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古帝国史-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御得很顽强。连战三昼夜。到了第三天他们才战败投降,但汪罕和桑昆两人向西逃走了④。拉施特指出,这个怯懦无能的汪罕在途中自怨白艾,不该和成吉思汗断绝盟好,尤其是将误事的责任归咎于桑昆身上。⑤ 
  第二十五节 成吉思汗兼并客列亦惕人的地方 
  对于人数众多的客列亦惕人,成吉思汗处理得很谨慎,他旨在解散他们的政治团结,使他们和蒙古民族混合在一起,而在执行的时候,似乎很讲人道。有一个客列亦惕人俘虏合答黑把阿秃儿,'1'被带到成吉思汗面前,他所说的话不愧军人本色,他说:“我的责任在于保护本主汪罕。所以力战三天, 让他有时间走远。现在你叫我死便死。但是你如果还叫我活着,我就对你尽忠效力。” 
  成吉思汗答道,一个战士有这样的行为便是一个好部下和勇士,立刻准许合答黑把阿秃儿加入他的部下。任命他做百夫长,听命于忽亦勒答儿的遗孀。①
  客列亦惕人,有如上述,比较来说是受宽待的,这是说成吉思汗没有对他们进行报复,像对塔塔儿人和后来对乃蛮人那样。他只将他们分配给他的各将领。因此他给速勒都思部的塔孩把阿秃儿一百帐只儿斤人,只儿斤部是客列亦惕人的主要部队之一。②'2'汪罕之弟札合敢不有两女,亦巴合别乞和莎儿合黑塔泥'3'。成吉思汗自己纳了亦巴合别乞,而将莎儿合黑塔泥给与他的幼子拖雷为妻。③'4'《秘史》暗示我们,因为这个双重的戚谊,他宽恕了属于札合敢不的这一部分的客列亦惕人,没有加给他们以拆散家庭的严酷处分象对其余的客列亦惕人那样。最后,这位征服者没有忘记两个看马人巴歹和乞失里黑,他们使他能够避免客列亦惕人的突击,挽救了他的性命。他赏给他们汪罕的金帐,连同汪豁真人即附于这个金帐的侍役们,'5'以及帐内的金银器皿等物。巴歹和乞失里黑还有特权在宴会上带弓箭,“饮酒时又许他们喝盏”,④在围猎时候保留猎获物,在战争时候保留战利品等。⑤ 
  ③ 《萨囊彻辰书》(87)以为这次战事是发生在”斡难河出口处呼伦贝尔地方”。(这里所引见《蒙吉源流》第三卷。——译者) 
  ④ 《秘史》,第185 节。《拉施特书》,第144—145 页。
  ⑤ 《拉施特书》,第145 页。
  ① 《秘史》,第185 节,鲍乃迪,第97 页。
  ② 《秘史》,第186 节,鲍乃迪,第98 页。
  ③ 《秘史》,第186 节。参阅《拉施特书》,加特麦尔译,前引,第85—91 页。
  ④ 这里格鲁塞原来作每人用大怀饮酒(“brocdeboisson”),和《秘史》原文在宴会上喝盏的意义不符,因为格鲁塞不明“喝盏”的意义。按金人旧礼,皇帝宴飨必奏乐,皇帝饮毕,众乐齐止,另奏他的以饮陪位之官,谓之喝盏。这是一种殊荣。所以这里照《秘史》原文,译为”饮酒时许他们喝盏。”——译者
  第二章 蒙古国家的形成
  把客列亦惕人分配给他的部下成为他们的隶属之后, 《元史》说,成吉思汗以围猎自娱干帖麦该川(即特默格川),①这之后,《秘史》说他往阿不只阿阔迭格儿地方度过1203 年的冬天。'6'在这个时候,客列亦惕汪罕和他的儿子桑昆,有如上述,是向西逃走。据《秘史》所说,汪罕单独行抵乃蛮人境界的涅坤河地方。②汪罕渴甚,想去涅坤河旁边饮水解渴。③有一个乃蛮将领,名叫豁里速别赤,'7'似乎是个把守边境的人,他将汪罕捉住了。
  汪罕自言是什么人,但是豁里速别赤不认识他(而且不愿意相信他)就将他杀死了。拉施特则说杀汪罕的人,于豁里速别赤之外。
  还有一个名叫德的克察勒的乃蛮将领,即《秘史》里面所说的的的克撒合勒。'8' 
