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臃穑钔费瓜氯ィ饨行扌校饨心罘稹N颐悄罘鸩皇悄罡鹛模怯谜饩浞鸷呕指次颐钦!⑵匠P模饨谢嵊霉Γ嬗霉ΑT谏畹敝辛贰⒃诠ぷ骼锿妨贰⒃诖κ麓私游铮换痪浠八担磺惺薄⒁磺写Α⒁磺惺吕锿罚钅畈灰橇饭Γ飧龉κ鞘裁矗烤褪遣环直稹⒉恢粗⒉黄鹦摹⒉欢睿土氛飧觯饨姓嫘扌小D苷庋觯獠沤泄Ь础F障推腥笤竿趵锿芬惶酢咐窬粗罘稹梗颜飧霭谠诘谝弧N颐墙裉煳裁丛谏畹敝刑岵黄鹄矗糠直鹬粗浅Q现兀跷虻哪钔诽岵黄鹄矗蛟谀睦铮课颐敲挥泄Ь础
  所以印光大师在世的时候,有不少人向他请教,学佛有没有什么秘诀让我们早一点成就?我想每一个学佛的同修都有这个念头,我最初学佛也不例外。第一天见章嘉大师,我就向他老人家请教这个问题,我们知道佛教好,有没有什么方法教我们快一点契入?章嘉大师教我「看破放下」。印光大师教人「诚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要问什么是诚?什么是敬?诚这个字就是真诚、就是真心,真心里面没有丝毫虚妄就是诚。清朝末年曾国藩先生大家都知道,他读书笔记里面曾经给诚下了个定义,就是什么叫诚?他解释这个字,「一念不生是谓诚」,这个说法正确。你起心动念就不诚,不起心不动念这是诚。所以真诚是菩提心的体,它本来就是这样的,绝对不会夹杂一个杂念。起心动念,诚就失掉了。印袓说的这两个字意思很深。
  诚是心,诚心表现在外面是敬,毋不敬。你看儒家《礼记》里面头一句,「曲礼曰:毋不敬」。佛门里面,你们看看仪规里面,无论是日常课诵还是忏悔的仪规,这个很流行,《大悲忏》、《梁皇宝忏》、《慈悲三昧水忏》,你去看看这个忏的本子,我们叫忏仪、仪规,头一句「一切恭敬,一心归命」,你看看这个字样,这就是礼敬诸佛。诸佛就是一切,不是说一切成佛的这些人,包括他们,还包括没成佛的。因为一切里面包括三大类,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包括这三大类。未来佛是谁?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所以我们对佛那种诚敬,对人、对事、对一切众生绝对没有两样,这才叫『恭敬修行,一切佛法』。我们今天对佛很恭敬,对人就不恭敬,对畜生就更不恭敬,那对蚊虫蚂蚁、蟑螂苍蝇,你还能恭敬它吗?它也是未来佛,你对它不恭敬,任意去驱逐、任意去杀害,错了,这八个字全都没有了。
  世间人确实没有法缘、没有遇到善友、没有遇到佛法;佛教的这些经典没有遇到,没有遇到善友跟他讲解,那些小动物全都有灵性。人在这一生当中做了很多错事,来生说不定就投胎投到那里去了。蚊虫、蚂蚁、蟑螂都是人做的,诸佛菩萨也是人做的,学佛的人知道。现在西方研究这些轮回的人愈来愈多,也都知道身有生灭,灵性没有生灭,我们中国一般讲灵魂,灵魂没有生灭。他离开这个身体,他很快去找另外一个身体,所以说老实话,人有没有死?没有,永远没有死,有没有生?也没有,真的是不生不灭,不过常常换身体,而且换得很快,正如同我们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间常常换衣服。我们把衣服当作身体,把我们的身体当作我们的灵魂,穿上这个衣服就是穿上身体,不定在什么时候他身体丢掉再换一个身体,所以身的生灭就跟我们穿衣服、脱衣服一样,很正常,没有什么可怕的。
  灵性不灭,所以聪明人、明白人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是大幅度提升我们的灵性。就是希望我们换的衣服愈换愈好,不要到来生去换畜生的衣服,尤其不要去换蚂蚁、蟑螂、蚊虫,不要去换这些;当然,更不好的饿鬼、地狱,那是更差的。要往上提升不要往下堕落,那要怎么做?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善恶的标准是什么?你们看《了凡四训》里头中峰禅师的开示,你就明白了,标准很多。总的来说,利益众生的事情是善,利益自己的事情是恶。第一句大家不会怀疑,利益众生是善,都会点头。第二句听到利益自己是恶,这就会摇头。为什么利益自己是恶?世间人都说利益自己是应该的,怎么会是恶?在佛法里面讲是恶,利益自己增长我执,对我的执著,我执太严重决定出不了六道。
  所以你看《金刚经》上讲的,这是最低的标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做到无我,这个人超越六道。无我是什么?你要晓得我有假我、有真我。假我是身,一般世间人把身当我,错了。真我是什么?真我是灵性,这是真我,真我没有生灭。这个假的,假我(身体)有生灭,灵性不生灭。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不会贪生怕死,这是真的一点不假。不贪生、不怕死,知道自己永远存在。六道轮回就是换身体,但是换得非常辛苦,所以佛说生死疲劳,轮回不息,这是不正常的现象。阿罗汉之上这才算是圣人。现在时间到了,这两首偈我们可以合在一起讲,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第十二首偈:
