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武装组织——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获悉。人阵(总指挥部)是
巴勒斯坦一个出名的恐怖组织,它与阿布·尼达尔的“恐怖公司”一样,自命为巴
勒斯坦人民的“正宗”领导,而阿拉法特的巴解组织却成了“异端”。人阵(总指
挥部)的领导人是杰布里,他头发稀疏、花白,挺胸凸肚,常常身穿一件普通的茄
克。在众多的恐怖行动中,人阵(总指挥部)最拿手的并不是炸弹,而是动机,可
以说是一劫一个准。1970 年9 月6 日,人阵(总指挥部)曾一天之内劫持了美国
环球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和瑞士航空公司的三架客机,只有以色列航空公司的
飞机侥幸逃脱,这一天被称为“空中劫持星期天”。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三天
后,人阵(总指挥部)又劫持了一架英国客机。同年,杰布里又袭击了一辆以色列
接送孩子的校车,结果,12 名儿童不幸罹难。1974 年,他又在一个犹太人定居
点杀死了18个以色列人。1986 年,他又威胁说要炸毁美国的航班。人阵(总指挥
部)活动的大本营是贝鲁特,支持它的有叙利亚、伊朗和利比亚。这一次人阵(总
指挥部)向103 航班下手,就是伊朗所托,原因就是报复美国海军击落伊朗的一架
空中客车。当杰布里发现卡萨与中央情报局之间的非法交易后,他立即找到卡萨,
要他设法把炸弹带到一架美国航班上,但到底是哪一架飞机,当时并没有确定。卡
萨非常勉强地答应了杰布里的要求,他非常不希望这个时候有人来打扰他,因为有
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他的毒品生意在美国畅通无阻,一本万利。但是,他也不敢拒
绝杰布里的要求,同在黑道上混口饭吃,说不定哪一天会求助于人阵(总指挥部),
再说,虽然他在叙利亚也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比起有组织、有武装的人阵
(总指挥部),他的势力还小了点。
1988 年12 月,查尔斯·麦基等一帮援救人质的中央情报局人员获悉科里亚
小组与卡萨集团勾结的证据,对这种作奸犯科的行为,麦基等人气愤万分,因此向
中央情报局兰利总部报告了此事,同时发誓要查禁卡萨的行动。
但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是,这一次兰利总部对他们的怨气没有作出任何反
应,麦基等人反映的情况犹如石沉大海。麦基等人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决定飞回
兰利总部,当面问个明白。他们将准备用于营救人质的50 万美元现金放在手提箱
里,同时准备好人质的关押地点的地图及照片,计划从塞浦路斯飞到伦敦,然后乘
103 航班回纽约。后来,英国救授人员在现场发现了这50 万美元和一张地图,但
随后赶来的中央情报局特工就把这些东西带走了,只是在几天之后他们把一只空箱
子送到了失事地点。麦基在动身前从贝鲁特向他母亲打电话,报告这一消息。接到
电话时,麦基夫人大吃一惊,因为以前他都是到弗吉尼亚后才给她打电话,这是一
个不寻常的举动。在电话中,麦基对他母亲说:“明天晚上到匹兹堡机场来接我,
这是突然袭击。”麦基等人的举动既得罪了卡萨,也得罪了伊朗人。因为人质就掌
握在伊朗人手中。麦基小组的计划是,只要有可能,就采取行动,强制解救人质。
这是伊朗人不能容忍的。1979 年卡特政府曾组织过一次类似的行动,中央情
报局出动一个行动小组前往伊朗强制解救人质,结果没有成功,中央情报局机毁人
亡。这一次,伊朗人同样不会让他得逞。但是,伊朗人自己没有动手,而是把这个
消息通知杰布里。杰布里自诩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正宗领导人,在阿拉法特宣布
放弃恐怖活动、愿意与以色列对话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与以色列和美国的关系略
有松动,杰布里对此不能容忍,因此决定出手显示自己的存在,并对美国略加惩戒。
