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适度发展战略的落实,需要适度产品和适度技术与之相适应。中国最近20年盲目的与国际接轨和向洋人看齐,实际结果就是在社会上带来消费层次和就业上的鸿沟,促进和扩大了两极分化和畸形发展,社会整合和协调程度下降社会矛盾激化。在最近的二十年中,中小城市和县城整体趋于破产,工业向大城市集中,全国工业向沿海集中的趋势非常明显,而且上海明显又有那种〃十里洋场〃的味道,重新获得西方垄断大企业占领中国市场的跳板地位。

  改革开放一个最重要的预想政策后果,就是会带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并提升中国的自主技术能力,从而实现现代化。在二十年后,我们不能不遗憾地看到,西方跨国公司正是依靠技术垄断地位才获取垄断利润的,所以关键技术和核心加工能力是不会转移的,而且由于中国地方政府的地方利己主义,一味地以增加产值带来税源为主要目的,实际上连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目标都无法坚持,更何谈争取真正的技术能力关注。最明显的是天津摩托罗拉公司,虽然曾经许诺在中国销售额达到多少以后,将在中国投产芯片工厂,今天销售额早已超出数倍,芯片工厂仍然连影子都没有。所以在中国政府和外资企业的互动中,是外资企业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而我们的政策目标完全落空了。

  在中国的毛泽东时代,曾经确立了一些〃适度发展〃的主要原则,如反对两极分化(收入平衡)和畸形发展(地区平衡),注重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非高科技的适度技术),注重技术工人的培养,在工业产品结构上注重大多数人口的最基本需要(适度产品战略),刻意减少利益纠葛(公有制是一个得力的制度安排)以增进整个社会发展目标的可协调性等等。不过这些都成为后来改革开放的对象,被错误地认为是妨碍现代化和经济效率的旧体制因素。实际上在毛泽东时代后期中国实行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是人类在资源的压力之下,第一次与自然的主动妥协,在人口规模上进行自觉控制以与自然相适应。

  中国自然资源不足,改善民众基本生存条件实现真正的小康,需要在生物资源增长上想办法,这个办法在毛泽东时代曾经大力推行,就是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增强土地的生产力。目前容易做的工作已经不多,需要使用大规模的调水工程,来解决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不匹配的现实,因为有增产潜力的土地都在缺水的北方,这需要建设规模庞大的调水工程,需要集中全民族的力量。要尽可能实施矿产资源节约的政策,如加强农村的秸杆还田减少化肥使用,有意识地抑制个人的资源密集型消费如小车消费等等。只有这一道路才能为中国的多数人口,提供一条现实的出路。

  所以适度发展是基于道德主义这个中华文化的核心源流,是从整体协调出发的,是排斥西方文化的核心源流丛林法则和精英主义的。适度发展理论具有非常强的渗透性,具有三个层次上的意义:第一个层次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需要采取适度产品和适度技术方针,高档消费品和节约人力型技术不能占据优先地位,这是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在第二个层次上追求〃人与人关系的协调〃,要求精英阶层承担实现社会整合的第一责任,放弃无限制地追求优势地位的努力,这是政治问题;第三个层次是〃中国与外国关系的协调〃,由于中国能够在适度发展上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协调整合,因此必然能够达到孙子所说的〃上下同欲者胜〃的境界,在贯彻国家战略意志上能够实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这就能够用无形资源去弥补有形资源的不足,在避免常规军备竞赛的条件下改善国家的安全态势。这实际上就是毛泽东同志所主张的〃人民战争〃成立的先决条件,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国土防御〃战略,以收敛的态势来应付外来的政治和军事压力,来解决今天美国战略东移以后,中国所承受的战略压力加大的问题,这是适度发展理论渗透到国防和外交这样的军事战略层面。收敛态势防御对世界和平和裁军努力将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与西方的〃前沿压迫〃以策安全的军事战略相比,不仅能够节省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用于改善国民福利,而且可以避免军备竞赛的自动加强和升级。

  不仅中国人不能指望普遍的富裕和发达,其他的人口大国印度也不能存有此种指望,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也一样无法建立起资源利用上的优势地位。

  所以西方的〃普世价值〃终归不过是少数人的价值,本质上是〃白人种族主义〃的一个变种,对这种普世价值的接受和模仿导致四重重大后果:在经济上使西方获得以竞争低价格购买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品的好处;在政治上促使第三世界因利益竞争态势造成政治分裂;在文化上树立第三世界对西方的自卑;在第三世界国家内部由于精英阶层与平民阶层的分裂统治基础弱化,将无力应付西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给推行新殖民主义提供可乘之机。毛泽东时代中国人选择的道路,才真正能够对世界人口的大多数提供有益的借鉴。

  最近20年中国对西方的拙劣模仿,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教训比经验更宝贵更深刻微观经验特殊案例不能用来指导绝大多数人前进。是经验和教训共同促进了人们认识的提高。

  正是因为不可逾越的自然资源限制和现实要求,所以不论是西方〃征服自然〃的狂妄企图,还是中国古人〃人定胜天〃的殷切希望,都是没有根据的。人类最终必须回到和自然和谐相处,为此人们也必须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巨大,而且在世界市场也没有西方扩张时期那样的地位,所以中华民族在全人类中,也许必须第一个主动放弃西方的精英主义和消费主义,走适度发展之路。有中华民族榜样力量的作用,更主要的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并没有别的现实可行道路,最终也会走适度发展之路,在绝大多数人口选择适度发展之后,西方的精英主义者就会被空前孤立,所以中华文化的未来一片光明。那些奴隶贩子和鸦片贩子的后代,在被空前孤立之后,最终主动放弃丛林法则和精英主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何新简介

