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鞘怯篮愕模鞘敲挥猩鸬摹T谀歉鼍辰缋锩妫挥蟹直穑挥兄粗坏直稹⒅粗挥校胍裁挥小J裁唇型耄课医驳煤芡ㄋ祝菀锥页=玻鹦亩钫饩褪峭搿M胍嵌系舻幕埃黄鹦牟欢睿娴模獠蝗菀鬃龅健F鹦亩钪缶蜕鸱直穑辛朔直鹬蟛庞兄粗�
这个道理与事实,我想同修们不难懂。所以它是这么生出来的,是这个次第,我们要把它断除,一定要翻过来。好像穿衣服,你第一件穿的一定是贴身的汗衫,再穿小褂,在汗衫的外面,再穿上大袍,那又在你的内衣的外面。你穿衣服是这个穿法。那脱,一定先脱外面的大袍,再脱你的内衣,然后最后再脱贴身的汗衫。所以我们从哪里断起?最外面的就是执著,先从这里下手。知道宇宙之间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假的,《般若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可以用它,不能执著它。你用它没错,你执著就错了,不可以执著。你可以用它,你不能够分别,为什么?它不是真的,它是从妄想生的。所以大乘教里佛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是妄想。
所以我们首先要信,虽然我还没有这个智慧,但是我们相信佛教导我们的决定不会错,决定是真实,我们从这个地方生起信心。生起信心之后,就要学放下,点点滴滴的学。譬如过去有严重的执著,这是错误。这么多年来,我们对於一切人事物的执著逐渐淡薄了,这就是好现象,这就叫有了功夫,逐渐在放。可是我们放的还不够,为什么?我们的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还有,还没有断掉。如果能把这五种错误见解真的断掉,那就恭喜你,你就是《华严经》里面初信位的菩萨,圣人,不是凡人。转凡入圣,我们在这一生当中,高级的圣人不容易,确实是很难,能够转成到最低级的圣人,就是初信位的菩萨,可以做得到。
在中国历代,高僧大德,长者居士,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很多。从初信位往上提升,提升到二信、三信、四信、五信、六信,还有。从前李老师给我们说过,讲到什么?讲到翻译经典,从前参加翻译经典的这些大德们,其中有不少六信以下,就是像小乘的位置,初果、二果、三果,参加翻经,所以他们翻译出来的经典错误很少。如果连初果这个地位都没有,你要来翻译经典,那是用你自己的意思来翻译,就不免有过失。所以经翻得这么好,有道理。在家居士都已经契入佛境界,入初信位就是入佛境界,少分。你要说怎么能得到?没有别的,放下。我们常常讲,从哪里放?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总而言之,万事万法归纳起来不外乎人事物这三大类,这三大类要看破;看破就是晓得它是生灭法,是有为法,不是真的。
所以先要看破,看破之后,慢慢放下,就不难。你要以为这些东西都是真的,放下就难;你知道这个东西不是真的,放下就不难。一定是在境界上修,离开境界没地方修。境界现前,我们常讲,顺境你生贪爱,这个要放下;逆境你生瞋恚,瞋恚要放下,你从这个地方去练。练到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不生烦恼,烦恼就是执著,不执著哪来的烦恼?严重的执著生烦恼,分别的烦恼很轻,执著的烦恼重。从这里下手,这就是「常服善铠,趣无师法」,无师法就是无上菩提。所以精进、忍辱,它的方向,它的目标,你不能不知道。这首偈我们就学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著看下面第十八首偈颂:
【见无铠仗。当愿众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
这首偈,一定也是看到军人或是士兵,没有武装。前面是看到士兵是穿著铠甲,我们现在讲戴了重装备,这个是看到士兵没有穿戴盔甲。引发菩萨的大愿,『当愿众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这个愿好!我们看到这两句经文,使我们联想到世尊在《十善业道经》里面对我们的教诲。《十善业道经》不长,其中有一段非常精采的开示,那就是世尊叫著龙王,娑竭罗龙王是《十善业道经》的当机者。「娑竭罗」就是我们一般讲的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龙王是我们一切众生的代表人,为什么用龙王?在畜生道里面,龙蛇善於变化,所以佛取这个意思,它们都是属於表法的。特别是六道众生,起心动念何止千变万化,不止。习性无常,就像龙蛇善变一样,没有定性,我们现在常常形容人心浮气躁,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就。
