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5世纪以来形成的全球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上一个漫长重要而伟大的历史历程。这一发展历程经过三个阶段:

  1、15…18世纪,重商主义即民族主义的资本主义

  2、19…20世纪,工业主义即世界性的资本主义

  3、21世纪,金融支配即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我们现在正处于资本主义这一阶段的开端。当代资本主义正处在深刻的变动中。关于它的前途,80年代法国历史学家布罗德尔说:

  〃虽然西方资本主义今天正经历种种危机和曲折,但我并不认为它是明天就会断气的〃病夫〃。资本主义今天肯定已不再象当年那样,甚至连马克思本人也不能不对当年的资本主义表示钦佩。

  除非我从头到尾全部都搞错,我确实认为,资本主义不可能由于〃内在的〃衰败而自动垮台;为使资本主义垮台,必须有极大的外力冲击和可靠的替代办法。而信心今天已经开始动摇。从七十年代开始至今的这场危机威胁着资本主义的存在。它比1929年的危机更要严重得多。

  危机在前工业时期的欧洲通常起到什么作用。那就是消灭小企业(与资本主义大企业相对而言的小企业)、弱企业(在经济发展顺利时期所建立)或者衰老的企业,减轻(不是加强)竞争,把主要经济活动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

  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货膨胀、失业等(今天)都有助于资本的集中和资本主义集中化。这是一个崭新发展阶段的开端,但这决不是资本主义的最终危机。百年趋势(已经说过,我认为目前的危机便是一次百年趋势)。雅克·阿塔利认为据此可以断言(1979年),〃世界中心正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面对新兴的第三世界,我们敢于断言,资本主义将在一段时期内还能改变其统治形式,或选择其他的统治形式。例如,它可以再次利用令人望而生畏的旧势力,利用既得阵地的力量。

  但在现今的世界里,没有一个社会放弃了传统以及使用特权。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推翻各种社会等级制,不仅是金钱、国家、社会特权,而且是历史和文化的各种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实例证明,单是消灭经济等级制就导致了成堆的困难,而且这样做不足以实现平等、自由乃至物质充裕。能不能头脑清醒地搞一场革命?且不说有没有头脑清醒的革命,起码的自由,独立的文化,诚实无欺的市场经济,外加一点诚挚友爱。这个要求未免太高。而一场广泛的结构改革总是困难重重,并难免会造成创伤,必须物质充裕乃至极大丰富才能实现。目前的人口数量正以几何级数增长,这也不利于对剩余财富的公平分配。社会未来的前景依然是迷茫的。〃费尔南·布罗德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版,第729…732页。

  上述分析我认为基本是客观的。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实质是社会财产和公共资源的非私有化。也是社会产品的公正分配。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空前地扩张和发展了社会与自然资源公共资源的私人占有。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经济不平等。从人性发展的角度考虑,我深信这种不平等占有是不公正的,总有一天会被消灭。

  记者:您是在什么时候研究《资本论》的?

  何新:第一次是在70年代初,在北京流浪的时候。但那时读不懂。马克思在写作此书时,使用黑格尔的思辩表述方式,特别是关于价值论的一章,极其罗嗦而且晦涩。

  此书我早年读过许多遍。对书中的道理,我是逐步地得到领悟的。特别是最近20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以及资本、货币运动在中国社会中深化性地持续发展,使我对《资本论》所论述的经济原理的理解和认识也日渐加深。我发现这部伟大著作中所揭示的那些原理和规律,基本没有过时。马克思的确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也许是唯一一位真正理解和洞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秘密的经济学家。

  在经济学上,我真正的教父是马克思。

  我对社会经济现象,特别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现象的根本性理论理解,基本上是受教益于马克思的《资本论》。

  在经济学上的基本理论方面,我极其蔑视当代的主流经济学。我主张回过头来重新研究和认识马克思。我认为,正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能够使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现实。能够引导中国走出当前的经济困局,面对全球化的新资本主义,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国家对策。 

 
 





六、我的经济研究之路

  1、中国至今未形成自己的经济学体系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经济学的?

  何新:七十年代,1974年前后。

  记者:那么,当时您用的教科书仍然是苏联体系的〃政治经济学〃。

  何新:是的。起初,我读国内一些学者编写的《政治经济学》。后来又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但是,我发现那一套东西究竟在讲什么我无论如何也搞不懂。远远脱离经济现实。

  可以说,这类书我从来没有读得懂。就象我后来也读不懂马歇尔、萨缪尔森的那套玩意儿一样。

  记者:怎么会读不懂?