  在今日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争议及传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属。多年来,他在理论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次是1990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他的长文《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他的许多文论曾送到最高领导层,受到广泛注意。

  何新没有读完大学,但他曾被中国国家权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聘为研究员。他不是共产党员,但在理论方法上却信仰马克思主义。

  何新1949年12月出生于浙江温州苍南,5岁随父亲定居北京。他在北大荒生活过9年。在这9年中,他从事过多种职业。当过农民,铸造工人,由于写信反对江青而成为反革命,挨过斗、坐过牢。这个时期最戏剧化的一段经历是1970年,他在北京流浪了一年。流浪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当时重新开放的北京图书馆里阅读书籍。在这流浪的一年中,他经常每天只能吃两个烧饼一碗豆腐汤,栖息于地下防空洞。但在北京图书馆的阅览室里,他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黑格尔的著作,以及意大利思想家克罗齐的美学著作和南斯拉夫政治家德热拉斯的著作。

  1975年以后,他成为黑龙江省一个小县城友谊县的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他被录取到黑龙江一所大学,但不到一年,便自动退学,回到北京。他认为自己已不必要在大学里耗费4年时光,谋取一个文凭。命运证明他的自信是对的。1979年他应聘到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任代课老师,教授古代汉语及古代财经文选。一年以后到中国社科院。先在科研局作零活,由于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

  1981年他受聘担任历史学家黎澍的助手。1982年以后开始独立从事研究工作,先后在近代史所、研究生院、文学所工作,被聘为助理研究员(1985),副研究员(1987),研究员(1990)。这些职称,每一次都是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杰出表现而被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会破格特别批准的。

  1991年何新进入全国政协,被特殊安排为专职委员。他除了以大量精力从事历史、考古、语言、神话方面的研究外,同时也密切关注着对于我国国家发展、民族生存最紧迫的现实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并随时将其研究成果和建议,直接向党和国家领导提出报告。

  1990年秋,他应日本著名人士德间康快之邀访问日本,会见了后来成为日本首相的参议员宫泽喜一。归国后就日本对华政策动向向国家最高领导作了汇报。在归国后写的研究报告中,他在国内最早地揭示了世界上三大货币经济集团(美元、马克、日元圈)的分化和崛起。

  1992年3月他应古巴亚太研究中心和驻华大使格拉先生之邀访问古巴,卡斯特罗专门安排会见他,与他共进晚餐并在我国驻古大使的陪同下,极其破例地与他进行了9小时的长谈。归国后他将古巴经济、政治社会情况向中央作了实事求是的报告。并提出了援助和贸易的建议。卡斯特罗曾希望他到古巴担任亚太研究中心主任。

  1993年在日本富士电视台专程安排下,在北京对他和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联席进行了特邀采访,在与托夫勒的对话中,何新展示了他对21世纪人类前景和面临问题的预测和展望。

  何新以自已卓越的才华和独到的眼光奠定了他在中国学术界的特殊地位。他在1987年预言苏联改革必会失败以及国家将解体,在1990年与日本教授的谈话中指出中国面临的经济主要问题不是“需求大于供给”而是生产过剩,他在1993年向邓小平及中央上书指出当时过热的房地产业可能成为〃泡沫经济〃;他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权首先是温饱权、生存权、发展权〃的观点被广泛采纳,成为中国回击美国人权攻势的武器;他的许多经济学观点尽管在理论上不居于主流地位,但由于密切联系现实和具有务实的可操作性,而深刻地影响了国家的某些经济决策。

  由于何新的特殊影响,他一度成为海内外各主要新闻机构追逐采访的对象。采访过他的包括美联社、纽约时报、共同社、ABC、NHK、美国之音、路透社、独立报、费加罗报等世界著名传媒。1994年后,何新主动拒绝与一切内外传媒作直接接触。也不再出席公开会议,讲课讲演。从公众视线中遁失。

  '摘自《跨世纪人才》作者:言午/及《中国高层智囊: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11人》,陕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京华出版社2000年八月出版' 

 
 





何新著作年表

  书  名出 版 社出版日期

  培根论人生(第一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诸神的起源(第一版)三联书店1985

  人生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艺术现象的符号文化学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新探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何新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人性的探索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中外文化知识辞典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中国文化史新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龙·神话与真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世纪之交的中国与世界

  ——何新与西方记者谈话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爱情与英雄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东方的复兴(第一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1991

  东方的复兴(第二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

  何新政治经济论文集(内部发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论何新(内部发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何新政治经济论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上下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培根人生随笔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

  为中国声辩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

  危机与反思(上下卷)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诸神的起源(新版)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

  孤独与挑战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

  中华的复兴(韩文版)韩国东文堂1999

  诸神的起源(日文版)

  ·     (韩文版)日本东京树花

  韩国东文堂1998

  1990

  《新战略论·何新战略思想库》(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龙:神话与真相(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大易通解澳门出版社2000

  何新批判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反思与挑战台湾时代风云出版社1988

  巨谜的揭破台湾时代风云出版社1988

  致中南海密札香港明镜出版社199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