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一位大德,无论是在家、出家,讲经说法利益众生,看了之后生不生欢喜心?还是嫉妒障碍,想方法来破坏,把这个讲经的道场使它不能成就?这个罪就重了。佛在经典里面,讲这一类的果报讲得很多很多,诸位要去看《大藏经》你就知道。
早年,我们讲过一部《弥勒菩萨所问经》,另外一个经题是《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很详细的说明这种果报。它是讲两位法师,讲经说法很不错,许许多多听众拥护、欢喜。在这个时候就有人起了嫉妒、破坏,造谣生事,毁谤这两个法师,说这两个法师不守清规,犯了重戒。听众一听,对法师的信心丧失,不来听经了,这讲经的道场不能成就。因为这个罪业堕到地狱,在人间好像是一千八百万年,他才离开地狱。人间一千八百万年,地狱里是无量劫,我们人间跟地狱时差不一样。地狱里头,谚语常讲度日如年,那叫苦不堪言,断人法身慧命。这部经我记得我曾经讲过三遍,好像都有录音、录相留下来。现在好像还有同学们从录相带整理出来有讲记,有讲记流通。不过这个讲记我没有看过,他们从录相里头写出来。
非常值得我们警惕!看到别人的好事,为什么不能够生随喜?如果生随喜的心,他所得的功德、得的福报跟讲经法师一样,决定没有差别。你看看利害、得失就在一念之间。一念觉,生欢喜拥护,真是福报无边;一念嫉妒,不能够包容,加以毁谤破坏,祸患无穷。所以在六道没有自由,没有解脱。
出了六道轮回,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佛在经上常说,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十法界里面的菩萨)有半个解脱,我们一般讲少分解脱。法身有没有?没有。般若有没有?没有。这是佛常常说阿罗汉的果报,见思烦恼断了,尘沙、无明还在。他想得到的解脱,永远不再搞六道轮回,不再受轮回之苦,这是他们的解脱;三德里头解脱得一半,般若、法身没有。什么时候才证得三德秘藏?这个三德叫秘藏,秘不是秘密,是深秘;藏,藏(ㄗㄤˋ)就是藏(ㄘㄤˊ),不显露。我们一切众生统统都有!为什么我们不能现前?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阿罗汉是执著没有了,所以证得半个解脱,道理在此地。
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修行人修什么?去妄想分别执著而已,这叫真修行,是真用功。在哪里去修?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学菩萨一样,随缘而不攀缘,没有一样不好,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众生的善行,随顺,众生的恶行,也要随顺,统统要随顺。善行里面帮助他增长,恶行里面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菩萨心。你要不随喜,他不生欢喜心,你就没有法子影响他。所以他作恶也不要怪他,随喜,看看有机会劝导他、诱导他,让他觉悟,回头是岸,这不就是把一个作恶的人度过来了!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佛菩萨示现在九法界就干这个事情,学佛的这些弟子们也是干这个事情。
佛是已经证得涅盘的人,我们还被烦恼系缚,不一样在此地。虽被烦恼系缚,我们已经明白了,已经走回头路,这就跟从前没学佛不一样,现在走回头路了。这个回头路要是能够走得有成就,不会迷失方向,不会退转,那你就得要记住,不可以不听经,不可以不念佛,不可以不持戒,不可以不修福,不可以不求生净土。念念都要想著持戒、利生、修福,你才能不退转!这里头最重要的还是听经,古人说,「三天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现在人处今天这个社会,一天不听经,你就被境界所转,这是真的。
美国那边同修打电话告诉我,虽然现在我很少到美国去了,他们从网路、从电视每天至少要听四个小时。他说不听经,日子就过不下去,心里头没有主宰,所以听经变成他们生活里头重要的一部分。这是正确的。我自己学佛这么多年,五十四年了,没有一天不读经。二、三天不读经,就恍惚了。只有天天读经,天天念佛,这心地踏实,现在人讲生活过得充实,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前面讲「非业系」,说得容易,做到太难。业是什么?业是一切造作的结果,称之为业,正在造作的时候称之为事;通常我们连起来,你看事业,事是因,业是果。无论你造作什么事,造完之后就是业。事业有三大类:善事,善业;恶事,恶业;还有一种非善非恶,佛法里称为无记业。像我们端起茶杯喝一口水,拿个毛巾擦擦脸,这个说不上什么善恶,这叫无记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利益社会、利益众生,善业;相反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破坏别人的好事,干扰别人的造作,就变恶事,恶因恶业,事业多。业后头有果报,善业感善的果报,所以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如来果地上非业,不是业系。业是能感,系是所感,把这个范围扩大是十法界,十法界都离不开业系。
