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圈枭雄-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直到2004年左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壮大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粉丝”才真正迅猛地流行起来。

“对的,戴老师。”肖飞简短答道。

“听起来倒是挺有味道的。”戴候英点点头,看一眼肖飞手里拿着的自己出版的几本书,又笑道,“走吧,跟我回家去,晚上一定要好好请你吃一顿,你要是不急着走,我还可以陪着你到处转一转。”

“谢谢戴老师。”肖飞有点受宠若惊。

戴候英给他的感受的确是非常的随和可亲的,令人如沐春风,心里十分的舒服。

“肖飞,不要跟我客气,你可算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以后咱们保持联系,多沟通交流。”

肖飞便跟着戴候英去了她的家。

在沙发上坐下来后,戴蕙端来了茶水。

肖飞忙笑着说谢谢,姑娘脸一红,躲到房间去了。

戴候英将肖飞拿出来的自己的几本小说都一一的签上名,还分别的写上一些话,那些话说得都很客气:请指正请批评的。

两人东拉西扯地闲聊了一会。

肖飞有意识地将话题就引到了“受戴老师的影响,自己平日里也喜欢写东西”这方面来。

“哦,肖飞你都写过什么作品,我可以拜读一下吗?”戴候英笑着问道。

一位著名的作家,居然对自己说,可不可以拜读一下你的作品,这谦逊的姿态让肖飞很是感慨。

肖飞就忙恭敬地说:“戴老师,我之前写过一些短东西,在报纸上和一些杂志上发表过,对了,我在上海的新民晚报上也发过文章。”

“也是用‘肖飞’这个名字吗?”戴候英若有所思。

“是的。”肖飞答。

戴候英一拍脑门道:“我想起来了,文章是不是叫《心灵鸡汤还是精神雅片》还有《虚假的励志》?”

肖飞很是吃了一惊。

他没想到,戴老师竟然看过自己的文章,还这么快就说出了名字。

“是的,戴老师,那真是拙作。”肖飞赶忙谦逊。

谦虚谨慎是国人的美德,长者夸赞,那当然必须得尽快表示自己很谦虚,没有年少轻狂沾沾自喜。

“呵呵!我家里订的有《新民晚报》这份报,每天都要看的,而且我看报纸还是先看副刊,你那两篇文章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观点新颖,词锋很是犀利,写得还是非常好的。”戴候英夸赞道。

她看了一眼肖飞,又想了想说:“你是不在《人民日报》上也发过小品散文?名字好像是《阳光晒旧了那些时光》、《小村坠弯了月亮》等,写的是你生活的那个村庄,意象很新鲜,文字很朴实有味道,真是没想到啊,写这样老成文字的,竟然是你这样一个小年轻,真是让我这老太太大跌眼镜。”

汗!

肖飞万万没想到,尊敬的戴老师竟然看到过自己好几篇东西。

而且,貌似评价还不低的样子。

肖飞前世听不少人评价过,说戴候英为人很是正直,轻易不会虚言妄语。

“戴老师,您谬赞了,小子不过是信笔涂鸦,还要请您多多指教啊。”肖飞再次表达了自己谦逊的姿态。

他心里却是十分的高兴。

很振奋。

还有点小小的得意。

两世为人,按说肖飞不该如此,但能得到文学大家赞赏的机会可是不多的,起码前世他一次也没获得过。

让肖飞没想到的是,更大的意外还在后面。

戴候英起身对肖飞说了声:“抱歉,我去取一份我写的关于你的小品文的评论,还请你过目一观。”

啊?肖飞真没想到,戴候英竟然还写有对自己小品文的评论。

这……有点太抬举自己了。

尤其是还在不认识的状况下,出手评论一个无名小辈的作品,这就是最大的赏识啊!

