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国家非常富庶。人人善良,人人都接受儒释道的教化。这是通过了试验,证实儒释道教学的效果能化解一切冲突、能致安定和谐,这真的通过试验了。
一直到干隆以后,嘉庆、道光都还不错,不过后世子孙没有像前面几代皇帝那么样认真去做,所以国运慢慢就衰了。到了咸丰年间,慈禧太后干政,大概她听这些教诲不太入耳,所以就把宫廷里面讲经这个制度废除。取而代之的,慈禧迷信,喜欢驾乩扶鸾,搞神通感应,这个错了。所以清朝的亡国亡在邪道上,不是正法。这些事情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
因为我在年轻的时候,很小的时候,十二、三岁,那时候住在福建,福建人喜欢扶乩。我们小时候常常看,我很相信。为什么?那个乩盘是两个人托著的,这两个人是什么人?大概都是临时在街上找卖柴、挑水的、拉黄包车的,不认识字,苦力,把他们找来。请他们洗洗手、洗洗脚,洗干净,来端乩盘。在沙盘上写的字写得很工整,没有草字,我们在旁边的小朋友都认识,大概一个小时会写几十个字,记录下来。我很相信,那绝对不是假装的,因为两个人都不认识字,不是一个人操纵乩盘。
我在二十几岁时在台湾所看到的扶鸾,跟福建不一样,它专门有乩童,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拿这个乩盘,没有,不是的,专人。而且乩动的时候,速度很快,字很潦草,我在旁边仔细看,看一、二个钟点,我一个字都没看懂。他是念念有词,一个小时写几千字。我就把这桩事情报告章嘉大师,向他老人家请教,这到底是真的是假的?章嘉大师才把清朝宫廷里的事情告诉我,他说扶鸾不是真的,是灵鬼冒充佛菩萨、冒充神仙,也是想做点好事,修点功德,多半也都是劝人为善。小的事情、很近的事情,他讲得很准,所以相信的人很多;大事、时间远的事,他就胡说八道,反正说了之后,你也找不到他。所以把这些事情告诉我,佛门的佛弟子不要搞这些,不要跟这些鬼神往来,对鬼神敬而远之。实在讲,我们修持稍稍得力,鬼神会来找你帮他;换句话说,他帮不了我们,我们可以帮他。
在学佛这么多年当中,无论是在家、出家的同学,我想这些事情常常遇到,纵然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同参道友你会见得到。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有鬼神附身,也有鬼神托梦,他来求你,求你诵经、念佛给他回向,真管用。这个讯息从哪里来的?从附身来的,有鬼神附在人身上,来要求超度。我们讲经回向,功德也很大。念佛、三时系念来做超度佛事,做完之后,有时候他又附身,我们就问他:怎么样?我们给你诵经,劝你来听经,你们有没有得到利益?他就会告诉我们,大概得利益的占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里面得利益的,当然人的根性不相同,鬼神也一样,真正念佛求生净土的,有,不是没有,少数。而多数怎么?生天,脱离恶道,生天。我们知道,他们生天多半是在四王天跟忉利天,有的转到人道来,有的转到畜生道,转到畜生道的多。诸位要知道,地狱、饿鬼转到畜生道是超生,那是占绝大多数。还有三分之二还没有得度,绝对不是一次就度很多人,不可能,这个道理我们懂。所以我们讲经不中断,念佛不中断,每个月我们三时系念也不中断,天天给他回向,月月给他们回向。这次没有得利益的,下一次,再下一次,再下一次,他会得利益。所以,这是我们帮助这些众生。自己修行功夫得力,自己能有成就,也帮助了很多众生。
所以,回向非常重要。你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最后一条,「普皆回向」,我们要有这个心量,念念不舍一个众生。尤其是自己的冤亲债主,我们这一生当中没有跟人结怨,前生、宿世,你就不能保证没有跟人结怨。没有跟人结怨,有没有跟畜生结怨?有没有杀害过畜生?有没有吃众生肉?你吃众生肉,你杀害众生。蚊虫、蚂蚁、苍蝇、蟑螂,你有没有杀害它?它也是一条命。不要以为这些动物小,任意的去杀害它,错了,那也是一条命。杀一条命,你就欠一个命债,你占人家一点便宜,你也就欠人家的债务;欠命的要还命,欠债的要还钱。因果通三世,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如果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无论是什么身分,处事待人接物,决定不敢害人。