我们在前面都读过,成佛的第一个因是什么?平等心。这个地方最后一句,『平等行世间』,这指的是佛,不是菩萨;菩萨是六度,四摄六度行世间,那是菩萨。平等这两个字很不好懂。诸佛如来,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诸佛如来。诸佛如来,大乘经里面讲,有四十二个不同的等级,全部都是诸佛如来,他们统统用的是平等心。平等真法界,六根接触六尘决定不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当然没有分别执著。为什么他还有等级?这个等级,前面李长者在《合论》里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无始无明习气,带著无始无明习气,这个习气厚薄不一样。刚刚证得法身的人,习气还很浓,往上去慢慢就愈来愈淡薄。习气完全没有,这叫究竟圆满佛,无始无明习气没有了。即使带著习气,不妨碍,无始无明习气不妨碍,没有分别执著,也没有起心动念。所以他应化在十法界里面大自在,真的是证得圆满的解脱、圆满的智慧、圆满的法身,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我们今天不能不造业,为什么?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造业,分别是造业,执著是造业。执著的业最重,分别轻一点,起心动念就更轻,统统都在造,造了都有果报。怎么办?我们今天要懂得造善业,不造恶业。善恶的标准是什么?十善业道。不杀生,引申它的意思,决定不可以有一念害人的念头。我虽然没杀他,我有这个念头,这个念头是杀心。你没有杀的行为,但是你有杀生的念头在,在大乘法里面,这就破戒了。大乘是论心不论事,跟小乘不一样,小乘是论事不论心。我杀这个人,我起个念头要杀他,但是并没有杀他,在小乘不犯戒,小乘是论事。你确实把这个人杀掉,你就犯杀生戒,你犯了杀戒。大乘,动念头就破戒,所以大乘戒比小乘戒难持。小乘戒里面,起个念头想占人家便宜,但是事实上没做,不犯戒;大乘人起个念头想占人家便宜,就犯了盗戒。为什么?盗心,你这个心是偷盗的心。
你才晓得菩萨比罗汉高很多,菩萨在起心动念上纯净纯善。阿罗汉的善是在行为上,菩萨的善是在心地上,不一样。如来果地上,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华严经》里面初住以上是如来果地了,纯净纯善。所以他没有业系,没有业系就没有十法界,十法界尚且没有,哪里会有六道三途?这事我们要懂,他们才是真正得解脱,得大自在。
接著是「非烦恼」,这都在第一句。烦恼大家都知道,佛把烦恼(这烦恼是无量无边)归纳为三大类: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见思烦恼讲得最多,讲得最详细,为什么?断烦恼从这里下手。见是见解,思是思想,换句话说,我们对於宇宙人生、对一切人事物看错了,没有看到真相,看错了,这叫见烦恼,叫见惑,惑是迷惑;我们想错了,想错了叫思惑,所以叫见思烦恼,你的见解、你的思想错了。我们现在见解、思想有没有错?给诸位说,错的,六道里头没有一个是正确的。正确的都做了罗汉、都做了菩萨,都走了,不在六道了。在六道里面,都是错误的想法、看法,这桩事情我们首先要承认。如果听佛这么说,「释迦牟尼佛胡说八道,我哪样事情想错了?哪样事情看错了」?你就不能接受!所以自己要认真思惟。
好在佛给我们一个标准,如果我们拿十善天天对照对照,我们就晓得我们错得很离谱。伤害众生的念头,有。不要说别的,每天饮食有没有?你要吃众生肉,你是不是伤害众生?小动物,蚊虫苍蝇来干扰你,蚊子叮到身上,是不是一巴掌就打死了?你从这些微细地方去观察。家里面有苍蝇、有蟑螂,要不要喷杀虫药?这都是杀生!它也是一条命,它来扰乱我,它就该死吗?就有死罪吗?我们要从这里去想。蚊虫叮在身上也不过是它想吃饱而已。菩萨慈悲,供养它一顿,让它吃饱,它就走了!你不愿意供养它,你轻轻的把它赶走就好了,何必去杀它?至於占小便宜的念头,不知不觉,有时候有意,有时候无意;有意是盗心,无意是盗的习气。邪淫、妄语、两舌,挑拨是非,说张家长、李家短,绮语、恶口、贪欲、瞋恚、愚痴。想想看,哪一条我今天没做?