  【不得恭敬。当愿众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
  同学们都知道「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是《华严》修行的纲领,十大愿王展开就是我们现在学习的「净行品」。净行品一共有一百四十一愿,你看十条一展开就是一百四十一,这一百四十一是细目。一个修行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你所接触到的人、所接触到的事、所接触到的环境,没有一法不能引发菩萨无尽的悲愿,这个道理一定要懂。你真正懂了之后,明白之后,诸佛菩萨在哪里?普贤菩萨在哪里?文殊菩萨在哪里?毗卢遮那佛在哪里?你果然明白了,就是从早到晚六根所接触到的境界,无一不是。毗卢遮那佛这个名号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遍一切处。佛门的同学,也许你们听过佛家常讲无有一法不是佛法,佛法包括一切法。这个话是给谁说的?修普贤行的人说的,无有一法不是佛法。要不是修行,对凡夫来讲,对凡夫来讲无有一法是佛法。凡夫迷,也就是说心性上面盖上妄想分别执著,迷失了自性,没有一法是佛法,《华严经》也不是佛法,这真的。
  你看看现在许多学者专家,他们读不读佛经?读,也很用功的研究,把它当作哲学去研究,把它当作文学作品去研究,那就不是佛法。修普贤行的人,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吃饭穿衣都是佛法,吃饭自己提高警觉,断贪瞋痴。断贪瞋痴是佛法,你抓住这个原则,没有断贪瞋痴就不是佛法,所以法没有定法。穿衣吃饭、待人接物这里头决定没有贪瞋痴,没有一法不是佛法。带著贪瞋痴慢,还有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天天读《华严经》也不是佛法,天天拜阿弥陀佛也不是佛法,这个道理要懂。你懂了之后才知道为什么有人修行成功,有人一辈子拜佛不成功,依然是凡夫俗子,依然是搞六道轮回,差别在此地。你看看这不是日常碰到的事吗?无论在什么地方遇到有人对你很恭敬、很有礼貌,你心里面立刻就警觉到,「恭敬修行,一切佛法」。遇到一个人对你很没有礼貌,对你一点都不恭敬,『当愿众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这是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只要你觉就是佛法,迷就不是佛法,这一定要清楚,特别是我们学佛的同学。
  现在社会上对佛法确实不了解,有很重的误会,一提到佛法,他就想到泥塑木雕的佛像,这偶像,拜偶像。看到佛教这些经书,迷信,他就排斥、就拒绝,他不知道这里头全是给你讲的做人做事的大道理。试问,无论是哪个人,你喜不喜欢发财?你喜不喜欢聪明智慧?你喜不喜欢健康长寿?没有一个不喜欢,要不要?没有一个人不要。不管信什么宗教,甚至不信宗教,你问他这三桩事情你要不要?真叫梦寐以求之。你能求得到吗?「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法确实很现实,怎么样发财?发财是果报,果必有因。你修因你才能得果报,因果要相应,佛在经上这个就讲得多了。菩萨六波罗蜜里头,第一条布施波罗蜜就具足这三种法。财布施是因,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有需要的时候,我们有这个财富的能力,布施给他、帮助给他、成就他,这是财布施,这是善法,这是佛法。我们看人家需要的时候,我们自己有能力,不肯给他,一毛不拔,这是不善。佛讲财布施的果报得财富,换句话说,你要是真相信,真能够去做到,然后你才会明白佛没有骗人,愈施愈多。
  早年,这说起来大概也八、九年之前,我在新加坡讲经,住在佛教居士林。居士林每年过年,好像是有一天还是三天,我记不清楚了,供斋,什么人都可以到那边吃饭,免费。一九九九年我在那边过年,在那边的时候(一九九八年我就过去了),我看到很欢喜,我跟他们常住建议,这种供斋是好事情,免费的,能不能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供养?居士林大家也欢喜,我说我们全心全力把这个事情做好。先是每天大概有六、七道菜,自助餐,每天来吃饭的人,一千多人;星期假日,二、三千人。这个事情宣布之后,居士林的林友很多,每个人都送礼,送油、送盐、送菜,搞得好兴旺。大概到年底的时候,一九九九年到年底的时候非常兴旺,每天吃饭的时候至少有一千五百人以上;假期放假,星期日、星期六最多的时候到四千人来吃饭。所以其他的宗教也来看,看到这个,你们这个开销好大,这要多少钱!