自己有能力、有智慧,全心全力帮助苦难众生,这才对。哪些是苦难众生?没有超越轮回,统统是苦难众生。纵然今天大富大贵,富贵享完之后,来生能不能再得到富贵?靠不住。一万个人当中,死了以后,来生还得人天福报的,恐怕只有几个人,不成比例。为什么?大多数富贵人享福的时候不知道修福,他所修的福不是真正的福田。这桩事情诸位好好的念念《了凡四训》,你就明白了。前些年,马来西亚做的两片,两个小时。对於真正修行人,把《了凡四训》当作功课来做的人是非常方便,因为时间只有两小时。每天用两小时时间看一遍,你能够一年不间断,看上三百六十遍,因果教育的根,就在你心里面生起来了。我相信你这一生,处事待人接物,起心动念,你就会想到因果,对於你的修行有大帮助,这不能疏忽。
印祖在世,一生极力提倡,那是真实智慧,他看到我们现前的社会状况。在我们推想,用儒来教来不及,用佛来教也来不及。用什么方法能有效?因果。每个人都知道因果报应,你起心动念一定会收敛,一定会想想害人的事情不能做,亏心的事情不可以做,你就有警觉心。不能做一桩对不起人的事情,不能做一桩对不起社会的事情,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世界的事更不会做了。起心动念,利人就是真正自利。现在人不一样,不相信因果,不知道伦理道德,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起心动念都是损人利己。以为损人可以利己,实际上损人是害自己,所以他在一生当中受的苦难、折磨很多,他自己都不晓得什么原因。只有聪明智慧有大福德的人,王!这些人容易度化,你一说他就明了,他就清楚。
下面一首偈跟这一首有连带关系,我们未尽之意到下个小时我们再继续探讨。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著看第二十二首偈:
【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
我们读这首偈,也要懂得引申的意思。『王子』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他们能做社会大众的好榜样,影响尤其是大。我们今天为佛弟子,佛是法王,菩萨是法王子,既然学佛,都是佛的学生,佛的学生,古印度的称呼就是菩萨。菩萨有等级的,就好像在学校念书一样,菩萨是学生,毕业了,毕业就是佛。
所以菩萨是学生,有一年级、二年级,有小学、中学、大学,不一样,都是学生。佛法里面讲,像《华严》给我们说的,十信,第一个十年级,好比是小学。第二个叫十住,第二个十年级,好像是初中。第三个十年级,十行位的菩萨,好像是高中。第四个十年级,好像是大学。第五个十年级,好像是研究所。所以,佛法里面讲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一个位次,上面还有个等觉,五十一个阶级。而修学时间长短不一样,完全靠个人的功夫。有些人在一生当中,这五十一个位次他都完成,好像是他拿到博士学位。在佛法里最高的学位是佛陀,第二个学位是菩萨,最低的学位是阿罗汉,这都是真正拿到学位了。小乘有四果四向,八个阶级。
我们今天『从法化生,而为佛子』,那就是一定要依照佛陀的教诲去学习。「从法化生」这个意思很深,父母生我们的身,肉身,恩德很大!生我们,养我们,教我们。现在做父母的,生跟养做到了,教疏忽了。我们接受佛陀的教育,圣贤人教育的目的在变化气质,这是从中国古圣先贤教人,读书在求变化气质。也就是说,变恶为善,变迷为悟,变凡为圣,变就是变化,这叫什么?法身慧命。佛法讲我们有两条命,我们的身命得自於父母,我们的慧命得自於老师,佛是老师,这个诸位一定要清楚。
我们称释迦牟尼佛,称他什么?本师,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是什么意思?尊敬,我们讲尊敬的,要翻成中国的意思,尊敬的根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是学位的名称,他拿到最高的学位,像我们今天讲的博士,最高的学位。所以翻译出来,你就知道没有迷信,佛不是天神,佛不是鬼神,佛不是神仙。佛是个觉悟的人,化迷为悟,化凡为圣,他是觉悟的圣人。我们遵从他的教诲,依他的教诲来修行,转变我们的气质,这是真正的佛弟子。
它有标准,我们同学们在一起,都选择净土宗,净土宗最重要的修清净心,心净则佛土净。清净,那你就想到,清净的反面是染污,什么东西染污?烦恼是染污,最严重的染污。所以佛给我们的标准,十善业道!初学佛的人要从这里下功夫,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从这里扎根,从这里入门。现在人说实在话,没有接受过圣贤教诲,包括佛法,佛法是圣贤教诲,不懂得孝顺,什么叫孝顺,不知道。而现在做父母的人,因为他也没有接受过圣贤教育,他也不懂得什么叫孝顺。所以他生儿育女,教他的儿女,他自己都不懂得什么叫孝顺,子女怎么会懂得?