十恶反过来就是十善,十善我今天做了几条?十恶,我这一天哪些没做,没有犯?你不想没事,这一想,真的发现到这一天过得很不安,善事没做,恶事都不免。每天这样的累积,三百六十天是一年,三千六百天是十年,长年累月的累积下来,我们是恶业多还是善业多?善业不能说没有,偶然的,恶业可是连续不断,这个事情麻烦,这是烦恼。烦恼感果报,所以佛在经上常常提醒我们,句句说的都是实话。他说一切人,这讲人道,现在得人身的,这一生当中失掉人身,就是死了,死了失人身,来生还能到人道里头来得人身,非常稀少;大多数都到三恶道去,得不到人身。我们细心去观察,佛讲的话我们都会点头肯定。再回头想想自己,我们这一生起什么心?动什么念头?说的是什么?干的是什么?来生到哪里去?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必去问人。很可惜的是真正能这么想的人不多。
我们在《往生传》里面看到一个代表的人物,宋朝莹珂法师,他想到了,愈想愈恐怖。想到自己出家不守清规,天天在犯戒、破戒,再看看佛在经上讲的,肯定堕地狱。想到地狱的恐怖,畏惧了,向同参道友请教,有没有什么方法叫我不堕地狱?就有人告诉他,「念佛求生净土,这个念佛法门是带业往生,你可以不堕地狱」。这个同参道友很慈悲,送他一本《往生传》,他看了之后非常感动,痛哭流涕,真正忏悔。於是下定决心,把他自己的寮房门关起来,一心念阿弥陀佛,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念了三天,累倒了。真的是诚心,心无杂念,居然在这个时候把阿弥陀佛念来了。
阿弥陀佛示现在他面前,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这十年当中好好的修行,到你阳寿到的时候,我来接引你」,阿弥陀佛跟他说的。可是他自己想想不行,他跟阿弥陀佛说「不行,我的劣根性太重,禁不起诱惑,我还有十年寿命,我这个十年不知道还要造多少罪业,这样好了,我十年不要了,我现在跟你走」。阿弥陀佛也停了一会儿,答应他了,「好,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他很开心,把房门打开,在里头关了三天三夜,告诉大众,他三天三夜没有吃,也没有喝,也没有睡眠,阿弥陀佛念来了。说的话很恳切,不像骗人的,三天之后佛来接引他。
大众看了是半信半疑,因为这个人的确不是个守清规的持戒的出家人,但是三天时间不长,看他三天往生不往生。到第三天早晨做早课的时候,他向大众要求,今天早课不要按一般的仪规,统统念《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送他一程。当然大家很欢喜。念到佛号的时候,大家念佛号念不到一刻钟,时间不长,他跟大家说,「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了」。没生病,真的就走了。这个事情记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确确实实证实《弥陀经》上所讲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他是三天。真正明了自己造的业系很重,决定堕地狱。地狱太恐怖了,为了畏怖地狱的苦,下定决心念佛求生。他成功了,给我们世人留下最好的榜样,这个是出家人。
早年我在美国听说一个人,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周广大先生。他没皈依,他也不信佛,但是一生做人挺厚道,在华府附近开了个面包店。得了癌症,病重的时候,医院已经放弃治疗,让他家人带回家去。告诉他,他的寿命只有几天,癌症第四期,没有法子了。家人在这个时候所谓是「病急乱投医」,没救了。这个时候正好那个地方有个佛教会,「华府佛教会」,反正都是中国人,到那里去求佛拜菩萨,看看佛菩萨保佑,能不能把他救回来。那边有位资深的老同修,跟我都很熟,常常听讲经念佛的同修,就去看他。看他那个情形,就告诉他,这个世间太苦了,不值得留恋,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为什么不求生净土?