世出世法要想成就都需要定力,小事,小定就能成就;大事,要大定才能成就。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成就,我们修行都不例外,你有多大的成就,决定是跟你的定功成正比例,一点都不会错。我们看看世间法,世间法的禅定有八个等级,佛家常讲四禅八定。八定里面包括四禅,为什么要把四禅还另外说?因为四禅是色界天,色界天再上去是无色界天,无色界天也有四个等级,定功浅深不一样。所以色界、无色界合起来,有八个禅定的等级。你看定功的浅深,他成就不一样。初禅是梵天,这里面有大梵天王。到第二禅,就提升了,三禅是净天,四禅是福天,福报最大。再往上去是无色界,因为他没有身体,真的这身体他离开了,中国老子所谓「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他把身不要了。所以我们通常称无色界叫灵界,只有神识存在。你看看神识依旧有生灭,它有生、有堕落,所以那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真的是法性身,那是真的,不生不灭。
所以《十善业道经》是以龙王来表法,代表我们大众心识不定,告诉龙王就是告诉我们大家,龙王是我们大家的代表。他说「龙王,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世间苦」,这句话就太重要了!一切世间包括了十法界,一切世间。十法界里面,佛法界、菩萨法界,他有什么苦?不见自性之苦,没有明心见性,无明没断;虽然分别执著断了,也就是说见思、尘沙烦恼断了,无明没有破,所以还是有苦。「能断一切世间苦」,这句话太重要了,我们听到这句话,耳朵都竖起来。这个法是什么法?佛说出来,心善、思惟善、行为善,这个善就是十善业道。
起心动念不离十善。分别、执著,分别执著是思惟、思想,不离十善;言语造作也不离十善,这就能离一切世间苦,你说这个多重要!佛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所以十善业道,是佛对一切众生所开的无量法门,这是无量法门里面的最初方便。用现在的话讲,这是基础教材,共同科目,不管你学哪个法门,哪个宗派,中国人常讲的显教、密教,宗门、教下,大乘、小乘,统统是以十善业道为基础。这是入佛门学习的第一门功课,所以我称它为佛法的根本。
中国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接受的教育,总不外儒释道三家。这三家都有入门的教科书,都有入门的,也正是所谓最初方便。我们从哪里下手?从哪里学起?有最初的方便。儒家就是《弟子规》,佛家就是《十善业》,道家就是《感应篇》,这不能不懂。确实在古时候,不论你识字不识字,不认识字的他也懂,为什么?父母教他,做出样子来给他看;社会大众教他,每个人在思惟、在言行,无不以此为做人的标准。你看《弟子规》第一次在澳洲开讲的时候,是蔡礼旭老师去主讲,有英语翻译,澳洲人来听的也不少,听了之后都赞叹。我们去问他,听了之后觉得怎么样?几乎大家都这个说法,做人应该是这样。外国人从来没有接触过中国文化,听了这个讲演之后,赞叹、欢喜。
所以,他非常欢迎我们移民在他们国家,很希望中国这些圣贤教诲能够介绍给他们。所以我们把《弟子规》就翻成英语,《十善业道经》也要翻译,再就是道家的《感应篇》,或者是《文昌帝君阴骘文》,都要翻译。《感应篇》也是一千多字,《阴骘文》只有七百多字,性质相同,都是讲业因果报,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古大德在每一句每个条目之下,都收集古往今来果报的例证,那不是寓言,确实有真人有真事。所以我们要讲到因果教育,对於眼前的许多发生果报的事情,报纸有刊登,杂志有刊登,有心人应当搜集,做为学习,做为介绍有力的参考,真人真事。能够提醒现代人的警觉,增长他的信心。