“谢谢戴老师。”肖飞感动地道。

“又说‘谢谢’,以后尽量对我少用这俩字吧,听着好疏远的样子。”戴候英笑了笑去了自己的书房。

她很快的就拿来一份《文学报》,翻开,放到茶几上,指着上面一篇文章对肖飞说:“你看,就是这篇。”

看到《文学报》,肖飞的心肝不自禁的颤了一下。

这份报纸是专业的文学类报纸,上面以文坛新闻消息、文学评论等为主。创刊于1981年,在文学圈子里影响力还是相当之大的。

肖飞怎么也没想到,戴候英竟然已经写了关于自己文字的评论并已发到了很是权威的《文学报》上。

看来,重生之后,他竟然是莫名其妙的跟戴候英产生了相当大的关联,也可以说是缘分。

第75章少年天才

ps:老花同志回老家过节了,这章是自动更新的,祝所有看书的大大端午快乐阖家幸福,求大大们过节不忘热情支持我啊,多谢了。

……

戴老师的这篇评论标题是:《小品文原来还可以这样写》。

副标题是:试析肖飞的两篇散文。

文章开头,戴老师以很轻松随意的笔触写道,近来在《人民日报》副刊上读了两篇很能打动我心的小品文,这两篇文字都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作者名叫肖飞,看文章后的编者按,我才知道,这位作者才年仅十九,但其文笔之老道成熟,文中表现出来的意趣之新颖,令人叹为观止。实在让人无法相信,这样富有生活哲理人生意味沉甸甸的文字,竟是一个少年所写。

就肖飞两篇小品文,戴候英做了一番分析和评论,总共列出如下几点肖飞为文的成功之处:

其一,作者善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词句简练精准惟妙惟肖,文章写得朴实有味,令人读来口颊留香。

其二,他选取的素材虽寻常可见,但他却能够通过个人化的意蕴发掘,表现出艺术的陌生感和新奇感,十分的清爽好读,耐人寻味,令人若有所思。

其三,文章延续了中华散文的博大精深传统,于微小处见真实美好的人生体验。类似这样的散文精品,现在真的不多见了。

其四,作者的笔下,给自己的乡土大地做了最诗意化的处理,用一种诗意感悟的形式思索人生描述最接近自然和大地的生命哲理。

19岁的少年,能出手不凡,将小品文写到这种地步,足以证明其天纵奇材了。

肖飞仔细看完戴候英对自己作品的评论,很是欣喜。

话说,这还是两世为人来,他第一次看到对自己作品评价如此之高的文学评论。

“戴老师,这个评价有点高了。”肖飞说道。

戴候英摇头笑道:“我的评价是非常客观的,或许你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作品的文学价值,但我这么几十年下来,见得太多了,能把散文写到你这个程度的,可真不多见。”

“哦,戴老师的鼓励让我现在感觉充满了干劲,我觉得或许我能写得更好一点。”肖飞赶忙表了下决心。

“我也相信,你还小着哪!进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不过,就是现在的你也已经很了不得了,肖飞,最近有新作吗?我建议你还是向主流文学刊物多投投稿,多露露脸,那样对你将来的发展很有好处。”戴候英这样建议道。

肖飞听了,摸了摸装在包里的厚墩墩的手稿。

他想,或许现在是时候拿出来给戴候英过目一下,然后请她帮自己推荐一下。

只是,他总是觉得,自己如此一做,所谓千里迢迢专为来探望自己的偶像这样的戏码就沾上了功利的瑕疵。

戴候英是个很聪明的人。

她见自己掏出这么厚的一摞手稿,肯定马上就知道,自己这次来上海的真正目的是来借势来的。

想一想,肖飞就有些个羞惭。

看来自己的脸皮厚度还是太薄,这方面需要加强一下。

嗯,自己这小心思总是要曝光在双目如炬的戴老师面前的,那就不要再藏着掖着了,尽早拿出来吧。

“戴老师,我这次来,就带着自己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和一篇短篇的文学评论,还请您过目斧正。”

“哦?居然还写的有长篇?那我得认真看看。”戴候英脸上展现出浓厚的兴趣来。

这样一个惊才绝艳到近乎妖孽的少年,能写出什么样的长篇来呢?