双方一拍即合,伊朗人为此提供了500 万美元。但是,这件事刚开始时进行得并不
顺利。1988 年10 月,人阵(总指挥部)的炸弹专家柯里萨特和达尔喀马尼在西
德的商店里采购闹钟、电他、电线胶水等物,引起了警察的注意,结果警察在他们
的房间里找到300 克塞姆泰克斯炸药和一架东芝牌收录机。两个星期后,德国警方
释放了柯里萨特,理由是证据不足,但达尔喀马尼仍然在押。柯里萨特后来不知下
落,显然是研制炸弹的起爆装置去了。他发明的这套装置也真先进。当安放了炸弹
的飞机达到万米高空时,炸弹的定时装置会自行启动,如果飞机保持高度不变,那
么炸弹将在45 分钟后爆炸。如果飞机在此之前降低高度,定时装置就会自动跳开,
指针回转到零。杰布里后来声称,联邦德国抓到的两个人确实是人阵(总指挥部)
的,而且人阵(总指挥部)也确实有炸弹被缴获,但是又声称这些炸弹不是用来对
付103 航班的,而是用来对以色列发动圣战的。他也承认伊朗、叙利亚是他的盟友,
但“我们从不为他们于这种事”。这种说法很难让人信服。不过,他私下里倒是说
过,美国人永远也不会搞清事实真相。
麦基的行程被中央情报局一名双重间谍洛夫乔伊察觉,这人曾是国务院一个安
全官员,后来在利比亚被招募,他把麦基的行程透露给伊朗驻贝鲁特大使馆,这样,
麦基就死定了。
洛夫乔伊和伊朗人的联系也被美国政府发现了。1988 年11 月和12 月,美
国政府曾监听到洛夫乔伊与伊朗人联系的一连串电话,内容与麦基小组的行踪有关。
12 月20 日,洛夫乔伊最后报告,麦基小组将于第二天登上泛美航空公司的103
航班。此外,12 月18 日,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也通知美国和西德情报机构,
一架美国民航班机将遭到恐怖分子的袭击。卡萨得知这一情报后,以为可能就是103
航班,于是,他把这一情报通知了科里亚小组,科里亚又通知美国驻芬兰大使馆。
于是就出现了奇怪的一幕:美国驻莫斯科的外交官事先得知了警告,恐怖分子将袭
击103 航班,因此,外交官们临时把机票退了。而美国运输部门也曾把这个消息通
报英国运输部门,但双方都没有作什么准备,也没有取消航班,惨剧就这样发生了。
事发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 )首先发难,劝告它分布在全世界133 个国家的
40 万名员工近期不要乘坐泛美航空公司的航班。对IBM 的举动,美国政府的航空
官员认为这样做将会造成一种恐怖气氛,联邦航空管理局也说这样做太过分了,而
泛美航空公司则暴跳如雷,说这种做法是不必要的。那些死难者的家属更是群情激
愤,他们对美国政府这种行为表示愤慨,并威胁说要上告泛美航空公司只顾赚钱、
不顾乘客死活的做法。
洛克比空难另有隐情的说法从另外一个角度得到了证实,这就是美国政府对这
件事所作出的反应。刚开始,美国情报人员怀疑过伊朗和叙利亚,也怀疑过杰布里,
并且把它们作为重点调查对象。美国情报人员还追踪到一笔款子从伊朗汇到了维也
纳人阵(总指挥部)的帐下,但后来美国司法部竟出乎意料地宣布利比亚是洛克比
空难的元凶,布什总统甚至还为此向叙利亚总统阿萨德道歉,说:“叙利亚在这件
事上承担了荒谬的责任。”这个弯子转得太大,很多人都疑惑不解,因此引起受难
者家属的抗议。他们认为矛头突然指向利比亚是一起政治阴谋,其实质是对叙利亚
在海湾战争中站在美国一边的奖励,其次是为人质获释创造有利的气氛。中央情报
局负责此次调查的负责人卡纳斯特拉罗也认为,把洛克比空难的责任一古脑儿地归
咎于利比亚是荒唐的。而美国政府对部分受害者家属的行动就更让人们觉得可疑,
这里面确实存在一种阴谋。洛克比空难4 个月后,麦基夫人收到了布什总统的慰问
信。信中布什对麦基夫人表示“我的心与你一样悲伤”,并说“政府的任何行动都
无法补偿你所遭到的损失”。空洞的言辞让麦基夫人极为不满。后来,麦基夫人又
收到一封署名为“约翰·卡彭特”的人写来的慰问信。信中说,麦基乘坐103 航班
与洛克比空难毫无关系,又说,“我无法评述麦基的工作,因为他的工作还在继续,
上帝有眼,他的工作将会结出丰硕的成果,你也总有一天会知道他真正的英雄主义
和勇敢的事迹。”中央情报局前工作人员维克多·马凯蒂认为,人质营救小组的成
员凑巧在103 航班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线索”,“这好比一件毛衣的松散了的线