  何新:读不懂,不是说我读不懂那种书上的文字。

  问题在于你尽管读了那种书,你会发现你仍然搞不懂社会现实中的经济现象。你会发现书上的理论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现实是两张皮,贴不到一起。

  当然,起初我不敢认为书上的那些理论是扯淡,而只怪自己水平低。因此就想更多地读些书,弄懂现实中的经济究竟是怎样运行的。这样就愈读愈多。

  有比较而后有鉴别,头脑就渐渐清晰起来。

  记者:有人认为,您的批评没有对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和西方的主流经济学相区分。有人认为,您对中国一派鼓吹新自由主义者的批评可能有某些道理。但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则还是具有某些客观性和科学价值的。

  何新:问题就在这里。我的批评所针对的,从根本上说正是针对当代西方的主流经济学。至于中国,中国目前流行的经济学,只是新自由主义的一个浅薄的衍生品,而且其理论内容是颇为混杂的。我认为中国还从来未形成中国人自己的原创性经济学体系。

  2、经济学理论具有多元类型

  记者:我们继续前几次的访谈。

  何新:好。

  记者:根据您的观点,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并非属于同一类型。

  何新:类型,你这个用语很好。经济学确实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类型,而绝不是只有一种类型。

  L.Reynolds曾指出:

  〃现代经济学主要是在西欧和美国培育出来的,尽管它渴望具有普遍性,它却带有这些地区所特有的制度及问题的印记。〃(雷诺斯《经济学的三个世界·前言》)

  因此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由此,人们便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学的内容和适用性产生了怀疑。西方所讲授的那些经济原理是否真的可以普遍适用?这些原理是否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是否主要适用于资本主义工业国?是否有可能创立一种普遍适用的经济学?〃

  我个人对此的回答是:

  与哲学和艺术一样,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不是一元的,也不是单线的,不是递进的。不只是有一种类型的经济学。也并非后继的〃新〃理论肯定会比先行者更高明、更进步。在数学中,并不由于有非欧几何,而使欧氏几何的原理过时。也并不因为有了微积分,而使算术的原理过时。经济学中也很难说什么是过时的东西。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萨伊在19世纪初叶制订的,比马克思的原理早几十年。真正愚蠢的有时倒是后人。但后人总是有一种优越性,他们可以肆意批评或攻击前人。尽管他们对前辈充满误解甚或根本不去理解。

  由于经济学理论存在着多种类型,由于存在着极其矛盾的体系和至今未见最后分晓的复杂辩论,正因为如此,使用经济理论来设计经济政策应当十分谨慎。

  也正因为如此,一种普遍适用的〃形式经济学〃目前还没有建立也难以建立。

  为支配经济逻辑(包括周期性主涨落)的基本动力和原理还远不能被确定。现在一切经济学家(无论是否经过诺贝尔奖)所说过的一切都是可疑的、可争论并且事实上也存在争论的。因此经济学还远远不是一门真正的社会科学。国家对经济理论应当慎重地根据现实情况和国家利益进行选择。

  如果决策者相信世界上只有一种经济学类型可以存在,甚或以为已存在着的唯一一种〃科学经济学〃,并据其制订国家政策,那就很可能会被一种糟糕的经济意识形态所误导。

  如果只死抱着一种经济模式不变(不管是左派的计划经济模式还是右派的自由市场模式),而不顾国家现实情况和社会现实利益的需要,那都是一种政策和政治上的愚蠢。其结果最终都会把国家引导到空想主义的灾难之路上。

  记者:那么您是否认为,需要左的经济政策时就要选择左,需要右的经济政策时就要选择右?这是一种实用主义。

  何新:不,这是一种现实主义。你刚才所讲的,倒使我想起刘少奇过去讲过的话。他说掌握政策要象驾驶汽车,需要向左时就左,需要向右时就向右。这样才能沿着曲折的路走向最终的目标。(其实这是列宁的观点。)可参阅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

  意识形态与科学不同的一种特征就是宣称只有自我才是唯一的绝对真理。要求人们不变地迷信它〃跟随我,必将走向天国〃。一定要谨防这种人,往往就是他们会把你引向真正的地狱。

  记者:那么您呢?

  何新:我缺乏这种自信。我认为自己的工作只是在寻求。我从不确信更不必信我讲的一切都正确。苏格拉底说过:〃他比雅典人聪明的只有一点在雅典人人认为自己知道什么是真理,而苏格拉知道的则是自己的无知。〃

  我也如是。正是由于知道自己无知所以才不断求学。知道自己无知所以才不倦求索。知道自己无知所以才不断否定自己。

  记者:但您实际上也在主张一种理论,也在传播某种观点。

  何新:对,但我所传播的更多的是怀疑。我戳碎那些伪圣人和伪偶象例如张五常一类。他们恨不得因此而杀死我。(笑)

  记者:在政治上,你肯定不是右派。也不太象左派。

  何新:不,我不是〃左派〃。但也不是〃右派〃。总是有人想对我分类,想把我划入什么派。在价值观上,我是一个道地但不彻底的保守派(笑)。我信仰中华民族主义,大中华主义。使中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大国家,使我们的时代无愧于伟大悠久光华灿烂的中国历史文明,使这个伟大文明传统在现代得到新的阐释和重新认识,这就是我毕生的信仰和奋斗目标。至于左派或右派,这种划分对我毫无意义。