她很期待。

不过,戴候英不认为肖飞这时候能够驾驭好长篇小说这个体裁。

主要是因为,长篇小说的写作太考验作者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了,一个还没怎么经历过人生的乡村少年,能写出好的故事,但一定写不出优秀的长篇小说出来。

戴候英心想,肖飞一定是写的情感小说吧,青春期朦朦胧胧的爱情,总是让不少的少年人沉陷其中不能自拔。

爱情可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年轻的文学爱好者最开始都是从这方面入手的。

肖飞将自己的手稿从包里掏了出来,打开油纸包,双手递送到戴候英的面前。

看到厚厚的一摞书稿,戴候英吃了一惊。

她没想到,肖飞所说的长篇竟然是如此一本大部头。

出手就能写得这么长,那可不是件太容易的事。

戴候英认为,肖飞的文笔跟文学天分是没的说,她现在疑惑的,只是他能不能讲好一个如此宏大的叙事。

“戴老师,上面的是我写的一篇小评论稿,有五六千字的样子,您可以先看短的,给我提提意见。”肖飞说道。

“哦,好的。”

戴候英说着,拿起放在小说稿上面的十几页小稿。

先看了下题目,题目竟然是《文学已死,有事请烧纸》。

这个题目就太大胆了,直接判了文学死刑,还有“有事请烧纸”这个说法倒是很新颖很有趣的样子。

对于文学的不景气,戴候英自然也是深有体会的。

纯文学杂志一批批的倒掉。

即使还活着,也活得远没有原来那么滋润潇洒了。

可是,要说文学会死,甚至是文学已死,戴候英是不相信的,文学怎么会死呢?如果没有文学,那这个世界会堕落成什么样子呢?

到底是年轻人啊!

还是免不了的想要哗众取宠。

戴候英这么想着,开始读这篇小文。她读着读着就读了进去,眉头也由微皱变成了紧皱,她发现,自己竟然有被说服的趋势。

因为肖飞这篇文里说到的好多文学圈里的怪现象,她也是深有体会的。

但她对“网络文学”将来会替代传统文学这说法却是不太以为然的,“网络文学”是个什么玩意?

对于网络,戴候英自然是知道的,那是一种新生的很神奇的玩意,通过电话线就可以跟遥远地方的人联系沟通交流。

可是,要说网络上会孵化出网络文学,而且这种文学甚至会取代传统文学而代之,这不现实。

戴候英另外疑惑的一点是,肖飞不过是个农村孩子,如何能做出这么深远的前瞻性预言呢?这不科学啊。

第76章长篇佳作

不管这份见解正确与否,肖飞深邃的思想和广博的见识都让戴老师感到了深深的震撼,这孩子,太了不得了。

“网络文学?为什么你认为网络会发展成一种崭新的文学载体?现在的网络也没什么了不得的吧?我也上过一两次网,上网可以发发电子邮件可以远程浏览别人电脑里的东西还可以用bbs在线上相互沟通,的确算得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呢,可是,速度太慢了,网费还那么贵,虽然国内的网络一直在发展,但真正要在全社会普及开来,估计得费不短的一段时间,一二十年后,或者网络会形成气候,但像你文中所说三五0年内可见网络文学的繁荣兴起,我觉得那不可能。”戴候英摆出了跟肖飞探讨的架势。

看来,如戴老师这样目光深邃思想深刻的人,都还没意识到国内即将迎来网络的迅猛发展时期。

肖飞可记得清楚,1996、1997年的时候,已经在香江和呆湾的bbs社区开始有网络文学发展起来。

尤其是到了1998年的时候,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网上开始连载,此作一出顿时就轰动了整个的华文圈。

《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成功带动了人们在网路上写文章的风气,网络文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而国内从1998年以后站就开始陆陆续续地建立,一大批的网络红人由此而崛起,形成了华夏网文的第一个高峰期。

脑子里的记忆清清楚楚,历史的发展轨迹一目了然。

这是重生之人的优势。

“戴老师,您不觉得,历史进入近当代以后,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已经比之前的几千年快了无数倍吗?其实,当前网络服务的发展还是相当之快的,只要有国家支持,用不了太长时间,网络服务设施就可遍布全国,上网费用就可以大幅度的降下来,而个人电脑也会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在城市的普通家庭得到普及,到那时,上网的人数将以千万甚至是以亿计。网络跟常规媒体相比有两个很明显的优势:第一个,沟通互联性很强,足不出户就能实现人与人的交际;第二个,自由度很高,在bbs上在聊天室里,人们可以随便的发表自己的言论,埋没在民间的很多有文学才华的人就会在网上开始大放光芒,甚至名动全国,成为当红人物。这第二点乃是网络文学必然兴起的一个保证!若是戴老师不信的话,咱们可以打个赌,等三年后,再回头看,你会发现,我的话会变成现实!”肖飞长篇大论道。

