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尔伯特因对准备的极度重视而赤手打下一片天地;小伯特因对准备的重要性浑然无知,白白地葬送了一个企业。
父子两个人的不同结局告诉我们: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充分地准备才能保证工作得以完成,而且做起来更容易;相反,没有准备的工作是毫无头绪的,也无法判断结果,当然会留下了许多漏洞和隐患,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就这样,罗依科罗斯特公司几经风雨飘摇,最后终于被并股和收购。现在,罗依科罗斯特人生产的东西正在被人们疯狂地收藏;罗依科罗斯特公司的装订术、冶炼术和家具制造工艺也以其固有的魅力和独特的制造工艺为人们所喜爱。但这一切似乎和哈伯德家族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了,哈伯德家族的股份仅占罗依科罗斯特公司极少的一部分。
所以说,一个做好准备的人就是一个已经预约了成功的人。在工作中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准备好了吗?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我所准备的是最适合我的吗?我想当你得到的肯定答案越多时,行动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是啊!准备才是成功的保证!那么,你做好准备了吗?
一个善做准备的人,是距成功最近的人。
——拿破仑·希尔
三、一切失败的根源:准备不足(1)
你可能会为失败找到无数个理由,但一切失败的最终根源其实只有四个字:准备不足。
坦率地说,任何人都不愿意面对失败。当技术人员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开发的软件被证明是漏洞百出时,当销售人员费尽唇舌依然没有签到合同时,当一个管理者发现自己的团队是一盘散沙时,那种沮丧、失落的心情确实令人难过。也许他们可以用无数个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什么运气不好,一时疏忽,配合不力等等。但事实可以告诉我们,隐藏在这些失败背后的真正原因就是:准备不足。
在吸引了几乎全世界人眼球的拳坛世纪之战中,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泰森根本没有把已年近40岁的霍利菲尔德放在眼里,自负地认为可以毫不费力地击败对手。同时,几乎所有的媒体也都认为泰森将是最后的胜利者。美国博彩公司开出的是22赔1泰森胜的悬殊赔率,人们也都将大把的赌注押在了泰森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认为已经稳操胜券的泰森对赛前的准备工作——观看对手的录像,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充足的睡眠和科学的饮食都敷衍了事。
但是,比赛开始后,泰森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手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往往能突破自己的漏洞。于是,气急败坏的泰森做出了一个令全世界人都感到震惊的举动:一口咬掉了霍利菲尔德的半只耳朵!
世纪大战的最后结局当然是:泰森成了一位可耻的输家,还被内华达州体育委员会罚款600万美元。
泰森输在准备不足,当霍利菲尔德认真研究比赛录像,分析他的技术特点和漏洞时,泰森却将教练准备的资料扔在了一边;当对手在比赛前拼命热身,提前进入搏击状态时,他却在和朋友一起狂欢。虽然泰森的实力确实比对手高出一筹,从年龄上也占尽了优势,但他最后却一败涂地。
霍利菲尔德的成功和泰森的失败皆因准备。是的,每一件差错皆因准备不足,每一项成功皆因准备充分。
当然,在这种一战定胜负的比赛中,偶然性确实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个时候,比的并不是谁的实力最强,而是谁犯的错误最少。只有真正地重视准备,扎实地把准备工作都做到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你不犯或少犯错误。
