:“现在没钱,家里大的小的一起‘齐心协力’,吃饭没问题;只是下半年的学费有些困难。”
顿了顿,当情绪平稳之后,接着说:“家里老的老,小的小,都不会理财,更是不会做生意,各各都不会做长远的考虑,我怕这钱拿回家,大家一下子就觉得有钱了,松懈下来不紧着过日子。过二年又是‘坐吃山空’‘一贫如洗’的情景。”说完就用特别真诚的眼神望着他。
顾老师想了想,觉得也许会有这么一天,到时不知道怎么帮她,也不一定能帮上她。
就笑着问她:“那你说怎么办?我也不会理财。”他觉得顾曼璐心里一定已经有主意了。
顾曼璐也不想再这里浪费时间,还想早些回家呢,想了想,道:“顾老师的朋友同学们多,能不能帮忙打听打听,有没有便宜的旧房子,房间大小没有关系,只要房间多就成。如果能买下来,再出租,这样子一个月多几十块,这样长期下来,家里就慢慢的得到改善。顾老师,你看,这样成不?”
顾老师温和地笑着,道:“很好。那就这样办了。”
顾曼璐想了想,也笑着说:“如果钱不够的话,那还请老师能帮忙垫一垫。我暑假就去找份工作,大学也可以会兼职。到时再慢慢的还您,成不?”
顾老师若有所思地道:“够的够的。”
顾曼璐站了起来,对着顾老师欠了欠身,认真地道:“谢谢,顾老师。”多说多错,还是简单扼要地表达谢意吧。
之后,顾老师若有所指地问起顾曼璐父亲的老家在哪里?老家还有什么人之类的话?顾曼璐如实认真地答着。心想,不会是在认亲吧。还真是这样子的,顾老师说她有些像她的姐姐,下个月是他母亲的生日,到时可不可以请她过来玩,说他母亲很思念他姐姐。这样听起来,好像他姐姐不在这里,也许是在外国吧,也许是上了天堂呢,还是别问那么多,揭人的伤疤的人,总是最令人讨厌的。她对这个顾老师还有所求,到时的工作,还得让他介绍下,有熟人总是好办事。还是沉默是金吧。
顾曼璐忙说没有问题,问具体是哪一天之类的话,顾老师说到时再提前知会她。
两人就这样说着话。
再一起出了办公室。
再一起下了楼。
再一起出了学校。
再说再见了。
再一个人走一个方向。
在回家的路上,顾曼璐还是觉得自己一头雾水着呢,想着是不是自己长得像他姐姐,他才这样子帮着自己,是为了思念着他姐姐他的母亲,目的让她去参加生日会,让他母亲看看,以示安慰。
大概就是这样子的吧,最好是这样子了。
多好的事情啊,这是不是穿越的福利,就是那个叫“金手指”的吧。
第八章 豫瑾来了
大概就是这样子的吧,最好是这样子了。
多好的事情啊,这是不是穿越的福利,就是那个叫“金手指”的吧。
也许是日子过得忙碌地缘故吧,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的快。
这不,一转眼就到了周末,就是张豫瑾来信说过要来的那个周末。
这个周末,顾家人个个早早地起来。
顾太太早早去了菜场,她一定觉得张豫瑾在学校里吃不好,睡不好,觉得他一定瘦了。
顾伟民与顾伟杰是跑来跑去,还想去外面接他呢。
顾曼璐说,从他学校到这里来,没有那么早的啦。他们才没有出门唉,年轻人真有活力啊。
真奇怪了,他们怎么这样喜欢张豫瑾呢?是不是他们一直没有哥哥,就想有个哥哥,这种感觉之前,她也有过,不过她是想有个弟弟,因此总是跟表弟、堂弟关系很好。这叫缺啥就想要啥吧。
虽然她有些不以为然,但是为了第一次见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她昨晚特意早早地洗了澡,又洗了头,当时看着头发,还想着以后去剪那种民国时期的学生头,然后带一个与衣服同色的发箍,最好是蓝色,那样子很有特色。之前想民国片时,特羡慕来着。如今身在其中,也就好好的体验一把,过过瘾啦。
望着柜子里这个季节穿的衣服,觉得颜色挺暗暗的,都不嫩,顾曼璐在现代就喜欢“春季色系”的颜色,嫩粉色、嫩蓝色、嫩黄色等,电视里看民国电视时是有的,电视里的总是带点着夸张。不知道现今这些颜色有了没有,也许织染业还没有这个技术呢。
除了去年订婚时特意做的,那件比较亮,别的看起来都是半旧的感觉,这大概是布的缘故吧,都是深蓝的,带着格子的,要不就是有点小碎花的。而那件的颜色这样亮,那鲜粉的样子,不合适在顾先生去世不久的今天穿,不合适这样穿啊。
等下出去逛逛街,不能没有一件新的、做客时穿的衣服(不管是出去做客,还是客人来家里做客)都没有,穿戴整齐,也是一个礼貌,一种尊重。
找料子好些的蓝色或是黄米色的布,做二件套,旗袍加小外套,不要披肩,不适合中学生穿,那样看起来就像小孩偷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