周广大有善根,从来没听说过,临终时人家这样介绍佛法,他居然就相信,就接受。告诉他的家人,「你们不要悲伤,不要替我难过,你们大家统统念佛,帮助我」。也是念了三天,他往生了,往生的瑞相非常好。念头一转,大家念佛之后,他就告诉他家人,「在前几天,癌症很痛苦,这一念佛,痛苦没有了」,很欢喜的走了。这是让我们也证明到若一日到若七日,这是我们亲耳所闻,那个时候我在美国达拉斯,打电话告诉我。像这些念佛往生的事实太多了,真正法身、般若、解脱统统都得到。
「转烦恼即菩提」,迷了是烦恼,悟了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般若。菩提、般若都是印度话,「菩提」翻作觉,「般若」翻作智慧。觉就是智慧,没有智慧怎么会觉悟?迷了就叫烦恼,悟了就叫菩提,所以烦恼跟菩提是一个体性,一个体性二面的作用;就是一个是悟的作用,一个是迷的作用,所以说烦恼即菩提。迷了,菩提即烦恼;悟了,烦恼即菩提,自性本具的般若。
下面说『无物无住处』,「无物」是一桩事情,「无住处」又是一桩事情。无物,清凉大师讲,「虚相尽故」,讲得好。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本来无一物」,就是这个意思。本来无一物是什么?法身现前,这本来无一物。法身现前是什么境界?最低限度是圆教初住菩萨境界。好,现在时间到了,这一段我们下个钟点再讲。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再看清凉大师偈颂第二句的开示。「无物者,虚相尽故,法身显也」,文字虽然不多,确实有相当的深度。这就是说,菩萨乃至於声闻,已经从现相上、事相上体会到空寂。菩萨跟声闻有程度上的差别,在认知上是相同的。前面跟诸位报告过,声闻(就是阿罗汉)他从分析知道事相是虚妄而不是实在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知道。所以他对於一切事相不再执著,但是他还有分别。菩萨的境界比他高,不必分析,一接触就知道「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菩萨就没有分别,甚至於没有起心动念,这是比阿罗汉高的所在。
现代的科学家也是从分析里面了解的,逐渐逐渐对这些物质的现象明白了。现在科学家讲,物质从哪来的?无中生有,现在科学有这个说法,时空不是真的,时间、空间不是真的。在某种条件之下,时间、空间都等於零,就是没有。时空要是没有了,会产生异常的现象,这现象是什么?空间没有了,就是距离没有了。佛在经上讲,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里十万亿佛国土,这个距离没有了。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面前。空间没有,会有这种现象。
我们想到《往生传》里面,净宗初祖庐山东林寺的慧远大师。他是东晋时候的人,带著一批志同道合,在庐山建念佛堂,在一起共修,净土宗就是这样建立的。他往生的时候曾经跟大家说过,西方极乐世界他曾经看过三次,定中见到的,三次。人家问他,极乐世界像什么样子?跟经上所讲的一模一样。诸位要知道,远公大师当年建念佛堂,大家在一起念佛,只有一部经。《观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都没有翻译出来,那是以后翻译的,他那个时代只有一部经,《无量寿经》。所以《无量寿经》是净宗最早翻译的经典,远公他们所依靠的就是《无量寿经》。临走的那一天,他说这个境界又现前,第四次,又现前了,跟过去见的完全一样,他说我要往生了。
慧远大师决定不是妄语,极乐世界现前,就在面前的时候,空间没有了。念佛人有一定的功夫,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或是西方三圣,或者是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在往生前二、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