足球教练莫里尼奥也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在他担任葡萄牙球队波尔图的主教练,率领球队征战欧洲冠军联赛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们能杀入决赛,更别提夺取冠军了。但结果却使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这个从队员到主教练都藉藉无名的俱乐部,竟然得到了欧洲足球的最高荣誉。
确实,波尔图的队员们和皇马、米兰等大牌球队的球星相比,无论从名气上还是实力上都相差悬殊;当时的莫里尼奥和里皮、弗格森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但莫里尼奥却有一个胜利的武器:对准备工作超乎寻常地重视。他几乎观看了所有对手最近的每一场比赛。可以说,所有对手的技术特点、战术风格、最近的状态……他都了如指掌。甚至对比赛当天的天气、场地草皮的状况,他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结果在决赛当天,他使用的队员、阵型、战术打法都直指对方的软肋,就像他夺冠后所说的那样:“如果大家知道我们为了取得胜利而研究了多少场比赛,准备了多少资料,筹划了多少方案,你们就会认为这个冠军我们当之无愧。”
当时,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莫里尼奥的成功只是运气好,再加上那些大牌球队在对无名球队时缺少重视和兴奋感,才让他捡到了一个冠军。其实,莫里尼奥的胜利是必然的,因为他的准备工作比任何人都充分,正是因为对准备超乎寻常地重视,才使他站到了欧洲足球之巅。
功成名就的莫里尼奥在夺冠的第二年来到了英超球队切尔西,这里汇集了很多世界级的大牌球员。当莫里尼奥和这些队员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开始如数家珍地介绍这些球员:从技术风格、进球数、身高体重甚至详细到哪些是左脚打进的,哪些是右脚打进的都了如指掌。莫里尼奥的这一举动一下子就震住了这些球星。不过,这只是开始,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主教练这种近乎完美的准备工作会使他们在后面的比赛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是的,在莫里尼奥的带领下,切尔西队不管是在国内联赛、杯赛还是在欧洲冠军联赛,都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莫里尼奥出名了,但他在赢得别人尊重的同时,又被许多对手厌恶。喜欢他的人称他为“上帝第二”,讨厌他的人却称呼他“魔鬼”。
一个又一个让人始料不及的成功,使他成为了“现象”。
现在,不管是欣赏他还是厌恶他的人,都开始研究莫里尼奥。他们总结了很多条,比如,善于用人、阵型选择合理、自信等等。遗憾的是,却很少有人领会到莫里尼奥成功的真正原因——准备。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准备太重要,但也太平常了。我们大家几乎每天都生活在准备之中,所以,反而对它的重要性视而不见。提起准备,也许有人会说:“准备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就是这不起眼的准备,却能造就神奇的成功,反之也能造成痛苦的失败。
就像莫里尼奥所说的:“当准备的习惯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它就会永远在那里,并帮助你取得令人惊讶的胜利。”
三、一切失败的根源:准备不足(2)
英格兰国脚兰帕德这样评价莫里尼奥:“我从未遇到过像他这样的人,对工作,对胜利,是如此渴望,对准备工作又是如此的痴迷。”
没错,准备使他成为“魔鬼”,也正是准备使他成为“上帝第二”;当然,还使他成了这个世界上第一高薪的足球教练。
实际上,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最终决定成败的因素并不是能力、运气、环境……而是平平常常的两个字“准备”!
所以,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字典里补充上这样一条重要的概念:失败源自准备不足。
在体育比赛中准备不足会使你输掉比赛,而员工在工作中如果准备不足却会使企业蒙受几千万、几个亿甚至几十亿的损失。
我们以宝洁公司生产的婴儿纸尿布为例,它的销售市场遍及世界各地,在德国和中国香港市场都一度非常畅销。