  从发心供斋起那一天,继续不少年,天天都这么做法,居士林没有买过米、没有买过菜,油盐都没有买过。各方送来的吃不完,吃不完这个东西又不能留,尤其是菜,二、三天它就烂掉,所以我们的米油盐跟蔬菜,每天都用小卡车送到外面结缘。新加坡有好几个宗教,他们都办的有孤儿院、养老院、医院,我们是长年不断的供给他们,我们太多了。愈施愈多,就怕你不做。佛讲的话一点都没错,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素食是无畏布施,为什么?不杀害众生,跟众生不再结冤仇,这是无畏布施。佛门里面的放生是无畏布施,劝人吃素、劝人放生都是属於无畏布施。还有夏天蚊子叮到你身上,你要不要布施它?它也不过要来吃一餐而已,它肚子饿了,你要很慷慨大方,你就欢欢喜喜的供养它一餐,它吃饱就走了,这是财布施。它吸血,供养它就是财布施,又是无畏布施,为什么?你不杀害它,这个果报健康长寿。你要是一巴掌把它打死,这就有过失。它到这里来讨一餐饭,它命不该死,它不该死,你不肯供养它,你把它赶走就好了,不要杀它。所有家里的这些小动物,你要能够以爱心对它,它跟你非常合作。我们学佛这么多年,跟家里这些小动物处得非常友好,苍蝇、蚊虫、蟑螂、蚂蚁、老鼠,处得非常友好,和睦相处,平等对待。我们看这些小动物,我们都称它菩萨,蚂蚁菩萨、蚊子菩萨,我们都称它。
  我在做晚课的时候,房间的蚊子很多,至少有三、四十只,没有法子赶出去,我只好向它要求,我说:蚊子菩萨,我现在做晚课,你们可以跟我一道做,这个时候不可以来咬我,不可以来骚扰。真乖,都叮在墙上,墙是白粉墙。这个事情是在安徽庐江,我到那边去看的时候,晚上在小客厅里做晚课,它们统统叮在墙上都不动。我晚课大概一个多小时做完了,一个都不动。我睡觉的房间在隔壁,睡觉的时候也没有来骚扰,到第二天早晨起来还叮在那上面,不过走了一半,还有差不多十几二十只蚊子叮在上面,没有干扰,很听话。
  杨老师在早年初学佛没多久的时候,她教小朋友,家里也是有蚊子,她跟蚊子也说蚊子菩萨,跟它商量,她说:小朋友在我家作客不能叮他,你要叮,来咬我,我愿意供养你。但是有条件,脸上不可以叮,叮了我明天上课的时候难看,手臂上可以给你叮,可以、可以。都听话,很合作。而且还要求,我供养你可以,你不能叫我又痒又痛,所以叮是可以,要不痛不痒,也都做到。它怎么会没有灵性?所以我们要尊重它,要对它恭敬,它对我们也恭敬,它也不干扰我们。
  蚂蚁,我在澳洲,在院子后面我又建了一栋宿舍,新建的,我搬到里面去住。有一天早晨起来,洗手间里面全是蚂蚁,这个没法子,不能进去,进去一定把它踩死。所以我就跟它商量,我也不晓得从哪来的,我就告诉它:你们从哪里来,还从哪里出去。我说早晨洗手间我要用,请你们原谅。洗手间不能进去,我就出去散步,我散步回来大概半个小时,回来的时候再到洗手间,一只蚂蚁都没有,全都走了。所以动物有灵性,不可以杀害,你杀害,跟它结冤仇,它也是一条命,它也懂得。还有个同修告诉我,他们家里的佛堂也是有蚂蚁,学我们这个方法叫蚂蚁菩萨不要干扰,蚂蚁真离开了。可是佛案上还有四只蚂蚁走来走去,当然我们也不会杀它,不会伤害它,总觉得这四个蚂蚁不听话,怎么别的都走了,你们还不走。晚上居然做个梦,蚂蚁来托梦,它们四个不是不走,它们四个是负责巡逻的。这才明了了,它们还是有组织的,这四只到处去看看还有没有。通,跟人能通灵性。
  所以不但这些动物有灵性,花草树木统统都有灵性。千万不要把草看轻了,草都有神,草木神就像儿童、小孩一样。所以有树神、花神、草木神,一点都不假,我们要以爱心去待他,要以恭敬心去待他。我们心里面欢喜,日常生活当中确实常生欢喜心。孔老夫子说读书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果你懂得学佛之乐,比读书还要乐!学佛确实爱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他怎么会不快乐?所以佛法学了要落实到生活上。