我听到庐江文化中心的报告,最近有个小朋友,很顽皮也很聪明,很难教。他们全家学了弟子规之后,父母懂得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晨昏定省,从前没有,现在知道了。早晨、晚上都要问问父母好,衣著能不能保暖?常常关怀;饮食合不合口味?照顾的很周到,小朋友看到了,看到,他自动就会学。学了什么?照顾他自己的父母,这就对了。看到父母孝顺祖父母,他旁边学会了,所以教育是要以身作则。你对自己父母不孝顺,孙子看到,你做儿子不孝顺,你要求他孝顺你,哪有这个道理?他从小天天看,父母就是他一面镜子,就是他的好榜样。所以父母要想儿女孝顺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要孝顺你自己的父母给他看,自然他就学会了。你要尊重自己的老师,让儿女看到,他才会学到尊师重道。这应该的,这个道理我们讲得很多。
尊师就是尊重「道」,老师是代表道统、传统。由此可知,老师是社会大众的表率,是社会大众的榜样。老师的生活是最清苦的,在古代常讲穷秀才,因为他没有从事生产事业,他只是教书。教书,学生家长送一点供养。学生家庭富裕会多送一点,逢年过节多送一点礼,供养老师。家境清寒的就很少,甚至於还有家境非常贫苦的,三餐饭都得不到温饱的,这时候老师还要照顾他,还要帮助学生的家庭。所以做老师的人很辛苦,但是起心动念,言谈举止,都给社会做个好榜样,伦理的好榜样,道德的好榜样,因果的好榜样,老师要做出来。
他的辛苦,我们非常明白,他有好的果报。往往果报不在这一生,果报在来生后世。因为一生心行端正,念念都为下一代,给社会大众、给下一代人做最好的榜样,他的福报在来生。虽然自己清苦,而且还能帮助别人,布施。所以,他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换句话说,来生得大富贵。我们就知道,现在世间这些大富贵人,前生、宿世多半是什么?多半就是这一类的穷秀才,他所修积的德行,他所修的三种布施,所以在这一生当中得大富贵。
我们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对富贵人羡不羡慕?不羡慕。对於这些教书的,清苦的这些老师尊不尊敬?非常尊敬,由衷的尊敬,他们是社会安定的根源。所以古时候帝王、大臣、长者,对於读书人没有不尊敬的。虽然他很清寒,他非常清高,真正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甘心情愿过他清苦的生活。他的快乐在读书、在教学,得天下之英才而乐育之,这是人生最大的乐事,他有他的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圣贤之乐。现在的社会价值观转变了,在从前读书是社会地位最高,最被人尊敬的。社会的排行榜,士农工商,士是读书人,读书人排在第一。现在价值观改变,现前社会是富裕的排行榜第一,工商摆在第一,读书人贫穷,现在读书人排在最末后。这是社会为什么会动乱,这个道理你有没有参透?凡是社会重视伦理道德的,决定是太平盛世;凡是社会废弃伦理道德,不要了,疏忽它,不要了,肯定是乱世。
我们今天生在价值观颠倒的时代,圣贤书还要不要读?现在就有许多家长说念这个书没用,念这个书将来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现在念什么?念工商、念科技。大概学生最热门、热衷的是电脑、电子、机械,这是最热门的。为什么?找工作方便,大公司都需要这些人才。伦理道德的人才,他没用处,这个东西不能赚钱。是!不能赚钱,但安定社会。今天社会动乱,冲突这么多,靠什么?要靠这个来化解,要靠这个来安定,所以,只有少数真正觉悟了,舍己为人。今天做这事情很辛苦,不容易。所以有同学们告诉我,好事难做,好人难为,人家误会你,大家看到你讨厌你。你做好人,他不是说你是好人,说你是傻瓜、你愚痴、你傻,你怎么不知道赚钱,你怎么不知道享受?你真正想做一桩好事,障碍太多,不让你做;你做坏事,帮助的人可多了。你不相信,我开个赌场,就有很多人投资,为什么?赚钱。那是害人,让人倾家荡产。所以今天社会是颠倒的社会。