但好景不长,不久,德国的销售点向总公司汇报:德国的消费者反映,宝洁公司的尿布太薄了,吸水性能不足。而中国香港的销售点却向总公司汇报:香港的消费者反映,宝洁公司的尿布太厚了,简直就是浪费。
总公司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同样的尿布,会同时出现太薄又太厚两种情况呢?这让公司的管理人员有点摸不着头脑。
其实,这是宝洁公司的产品开发人员在设计产品时缺乏应有的准备,对产品销售的不同市场没有经过细致的调研和考察所造成的。
在总公司通过详细的调查后发现,同时反映太薄又太厚的原因,是德国和中国香港的母亲使用婴儿尿布的不同习惯所致。虽然中西方婴儿一天的平均尿量大体相同,但德国人凡事讲究制度化,完全按照规矩行事,德国的母亲也是如此,早上起来的时候给孩子换一块尿布,然后就这么一整天都不会去管他,一直到了晚上才会再去换一次。于是,宝洁公司的尿布相对于这样的情况明显就显得太薄了。可是香港的母亲却是把婴儿的舒适当作头等大事,孩子只要尿布湿了就会换上一块新的尿布,一天不知道要换多少次,所以宝洁公司的尿布在这里就显得太厚了。
显然,宝洁公司的产品开发人员并没有考虑到产品市场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设计新产品的时候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结果弄得怨声载道,使宝洁公司蒙受了不少的经济损失。
产品开发人员只不过在不同地域使用尿布的习惯上忽视了调研,等待他们的就是无情的市场风险。曾经省下的调研成本,现在却要付出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代价。
这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
准备和失败是成反比的,你越轻视准备,失败就会越重视你。
——巴菲特
四、从最基本的准备开始(1)
抛开那些时髦的概念,从最基本的准备开始,这才是见效最快的管理理念。
我们先来看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故事:
小马克和奶奶到了一片海滩。他迫不及待地扑进大海,奶奶则一点一点地向水中迈进。她撩起水,先撩向胳臂,又撩向身体的其他部位,奶奶在适应水温的变化。马克瞬间就做成的事情,奶奶却似乎用了整整一生。
这个故事包含了很多内容,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而给我的启示就是:下水之前,先从最基本的准备开始,它是你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准备工作做得越扎实,你未来的保险系数就越高。
在很久以前,一个村庄的几头猪逃跑了。它们逃进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经过几代以后,这些猪变得越来越凶悍,甚至胆敢威胁经过那里的人。几位经验丰富的猎人很想捕获它们,但这些猪狡猾得很,从不上当。
一天,一个老人领着一匹拖着两轮车的毛驴,走进野猪出没的村庄。车上装的是木料和谷粒。老人告诉当地的居民,说他能捉到野猪。人们都嘲笑他,因为没有人相信老人能做到那些猎人做不到的事。但是,两个月以后,老人又回到村庄,告诉村民,野猪已经被他关在山顶的围栏里了。
他向居民解释他是怎样捕捉那些猪的。
他说:“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野猪经常出来吃东西的地方,然后就在空地中间放少许谷粒作为诱饵。那些猪起初吓了一跳,最后,还是好奇地跑来,一头老野猪尝了一口,其他猪也跟着吃,这时我就知道能捕到它们了。第二天我又多加了一点谷粒,并在几尺远的地方树起一块木板。那块木板像幽灵一样,暂时吓退了它们,但是谷粒很有吸引力,所以不久以后,它们又回来吃了。当时野猪并不知道,它们已经是我的猎物了。此后,我要做的是每天在谷粒旁边多树立几块木板而已,直到我的陷阱完成为止。每次我加几块木板时,它们就会远离一阵子,但最后都会再来吃。围栏做好了,陷阱的门也准备好了,不劳而获的习惯使它们毫无顾忌地走进围栏。就这样,它们成了我的猎物。”
经验丰富的猎人所做不到事情,被一个能够耐心做准备的老人做到了。看来,有些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困难,关键是在行动之前,你都做了些什么。
近来一个比较时髦的概念就是战略,尤其对一些企业家来说,战略已经被提高到“决定成败”、“攸关输赢”、“改变命运”的高度。战略确实很重要,但是,再完美的战略在执行时也需要充分的准备来做基础,准备是战略能否实现的前提。