肖飞的这番言论,戴候英听得很认真。

她在听的时候,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皱,在听到最后的时候,她开始微微的点头:“说得很有道理。”

看看眼前这个男孩。

他的眼睛里闪着灵动的光,那是看透了未来的自信。

“戴老师,我只是在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在推演,我仔细推演过很多遍,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缪。”肖飞说道。

他看得出,戴候英已经被他说得有几分将信将疑。

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我姑且相信吧,打赌就算了,我这人没有赌徒心理,你说的我也仔细想了,网络还真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戴候英笑着说道。

“你这篇文章准备投到哪里?”她问肖飞,“要不要我帮你推荐个地方发表呢?”

戴候英自然是看出了肖飞的目的。

带着自己的作品过来见自己,很显然是想获得帮助。

而她也很乐意帮助这样有才华有思想的文学后进,对肖飞她也非常的欣赏,更何况,肖飞还救了她侄女的命。

“戴老师,您觉得,《收获》会发表这样的文章吗?”肖飞终于打开了自己的底牌。

“收获?”戴候英笑了,“你想让这篇文发在收获上面吗?”

心气很高啊!

戴候英心想,不过,这篇文没准收获还真的会要。作为华夏最好的大型文学刊物,收获向来是希望自己能开风气之先的。

给这时代的文学界敲一次警钟估计也是好事。

若是收获真的把这文章发了,估计国内文学圈会立刻闹腾成一片,不知道多少人会跳着脚的骂呢!

“是的,不知道可以不,我希望这篇文能够给当前文学圈提个醒。”肖飞有点忐忑地看着戴候英。

戴候英说道:“收获的人我还是认识的,不过我只能帮你推荐一下,你的文章能不能被编辑看上,要看他们的意思,其他的那我就爱莫能助了。”

“您能帮着推荐一下,我已经是感激不尽了。”肖飞忙道。

“又跟我客气。”戴候英嗔道,“我大忙是帮不上你的,收获是一本很讲原则的杂志,他们有自己的选稿原则,这个很难干涉到,希望你能理解。”

“戴老师,这个我知道的。”肖飞点点头。

“那我再先随便翻翻你写的这个长篇吧,今晚就在我家吃饭,待会儿我让小蕙去买几个菜,捎几瓶啤酒。”

“恭敬不如从命,那我就叨扰了。”

“你这孩子,还这样。”

戴候英就趴在茶几上开始翻看起肖飞写的长篇来。她原本真的只是打算随便翻翻看看,给出点自己的修改意见。

以她之见,年轻人第一次写长篇,总是避免不了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可是,她看完了第一页稿纸之后,想法就登时变了。

她被小说的叙述牵引着,忍不住的翻开第二页、第三页……竟然是一口气坐在那里看了百十页之多。

肖飞坐在她旁边,手里捧着茶杯,看着阅读自己作品的戴候英,心里有点七上八下的。这个作品自写出来后,戴候英是第一个读者。他不知道,自己的长篇能不能入得了文学大家的法眼。

肖飞在写这部书的时候,写得还是很嗨的,可自己写出的东西,自己再翻阅的时候总是觉得似是缺了点什么似的,有点别扭。

肖飞知道,这种感觉大多数时候算是正常的,毕竟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故事走向每一个句子都是熟稔在心的,没有新奇感和期待感的阅读往往会让人不耐烦。

看到戴候英头也不抬,不住地翻阅着自己的小说,两眼紧紧盯在稿纸上,肖飞才放了点心。

他知道,自己这书吸引住了戴老师。

足足过了一个多小时,戴候英才抬起了头,将一个书签放到书稿中间,对肖飞点点头说道:“真的没想到啊,你这部小说能写得这么棒,放在当今文坛也可算得一部上佳之作呢。”

第77章编辑部之行

听到这个评价,肖飞先去观察了下戴老师的脸。

她脸上的神情不似是客套。

按照肖飞对戴老师的了解,她也不是那种虚头巴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7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