我们真正发心做,我们要明白,将来的果报不可思议。你今天能付出多少的牺牲、多少的代价,来生后世百倍的报偿、千倍的报偿,福德不可思议。所以今天我们什么享受都没有,我们今天干的是什么?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只愿布施,不求回报,回报的念头都没有。可是在自己,虽然很清苦,生活能过得去,好!够了。三餐能吃得饱,衣服能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足了。我们生活在世间的需求满足了,不必再求。你现在给我大的房子,我不要,为什么?每天整理就很辛苦,一个人住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一间房子足够,很容易整理,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你说你多么快乐,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恐惧。
所以要心净,要把染污放下,现在染污严重,大家都知道。首先在哪里?从生活上放下染污。穿衣服,还是穿棉布保暖,好!你穿一些尼龙、绸缎,化学的东西,对身体不是健康的,伤害健康。饮食,今天的肉食决定不健康。除非你住在农村里,你在超级市场买的肉食都不是健康的,里面有很多化学微生素在里头。甚至於素食,蔬菜有农药,很严重的农药。乃至於茶,我去参观过农场,参观过茶园,茶农种茶也是用农药、用化肥,所以茶叶长得很好,很好看,不正常。
所以三十年前汤恩比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真正懂得健康,懂得卫生,还是要恢复到过去那种农耕的方法,它是自然的,那是健康的。家里面养的畜生,一定要放到外面,可不能关在笼子里,关在笼子里决定不健康,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外国人他们喜欢吃牛羊肉,牛羊是养在牧场,牧场的规模都非常大,正确的,它不是养在笼子里头。不是自己用化学肥料来喂它们的,它们自己去觅食。这就是说明,确实有些外国人他们的饮食比我们健康。现在海里面的东西都不能吃,为什么?海水严重污染。在从前认为什么?海鲜、河里面的鱼大概是比较好一点,现在我们知道,河川、海洋严重的污染,都是人为的,都是自己害自己。从这些地方你就懂得怎样调整你的衣食卫生,保护你的生理。
再说到精神的染污,就更严重了。我们天天所接触的,大概现在接触最多的是报章杂志跟电视,还有电脑,这是接触最多的,这些东西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妨害。就是里面的内容是严重的精神染污,你天天接触它,没有好处。所以我学佛之后,懂得这些道理,我至少有四十年跟这些断绝关系,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看报纸,不看杂志,断绝四十年。连电话都很少,尤其现在的手机对人害处很大。我看到有些广告里提出一些警告,很有意思。它说用手机的人,希望用的次数愈少愈好,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分钟;换句话说,一分钟以上,对你身体就有伤害。所以方便是给你方便,可是你要付出代价,你付出的代价跟你所得到的方便不成比例;换句话说,为了这点方便,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不值得。
所以在这些地方,佛弟子应当天天接受佛菩萨教诲,佛菩萨教诲在经典里面,我们一定要把时间拿来多读经书、多念佛。我们这一生要走的路,要转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