  我们知道一切众生灵性都不生不灭,我们讲灵性、讲灵魂、讲神识,还是属於个体,但是讲《华严》不一样,《华严》说无量无边的个体是一个整体。那一个整体是什么?叫法身。这很难懂,所以我们在讲座里头常用比喻说,我们把我们的人身比喻做一个法身,这个整体。个别的灵体是什么?就像我们身上的细胞一样。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的身体上有多少细胞?我记得不清楚,很多年看到有这么一段,六十万亿,人身上的细胞六十万亿,六十万亿就好像是个别的生命体组成一个身体。所以佛家讲法身,法身遍在一切处。
  由此可知,在大乘教里面、一乘教里面讲,整个宇宙是一个法身,《华严》上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前面我们都读过了,这在《华严经》出现好多次,不止一次。「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你要是真正肯定、承认、接受佛陀这样的教诲,你就晓得宇宙万有跟自己是一体,那怎么会不爱?亲爱之心自然就生起来了,对於宇宙万事万物怎么能不敬?生活在这种理念之中,你就想多么的美好,没有一桩不善。
  《十善业道经》,这是佛门入门的第一部经。佛在这经上告诉我们,菩萨是一个学佛的人,这是印度话,意思是觉悟的人。我们中国人总喜欢简单,梵语是菩提萨埵,我们中国翻译菩提用个菩,萨埵用个萨,尾音都省掉,称菩萨。菩提是觉的意思,萨埵是众生的意思,所以菩提萨陀就是觉悟的众生。觉悟的众生就是学佛的人,佛弟子都称之为菩萨。佛说「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世间苦」,这句话了不起。一切世间就是十法界,就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十法界,这范围太广大!这个法是什么法?常念善法,心善;思惟善法,思想善;观察善法,行为善,还得让这个善法念念增长,不容许丝毫不善夹杂,你就能离一切恶道苦。善是性德,本性本善,法性本善,法身本善,性德本善。不善从哪来的?不善从妄想分别执著里头生的。妄想在一般大乘经上称无明烦恼,无明就是迷了,对於事实真相看错、想错了,不知道事实真相。看错、想错,你一定会说错、做错,违背了性德,违背了善法。
  十善是性德,你自己心性里头本来有的。不善,不善就是十恶,身干杀盗淫,这是违背自性,自性里头没有杀盗淫;口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自性里头没有,这是违背了自性;贪瞋痴自性里头没有。所有一切不善与自性不相干,自己的真心本性纯净纯善。这个不希奇,人人都有,不但有,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为什么我们现在会变成这样子?迷失了自性、迷失了真心,现在用的什么?妄心。妄心就是我们一般讲的虚情假意。人要没有觉悟,统统用的是妄心。妄心不可靠,冷热无常,它刹那刹那在变,不像真心。真心永恒不变,妄心刹那刹那在变。
  六道众生全用的是妄心。所以圣人他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