  记者:你这样讲,似乎就没有真理了。

  何新:有。真理就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东西。自圆其说只是一说,不是真理。那只是主观的意见。而真理是客观的现实。

  佛有三身,过去、现在、未来。现实有三种形态,过去的现实,今天的现实和明天的现实。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就是现实,就是实现。

  理性最初只是一种猜测,也就是所谓假说(主观的)。在猜测的阶段,应该吸纳各种观点,应该尽可能广泛,然后用逻辑工具去进行组织。组织的规则是逻辑规律,最重要的是不矛盾律。只要不自相矛盾就可以构建一种学说。叫做〃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是学说只是意识形态,并非真理。

  真理的标志是能用同一原理解释过去,解释现在,并且预测未来。并且被事实所证实。这就是真理的现实性。

  记者:你说到同一律,不矛盾律。这与你的思辩逻辑的原理似乎有矛盾。

  何新:No。在思辩逻辑中,这种不矛盾的统一性是相对的。是在动态中被突破,又被更高的统一性所重新整合的。不断突破旧的统一(同一)性,从而形成矛盾,又在更高的阶次上重新整合于统一(同一)性。如此而至无穷,这就是黑格尔逻辑的三段论,所谓肯定(同一性),否定(矛盾),否定之否定(更高的同一性)。这既是辩证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逻辑的自组织过程。

  罗素形式主义逻辑的问题之一就是只追求A=A的绝对同一,意味着所有的命题都是同义反复,因而使不矛盾律绝对化。形式逻辑不是探索新知的逻辑,而只是整理和规范已有知识的逻辑。罗素的体系本来是为了排除矛盾,最终却使自己的整个体系反而都陷入于矛盾之中,解脱不出来。(这就是哥德尔所证明的。)

  3、实践是检验经济理论的有效标准

  记者:你认为现在的主流经济学不是科学,但它具有十分严密完整的数学模型和工具。

  何新:萨克斯的〃哈佛500天计划〃正是根据这一套模型和工具,用高速计算机作出来的。但是,苏联经济彻底崩溃了。

  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先要正确地确定质,然后才用得到量的统计。比如研究一个湖泊,首先必须认知这是湖泊,而不是沙漠,里面有水有沙有鱼。然后才可以去作统计,有多少水,有多少沙,有多少鱼。

  熊彼特说:如果不了解统计数字是如何搜集的,就不可能了解这些数字。我们不仅需要统计数字来解释问题,更需要弄清有什么问题需要解释。参看《经济分析史》卷1,第31页。

  但假如你先建立起一个数学模型,然后抽取湖底的沙样,向我指证这湖泊其实本质上是一个沙漠(一个会水量偏高于正常值的超常沙漠),那么这个统计模型能认为靠得住吗?

  主流经济学建立的很多关于经济的数学模型,正是属于此类。

  一位美国的批评者维克托·利彼特曾颇为深刻地指出: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坚持将注意力集中于个体决策单位方面,并把强调经济学学科的科学特征发展为一种偶像崇拜。相应地,主流经济学变得更加依靠以演绎方式进行的数学分析,即在给定的某种假设下,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典型性地试图用数学方式来演绎出那些假设的确凿的含意。新古典主义的实践者们对数学的应用往往是极为精深的。

  然而,在经济学中使用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事实上那些最初的假设经常是不合常理的,同时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被任意地排除掉了。例如,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典型地从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假设开始进行分析。〃《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5辑,商务版。引文作者是美国加州大学举边分校经济学教授。

  他们否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例如关于市场经济必然存在周期性危机的规律),〃60年代的宏观经济学家并没有认为有必要去作经济周期的说明……被认为是过时的,认为这一问题正在解决。〃(卢卡斯《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否认无国家干预的自由竞争必然导致社会分配的两极分化,以及尖锐的阶级矛盾,否认经济剩余与经济剥削存在内在关联,等等。这些都只能导致对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形态的错认。

  那种模型怎能认为是客观的科学模型呢?

  我认为,研究经济问题首先要搞清原理,然后才可能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

  记者:如果拒绝承认经济学是一门科学,那就势必导致经济政策设计的盲目性。试问政府还可以用什么理论作为政策工具去制订国民经济政策呢?

  何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自己只是一种〃经济解释〃,不涉及政策。这正是它的虚伪之点。其实,即使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这也绝不意味着它不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

  事实上,美国就成功地利用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意识形态作为国际政策工具,而搞垮了很多对手国家的经济。在这一问题上,我认为善良的中国人,特别是政治家,应当认真学习美国人的狡猾。

  我主张现实主义。我反对任何自称是绝对真理的先验经济模式。在这一点上,我赞成邓小平的〃猫论〃。你的模式(计划模式或市场模式,国有模式或私有模式)是不是绝对真理我不知道,这一点对我并不重要。我只关注采纳你的理论后所产生的社会后果。

  社会后果好,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社会稳定,就是好模式。反之,如果一套模式导致人们没饭吃,或吃不饱;另一种相反的模式导致国家产业崩溃,导致发生大规模失业,那么它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