下面这个关于迪斯尼公司进军欧洲市场的案例,就充分地展示了准备和战略之间的关系。
当时,刚刚在美国和日本取得空前成功的迪斯尼公司制定了一个覆盖全球的总体战略,决定在欧洲修建一个大型的迪斯尼乐园。这是一个很大胆但又蕴藏着丰厚利润的战略,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方向性的错误。但在实施这个战略时对准备的漠视却使迪斯尼公司遭遇了灭顶之灾。
由于之前在美国本土和日本取得的成功,迪斯尼的市场开发人员天真地认为,只要把现成的经营模式直接套用过去就行了,没有必要再去做什么市场调研,抓紧时间实施这一伟大的战略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他们很快就像公司的决策者们提供了一份激动人心的报告:新修建的迪斯尼乐园预计总投资44亿美元,占据巴黎以东2000多公顷的土地,建设超豪华的餐厅和宾馆……这份报告的依据是这样的:
欧洲的人口比美国要多得多,美国每年都有4100万人来光顾迪斯尼乐园,按同比例计算,新建的乐园每年应该接纳6000万游客才合理。同时,由于欧洲人休假的时间比美国人长,他们一定会在这里多停留一段时间,高档的宾馆和餐厅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可惜,这一切只是他们天真的臆断而已,这些数字的计算并没有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没有准备的猜测只能把企业决策者的目光引向歧途。
新乐园建成以后,迪斯尼马上就遭受到忽视准备的惩罚。从1992年4月开业以来,尴尬的经营状况就使最善于制造幽默的他们再也幽默不起来了。
第一,他们没有预料到,富有的欧洲人竟然非常节俭。到乐园来的游客中,许多人自带食物,根本不在乐园吃住,他们对乐园的餐厅宾馆视而不见。就是住宾馆的人,也不像美国佛罗里达迪斯尼世界的游客那样,一住就是4天,他们最多只会住两天,许多游客一大早来到公园,晚上在宾馆住下,第二天早上就结账,然后再回到公园进行最后的探险。迪斯尼乐园的门票是42。25美元,宾馆一个房间一晚是340美元,相当于巴黎最高等级的宾馆价格。如此高昂的价格,让节俭的欧洲人望而却步。他们宁愿以减少游览时间来节约成本。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时间的缩短不仅使宾馆的收入减少了,同时也影响了其他部门的收入。
第二,他们不仅不了解欧洲人的节俭,更不了解欧洲文化。
最开始,迪斯尼公司禁止游客在乐园内饮酒,可是欧洲人午餐和晚餐都有喝酒的习惯,因为这个原因,使许多欧洲人放弃了参观计划。最后,迪斯尼公司只得被迫取消这个规定。
四、从最基本的准备开始(2)
在经营时间上,他们因为没有进行必要的调查与研究,也出现了失误。他们盲目地认为,星期一应该比较轻松而星期五应该比较繁忙,所以就相应地安排了员工的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但是因为欧洲人的作息时间与美国不同,所以情况却和预计的刚好相反。
另外,迪斯尼公司发现游客有高峰期和低谷期,而且两者间的人数相差10倍,但由于法国有关于非弹性时间的规定,他们不能在游客低谷期减少雇佣的员工,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支出费用。
还有,他们误以为欧洲人不吃早餐,一个迪斯尼的员工回忆说:“我们听说欧洲人不吃早餐,因此我们缩减了早餐的供应规模,可是我们却发现每个人都需要一份早餐。我们每天只准备350份早餐,但却有2500份的需求量,购买早餐的队伍排得好长。”一个如此大型的游乐园却因为早餐的供应而排起长长的队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失误。
尽管迪斯尼乐园的欢声笑语每天都在重复着,尽管每个月都吸引近100万名游客来观光,尽管巴黎迪斯尼是欧洲人花费最大的游乐园,但是,原来想像中的利润却始终没有出现,反倒出现了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
到1993年9月30日,迪斯尼乐园已经亏损了9。6亿美元。
到1993年12月底,累计已经损失了60。4亿法国法郎。
到第二年春天,迪斯尼公司不得不再筹借大量资金来挽救欧洲的迪斯尼乐园,但收效并不明显。
不仅如此,这个几近倒闭的乐园还面临着沉重的利息负担。44亿美元的总投资中仅有32%是权益性投资,有29亿美元是从60家银行贷来的,并且贷款利率高达11%。因此,企业已不能靠经营来弥补由于利率上升而增加的管理费用,与银行之间的债务重组、提供新贷款的交涉也变得十分艰难了。如此尴尬