头,你只要拉下去,全部事实真相就会大白于天下。”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
容易。
哈马斯:复仇的拳头
自1948 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巴勒斯坦人的命运就与当年的犹太人相仿,
开始了离乡背井的生活。1967 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巴勒斯坦人终于自己拿起武
器,开始了恢复自己民族权利的斗争。但由于以色列的严厉打击,巴勒斯坦解放组
织始终不能在巴勒斯坦本土站稳脚跟,巴解组织只得移向临近的约旦、黎巴嫩和叙
利亚,第五次中东战争(也称黎巴嫩战争)后,巴解总部甚至不得不退往突尼斯,
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反以斗争。
但是,留在巴勒斯坦的人民并不甘心受以色列的奴役,他们一直在寻找机会进
行斗争。随着巴勒斯坦人民武装的发展壮大,这种斗争也变得更为激烈了。1987
年巴勒斯坦人的民族起义,就是巴勒斯坦人在本土进行斗争的最好证明。在这种斗
争过程中,诞生了巴勒斯坦本上的领导机构——哈马斯。
哈马斯创建于1988 年,但它实际上与巴勒斯坦人民的反以斗争是相始终的。
哈马斯的领导人是谢赫·谢辛,这是一个终日与轮椅为伴的老人,正是他,导演了
被占领土上一幕幕令以色列胆寒的恐怖事件。
谢辛出生于1935 年,其父是当地的富豪,与阿布·尼达尔一样,谢辛的家产
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后被以色列剥夺,谢辛变得一贫如洗。四年后,他因摔伤致残,
从此一病不起,只得靠传教讲道为生。这样的经历极容易使他走上宗教道路。在当
时的背景下,由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中东产生了伊斯兰复兴运动,
极端宗教思想盛行,因此,谢辛加入了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由于兄弟会在埃及是
一个非法组织,因此,谢辛也曾经被捕入狱,在监狱里呆了45 天。1967 年第三
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谢辛着手扩充兄弟会在加沙的势力,建立了穆斯林兄弟会加沙
分会。1973 年,谢辛成立了伊斯兰中心,很快成为当地一支强大的宗教、政治力
量。当时,以色列为了对付阿拉法特的巴解组织,采取了“以夷制夷”的政策,支
持了谢辛的活动。由于得到了大量的财政援助,谢辛的势力急剧膨胀起来。1979
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对谢辛更是一个鼓舞。他意识到,在中东这块土地上,要真正
做到有影响,必须有实力才行。因此,他放弃了过去那种纯粹的宗教宣传和政治说
教,转而从事军事斗争。谢辛的活动为以色列所不容,因此,谢辛再度入狱,被判
处13 年徒刑,后来被释放了。
在反以斗争中,谢辛的思想与阿拉法特完全不一样,与极端激进的巴勒斯坦恐
怖分子倒很相似。而且,对巴解组织久居国外,谢辛也颇有看法。因此,他不承认
阿拉法特的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领导力量,而想另起炉灶。1987 年爆
发的巴勒斯坦民族大起义正好为他提供了这个条件。当时,巴解只能从国外遥控指
挥这场起义,并且向被占领土上的巴勒斯坦人提供经济援助;但是,谢辛的组织则
不一样,它一直在被占领土上活动,在人们心中颇有威信。从谢辛开始,伊斯兰运
动的领导人十分清廉,救济贫民工作相当出色,因此赢得了极高的声誉。据民意测
验表明,谢辛在加沙的支持率达到了40%,在约旦河西岸的纳布斯,谢辛的支持率
竟高达60%,这对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主流派是一个严峻挑战。因此,当巴勒斯坦
自治机构建立后,伊斯兰运动公开要求在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中得到40%的名额,