佛在经上说得非常好,希望我们能够做到永离诸恶,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我们的起心动念没有毫分不善夹杂;我们的思惟,对於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没有丝毫不善夹杂;我们的言语,我们的行为,也没有毫分不善夹杂,十善业道你落实了。你的心善,你的思想善,你的言行善,这个基础才能入佛门。你看看佛的经论,无论是大小乘经,一展开都会看到,佛菩萨说「善男子,善女人」,你要知道那个善是有标准的,标准就是十善业道。所以在家学佛的同学不能不修十善,不修十善就不是佛弟子,从十善的基础才能够建立三皈五戒。你看很多同学受了三皈,也有些受了五戒的,如果十善业道做不到,你的三皈、五戒是假的,不是真的,有名无实,这要懂得。如果是出家的同学,你一定要有十善业道的基础,有三皈五戒的基础,再进一步,有《沙弥律仪》的基础,你这才真正是入佛门,这是形式上的佛门。你入了佛门,你可以修学佛法了,无论修什么法门你会有成就,为什么?你有基础。
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你再精进,再用功,修一辈子,往往都不能成就,念佛都不能往生,这是真的。过去李老师常常警惕我们,台中莲社的莲友人数很多,真正往生的,一万个念佛人,他不指外面的,指我们台中莲友,一万个人当中,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二、三个,不是每个念佛人都能往生。为什么比例那么少?十善、三皈、五戒没有落实。那是居士道场,要求的就是十善、三皈、五戒。没有三皈、五戒,真正落实十善业道,念佛也能往生。为什么?像《弥陀经》上,常常念到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男子,善女人」有你在内,包括你在内,也就是包括所有落实十善业道的人,所以他能往生;换句话说,没有十善业道就靠不住。
今天这个社会,同学们,十善业道对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困难?为什么做不到?我们要找出这个原因。原因,根本,就是教学要从小教起,他就有根。我们从小就没有人教,父母疏忽了,没有教我们,老师也不教我们,於是我们天天接受社会的染污。到年岁大了,恶习染污已经非常严重,很不容易改掉,这时候你要学十善业当然困难,道理在此地。古时候人容易,就是因为从小他就接受圣贤教诲,所以儒跟道教他就不难。今天这么困难,我们要把困难的因素找出来。所以这几年,我们才特别提倡《弟子规》的学习,道理就在此地。《弟子规》之学习,使我们从根扎起,有《弟子规》的基础就有儒家的基础,再学道、学佛就不难。《弟子规》里面只讲一百一十三桩事,这一百一十三桩事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落实!文字不多,总共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三个字一句,总共三百六十句。编写的时候押韵,你读起来很顺口。
前天有几位同修来看我,他们把《弟子规》谱成了歌谱,可以唱颂,让小朋友唱,这就更容易记忆。他录下来让我听,我听了两遍,不错,很欢喜。希望将来更进一步,做成VCD,可以在电视萤光幕上,不必看人,把文字打出来。他现在只有CD,只有听,没有文字,能够把文字打出来,这最理想。可以广泛的流通,这比印书的成本更低,大量流通。有这样的基础,从这儿开始,三教的基础你都有根了,无论学世法、学佛法都会有成就。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好,十善业道是人天法,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乃至於无上菩提,都依这个为根本,都依十善为基础,你说多么重要!所以确实他能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