  拉施特说,汪罕的头被送到乃蛮国王塔阳那里。塔阳责备豁里速别赤和其他杀汪罕的人说:“为何杀死这样伟大的王、这位老翁呢?应该把他活着带给我!”于是他命令用银子镶嵌汪罕的头,将它置在宝座上表示敬意④。据《秘史》所说(第189 节)这是塔阳的“母亲”古儿别速①命人取汪罕的头来, 对他表示最后的尊崇,她说:“我要看清楚是不是他。果真是他,就对他举行祭礼。”她认清了是客列亦惕国王的形貌,于是奉献牺牲,奏乐,对它致敬。正祭祀间,这个头笑了。塔阳看见头笑,以为不祥;便将它掷在地上, 用脚踏碎。塔阳的部将、勇敢的可克薛兀撒卜刺黑,在场看见这种亵渎行为, 感到恐怖他说:“你踏碎了这个死人的头!如今狗吠的声音不祥,是将败之兆呵!”② 
  至于客列亦惕汪罕的儿子,桑昆亦勒合或你勒哈,他并没有随同他的父亲到乃蛮人的边境,他更向南深入,根据《秘史》所述,直到“川勒”(tchol) 地方'9',即在戈壁沙漠里面,《元史》在这里补充说,他从那里前往在甘肃的唐兀人国家或西夏的边境。③他恃劫掠为生,等到被西夏人所驱逐,并迫他逃走时候,他到了龟兹国,拉施特称为曲先——伯希和校正了两种对音—— 这就是库车王国。 
  ① 这是指Temen…keger 地方的temege 河,根据《拉施特书》,别列津译,I,147 页和314。现今地图上与此相似的名称,只有两条Temir 河,是鄂尔浑河上游的西支流。
  ② 《秘史》第188 节说是的的克撒合勒的涅坤水。伯希和校正,《秘史》的“的的克撤合勒”就是《拉施特书》(别列津译,第145 页)所说的乃蛮将领”德的克察勒”(写错为Toung…chai)。参看伯希和的讨论,《亚洲学报》,1920 年,I,176—177。
  ③ 我们地图上没有Nekun 何,只有一条Nerun 河,它自北到南,在Touin 和Baidarik 之间。这条河约略是在从前客列亦惕和乃蛮的边界的南部。拉施特(别列津译,页145)也说汪罕被豁里速别赤所杀是在Nigun…ousoun。霍渥斯(J.R.A.S.1889,420)将这条河名写为Nirgun…ousoun,这就近似于现今的Nerun (=Ner'un)。相反地,艾伯将·赫尔曼在他的“中国地图”上面第49 页,将涅坤河和Narun 河等同起来, 这条河是和帖斯河下游乎行流入乌沙泊(东岸),或者,无宁说他将涅坤河和帖斯河等同。如果这样,这就是在客列亦惕和乃蛮边界的极北。
  ④ 《拉施特书》,第146 页。但是这位作者在它处说,塔阳后来请求与这个头说话,这个头吐了几下舌头, 被认为是不祥之兆。(“部落”,别列律译,第102 页)127 
  ① 《秘史》,第189 节将古儿别速说成为塔阳的母亲。相反地,《拉施特书》以为古儿别速是塔阳的正妻(别列津译,Ⅱ,4)。或者,她是前一个乃蛮国王亦难赤必勒格的妾,而他的儿子塔阳,继承了她并将她升为“母后”。
  ② 这一段引语对照《秘史》,略改格鲁塞原文。——译者
  ③ 《元史》,前引,第24 页。
  第二章 蒙古国家的形成
  依照我们所知道的此一时期的中亚历史地理学,库车国王是一个畏兀儿人,是他追逐并杀死了桑昆。④ 
  关于上述事件,《秘史》有一段报告,将成吉思汗的性格描写得很好。当桑昆流浪子“川勒”地方,即在戈壁里面的时候,有一天,他在一个水边下马,隐身欲射一群野马,他的马夫阔阔出,无疑是厌倦于这种困苦的生活, 夺去他的马,逃往成吉思汗地方。他的妻子向他提起了对于桑昆所应尽的义务,阻拦她的大夫不要这样做,但是他置诸不理。阔阔出来投降成吉思汗, 自以为归附有功。但是这位蒙古征服者听见他所说的情形,勃然大怒说:“这个人将他的正主抛弃在沙漠里面。以后还有什么人能够信任他?”于是命人杀死了这个不忠的马夫而命令赏赐他的妻子。①'10' 
  第二十六节 成吉思汗和乃蛮塔阳汗的决裂 
  兼并了客列亦惕人的土地,成吉思汗成为蒙古中部和蒙古东部的主人。所余的就是还在乃蛮人的统治之下的蒙古西部了。② 坐视客列亦惕人的败亡而不干涉之后,乃蛮人就要轮到自己。