但遭到了巴解组织的拒绝。在1988 年初,谢辛成立了自己的组织——伊斯兰抵抗
运动,其阿拉伯文缩写为哈马斯。成立时,哈马斯发表过《伊斯兰抵抗运动盟约》,
声称巴勒斯坦是伊斯兰的土地,解放巴勒斯坦是每个穆斯林的天职。
其奋斗目标是对犹太复国主义分子开展圣战,只有圣战才能拯救巴勒斯坦人,
也只有通过圣战才能收复全部被占领土,因此,谢辛的目标是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
个伊斯兰国家。与其他极端的激进派别一样,谢辛也反对与以色列进行任何妥协,
圣战是解救巴勒斯坦人苦难的唯一武器。他反对与以色列有任何接触,并发誓要清
除巴勒斯坦人中的妥协分子,因此,自马德里中东和会开始后,哈马斯一直表示反
对,它曾联合人阵(总指挥部)、民阵等10个巴勒斯坦组织,发表声明,要求巴解
退出和谈,并指责阿拉法特对以色列妥协让步,并说和会签署的任何文件对巴勒斯
坦人都没有约束力。哈马斯的高级军事指挥官甚至说:“不要相信阿拉法特,他求
生的本能必然驱使他欺骗你们。他要消灭哈马斯,因为他知道他不这么做,他将被
美国人和以色列人换掉。”哈马斯成立后就逐渐由一个政治、宗教组织演变成一个
军事组织,它的组织体制与爱尔兰共和军颇为相似。它分为政治组织和军事组织。
前者的身份一般是公开的,他们主要从事管理清真寺、教育、医院等社会福利工作,
并积极参加地方各商会、工会和学生会的选举,组织反对以色列占领者的游行、罢
工活动。而军事组织的成员身份是隐蔽的,采取单线联系,各个战斗小组之间互不
通气。他们主要从事对以色列的军事斗争,被占领土上的恐怖活动绝大多数系他们
所为。哈马斯曾向被占领土上的巴勒斯坦人发出过号召,要他们杀死每一个以色列
士兵和犹太人。这种说法与“恐怖公司”和人阵(总指挥部)等恐怖组织的作为毫
无二致。因此,自哈马斯成立后,被占领土上的反以恐怖事件就愈演愈烈,不断上
演一幕幕血淋淋的惨剧。
1992 年12 月7 日凌晨,3 名以色列士兵乘坐吉普车在加沙进行例行巡逻。
当汽车行至加沙北部的拜特利格亚村时,迎面驶来一辆卡车,强烈的车灯刺得以色
列士兵眼睛都睁不开。就在这时,一阵密集的子弹射向了毫无思想准备的以色列士
兵,凶手一边开枪还一边高喊:“真主伟大!”几分钟后,卡车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就在同一时刻,在约旦河西岸的哈利勒镇,一名以色列士兵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
不用说,这是哈马斯干的,对此,哈马斯也不想否认,事后发表了声明。
哈马斯的恐怖行为引起了以色列警方的大搜捕。数百名以色列警察在被占领土
上进行了详细搜查,但几天过去了,凶手还是不见踪影。
12 月13 日,29 岁的以色列警官托勒达诺告别妻子,前去上班,但上班时
间过了,他的同事却没有发现他。不久,警方接到电话,说托勒达诺已经落到哈马
斯游击战士手里,如果以色列想保住他的性命,那最好在当天晚上9 点前释放谢辛。
消息传出,以色列政府十分紧张,开会讨论对策。会议决定,要尽力援救警官,但
对于哈马斯提出的要求,以色列政府不予理睬。以色列采取这种对策是可以想象的,
因为在以色列历史上,还没有因为恐怖分子要挟而妥协的先例,这一次当然也不会
例外。因此,政府出动安全部队在加沙地带进行了大搜捕,同时警告哈马斯,不要
伤害警官。政府在电视台的阿拉伯语节目中让正在服刑的谢辛露面。谢辛说,被绑
架的警官应该获得释放,但是,绑架者的一些要求应该得到满足,因为被占领土上
的流血事件本来就是以色列的占领引起的,以色列难道不应该对此负责?如果消除
被占领土本身的外部环境,事情本身就可改变一切。
时光飞逝,绑架者规定的期限过了。大搜捕一无所获。以色列没有释放谢辛,
哈马斯也没有释放托勒达诺警官。当天,哈马斯在约旦首都安曼发表一项声明,说
愿与以色列政府谈判解决绑架问题,但以色列警方强调,现在托勒达诺警官生死未
明,不可能坐下来与哈马斯谈判。当天晚上,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电视上发表讲话,
严厉谴责这起恐怖活动,指出绑架者的目的是破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