做人应该如此,澳洲人讲的;不但做人应该如此,再能向上提升就生天。生天也靠这个法门,依这个法门修学决定不堕三恶道,为什么不干?这个里面一百一十三桩事都是善行。里面告诉我们,恶要离,善要修。十善的反面就是十恶,如果你不修十善,肯定就落在十恶。你要说十善我不要,十恶我也不要,话说得好听,做不到。你不是善,肯定就是恶,你不会站在中间;能站在中间的人是圣人,不是凡人,二边不著,中道不存,圣人。所以说的话很好听,你仔细再想想你的思想、言行。我们说到这个地方,想想还是古大德用功过格的方法有效。我们业障、习气重,知道不善而不能改,可以用功过格来试试看。这是严格的要求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改恶为善?然后再提升,转迷为悟,这都是学习的过程。
真的觉悟,真的放下,那就又往上提升一层,转凡为圣。大圣难,小圣可以做到,小圣就是我们《华严经》的初信位菩萨。努力向这个方向、这个目标精进,前面说过,被甲精进,勇猛精进,方向、目标是正确的。虽然还没有证得,在小乘人讲初果向,还没有证到初果,但是他的方向、目标正确,没有错误,他向著初果的目标去迈进。在《华严经》里面,虽然不是初信位菩萨,初信向,向著初信这个方向、目标走,没错。
如果能将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求生西方净土,给诸位说,肯定往生。你虽然不是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你确实是预备阶段的善男子、善女人。好像我们读书,你不是正科,你是预科,你很快就要进入了。这是净宗里面所讲的带业往生。所以要懂得时时刻刻警觉自己,提醒自己,离一切恶,修一切善。真正修行人,这个警惕是念念不忘。
出家人吃饭,吃饭也要发愿,吃饭之前先供养,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你看都有愿。端起饭碗,从前出家人是钵,第一口饭也有愿,离一切恶;第二口饭,修一切善;第三口饭,度一切众生。你看饭前有供养的愿,吃饭的时候也没有忘掉断恶修善度众生。念念不忘,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所以他能够保持正常的精进,不容易退转。没有想到这个饭菜好不好吃,没有这个念头,这种念头就起妄想分别执著,那就容易退转。为什么?容易产生贪瞋痴,合口味的,贪图享受,贪爱的心起来;饭菜不好,心里就不舒服,怨恨的心就生起来。
我们想起安世高大师传记里面有段公案,公案就是我们现在人讲故事,这是真的,不是虚构,不是寓言。大师在中国早期翻经是有名的一位大德,他翻得好,中国人非常欢喜。他是用意译,不是直译,像以后的鸠摩罗什大师一样,非常喜欢念他的。现在流通最普遍的《八大人觉经》,经文不长,那是佛法的纲领,是他翻的。他译经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后,他到江南去办一桩私事,这个私事是什么?过去生中的一个同学,他过去生当中也是出家人,绝对不是过去一世、二世,大概很长久的一段时间。这个同学明经好施,佛法通,不是不通,讲经说法的法师,又喜欢布施。这个因好,可是烦恼习气没有断。
古印度这些出家人每天都在外面托钵。托钵,托到的饭菜不好吃,他心里就难过,觉得自己讲经说法,欢喜布施,应该是有好的供养,为什么供养这么差?心里有点难过。就这么一点点不善之业,堕落在畜生道。因为他讲经,又喜欢布施,就是有慧有福,做了龙王。在什么地方?鄱阳湖,江西庐山下面的鄱阳湖,在那里做龙王,我们现在一般人讲作神。这个龙王非常灵验,所以周边一千里的人,没有不到那里去拜他,香火鼎盛,有求必应,福报很大。过去生中喜欢布施,所以福报很大,信徒很多,供养很多;因为他明经讲经,所以他灵验异常。你去拜他,去求他,你在湖里面走,在长江里面走,一定是风平浪静,平平安安,真的有灵验。诸位要晓得,他那一点点不善之业,在我们今天简直就没有感觉到,你看一念之差堕到畜生道。
安世高跟他是同学,知道他的同学这个龙王寿命到了。神还是有寿命的,寿命到了,他又要去投胎,要去轮回,所以去度他,去帮助他。他就到鄱阳湖,那时候叫'共+阝'亭湖,不是洞庭,洞庭是在湖南,我们讲的是'共+阝'亭,就是现在的鄱阳湖,到那里去。到那边去,这个神真的是很灵验,晚上托梦给庙里面的住持。龙王告诉他,明天有个人到这边来,是我过去的同学,他是位高僧,要好好的招待他。所以安世高到这个神庙,神庙里面预先就知道了,热烈的欢迎。安世高自己也把来意告诉大家,跟龙王托梦完全相应。他就到神殿给这个神说法,而且告诉他,你出来给大家看看。神不好意思,说我这个身相不好看。安世高还是让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