  乃蛮国王被称为塔阳的,似乎是一个有争议的领袖,没有他父亲亦难赤必勒格那样所享有的威权③。《秘史》叙述他的部将可克薛兀撒卜刺黑在责备他亵读汪罕头颅的时候对他说:“从前你父亲亦难赤必勒格汗有言:我是老了,我妻还年轻,我儿子塔阳是一个柔弱少年。我十分担心死后他不能保存我的百姓'他只有猎鹰和驱兽的本领'。”④我们还可以补充,在亦难赤必勒格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塔阳和不亦鲁黑,兄弟阅墙,国分两部,当然也削弱了乃蛮人。上面说到,成吉思汗利用这个机会,和他的盟友客列亦惕人,先将不亦鲁黑击破有如上述,⑤而在这个时候,塔阳无疑是在那里漠然坐视他的竞争者被人欺侮,丝毫不去反对。或者塔阳还或多或少地促成了对于不亦鲁黑的进攻,因为1202 年至1203 年之际,札木合屡次说成吉思汗和乃蛮人有交情,这应该有些根据,而所谓交情,只能是对塔阳而言。无论如何,乃蛮人兄弟两人相仇,造成了这位蒙古征服者的机会。他在利用塔阳的中立而击破不亦鲁黑之后,现在就要转过来进攻塔阳,不会再有不亦鲁黑的干涉了。
  这盼,塔阳开始自危起来。自从容列亦惕人国家被灭后,蒙古人成了他的直接邻人,塔阳对于成吉思汗的野心勃勃,深怀疑惧。
  他说:“在天上只有一个日,一个月,在地上不能有两个王!”'1'他决心在这个似乎还不太晚的时机击败成吉思汗。
  ④ 参阅伯希和,《亚洲学报》,192O 年,I,180—181。
  ① 《秘史》,第188 节。参阅伯希和,《亚洲学报》,1920 年,I,179—180。
  ② 这里不再提上面已经说过的(上第一章第三节)关于乃蛮人种问题。伯希和先生说,虽然他们的族名是蒙古语(“八”),但是他们的各种头衔名称是突厥语。而且在历史上,乃蛮人的地方,即科布多和乌里雅苏台,在以唐努乌拉和杭爱山为一方面,以乌泷古为另一方面之间,常常在大体上是突厥人的地方。到了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他们才蒙古化,这是由于沙哈都汗和阿勒丁汗的西向发展的结果。
  ③ 亦难赤是突厥畏吾儿的一个旧头衔,其原始意义是“亲信人”(伯希和,《通报》,1914 年,234)。
  ④ 《秘史》,第189 节,括号内的话是可克薛兀撒卜刺黑说的。
  ⑤ 参阅本章上第十四节。
  第二章 蒙古国家的形成
  《秘史》证明,聪明的王后古儿别速想叫他取消这种计划,但是没有奏效。这不是因为她重视蒙古人。乃蛮人无疑属于突厥种,无论如何,他们因为和畏吾儿突厥人接触而沾濡文化, 对于野蛮的孛儿只斤蒙古人,只能有鄙视之心;在《秘史》里面以为是她所说的话里面,这位乃蛮王后以厌恶的口吻说起这些身穿黑色衣服气息难闻的蒙古人。①'2'她说:“他们的妇女先要洗浴,然后才可以去挤羊乳;她们只配做这个。”然而这位谨慎的王后更为忧虑的是轻率地引起了这些野蛮人的侵入,她说:“更好是让他们留在他们现在呆的地方!”无论这个对话是真实的还是蒙古诗人臆造出来的,塔阳是决心一战了。②为了寻找盟友,他派遣一个名叫脱儿必塔失的使者到汪古突厥人首领阿刺忽失特勤或阿刺忽失亦吉惕忽里那里去,③我们在上面说过,这些汪古突厥人住在中国长城北面,在山西之北的归化城和绥远地方。塔阳要求汪古人首领出兵从东南方邀击成吉思汗,而他自己攻其西北。
  人们应否设想,在乃蛮人和汪古人之间,从种族上说,他们都属于突厥种,①从宗教上说,这两种人都信奉聂思脱利教,彼此有种族和文化的关系, 能够结成统一战线去对抗蒙古人呢?于是,塔阳的希望很快就落空了。阿剌忽失特勤不但拒绝和他合作,而且立即对成吉思汗发出警报。汪古的一个使臣,《秘史》中称之作月忽难即约翰(刚刚说过,汪古人是信奉聂思脱利教) 急速往成吉思汗那里通知他有危险说:“塔阳准备来抢夺你的弓箭简,他叫我做他的右手,我拒绝了,但是你要小心,恐怕乃蛮人要袭击你。”②拉施特所说与之相同,但是将使者的名字搞混了。③拉施特说,在鼠儿年的春天,回历600 年,即公元1204 年的春天,④乃蛮国王塔阳派遣一个名叫忽图阳的到汪古首领阿刺忽失特勤那里去告诉他说:“天上有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在地上不能有两个主人。⑤请你做我的右手,帮助我捉住成吉思汗。”⑥波斯史家继续说,阿刺忽失特勤于是叫他自己的一个人,名叫脱儿必答赤的将此事通知成吉思汗并对成吉思汗致敬⑦。 
  ① 蒙古人曾在邻近的突厥民族中间产生被厌恶的情感,就像十七世纪的英法移民对于受过洗礼的红种部落称为“讨厌鬼”“獾”等。志费尼和拉施特告诉我们,成吉思汗的札萨克(法令)禁止在流水里面洗手和洗衣服(为着尊敬水神)。“人们的衣服要穿到破旧为止,成吉思汗不愿意有人说东西是脏的。照他看来, 一切都是干净的。”鲁不鲁克纪述(第九章)“蒙古妇女从来不洗濯常穿的衣服,她们说,神会发怒,差遣雷来弄干。她们洗盘碟从来是用沸汤倒在锅子里面”,等等。
  ② 《秘史》和我们的《伊利亚特》史诗一样,向我们指出,塔阳和刚刚说过的汪罕相似,都是被一种命运所支配,被无能所蒙蔽。“我们要抢夺蒙古人的弓箭!”塔阳这样的喊。而勇敢的可克薛兀撒卜刺黑,和古代合唱一样的答应他说:”不要说这样的话啊!国王。”塔阳的失败和汪罕的失败,都被《秘史》渲染成为很动人的一幕。
  ③ 汪古突厥人,《元史》称为“白达达”,他们的首领,名阿刺忽思。130 
  ① 汪古人肯定是突厥人,乃蛮人很可能是突厥人。汪古人是沙陀突厥人的后裔(伯希和,《通报》,1929 
  年,126)。
  ② 《秘史》,第190 节。
  ③ 别列津,前引,2,第一页,注1 第155 页。
  ④ 鼠儿年依照《拉施特书》,从回历600 年术马答月2 日开始。这个月是从公元1204 年2 月5 日开始。照这样说,中国的鼠年(甲子)是从公元1204 年2 月3 日开始。
  ⑤ 这是上述《秘史》词句的另一种说法。
  ⑥ 《拉施特书》,别列津译,Ⅱ.1—2。
  ⑦ 同上,Ⅱ,2。
  第二章 蒙古国家的形成
  得到这样的警报时,成吉思汗当时正在帖篾延客额儿地方⑧组织一场大规模围猎,这都是公元1204 年春天的事,他就在围猎地方和他的将领们商议。多数的意见以为现在马匹太瘦,建议等到秋天再行出征。但是成吉思汗的叔父答里台斡赤斤——他也许是有意表示热心以争取宽恕他从前投到客列亦惕人那里去的罪过——主张立即采取行动。①用动听的词令,他对那可儿们,即对精选的蒙古战士们,发出反对谨慎从事的言论,他说:为何以马的情况为理由延迟行动呢?你们的马状况够好,可以出战。相反地是要迅速下手,不要让塔阳得到先发制人的便利。“(我们要先攻他),人们将说:这是我们攻击塔阳,巨大荣誉将归属我们!成吉思汗的同父异母兄弟别勒古台, 所说的旨趣相同,他说:“塔阳自夸说:‘要夺取他们的弓和箭';这种傲慢态度,能够忍受么?壮士宁可执干戈而死:”——为着鼓励蒙古人,他向他们指出乃蛮地方的富饶(当然这是相对的),那里有许多肥美的马群,众多的牲畜。“如果我们抢在他们之先,这都是我们的!”只要抢夺这个多湖泊和山谷的地区,乃蛮人民必将被迫而逃到森林和阿尔泰山狭谷里面。② 
  成吉思汗嘉许这种热情。《无史》记述他的话:“以此众战,何忧不胜?” 《秘史》告诉我们,成吉思汗结束了围猎,经由阿卜只合阔帖格儿,暂停于斡儿纳兀的客勒帖该合答地方,'4'这些地点都无法找出,但是我们应该向蒙古东部寻找,因为《秘史》指示我们,这是在合勒合河附近。③ 
  第二十七节 蒙古军队的整编 
  在客勒帖该合答地方,成吉思汗进行整编他的军队。①于点清人数之后, 他重新编为若干等级,规定或确定若干军职:首先是千夫长或乞列阿儿克(mingghan…ou noyan)、其次是百夫长(dja'…oun… ou noyan)、最后是十夫长(barban…ou noyan)。'1' 他设立了六个扯儿必(tcherbi)的官职。②他组织了他自己的护卫军(怯薛,kehik)——护卫士(怯薛歹,kechikten) 分为日班(tourgha'out)和夜班(kebieut),日班七十人,夜班八十人。为了组成这支护卫军,特别从乞列阿儿克、百夫长或贵族(那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